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内镜与显微镜下夹层法修补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1
作者 冀庆军 柴伟 +3 位作者 黄辉 何苗 李大鹏 孙敬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比较耳内镜下与显微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方法以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并陈旧性鼓膜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耳内镜下手术组(耳内镜组)40例,接受耳内镜下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显微镜... 目的比较耳内镜下与显微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治疗鼓膜大穿孔的疗效。方法以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并陈旧性鼓膜大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耳内镜下手术组(耳内镜组)40例,接受耳内镜下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显微镜下手术组(显微镜组)40例,于显微镜下行夹层法鼓膜成形术,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鼓膜移植成功率、术耳术前与术后的气骨导差。结果耳内镜组中无一例行耳道切开扩大外耳道,显微镜组患者均采取耳道切口,其中6例实施外耳道成形术;显微镜组平均手术时间(93.3±17.6 min)长于耳内镜组(76.6±13.1 min)(P<0.05)。耳内镜组和显微镜组的鼓膜移植成功率分别为92.5%和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镜组术耳气骨导差由术前19.1±7.6 dB降低为9.8±1.6 dB(P<0.05);显微镜组术耳气骨导差由18.1±7.8 dB降低为12.8±1.6 dB(P<0.05);两组听力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间术后气骨导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镜下与传统显微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软骨膜夹层法修补鼓膜大穿孔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如果病例选择合适,耳内镜下手术时间短、不需行外耳道切口或行外耳道成形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耳内镜 鼓膜穿孔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宽频声导抗测试声能吸收率特征分析
2
作者 武洒洒 管锐瑞 +5 位作者 王艳琦 张波 李萍 沈芳 孙家强 孙敬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者和非人工耳蜗植入者宽频声导抗测试声能吸收率(wideband absorbance,WBA)的差异,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宽频声导抗测试声能吸收率的特征。方法选取12例(12耳,男女各6耳)无外中耳疾病史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 目的对比人工耳蜗植入者和非人工耳蜗植入者宽频声导抗测试声能吸收率(wideband absorbance,WBA)的差异,探讨人工耳蜗植入者的宽频声导抗测试声能吸收率的特征。方法选取12例(12耳,男女各6耳)无外中耳疾病史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一个月的幼儿为实验组,14例(28耳,男女各14耳)无外中耳疾病史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非人工耳蜗植入幼儿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测试,分析两组结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WBA在低频段(749、1000 Hz)以及高频段(8000 Hz)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的WBA在低频段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高频段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在226 Hz男性的WBA明显高于女性,6924 Hz男性的WBA低于女性(均为P<0.05),左右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在500、749、1000、4896 Hz处,植入耳(右耳)的WBA值低于非植入耳(左耳)(P<0.05),其余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耳与非植入耳之间WBA存在差异,人工耳蜗植入耳WBA在低频段降低,提示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中耳系统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声能吸收率 人工耳蜗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ac1信号介导大鼠噪声暴露后内耳毛细胞损伤作用与机制
3
作者 王成 孙凡凡 +2 位作者 张俊戈 孙家强 董六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环腺苷酸结合蛋白1(Epac1)信号分子介导噪声暴露大鼠内耳毛细胞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SPF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组大鼠给予频率为4 kHz,声压级为101 dB SPL,暴露8 h。噪声暴露前后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 目的探究环腺苷酸结合蛋白1(Epac1)信号分子介导噪声暴露大鼠内耳毛细胞损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SPF级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组大鼠给予频率为4 kHz,声压级为101 dB SPL,暴露8 h。噪声暴露前后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噪声暴露结束后处死大鼠通过耳蜗基底膜铺片染色、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观察噪声暴露后大鼠内耳毛细胞损伤以及Epac1蛋白在耳蜗中的功能定位。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耳蜗组织中Epac1、Rap1、CaMK-Ⅱ、Bax、Bcl-2、cleaved caspase-3(CC3)、cleaved caspase-9(CC9)等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噪声暴露组大鼠的ABR阈值增加(P<0.05);耳蜗铺片染色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大鼠耳蜗三层外毛细胞的缺失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大鼠毛细胞底部溶解,静纤毛丢失或融合增多,细胞器损伤严重,线粒体外膜破裂,线粒体脊断裂或消失,出现空泡化;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中大鼠外毛细胞中Epac1呈现高表达(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大鼠耳蜗组织中Epac1、Rap1和CaMK-Ⅱ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调,Bax、CC3和CC9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Epac1-Rap1信号通路介导了噪声暴露条件下内耳的早期病理性损伤过程,并参与调控噪声暴露诱导的内耳毛细胞凋亡。Epac1-Rap1通路有望成为新的干预噪声性耳聋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结合蛋白 噪声性耳聋 内耳毛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淋巴瘤致未预料的困难气道一例
4
作者 李倩倩 汪姗 +2 位作者 万光伦 谢言虎 章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患者,男,55岁,172 cm,75 kg。因“发现颈部肿物8个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7月发现颈部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穿刺示:左颈部淋巴结穿刺组织,部分区域纤维化、胶原化,肉芽肿性炎待排。后患者觉颈部肿物增大,于外院行PET-CT示:口咽两侧壁... 患者,男,55岁,172 cm,75 kg。因“发现颈部肿物8个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7月发现颈部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穿刺示:左颈部淋巴结穿刺组织,部分区域纤维化、胶原化,肉芽肿性炎待排。后患者觉颈部肿物增大,于外院行PET-CT示:口咽两侧壁、舌咽软组织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物 困难气道 肿物穿刺 舌咽 肉芽肿性炎 纤维化 扁桃体淋巴瘤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崔江萍 葛文杰 +1 位作者 刘曼曼 罗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19,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110例眩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方便抽样法选取合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耳鼻喉科住院的110例眩晕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医护合作共同指导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改良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及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Tinetti performance oriented mobility assessment,Tinetti POMA)的评分。结果两组的DHI评分较干预前均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POMA和Barthel评分较干预前均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眩晕患者实施改良Cawthorne-Cooksey前庭功能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加快肢体平衡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功能指数,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康复 眩晕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裔翠 潘春晨 +1 位作者 管锐瑞 孙敬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31例(62耳)双侧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高血压病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2例,脑梗塞患者6例,分析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双侧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确诊并接受住院治疗的31例(62耳)双侧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高血压病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2例,脑梗塞患者6例,分析临床表现、听力损失特点、疗效及可能影响因素等。结果本组双侧突聋患者占同期所有突聋患者的7.91%(31/392);62耳中,中度听力损失耳占41.94%(26/62),重度及极重度听力损失耳占48.39%(30/62)。62耳治疗后5耳治愈,4耳显效,12耳有效,41耳无效,总有效率33.87%(21/62);双耳同时发病24例,总有效率29.17%(14/48耳);双耳先后发病7例,总有效率50.00%(7/14耳);伴糖尿病者总有效率(6.25%)明显低于不伴糖尿病者(43.48%)。结论双侧突发性聋发病率低,疗效较差,双耳同时发病者较先后发病者预后差,伴糖尿病者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双侧 临床特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