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姚航 胡鸿涛 +10 位作者 曹会存 韩新巍 张健 吕维富 牛焕章 梁宏元 徐浩 李文涛 赵玮 车海波 邹英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379,共5页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 目的观察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188例HCC并随机分为研究组(n=93)与对照组(n=95)并分别以DiaSphere栓塞微球及Embosphere栓塞微球行TACE,记录TACE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2组首次TACE后1个月、末次TACE后1及3个月疗效,以及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结果研究组69例接受TACE,22例接受2次、2例接受3次TACE,对照组82例接受1次、13例接受2次TACE。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77.42%(72/93)vs.76.84%(7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首次TACE后1个月研究组7例、对照组11例失访,末次TACE后1个月2组均有12例失访,末次TACE后3个月2组均有28例失访,各时间点组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首次及末次TACE后1个月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iaSphere栓塞微球TACE治疗HCC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DiaSphere微球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二代追踪冻结技术重建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所测冠状动脉跨狭窄CT血流储备分数差值与冠状动脉狭窄风险及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朱楠 齐吴娟 +5 位作者 吴红艳 徐玉磊 郑磊 周兆鹏 张茂根 周春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8-482,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第二代追踪冻结(SSF2)技术重建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图像所测冠状动脉跨狭窄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差值(ΔCT-FFR)与冠状动脉狭窄风险及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疑诊冠心病并接受CCTA患者,分别以标准算法... 目的观察基于第二代追踪冻结(SSF2)技术重建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图像所测冠状动脉跨狭窄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差值(ΔCT-FFR)与冠状动脉狭窄风险及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疑诊冠心病并接受CCTA患者,分别以标准算法及SSF2算法重建图像;比较不同方法重建CCTA显示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的图像质量,评估LAD、LCX及RCA狭窄程度,分析基于SSF2算法重建CCTA所测最窄CT-FFR及ΔCT-FFR与冠状动脉疾病报告和数据系统(CAD-RADS)分类、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相关性。结果SSF2重建CCTA图像显示LAD、LCX及RCA质量评分均高于标准算法(P均<0.05)。LAD、LCX及RCA的CAD-RADS分类分别为2(1,3)、1(1,3)及1(1,3),其最窄CT-FFR分别为0.77±0.13、0.79±0.16及0.78±0.14,ΔCT-FFR分别为0.16±0.10、0.13±0.07及0.14±0.09。冠状动脉上述3分支最窄CT-FFR与CAD-RADS分类、cTnI、CK-MB均呈负相关,ΔCT-FFR与CAD-RADS分类、cTnI、CK-MB均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基于SSF2重建CCTA图像所测冠状动脉跨狭窄ΔCT-FFR与CAD-RADS评分和心肌损伤指标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心肌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追踪冻结 血流储备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BCLC-C期肝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朱义江 殷亮 +2 位作者 储森林 周春泽 谢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15-719,共5页
目的观察TACE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C期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BCLC-C期HCC患者,其中35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TACE+Sorafenib组),38例单纯接受TACE治疗(TACE组)。比较2... 目的观察TACE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治疗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C期肝细胞癌(HC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BCLC-C期HCC患者,其中35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菲尼治疗(TACE+Sorafenib组),38例单纯接受TACE治疗(TACE组)。比较2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统计总生存期(OS)及疾病进展时间(TTP)。结果术后1个月,TACE+Sorafenib组疾病控制率(DCR)高于TACE组(P=0.04),2组客观缓解率(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2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反应及肝功能异常,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TACE+Sorafenib组皮肤反应、口腔黏膜炎、高血压发生率高于TACE组(P均<0.05)。TACE+Sorafenib组中位OS为13.6个月,中位TTP为6.5个月,均高于TACE组(分别为6.5、3.3个月,P=0.004、0.007)。结论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BCLC-C期HCC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栓塞 治疗性 影像引导 索拉非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和脂多糖在布-加综合征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楠 张甜甜 +7 位作者 吕维富 成德雷 周光亚 陈维仕 刘宝来 任江涛 鲁东 周春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脂多糖(LPS)在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部分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构建BCS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20)和假手术组(n=20),各组又...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脂多糖(LPS)在布-加综合征(BCS)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部分结扎大鼠肝后段下腔静脉构建BCS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20)和假手术组(n=20),各组又分4亚组(1、3、6、12周组)。收集肝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检测i NOS、PDGF-B和LPS表达。结果模型组LPS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01)。模型组i NOS、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01);各亚组i NOS、PDGF-B mRNA和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模型组i NOS与PDGF-B、LPS呈正相关;肝纤维化与LPS呈正相关,与PDGF-B呈负相关。结论 BCS病损与修复是一复杂过程,i NOS、PDGF-B和LPS可能分别在BCS病程不同阶段发挥侧重不同的作用,如何调节它们在纤维化中的平衡,也许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肝纤维化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5
作者 徐蓓蓓 鲁东 +5 位作者 吕维富 肖景坤 张行明 张正峰 周春泽 柴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70-774,共5页
目的评价I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RIAC)对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其中接受I粒子植入联合RIAC(A组)90例,单纯RIAC(B组)68例,全身静脉化疗(C组)98例,观察3组治疗方式的疼痛缓解情况、... 目的评价I粒子植入联合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RIAC)对中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Ⅲ、Ⅳ期胰腺癌患者,其中接受I粒子植入联合RIAC(A组)90例,单纯RIAC(B组)68例,全身静脉化疗(C组)98例,观察3组治疗方式的疼痛缓解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客观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生存时间(mST)和总生存率(OS)。结果治疗后1个月疼痛缓解率在A、B、C组分别为81.11%(73/90)、50%(34/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534,P<0.01)。治疗后2个月评估疗效,ORR分别为48.89%(44/90)、33.82%(23/68)、19.39%(19/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05,P<0.01);mPFS分别为9.5个月、6.9个月、4.9个月,mST分别为13.0个月、10.1个月、7.2个月。A组m PFS和mST均较B、C组延长(χ^(2)=27.638、37.891,P<0.01)。治疗后6、12个月OS,A组分别为86.7%、56.7%;B组分别为75.0%、29.4%;C组分别为59.2%、17.3%。A组患者术后出现粒子迁移7例(7.78%),急性胰腺炎3例(3.33%),未出现新增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与单纯RIAC和全身静脉化疗相比,^(125)I粒子植入联合RIAC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125)I粒子 组织间内照射 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弹簧圈与带线锚钩在肺结节术前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柴杰 鲁东 +4 位作者 吕维富 储森林 魏宁 汪丽君 徐蓓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带线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8月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411例483枚肺结节资料,带线锚钩组237例(273枚),微弹簧圈组174例(210枚)。比较2组定位时间、定位成功... 目的比较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带线锚钩在肺结节胸腔镜手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20年8月胸腔镜手术前定位的411例483枚肺结节资料,带线锚钩组237例(273枚),微弹簧圈组174例(210枚)。比较2组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微弹簧圈组相比,带线锚钩组定位时间更短[(12.1±3.0)min vs.(15.4±4.2)min,t=-9.491,P=0.000]。带线锚钩脱落率0.4%(1/273),微弹簧圈为1.0%(2/210),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6%(44/237)、15.5%(27/1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2,P=0.819;χ^(2)=0.652,P=0.419)。结论胸腔镜术前使用带线锚钩及微弹簧圈定位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带线锚钩的定位时间较短,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定位 带线锚钩 微弹簧圈 胸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刺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柴杰 鲁东 +4 位作者 吕维富 刘开才 张行明 肖景坤 徐蓓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02-706,共5页
目的 评估胆道I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经皮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40例,单纯胆道金属裸支架植入7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 目的 评估胆道I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经皮胆道^(125)I粒子支架植入治疗40例,单纯胆道金属裸支架植入75例。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胆道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时间等。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无手术相关死亡发生,两组患者的术后近期疗效及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通畅时间分别为(8.93±3.28)和(6.59±3.14)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12.12±6.28)和(9.02±4.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及肝内病灶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胆道^(125)I粒子支架作为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姑息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可行,能延长支架通畅时间及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胆道支架 支架植入术 恶性梗阻性黄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布-加综合征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朱楠 张甜甜 +7 位作者 吕维富 成德雷 周光亚 陈维仕 刘宝来 任江涛 鲁东 周春泽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9-674,共6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OS)在大鼠布-加综合征(BCS)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 大鼠 180 只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80)和假手术组(n=80),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别均分为 1、3、6、12 周亚组。对照组大鼠仅常规饲养;...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OS)在大鼠布-加综合征(BCS)肝纤维化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SD 大鼠 180 只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模型组(n=80)和假手术组(n=80),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分别均分为 1、3、6、12 周亚组。对照组大鼠仅常规饲养;模型组于肝后段下腔静脉(IVC)部分结扎构建BCS 动物模型;假手术组未结扎 IVC,其它过程同模型组。收集大鼠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Masson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 OS 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肝纤维化相关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 表达。结果模型组术后 MDA 值高于对照组,SOD值低于对照组(P 均<0.05);术后 6 周模型组 MDA 表达最高,SOD 表达最低。模型组 TGF-β1、PDGF-A 和mRNA 表达高于对照组、假手术组(P 均<0.05),术后 3 周模型组 TGF-β1、PDGF-A 和 mRNA 表达最高。模型组 TGF-β1、PDGF-A 与 MDA 互为正相关,三者均与 SOD 负相关。模型组肝纤维化与 MDA 正相关,与 SOD 负相关。结论 OS 贯穿于 BCS 整个病程,影响淤血性肝纤维化进展,也许是 BCS 治疗切入点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活性氧 转化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载微球TACE治疗胆管细胞癌后并发严重胆汁胸腔瘘1例
9
作者 柴杰 鲁东 +3 位作者 吕维富 成德雷 殷亮 储森林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1-382,共1页
患者女,41岁,右上腹间歇性疼痛3个月、加重1周,无发热、恶心、呕吐等;4年前因多发肝内胆管结石接受肝内外胆管取石+肝总管空肠内引流术,1年前因胆囊结石接受胆囊切除术。查体:腹部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患者女,41岁,右上腹间歇性疼痛3个月、加重1周,无发热、恶心、呕吐等;4年前因多发肝内胆管结石接受肝内外胆管取石+肝总管空肠内引流术,1年前因胆囊结石接受胆囊切除术。查体:腹部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右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CA199326.0 U/ml。肝脏MRI:肝右前叶多发异常高信号,考虑肿瘤性病变可能(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并发症 胆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