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R突变的ⅣB期肺腺癌临床特征、组织病理生长模式与预后分析
1
作者 钱娟 张思远 +5 位作者 汪洋 杨茹雪 肖寒 董佳慧 王伟 叶元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42-850,共9页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胸腔外多发转移性(ⅣB期)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组织病理生长方式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EGFR突变ⅣB期肺腺癌患者488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EGFR基因突变亚型、转移部位、组织病理生...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胸腔外多发转移性(ⅣB期)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组织病理生长方式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EGFR突变ⅣB期肺腺癌患者488例。收集临床病理资料、EGFR基因突变亚型、转移部位、组织病理生长方式及生存信息,并使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探究转移情况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Kaplan-Meier法对各临床特征下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进行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临床特征对预后影响。结果EGFR突变的ⅣB期肺腺癌的转移方式与组织病理生长方式相关(P<0.05),单器官多处转移组微乳头型占比较多器官转移组高(51.1%vs 41.1%),而多器官转移组实体型占比较单器官多处转移组高(23.8%vs 14.2%);多发脑或多发骨转移与组织病理生长方式及肿瘤分化程度相关;相比于多发骨转移组,多发脑转移组腺泡型占比降低,而微乳头型占比升高,且低分化占比明显升高(P<0.05)。实体型生长方式为主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其他生长方式患者更短(12.7个月vs 17.8个月,P<0.05),低分化组患者PFS低于中分化组(15.6个月vs 17.8个月,P<0.05)。EGFR常见敏感突变和罕见突变患者的PFS差异显著(17.3个月vs 10.2个月,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提示实体生长方式、低分化、罕见单基因突变是预后的不良因素。结论EGFR突变的ⅣB期肺腺癌患者转移方式、转移部位均与肿瘤的组织病理生长方式相关,且患者的EGFR突变亚型、肿瘤的组织病理生长方式及分化程度能够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突变 ⅣB期肺腺癌 转移部位 单器官多处转移 多器官转移 生长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研究
2
作者 叶元滋 张思远 +3 位作者 夏万里 杨茹雪 肖寒 王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4-841,共8页
目的探究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MA)临床病理、基因特征和预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NM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基因检测分析,随... 目的探究ⅠA-ⅢB期肺浸润性非黏液腺癌(INMA)临床病理、基因特征和预后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旨在为临床个体化术后辅助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INM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评估和基因检测分析,随访记录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运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肿瘤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和基因特征的相关性,运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肿瘤淋巴结转移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67例患者,年龄46~77岁,中位年龄61岁。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直径较大的肿瘤、肿瘤进展、接受术后辅助治疗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分级较低的肿瘤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P=0.043)。驱动基因突变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差异,但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更常见,而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共突变更常见。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PFS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2);虽然与采取治疗的患者相比,未治疗的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FS更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化疗和靶向治疗在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PFS差异均不显著。结论INMA患者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进展状态及基因共突变相关,是影响PFS的关键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ⅠA-ⅢB期浸润性非黏液腺癌 临床病理 基因特征 预后 疾病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与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病理分子分型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婧婧 吴景 +1 位作者 尹恬恬 何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58-766,共9页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膀胱尿路上皮癌(UBC)临床病理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浸润性UBC和20例非浸润性UBC石蜡包埋标本。所有UBC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HER2表达2+的肿瘤组织... 【目的】探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与膀胱尿路上皮癌(UBC)临床病理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浸润性UBC和20例非浸润性UBC石蜡包埋标本。所有UBC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HER2表达2+的肿瘤组织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HER2基因扩增状态。50例浸润性UBC肿瘤组织采用IHC检测管腔型标记(CK20、GATA3)、基底/鳞状型标记(CK14、CK5/6)和Ki67的蛋白表达。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HER2与临床病理资料(性别、年龄、病理组织学诊断、病理组织学分级、Ki67增殖指数、病理分子分型、肿瘤最大径、肌层浸润、脉管侵犯、局部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的关系。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浸润性UBC中HER2阳性率为44%(22/50),非浸润性UBC未见HER2阳性。HER2阳性在浸润性UBC的两种分子分型中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管腔型高于基底/鳞状型(P=0.003)。HER2阳性与浸润性UBC病理分级高级别、Ki67≥30%和脉管侵犯均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04);与肌层浸润、局部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肿瘤最大径、性别、年龄均无关(P均>0.05)。【结论】HER2与浸润性高级别UBC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却与肌层浸润和临床分期无关。HER2状态结合分子分型或许有助于筛选潜在的HER2靶向治疗有效的UB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HER2 分子分型 分子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医疗时代下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与发展特点 被引量:23
4
作者 刘艳红 叶庆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254-259,共6页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精准医疗和生物样本库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精准医疗时代,生物样本库作为医疗行业的新兴领域,有其自身发展趋势和特点,表现为发展进程需标准化和规范化、高度依赖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多中...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精准医疗和生物样本库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精准医疗时代,生物样本库作为医疗行业的新兴领域,有其自身发展趋势和特点,表现为发展进程需标准化和规范化、高度依赖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多中心联盟和资源共享、需多学科融合支撑等。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生物样本库已从生物样本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平台,逐步发展为精准医疗研究的支撑服务平台及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此外,生物样本库发展进程中尚存在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运营等问题,亟待规范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生物样本库 发展特点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HULC对胶质母细胞瘤原位移植瘤模型肿瘤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胡宇辰 尹恬恬 +3 位作者 李倩 叶珊 吴景 何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8,共9页
[目的]初步探讨LncRNAHULC对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株体内体外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HULC过表达组(H ULC-over)及其对照组(V EC)和沉默表达组(H ULC-siRNA)及其对照组(N C)中HULC表达水... [目的]初步探讨LncRNAHULC对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株体内体外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HULC过表达组(H ULC-over)及其对照组(V EC)和沉默表达组(H ULC-siRNA)及其对照组(N C)中HULC表达水平。CCK8增殖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U87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U87细胞凋亡能力。小鼠异种原位移植模型按照注射U87细胞对应分为HULC-over组(n=10)和VEC组(n=10)及HULC-siRNA组(n=10)和NC组(n=10),观察各组小鼠生存期。免疫组化检测Ki67的表达。[结果]HULC-over组较VEC组HULC表达量显著升高,HULC-siRNA组较NC组HULC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1)。CCK8增殖实验显示HULC-over组较VEC组细胞增殖率显著升高;HULC-siRNA组较NC组细胞增殖率显著降低(第2、3、4天,均P<0.01)。细胞克隆实验显示VEC组和HULC-over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4.47±1.56)%和(95.4±2.74)%;NC组和HULC-siRNA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3.83±0.92)%和(10.23±0.61)%,过表达HULC克隆形成率升高,沉默表达HULC克隆形成率降低(均P<0.01)。细胞凋亡实验显示VEC组和HULC-over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3.55±0.56)%和(0.09±0.01)%;NC组和HULC-siRNA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89±0.67)%和(7.13±0.14)%,过表达HULC细胞早期凋亡率降低,沉默表达HULC细胞早期凋亡率升高(P<0.01)。小鼠生存期数据表明HULC-over组比VEC组存活时间更短,而HULC-siRNA组比NC组存活时间更长(P<0.05)。与VEC组相比,Ki67蛋白在HULC-over组中表达上调;与NC组相比,Ki67蛋白在HULC-siRNA组中表达下调(均P<0.05)。[结论]LncRNAHULC对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体内体外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HULC 胶质母细胞瘤 增殖 凋亡 异种原位移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KRAS基因突变女性生殖道同期发生的黏液上皮化生和肿瘤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周毅 吴景 +2 位作者 宋雪雪 孟刚 桂照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47-1148,共2页
患者女性,44岁,自觉腹部包块半年余入院就诊。妇科检查:盆腔触及一直径17 cm包块,上达脐水平。遂行经腹左侧附件及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于术后11个月及19个月在外院行超声随访,两次超声随访发现右侧附件直径由4 cm迅速增大到14 cm。... 患者女性,44岁,自觉腹部包块半年余入院就诊。妇科检查:盆腔触及一直径17 cm包块,上达脐水平。遂行经腹左侧附件及右侧输卵管切除术。患者于术后11个月及19个月在外院行超声随访,两次超声随访发现右侧附件直径由4 cm迅速增大到14 cm。后行全子宫及右侧卵巢切除术。该患者无P-J综合征及家族史。人乳头状病毒16种高危型HPV-DNA检测均呈阴性;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均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肿瘤 胃型黏液化生 同期发生 KRAS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5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书瀚 裴筱涵 祁义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38-1344,共7页
目的研究LAMP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使用GEPIA和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LAMP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临床参数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并通... 目的研究LAMP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预后相关性,探讨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使用GEPIA和LinkedOmics数据库分析LAMP5在结直肠癌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临床参数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并通过临床样本验证。使用LinkedOmics数据库和DAVID网站进行基因富集分析,研究LAMP5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涉及的分子功能和相关信号通路。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AMP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癌旁组织(n=120,P<0.05);LAMP5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N分期和M分期呈正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和T分期无相关性。GEPIA分析和临床样本Kaplan-Meier分析显示LAMP5高表达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短于LAMP5低表达者(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LAMP5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GO分析显示LAMP5与结直肠癌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黏附、细胞外基质定位和胶原定位等功能相关(P<0.05);KEGG分析显示LAMP5可能与TGF-β和PI3K-AKT通路相关(P<0.05)。结论LAMP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并且与结直肠癌分化水平、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预后相关,因此LAMP5可能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和预后预测新的分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LAMP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诊治中的过度医疗:惰性淋巴瘤的新认识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军 周晓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21,共4页
旨在通过几种惰性淋巴瘤亚型的介绍,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增加临床对这组病变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医疗。该组肿瘤包括B细胞及NK/T细胞起源淋巴瘤,其中B细胞起源肿瘤包括:儿童滤泡性淋巴瘤、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旨在通过几种惰性淋巴瘤亚型的介绍,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增加临床对这组病变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医疗。该组肿瘤包括B细胞及NK/T细胞起源淋巴瘤,其中B细胞起源肿瘤包括:儿童滤泡性淋巴瘤、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胃肠道NK/T细胞增生性病变包括: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NK细胞肠病和淋巴瘤样胃病。这些淋巴瘤仅手术局部切除即可,随访观察发现可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淋巴瘤 B细胞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