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对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代小探 刘士学 +1 位作者 张庚鑫 解明然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3046-3051,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和胸壁普通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短期预后中的差异,探讨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24年2月至2025... 目的对比分析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和胸壁普通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短期预后中的差异,探讨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于2024年2月至2025年5月收治的215例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方式分为胸壁肌肉保护切口组和胸壁普通切口组,比较两组的短期预后指标。结果共纳入180例患者,其中胸壁肌肉保护切口组80例,BMI(23.86±3.70)kg/m^(2),胸壁普通切口组100例,BMI(23.45±3.20)kg/m^(2),两组一般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在围术期内均无死亡病例、中转开胸及延长切口。但胸壁普通切口组患者不仅有4例背阔肌损伤,而且还有5例在出院后第30天存在肩关节功能障碍,表现为抬举上肢时存在胸壁肌肉紧绷感并伴有胸痛和活动受限,两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胸壁普通切口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值均小于前者,两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没有患者出院后第30天存在肩关节功能障碍。两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壁肌肉保护切口应用在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不仅避免损伤背阔肌和前锯肌,而且相较于胸壁普通切口,可以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对患者胸壁肌肉和肩关节功能伤害更小,有显著微创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壁肌肉保护切口 单孔胸腔镜 微创 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气道并发症CT表现和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 解明然 柯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9-623,共5页
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不断改进,肺移植手术成功率逐渐提高,但术后发生气道并发症仍较常见。肺移植术后气道并发症可能会降低受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成本,甚至危及受者生命。2018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共识指出气道并发症包... 随着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管理的不断改进,肺移植手术成功率逐渐提高,但术后发生气道并发症仍较常见。肺移植术后气道并发症可能会降低受者生活质量,增加医疗成本,甚至危及受者生命。2018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SHLT)共识指出气道并发症包括缺血坏死、吻合口裂开、气道狭窄及气管支气管软化症。支气管镜仍是诊断气道并发症的金标准,但在肺移植受者随访过程中,使用吸气末CT联合呼气末或动态呼气相CT检查,可协助发现多种气道并发症,同时评估并发症的位置及程度,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并发症 CT 缺血坏死 吻合口裂开 气道狭窄 气管支气管软化症 三维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浸润性腺癌EGFR基因突变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 柯立 +2 位作者 李传应 詹玛琍 程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47-1452,共6页
目的探讨肺微浸润性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特征及意义,比较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为肺微浸润性腺癌分子分型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多聚酶链式反应(ARMS-PCR)检测79例手术切除... 目的探讨肺微浸润性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特征及意义,比较不同EGFR基因突变状态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为肺微浸润性腺癌分子分型的必要性提供依据。方法扩增阻滞突变系统多聚酶链式反应(ARMS-PCR)检测79例手术切除肺微浸润性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分析比较EGFR野生型与突变型、外显子19与21突变型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肺微浸润性腺癌EGFR基因突变率为75.95%,最常见突变类型为19Del(35.44%)及L858R(37.97%)。肺微浸润性腺癌中EGFR突变与微浸润成分组织学亚型、肿瘤内纤维化及免疫细胞浸润显著相关(P<0.01)。亚组分析显示19Del或L858R突变均与肿瘤大小、浸润灶最大径、肿瘤内纤维化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显著相关(P<0.01,P<0.05)。19Del多好发于病灶≤1 cm、浸润灶最大径≤0.2 cm、肿瘤内缺乏纤维化及免疫细胞浸润的患者(P<0.01);L858R则相反(P<0.01)。结论不同EGFR基因状态的肺微浸润性腺癌具有显著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根据EGFR基因突变特征对肺微浸润性腺癌进行分子分型,对于肿瘤预后评估及临床处理具有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微浸润性腺癌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性肺切除术后持续漏气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显宁 徐世斌 +5 位作者 柯立 范军 王君 解明然 江贤亮 徐美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27-83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解剖性肺切除术后持续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是胸外科常见并发症,重在准确预测及时预防,但目前国内尚缺少有效的预测模型,本研究旨在建立解剖性肺切除术后PAL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0月安徽医科... 背景与目的解剖性肺切除术后持续漏气(prolonged air leak,PAL)是胸外科常见并发症,重在准确预测及时预防,但目前国内尚缺少有效的预测模型,本研究旨在建立解剖性肺切除术后PAL临床预测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解剖性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漏气情况,其中A组病例359例,通过对患者的年龄(岁)、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肺功能指数、手术方式(开放或腔镜,肺段、肺叶或其他,如支气管袖式或血管袖式)、手术切除肺叶位置、肺部病灶性质和胸腔粘连情况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解剖性肺切除术后PAL的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临床预测模型。随后利用不同时期、不同治疗组完成的112例解剖肺切除患者作为B组,用于验证本模型的诊断效能,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BMI、性别、吸烟史、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胸腔粘连及是否上叶切除为解剖性肺切除患者术后PAL的独立预测因子。利用筛选出的预测因子建立的诊断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0.835-0.937),最佳临界值P=0.299,对应的诊断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93.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能较准确的预测解剖性肺切除术后PAL的发生,对及时有效预防PAL发生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肺切除 持续漏气 预测模型 独立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4
5
作者 石珂 张海玲 +4 位作者 储爱琴 钱荣 张甜 林圣美 管晓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8-31,78,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的最佳证据,为肾移植受者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网站关于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的所有指南、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系统评...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的最佳证据,为肾移植受者临床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及网站关于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的所有指南、推荐实践、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系统评价10篇、专家共识3篇。总结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前评估、体力活动时间及频次、体力活动强度、体力活动项目、体力活动场所、特殊肾移植受者的体力活动6个方面22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汇总了肾移植受者体力活动的最佳证据,可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受者 体力活动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小结节术前CT引导下微弹簧圈与硬化剂定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吴杲 吴显宁 徐美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9-435,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内小结节往往难以进行胸腔镜术中定位,需要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经皮穿刺定位辅助,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定位材料即微弹簧圈和硬化剂(聚桂醇)定位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评价优劣。方法回顾性分... 背景与目的肺内小结节往往难以进行胸腔镜术中定位,需要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引导经皮穿刺定位辅助,本研究旨在比较两种不同定位材料即微弹簧圈和硬化剂(聚桂醇)定位的效果及相关并发症,评价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前CT引导经皮穿刺定位患者371例,根据采用的不同定位材料分为:微弹簧圈组(microcoil group)167例,定位结节196枚、硬化剂组(sclerosing agent group)204例,定位结节239枚。统计分析两组定位效果、并发症、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案等相关资料。结果微弹簧圈组定位失败率(2.4%)高于硬化剂组(0.5%)(P=0.011),硬化剂定位耗时明显短于微弹簧圈组[(18.78±6.91)min vs(11.99±3.77)min,P=0.000],但微弹簧圈组较硬化剂组选择定位结节与胸膜间距离更深[(9.59±8.62)mm vs(8.13±6.49)mm,P=0.002]。总体并发症上微弹簧圈组显著高于硬化剂组(P=0.000),其中以气胸为主,通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提示不同定位方法是独立危险因子。手术方式以楔形切除为主,病理结果以非浸润性病变为主。结论微弹簧圈与硬化剂均是良好的术前定位材料,聚桂醇硬化剂较之微弹簧圈定位失败率更低、并发症更少,定位时长更短,操作简便且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小结节 定位 微弹簧圈 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远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彩伟 吴汉然 +3 位作者 徐广文 熊燃 徐美青 解明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08-512,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和远近期生存率等情况,评估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行根治性食管癌手术的患者253例。根...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和远近期生存率等情况,评估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行根治性食管癌手术的患者253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年龄<60岁)、B组(60~75岁)和C组(年龄≥75岁),比较分析3组患者远近期疗效。结果:3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病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总并发症、主要并发症、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功能不全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吻合口瘘和其他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为50.7个月,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1、3、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8个月、98.9%、86.8%和69.0%,B组为61个月、93.1%、76.1%和51.0%,C组为32个月、63.3%、46.0%和28.8%(P<0.001)。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1、3、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60个月、98.86%、85.20%和45.50%,B组为43个月、87.6%、53.1%和26.9%,C组为11个月、30.0%、20.0%和10.0%。A组分别与B、C组比较、B组与C组相比较生存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和Ⅳ期肿瘤患者(P<0.05)。结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下降。年龄和肿瘤病理分期偏晚是影响食管癌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切除术 年龄 疗效 胸内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