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叶切除对右心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郭中园 杨冬妹 陈凯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2D-STI)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估肺叶切除术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77例,... 目的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2D-STI)及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估肺叶切除术患者右心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纳入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77例,完成随访45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2D-STI和3D-STI检查,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采集肺叶切除术患者心脏全容积图像,采用TomTec成像系统进行脱机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1、3、6月各检查参数的差异。结果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右心影响较左心大。2D-STI技术较3D-STI技术对肺叶切除术患者右心功能评估更敏感,且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右室游离壁影响比间隔侧影响大,与术前相比,术后1月、3月二维右室纵向应变绝对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基本恢复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术后1月二维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三维右室游离壁纵向应变绝对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3月基本恢复术前水平。三维右室间隔侧应变术后1、3、6月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叶切除降低右心收缩功能,术后1月最为显著,术后6月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心肌应变分析技术 肺叶切除术 右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右室定量系统与右心导管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间的相关性
2
作者 王德超 杨冬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右室定量系统与右心导管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2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均接受超声、右心定量系统及右心导管检查... 目的探讨超声、右室定量系统与右心导管评估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间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2年8月~2023年5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的2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均接受超声、右心定量系统及右心导管检查,分析传统超声参数、右室定量系统参数及右心导管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包括三尖瓣外侧瓣环运动位移(TAPSE)、三尖瓣外侧瓣环运动速度(TASPV)、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心输出量(RVCO)以及导管热稀释法测量右室的心输出量(TDCO)。结果TAPSE与RVCO、RVEF呈正相关(r=0.698、0.678,P<0.01);TASPV与RVCO、RVEF呈正相关(r=0.451、0.507,P<0.05);RVFAC与RVEF呈正相关(r=0.971,P<0.01);TAPSE与TDCO呈正相关(r=0.680,P<0.01);TASPV、RVFAC与TDCO无相关性。RVCO与TDCO呈正相关(r=0.918,P<0.01);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RVCO与TDCO差值均值为-0.198 L/min(95%CI:-1.29~0.89 L/min,P>0.05),两种测量方法一致性高。结论右室定量系统与导管评估右室收缩功能具有良好相关性,二者在测量心输出量上无明显差异,右室定量系统可以作为无创评估右室功能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心导管 超声心动图 右室定量系统 心输出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心室功能
3
作者 胡茜茹 王玉婷 +5 位作者 何小燕 汪春林 汪菁 茅魁 廖凤琴 杨冬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胎儿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时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心脏畸形的101例胎儿,根据三尖瓣反流程度将其分为无反...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胎儿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时右心室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3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经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心脏畸形的101例胎儿,根据三尖瓣反流程度将其分为无反流对照组(n=41)、轻度反流组(n=30)、中度反流组(n=30)。计算左、右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左、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右室游离壁应变,三尖瓣环位移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不同程度三尖瓣反流对胎儿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结果轻度反流组与对照组的右心室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反流组右心室功能各指标均比对照组减小(P<0.05);中度反流组与轻度反流组比较,右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右室游离壁应变数值减小(P<0.05),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和三尖瓣环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胎儿左心室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价单纯三尖瓣反流胎儿右室功能是否受损,右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右室游离壁应变是较为敏感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右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技术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