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仇鑫 余晓凡 +3 位作者 叶青 周俊岭 陈鸿武 马礼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64-1769,共6页
背景既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哪种心电复极指标改变相关,目前研究较少,且对其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单支及多支血管CTO患... 背景既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哪种心电复极指标改变相关,目前研究较少,且对其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单支及多支血管CTO患者CTO-PCI后心电复极指标变化情况,从而为不同类型CTO患者进行CTO-PCI提供更多电生理方面的客观证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PCI成功的标准:CTO-PCI后血管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3级)的CTO患者249例。按照主要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CTO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CTO组(n=192例);多支(两支或三支)CTO组(n=57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T波尖峰-T波末尾时限(Tp-Te)、T波改善比例以及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单支CTO组和多支CTO组的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支CTO组QTc小于单支CTO组,T波改善比例高于单支CTO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单支CTO组MACE发生率高于多支CTO组(P<0.05)。结论CTO患者血运重建后,复极指标均有改善,多支CTO患者复极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临床受益可能来自于细胞活力增强和复极离散指标的双重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心电描计术 复极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