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康玉 严激 +5 位作者 苏浩 徐健 王齐 宇霏 朱红军 杨冬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7-782,共6页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窦性心律的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118例。根据左心室导线类型分为四极导线组(n=39)和双极导线组(n... 目的:评价左心室四极导线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心房高频事件(AHRE)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入选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窦性心律的植入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的患者118例。根据左心室导线类型分为四极导线组(n=39)和双极导线组(n=79)。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评价疗效,以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缩小≥15%为CRT有反应。主要终点AHRE定义为CRT-D检测到的心房率≥190次/min、持续时间≥6min的房性心律失常。结果:植入CRT-D后6个月,CRT有反应患者共计71例(60.2%),四极导线组与双极导线组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8%vs54.4%,P=0.070)。与双极导线组相比,四极导线组的左心房容积[15.0(-2.2,27.2)mlvs8(-3.0,14.0)ml]、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28.0(21.0,45.0)mlvs15.0(3.0,30.0)ml]、LVESV[34.0(21.0,48.6)mlvs22.0(12.0,32.0)ml]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7.8%(-11.0%,-3.9%)vs-5.5%(-9.1%,-2.3%)]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中位随访25个月,有31例(26.3%)患者出现AHRE。生存分析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四极导线(HR=0.351,95%CI:0.134~0.919,P=0.033)和左心房容积(HR=1.023,95%CI:1.008~1.039,P=0.003)是AHRE的影响因素。结论:四极导线较双极导线可降低CRT-D植入后AHRE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进一步逆转左心房重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心房高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心电复极指标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仇鑫 余晓凡 +3 位作者 叶青 周俊岭 陈鸿武 马礼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764-1769,共6页
背景既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哪种心电复极指标改变相关,目前研究较少,且对其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单支及多支血管CTO患... 背景既往研究认为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而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哪种心电复极指标改变相关,目前研究较少,且对其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单支及多支血管CTO患者CTO-PCI后心电复极指标变化情况,从而为不同类型CTO患者进行CTO-PCI提供更多电生理方面的客观证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成功行PCI(PCI成功的标准:CTO-PCI后血管残余狭窄<30%,前向血流TIMI>3级)的CTO患者249例。按照主要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CTO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CTO组(n=192例);多支(两支或三支)CTO组(n=57例)。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校正QT间期(QTc)、QT离散度(QTd)、T波尖峰-T波末尾时限(Tp-Te)、T波改善比例以及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比较纽约心功能分级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单支CTO组和多支CTO组的侧支循环Rentrop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多支CTO组QTc小于单支CTO组,T波改善比例高于单支CTO组(P<0.05)。术后随访6个月,单支CTO组MACE发生率高于多支CTO组(P<0.05)。结论CTO患者血运重建后,复极指标均有改善,多支CTO患者复极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临床受益可能来自于细胞活力增强和复极离散指标的双重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心电描计术 复极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贝贝 陈霞 +2 位作者 王教媛 马礼坤 魏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617-622,共6页
重返工作岗位是衡量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完全康复并成功融入社会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现状,从社会人口学、疾病、职业、自评健康、焦虑和抑郁、社会支持6个方面综述重返工作岗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重返工作岗位是衡量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完全康复并成功融入社会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外心肌梗死患者重返工作岗位的现状,从社会人口学、疾病、职业、自评健康、焦虑和抑郁、社会支持6个方面综述重返工作岗位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运动康复、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职业康复等干预措施,旨在为医护人员构建心肌梗死患者职业康复方案,促进其社会角色重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重返工作岗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团队内部竞争感知及权力距离与知识隐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建 宋瑰琦 +2 位作者 朱艳 丁慧 张国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团队内部竞争感知、权力距离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徽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 381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团队内部竞争感知量表、权力距离量表及知识隐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护士团队内部竞争感知、权力距离与知识隐藏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安徽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 381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团队内部竞争感知量表、权力距离量表及知识隐藏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知识隐藏得分为16.10±5.90;团队内竞争感知得分、权力距离得分及护士年龄是知识隐藏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R^(2)=0.713;P<0.05,P<0.01)。结论护士知识隐藏处于较低水平,内部竞争感知越低、权力距离越低,其知识隐藏行为水平越低。护理管理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护士间知识共享,进一步减少护士知识隐藏行为,稳定护理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知识隐藏行为 团队内部竞争感知 权力距离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功能失调与泛血管疾病 被引量:29
5
作者 徐索文 葛均波 翁建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7-585,共9页
血管内皮细胞是机体维持血管健康和稳态的关键细胞类型.内皮细胞功能失调(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作为泛血管疾病(panvascular diseases)的核心环节,是一个多步骤、多危险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内皮细胞损伤死亡、通透性的... 血管内皮细胞是机体维持血管健康和稳态的关键细胞类型.内皮细胞功能失调(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作为泛血管疾病(panvascular diseases)的核心环节,是一个多步骤、多危险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内皮细胞损伤死亡、通透性的增加、血管收缩、炎症、氧化应激、白细胞向内皮细胞的黏附、代谢异常、内皮-间充质转变、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等.ED在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衰、外周血管病变)、肿瘤、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肺损伤、肺动脉高压等)、病毒感染(COVID-19)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血管内皮功能评价对于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ED与泛血管疾病的关系为切入点,综述近5年来内皮细胞功能在泛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泛血管疾病的最新分子机制,加速靶向ED的泛血管药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血管疾病 泛血管医学 内皮功能失调 血管稳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