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术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继发播散性毛霉病1例
1
作者 索涛 陈先梦 许启霞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毛霉病,作为一种由毛霉目真菌引发的潜在致命性感染,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肺、皮肤、鼻窦、脑和胃肠道是该菌常见的感染部位,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毛霉病(COVID-19 associated mucormycosis,CAM)相对少见... 毛霉病,作为一种由毛霉目真菌引发的潜在致命性感染,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肺、皮肤、鼻窦、脑和胃肠道是该菌常见的感染部位,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毛霉病(COVID-19 associated mucormycosis,CAM)相对少见,但印度CAM暴发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1])。然而,毛霉病患者的早期识别极具挑战性,因其症状往往不明显且缺乏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毛霉 抗真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肺炎的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吕广瑜 孙宛君 +3 位作者 周倩倩 陈先梦 刘雪晗 胡晓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3987-3992,共6页
背景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 背景尽管近年来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病例不断见诸报道,但该病的误诊仍较普遍,其中最常被误诊为肺炎,尤其是存在中高危风险患者,延迟诊断、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目的总结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早期诊断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2023年确诊为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的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误诊情况,根据诊断情况分为误诊组(曾误诊为肺炎离院回家)和对照组(门诊或急诊科首次就诊即正确诊断)。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患者101例,其中70例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依次为100.0%、83.3%、74.1%、71.4%、63.2%、66.7%、50.0%,χ^(2)_(趋势)=6.672,P=0.010)。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8.271,95%CI=4.373~76.339,P<0.001)、发热(OR=16.073,95%CI=3.510~73.786,P<0.001)、胸痛(OR=6.660,95%CI=1.571~28.233,P=0.010)和不伴有呼吸困难(OR=7.783,95%CI=2.049~30.249,P=0.003)是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经筛选得出,多变量联合模型=-6.624+0.095×年龄+2.510×发热+2.683×不伴有呼吸困难,联合模型预测中高危风险肺栓塞继发肺梗死被误诊为肺炎的AUC为0.880(95%CI=0.802~0.959),灵敏度为0.871,特异度为0.80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联合模型预测价值优于单因素指标如年龄(Z=2.771,P=0.006)、发热(Z=4.653,P<0.001)及不伴有呼吸困难(Z=4.014,P<0.001)。结论尽管2017—2023年中高危肺栓塞继发肺梗死患者被误诊为肺炎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当老年肺栓塞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并且不伴有呼吸困难时,临床医生应注意肺梗死与肺炎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梗死 肺栓塞 中高危风险 误诊 肺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