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第一磨牙单冠种植义齿邻接关系改变对种植体周软硬组织健康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罗昕 刘红红 +3 位作者 张志宏 陈佳 朱东澳 俞梦琴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种植支持的单冠修复体负载1年后邻接关系的变化,分析邻接关系改变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8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并已完成种植修复... 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种植支持的单冠修复体负载1年后邻接关系的变化,分析邻接关系改变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健康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8月就诊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并已完成种植修复的48例患者,共计54枚种植体。使用同一款牙线评估种植牙冠近远中邻接关系,根据牙线通过邻接区的松紧程度记录结果,分别记为:紧密邻接、松邻接、无邻接。在负载6个月、12个月后复诊,记录当下邻接关系及种植体周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牙龈指数;12个月后拍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同时对每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3种不同邻接关系样本之间的差异。结果:负载6个月、12个月后依次有35.2%、44.6%邻接关系发生改变;6个月、12个月后松邻接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明显高于紧密邻接组(P<0.05);12个月后无邻接组与紧密邻接组牙周探诊深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期相比,6个月、12个月后牙龈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同邻接关系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无显著差异(P>0.05)。邻接关系发生改变的患者与紧密邻接的患者相比更容易出现食物嵌塞,并且因食物嵌塞困扰,从而影响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P<0.05)。结论:下颌第一磨牙种植义齿邻接关系改变会增加食物嵌塞的风险,影响患者满意度;对种植体周软组织健康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对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未见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义齿 邻接关系 骨吸收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用于评价口腔种植区软组织质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俞梦琴 张志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76-681,共6页
口腔拟种植区软组织质量评估可初步预测种植术后的美学效果、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体周围病变的发生等。近年来对软组织质量的评估一直处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利用光学原理对所检查对... 口腔拟种植区软组织质量评估可初步预测种植术后的美学效果、边缘骨吸收情况、种植体周围病变的发生等。近年来对软组织质量的评估一直处在不断探索实践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利用光学原理对所检查对象进行投射,光线穿透牙龈,向后散射获取软组织数据,通过计算机软件转化为二维(two-dimension,2D)或三维(three-dimension,3D)图像,清楚显示软组织结构,对拟种植区软组织质量可进行初步评估。本文拟概述OCT在口腔种植术前牙龈厚度(gingival thickness,GT)、角化黏膜宽度(keratinized mucosa width,KMW)、牙槽嵴上软组织高度(supracrestal tissue height,STH)、牙龈软组织炎症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牙龈厚度 角化黏膜宽度 牙槽嵴上软组织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质类型对下颌双植体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3
作者 魏星 张志宏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骨质类型对下颌双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系统的应力分布影响。方法:选择一位下颌无牙颌成年患者,拍摄锥形束CT生成下颌无牙颌实体化模型,并建立包含下颌骨、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及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 目的: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骨质类型对下颌双植体支持的覆盖义齿系统的应力分布影响。方法:选择一位下颌无牙颌成年患者,拍摄锥形束CT生成下颌无牙颌实体化模型,并建立包含下颌骨、种植体、Locator附着体及覆盖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给予模型垂直及斜向两种加载条件,得出种植体系统及其支持骨组织的冯米塞斯应力大小,分析应力分布的规律。结果:(1)皮质骨和种植体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随着皮质骨厚度的减少和松质骨密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即Ⅳ类>Ⅲ类>Ⅱ类>Ⅰ类;(2)松质骨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随着骨质的减弱而逐渐降低,即Ⅰ类>Ⅱ类>Ⅲ类>Ⅳ类;(3)所有工况种植体的应力峰值都集中在种植体和基台的接触区以及种植体与皮质骨交界的颈部螺纹处;(4)斜向加载条件下,种植体系统及周围骨组织的最大冯米塞斯应力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行下颌双植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时,骨质会影响种植体系统及支持骨组织的应力分布,随着骨质的减弱,皮质骨和种植体的应力增加而松质骨的应力降低,Ⅳ类骨可能会增加种植体并发症的风险,不利于提高种植体长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覆盖义齿 骨质类型 应力分布 牙种植体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动态导航引导下的口腔种植精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段琳娜 张志宏 +3 位作者 刘红红 韩倩 陈佳 陈雨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动态导航引导下颌骨不同部位的种植体植入精度,分析种植部位解剖条件和局部骨质等因素对手术偏差的影响。方法:依照种植位点在牙弓中的位置分为上颌前部、上颌后部、下颌前部、下颌后部4组,分析患者种植体的植入点偏差、... 目的:通过对比动态导航引导下颌骨不同部位的种植体植入精度,分析种植部位解剖条件和局部骨质等因素对手术偏差的影响。方法:依照种植位点在牙弓中的位置分为上颌前部、上颌后部、下颌前部、下颌后部4组,分析患者种植体的植入点偏差、角度偏差和末端点偏差。运用SPSS 24.0软件,采用t检验对上下颌拟种植区以及相同牙弓前后部的3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植入点偏差的指标上,仅上下颌前部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颌牙弓前后部在末端点偏差和植体角度偏差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上下颌在牙弓后部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导航引导下牙种植术因颌骨不同部位的解剖条件和骨质状况差异种植精度有所不同,总体上,上颌前部的种植精度高于下颌前部,下颌后部的种植精度高于上颌后部,同颌前部种植精度高于后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动态导航系统 植入部位 种植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牙区皮质骨松质骨厚度比率与种植体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耿琪 张志宏 +3 位作者 刘红红 陈佳 韩倩 徐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研究拟种植区冠根向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厚度比率(cortico-cancellous thickness ratio,CCTR),评估其与植体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57例患者(65个缺牙位),种植术前将患者CT图像导入动态导航软件,设计完成后测量并计算CC... 目的:研究拟种植区冠根向的皮质骨和松质骨厚度比率(cortico-cancellous thickness ratio,CCTR),评估其与植体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57例患者(65个缺牙位),种植术前将患者CT图像导入动态导航软件,设计完成后测量并计算CCTR,术后即刻及修复前记录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Pearson相关系数评估CCTR与ISQ的相关性。结果:CCTR与初期ISQ值和二期ISQ值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708,P<0.01;r=0.568,P<0.01),上下颌后牙区初期ISQ值、二期ISQ值、CCTR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CTR可作为测量拟种植区骨质的客观指标之一,对植体稳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 松质骨 种植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