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H2O2处理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软骨细胞增生的影响及与自噬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季丹 黄大可 +2 位作者 周瑾 潘献柱 祝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6-242,共7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H2O2处理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软骨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采取弗氏完全佐剂注射SD大鼠左侧足趾皮下制作AA动物模型。第15天时,动物处死,取股动脉血,检测AA大...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H2O2处理的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软骨细胞增生的影响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采取弗氏完全佐剂注射SD大鼠左侧足趾皮下制作AA动物模型。第15天时,动物处死,取股动脉血,检测AA大鼠氧化应激状态。酶消化法体外培养和鉴定AA大鼠原代软骨细胞,给予低浓度H2O2(5μmol/L)处理原代软骨细胞,模拟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给予不同浓度Res处理,MTT法检测软骨细胞增生活性,激光共聚焦检测软骨细胞中自噬相关基因5(Atg5)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中p62、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组织染色结果显示:A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增生,滑膜中炎细胞明显浸润,软骨膜的连续性被破坏,排列紊乱。AA模型中血清丙二醛含量(11.65±1.06)μmol/L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140.18±8.65)μmol/L、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133.72±8.36)U/mL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示原代软骨细胞胞质Ⅱ型胶原表达阳性。不同浓度Res(1、3、5、10、20、40、80、160 mg/L)可抑制H2O2处理的软骨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2±0.4)%、(5.3±0.6)%、(12.1±1.3)%、(26.6±2.4)%、(40.3±3.1)%、(52.7±4.2)%、(69.2±4.5)%、(72.5±5.1)%,呈剂量依赖性(P<0.05);半数致死量值为37.2 mg/L。软骨细胞质中Atg5绿色荧光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软骨细胞中p62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降低,Beclin-1蛋白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可抑制氧化应激状态下AA大鼠软骨细胞增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Res诱导的软骨细胞自噬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佐剂性关节炎 软骨细胞 氧化应激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颅脑损伤预后不良相关预告因素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剑 鲍得俊 +3 位作者 张环 张霖 黄斌 陶小根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 探讨影响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4例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为(3为<GCS≤8分)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两组:死亡组39例,好转组75例。将好转... 目的 探讨影响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14例经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为(3为<GCS≤8分)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疾病转归将患者分为两组:死亡组39例,好转组75例。将好转组和死亡组患者入住ICU 24 h内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探寻影响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与好转组比较,死亡组脑疝患者比例(t=21.04,P<0.00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II(APACHEⅡ)(t=-2.299,P=0.023)、机械通气时间(z=-4.722,P<0.001)、白细胞(WBC)(t=-2.459,P=0.015)、血红蛋白(HGB)(t=-2.402,P=0.018)、白蛋白(ALB)(t=-4.028,P<0.001)、前白蛋白(PAB)(t=-2.649,P=0.009)、钙离子浓度(Ca2+)(t=-3.417,P=0.001)均较高;②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在相互校正单因素有意义的指标后,结果提示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有无脑疝、ALB水平每减少1个单位,死亡风险分别减少30.2%(P=0.007)、26.6%(P<0.001)、89.1%(P=0.002)、25.4%(P=0.001);③ROC曲线提示APACHEⅡ评分、有无脑疝、机械通气时间、ALB水平均对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预测价值最佳,其敏感度为68.9%,特异度为81.6%。结论 APACHEⅡ评分、有无脑疝、机械通气时间、ALB水平对于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机械通气时间预测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颅脑损伤 预后 APACHEⅡ评分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运载蛋白2和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和骨转换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炜 叶山东 +7 位作者 钱立庭 任安 陈超 邢学农 李素梅 徐将 刘茜 周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119例,其中84例为老年T2DM患者,35例为非T2DM对照。采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目的探讨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 2,LCN2)对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代谢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共119例,其中84例为老年T2DM患者,35例为非T2DM对照。采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lc)、25-羟维生素D[25(OH)D]、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ollagen type 1 cross-linked C-telopeptide,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ype 1 N-terminal procollagen,P1NP)、全段甲状旁腺素以及肌酐、血钙(Ca)、血磷(P)等指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CN2。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股骨颈和腰椎1~4(L1~4)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老年T2DM患者血清LCN2水平高于非T2DM对照组(197.13±42.15 ng/m L vs172.29±54.71 ng/m L,P=0.01)。按照血清LCN2水平三分位数将T2DM患者分为3组。其中腰椎BMD、股骨颈BMD、P1NP和CTX伴随LCN2水平增高而增高,而FPG和Hb A1c伴随LCN2水平增高而降低(所有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LCN2和T2DM患者BMD呈正相关(股骨颈:r=0.350,P=0.001;腰椎:r=0.355,P=0.001),和骨转换标志物呈正相关(P1NP:r=0.354,P=0.001;CTX:r=0.438,P<0.001),和糖代谢指标呈负相关(FPG:r=-0.321,P=0.003;Hb A1c:r=-0.342,P=0.002)。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LCN2是T2DM患者腰椎BMD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CN2水平和老年T2DM患者骨代谢相关,LCN2水平增高可能有助于BMD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运载蛋白2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转换标志物 老年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Graves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姚晓波 肖林林 +4 位作者 卞岍雨 罗玲玲 张然 夏俊勇 叶山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23-827,共5页
目的评价Graves甲亢(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的效果及对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144例,其中42例为甲亢自身致粒细胞减少患者(HT组),52例为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 目的评价Graves甲亢(甲亢)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的效果及对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1)I治疗的甲亢患者144例,其中42例为甲亢自身致粒细胞减少患者(HT组),52例为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后出现粒细胞减少患者(ATD组),另50例为粒细胞正常的患者(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三组的临床特点、^(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及^(131)I治疗后粒细胞计数的变化。结果HT组和ATD组均以轻度粒细胞减少更常见。HT组、ATD组和对照组的甲亢治愈率分别为80.95%、84.62%、8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131)I治疗完成后2~4周粒细胞计数均增高(P<0.05);HT组和ATD组粒细胞恢复率分别为61.90%、84.62%,ATD组恢复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自身或ATD治疗导致粒细胞减少的甲亢患者均以轻度粒细胞减少多见,规范的^(131)I治疗甲亢伴粒细胞减少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 碘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与骨密度关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5
作者 沈秀荣 章惜 +5 位作者 叶山东 陈超 周婉 张世鲁 储思佳 王炜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6-343,共8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T2DM患者129例...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T2DM患者129例(男性71例,女性58例),收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血清钙(serum calcium,Ca)、血清磷(serum phosphorus,P)等指标,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不同部位(腰椎、髋部、前臂)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LCN2水平。结果女性血清LCN2水平骨质疏松组(135.98±15.56)ng/mL较骨量正常组(209.57±110.79)ng/mL及骨量减少组(188.17±88.03)ng/m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根据血清LCN2水平从低到高将患者分为T1、T2、T33组,女性T3组桡骨前1/3骨密度(0.64±0.12)g/cm^(2)较T1和T2组(0.54±0.13)g/cm^(2)、(0.56±0.13)g/cm^(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男性各组血清LCN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清LCN2与腰椎(L1-4)骨密度呈正相关(r=0.339,P=0.009),与桡骨前1/3骨密度亦呈正相关(r=0.299,P=0.023);男性血清LCN2与腰椎(L1-4)无相关性(r=-0.039,P=0.749),与桡骨前1/3骨密度呈正相关(r=0.237,P=0.047)。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性或女性,年龄是中老年T2DM并发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血清LCN2水平可能是中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OR=0.986,95%CI:0.974~0.997)。结论T2DM患者血清LCN2与桡骨前1/3骨密度呈正相关,血清LCN2可能是女性中老年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功能失调与泛血管疾病 被引量:29
6
作者 徐索文 葛均波 翁建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77-585,共9页
血管内皮细胞是机体维持血管健康和稳态的关键细胞类型.内皮细胞功能失调(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作为泛血管疾病(panvascular diseases)的核心环节,是一个多步骤、多危险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内皮细胞损伤死亡、通透性的... 血管内皮细胞是机体维持血管健康和稳态的关键细胞类型.内皮细胞功能失调(endothelial dysfunction,ED)作为泛血管疾病(panvascular diseases)的核心环节,是一个多步骤、多危险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涉及内皮细胞损伤死亡、通透性的增加、血管收缩、炎症、氧化应激、白细胞向内皮细胞的黏附、代谢异常、内皮-间充质转变、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等.ED在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衰、外周血管病变)、肿瘤、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肺损伤、肺动脉高压等)、病毒感染(COVID-19)等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血管内皮功能评价对于临床诊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ED与泛血管疾病的关系为切入点,综述近5年来内皮细胞功能在泛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泛血管疾病的最新分子机制,加速靶向ED的泛血管药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血管疾病 泛血管医学 内皮功能失调 血管稳态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对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武晓影 温文杰 +3 位作者 张启伦 薛竞帆 周婉 叶山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38-1042,共5页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对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C57BL/6J小鼠并腹腔小剂量注射STZ建立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T2DM组、格列苯脲组(Gli组)、二甲双胍组(Met组)、沙格列汀组(Sax组)...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对氧化还原平衡的影响。方法高脂喂养C57BL/6J小鼠并腹腔小剂量注射STZ建立T2DM小鼠模型,随机分为T2DM组、格列苯脲组(Gli组)、二甲双胍组(Met组)、沙格列汀组(Sax组)、沙格列汀+二甲双胍组(S+M组),并设正常对照组(NC组),每组各8只。小鼠干预8周后称重,留取血尿及肾组织标本测定GHbA1c、FBG、Alb、8-OHdG、8-iso-PG、SOD、GSH、GSSG和Ucr,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形态。结果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后能明显降低Alb/Ucr(UACR)、8-OHdG/Ucr(UOCR)、8-iso-PG/Ucr(UPCR)水平,提高SOD活性及GSH/GSSG比值,改善肾脏组织病理变化,且优于Met组和Sax组。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有协同保护作用,其机制部分与减轻氧化应激,改善机体氧化还原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小鼠 二甲双胍 沙格列汀 糖尿病肾脏疾病 氧化应激 氧化还原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