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淋巴上皮涎腺炎样特征的胸腺增生3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吴润红 张晓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伴淋巴上皮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特征的胸腺增生(简称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3例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行Ig基因重排检测,并复... 目的探讨伴淋巴上皮涎腺炎(lymphoepithelial sialadenitis,LESA)样特征的胸腺增生(简称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方法收集3例LESA样胸腺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行Ig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48、49、56岁,平均51岁。CT检查发现前上纵隔或前纵隔占位,病变最大径4.0~6.5 cm。镜下见病变呈结节状,含囊性和实性区域,囊性区域囊壁内衬鳞状上皮,囊内含均质嗜酸性物和胆固醇裂隙,偶见异物巨细胞反应;实性区域淋巴滤泡增生,滤泡间分布有成熟的浆细胞;胸腺上皮和胸腺小体增生,并易出现钙化,胸腺上皮内见淋巴细胞浸润,形成较具特征性的淋巴上皮病变。免疫表型:B淋巴细胞CD20阳性,T淋巴细胞CD3、CD5阳性,浆细胞CD138阳性,Kappa、Lambda为非限制性表达,CKpan、CK19显示胸腺上皮增生及淋巴上皮病变。2例行Ig基因重排检测,均显示多克隆性重排。结论LESA样胸腺增生是一种罕见的胸腺增生,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胸腺上皮增生和淋巴上皮病变,广泛胸腺小体钙化,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增生 淋巴上皮涎腺炎 淋巴上皮病变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MYB检测
2
作者 程平 徐洪海 +3 位作者 汪稳庚 蔡泽宇 胡丽娟 杜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30-934,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A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并随访。结果 14例AdC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包括10例经典型... 目的 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Ad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乳腺Ad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HE、免疫组化和FISH检测,并随访。结果 14例AdCC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3~70岁,包括10例经典型和4例实性-基底细胞样腺样囊性癌(solid-basaloi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SB-AdCC)。肿瘤由上皮、肌上皮和基底样细胞组成,呈筛状、管状以及实性巢状排列,间质呈纤维黏液样或玻璃样变。SB-AdCC的瘤细胞中-重度异型,核分裂象及坏死易见,常合并导管原位癌。免疫表型:ER(1/14)、PR(1/14)、HER2(0/14)、CK7(14/14)、p63(12/14)、CK5/6(14/14)、CD117(13/14)、MYB(9/14),经典型AdCC与SB-AdCC的Ki67平均增殖指数分别为13.2%与46.1%。FISH检测:MYB重排率在经典型AdCC与SB-AdCC分别为55.6%(5/9)与25%(1/4)。14例患者接受了不同范围的手术切除,并组合放疗和(或)化疗。随访期内(2~62个月)1例SB-AdCC患者因肺和肝转移而死亡,10例随访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 SB-AdCC较经典型AdCC的侵袭性更强,MYB基因重排频率低,免疫组化检测MYB蛋白对辅助诊断SB-AdCC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实性-基底细胞样 MYB FISH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MAML2基因重排的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吴铃 王方平 +3 位作者 张敏 夏红珍 吴景 何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MAML2基因重排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28例原发性涎腺MEC中MAML2基因重排;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 目的探讨原发性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中MAML2基因重排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28例原发性涎腺MEC中MAML2基因重排;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7、p63、CK5/6、S-100、CD117的表达,并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28例MEC中有17例(14例低级别、3例中级别)MAML2基因重排,检出率为60.7%(17/28),其中包含Warthin瘤样变异型和透明细胞变异型。MAML2基因重排与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发生在腮腺、低级别的MEC中MAML2基因重排发生率显著增高(P<0.05),MAML2基因重排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淋巴结有无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MAML2基因重排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分级密切相关,MAML2基因重排阳性可以辅助诊断变异型M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黏液表皮样癌 MAML2基因重排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滤泡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珏 何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滤泡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细胞学诊断为可疑滤泡性肿瘤后行手术切除的病例,分析细胞学特征及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学诊断为可疑滤泡性肿瘤的组织学诊断结果多样... 目的探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滤泡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细胞学诊断为可疑滤泡性肿瘤后行手术切除的病例,分析细胞学特征及组织学诊断结果。结果细胞学诊断为可疑滤泡性肿瘤的组织学诊断结果多样,包括良性滤泡性结节15例(41.7%)、滤泡性肿瘤14例(38.9%)、乳头状癌5例(13.9%)、甲状旁腺肿瘤2例(5.6%)。其中滤泡性肿瘤包括滤泡性腺瘤5例(13.9%)、嗜酸细胞腺瘤3例(8.3%)、滤泡性癌3例(8.3%)、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2例(5.6%)以及具有乳头状核特点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1例(2.8%)。这组病变均呈现以滤泡结构为主的排列方式,但在细胞形态上却存在差异。结论“滤泡性肿瘤/可疑滤泡性肿瘤”的术后组织病理类型涵盖范围广泛。对于滤泡结构为主的细胞学涂片,无论是否具有典型乳头状癌细胞核特点,均应结合超声、检验及分子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估,避免漏诊及过度诊断。细胞学医师客观的诊断及描述更利于滤泡性肿瘤/可疑滤泡性肿瘤准确的临床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滤泡性肿瘤 可疑滤泡性肿瘤 细针穿刺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C表达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5
作者 张安莉 王弦 +6 位作者 叶元滋 吴灿 程岚卿 李恒 孙思柏 吴强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6-730,共5页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0例间皮瘤、4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目的探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在间皮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40例间皮瘤、4例高分化乳头状间皮肿瘤(well-differentiated papillary mesothelial tumour,WDPMT)、40例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40例肺低分化腺癌、20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和20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中SPARC的表达,对比分析SPARC、Calretinin、D2-40和WT-1在间皮瘤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SPARC在间皮瘤中呈弥漫强阳性(37/40例),在WDPMT中呈中等阳性(3/4例),在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1/40例)、肺低分化腺癌(2/40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0/20例)和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1/20例)中仅个别病例呈局灶弱阳性。在40例间皮瘤中,SPARC的敏感性为92.5%,在对照肿瘤(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卵巢浆液性癌)中SPARC的特异性为96.7%。结论SPARC在间皮瘤中广泛表达,其敏感性与Calretinin、D2-40和WT-1相似,但特异性远高于其他间皮标志物。在与肺低分化癌、卵巢浆液性癌等的鉴别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瘤 肺低分化腺癌 肺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卵巢浆液性癌 SPA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T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肝细胞癌与肿块型肝内胆管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旭丹 李少朋 +4 位作者 音大为 黄亮亮 董立军 宋潇鹏 刘影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2-716,729,共6页
目的探讨5.0T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肝细胞癌(HCC)和肿块型肝内胆管癌(MIC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3月-2024年11月安徽省立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6例HCC和36例MICC,由2位医师独立分析SWI序列中两组病灶周围低信号... 目的探讨5.0T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肝细胞癌(HCC)和肿块型肝内胆管癌(MICC)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23年3月-2024年11月安徽省立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6例HCC和36例MICC,由2位医师独立分析SWI序列中两组病灶周围低信号环、病灶内出血及病灶与血管关系,进行组间一致性分析;比较两组上述特征的差异,并与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对比;对于病灶内出血,通过计算其内部磁敏感信号量化出血对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2位医师对HCC组和MICC组SWI上病灶低信号环、出血及病灶与血管关系一致性较好(Kappa=0.802~0.929,P<0.001)。与MRI平扫相比,SWI显著提高了肿瘤周围低信号环及肿瘤内出血的检出率(χ^(2)=89.409、46.210,P<0.001),这两种征象在HCC组更常见;磁敏感信号分级HCC以3级为主,MICC以1级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059,P<0.05);与增强扫描相比,SWI诊断两组病灶与血管之间的关系准确度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5、0.247,P=0.871、0.619);HCC组肿瘤与血管关系主要表现为受压及癌栓形成,MICC组肿瘤与血管关系表现为侵犯改变(包括包裹、狭窄或闭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809,P<0.001)。结论5.0T MRI SWI序列可以清晰地显示HCC和MICC内部及周边结构,并能在不使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准确显示病灶与血管的关系,对于两者鉴别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胆管上皮癌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超高场强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ALK、KRAS基因突变及PD-L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洁 伍锦凤 +1 位作者 叶庆 汪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KRAS、ALK基因突变状态及与PD-L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128例NSCLC,采用免疫组化法及二代测序(next...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EGFR、KRAS、ALK基因突变状态及与PD-L1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收治的128例NSCLC,采用免疫组化法及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其PD-L1表达、EGFR、ALK、KRAS基因突变状态进行检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PD-L1蛋白表达、EGFR、KRAS、ALK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NSCLC中,女性、非吸烟、肺腺癌患者的EGFR突变率较高(P<0.05);ALK融合在女性患者中阳性率高,且更易发生胸膜转移(P<0.05);PD-L1蛋白阳性率为69.53%,男性(P=0.073)、非吸烟患者(P=0.022)的PD-L1阳性率相对较高。相关性分析显示,PD-L1表达与KRAS基因突变呈正相关(r=0.203,P=0.022),与EGFR基因突变呈负相关(r=-0.149,P=0.093),与ALK基因突变无相关性(r=0.067,P>0.05)。结论NSCLC中PD-L1表达与EGFR、KRAS基因突变有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其对临床免疫治疗相关的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EGFR KRAS ALK 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囊瘤中肝细胞核因子1β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月娥 李恒 +1 位作者 王伟 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在卵黄囊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4例卵黄囊瘤及50例非卵黄囊瘤的生殖细胞肿瘤(15例成熟性畸胎瘤、11例未成熟畸胎瘤、10例精原细胞瘤、6例绒毛膜癌、5例无性细胞瘤... 目的探讨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在卵黄囊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4例卵黄囊瘤及50例非卵黄囊瘤的生殖细胞肿瘤(15例成熟性畸胎瘤、11例未成熟畸胎瘤、10例精原细胞瘤、6例绒毛膜癌、5例无性细胞瘤、3例胚胎性癌)中HNF1β、甲胎蛋白(AFP)及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PC-3)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4例卵黄囊瘤中男性12例,女性22例,年龄1~68岁,发病部位包括性腺及性腺外器官。HNF1β在卵黄囊瘤组织中广泛表达,在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中仅表达于卵黄囊瘤成分,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及98%,高于AFP(91.2%,84.9%)及GPC-3(82.4%,87.5%)。结论HNF1β广泛表达于卵黄囊瘤成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在与其他生殖细胞肿瘤的鉴别上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囊瘤 生殖细胞肿瘤 HNF1β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卵巢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
9
作者 黄蓓蓓 李洁 +1 位作者 孔昕 叶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对卵巢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8520和GSE26712)进行差异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应用Metascape在线数据库对差异基因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富集分析,使用MCC算法筛选通路中的潜在...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方法对卵巢癌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8520和GSE26712)进行差异分析,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应用Metascape在线数据库对差异基因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富集分析,使用MCC算法筛选通路中的潜在核心基因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采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生存期分析。结果差异分析显示,有540个基因在两个数据集中均存在差异表达。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在细胞外基质通路显著富集。基于蛋白互作网络和MCC算法获得10个在蛋白互作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核心基因,结合生存期分析筛选出5个与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基因。结论筛选出的COL4A1、LAMB1、LAMA4、VCAN和COMP可作为卵巢癌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生物信息学 核心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样特征的去分化脂肪肉瘤2例
10
作者 洪方方 翁海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7-639,共3页
例1男性,74岁,因胸痛、胸闷10余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发现腹部巨大占位,胸部CT示腹腔及腹膜后肿块累及胰尾、脾脏下极及左肾后间隙等处(图1)。后行腹膜后、腹腔肿瘤及转移灶切除术。例2男性,76岁,因进食梗阻1个月余入院。201... 例1男性,74岁,因胸痛、胸闷10余天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发现腹部巨大占位,胸部CT示腹腔及腹膜后肿块累及胰尾、脾脏下极及左肾后间隙等处(图1)。后行腹膜后、腹腔肿瘤及转移灶切除术。例2男性,76岁,因进食梗阻1个月余入院。2019年行腹膜后肿瘤切除,2021年8月胸部CT示中下段食管壁增厚伴淋巴结肿大(图2),左肺胸膜下多发结节。患者行胸壁病损及肺楔形切除术,术后带瘤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 去分化脂肪肉瘤 MDM2扩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