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简介—-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机遇与挑战
1
作者 王正道 龚兴龙 +1 位作者 丁克勤 冯雪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1年5月27-2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主席由北京交通大学王正道、中...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1年5月27-2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主席由北京交通大学王正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国家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丁克勤和清华大学冯雪共同担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学家论坛 中国科协 实验力学 测试环境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力学学会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2
作者 徐炅阳 余秋子 +2 位作者 张佳龙 操小龙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42,共10页
传统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依赖于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方法,存在计算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微结构密度分布为特征,以系统响应和灵敏度值为标签构... 传统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依赖于有限元、边界元等数值方法,存在计算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以微结构密度分布为特征,以系统响应和灵敏度值为标签构建数据集分别训练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微结构材料分布与响应及灵敏度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数值测试表明,所提方法通过神经网络预测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响应分析和灵敏度计算,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减少计算成本,最终显著提升声振耦合系统微结构拓扑优化计算效率。同时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针对不同的初始结构快速给出收敛的优化构型,这对拓扑优化设计中的全局优化解的搜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 拓扑优化 微结构 数据驱动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pkinson压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被引量:72
3
作者 胡时胜 王礼立 +1 位作者 宋力 张磊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1-657,共17页
简要回顾了Hopkinson压杆实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推广应用。系统介绍了关于金属、高聚物、复合材料、脆性材料、混凝土及软材料、泡沫材料等材料的SHPB实验技术研究,并对相关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简要讨论。
关键词 固体力学 霍普金森压杆 实验技术 金属 高聚物 复合材料 脆性材料 混凝土 软材料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和仿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陆夕云 杨基明 +1 位作者 尹协振 童秉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是一门以流体力学为先导的交叉科学,我们采用活体观测、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多种手段,以及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关于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以及相关的仿生技术研究.论文... 飞行与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是一门以流体力学为先导的交叉科学,我们采用活体观测、实验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多种手段,以及力学和生物学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系统地开展了关于飞行和游动的生物运动力学以及相关的仿生技术研究.论文从生物活体实验测试及其动力学特性、生物运动的拍动推进和波状摆动推进机理、理论分析和理论模化、水下仿生机器研制等几个方面分别简要介绍我们近期的主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和游动生物力学 生物外部流体力学 拍动推进 波状摆动推进 仿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橡胶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光发 李永池 +2 位作者 李建阳 王道荣 蒋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47-1649,1654,共4页
针对真空橡胶的特性展开了MTS实验和SHPB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了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并对材料的变形行为、应变率相关效应和破坏特性作了必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材料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真空橡胶材料在准静态加载下... 针对真空橡胶的特性展开了MTS实验和SHPB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了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并对材料的变形行为、应变率相关效应和破坏特性作了必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材料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真空橡胶材料在准静态加载下,应力<3MPa时,应变率效应不明显;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随着加载应变率的提高,应变率效应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橡胶 材料本构 SHPB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橡胶非线性静动态力学特性和本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光发 李永池 +2 位作者 蒋东 胡秀章 卞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22,共3页
针对海绵橡胶的物理特性展开了准静态单轴压缩实验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动态压缩实验,得到海绵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及材料的变形和破坏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材料的动静态本构关系。结果表明:海绵... 针对海绵橡胶的物理特性展开了准静态单轴压缩实验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动态压缩实验,得到海绵橡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对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及材料的变形和破坏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材料的动静态本构关系。结果表明:海绵橡胶材料在准静态加载下,应变大于0.3时,应力-应变曲线才开始偏离坐标轴,表现出非线性特征;在冲击载荷下,海绵橡胶的应变率效应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橡胶 材料本构 SHPB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vlar/环氧树脂层合材料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7
作者 王元博 王肖钧 +1 位作者 余育苗 胡秀章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利用MTS和SHPB装置开展了Kevlar/环氧树脂层合材料动静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应变率和纤维铺设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材料力学行为的差异。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经验型本构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材料的应变率硬化、损伤软化效应... 利用MTS和SHPB装置开展了Kevlar/环氧树脂层合材料动静态力学性能实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应变率和纤维铺设方式的不同所引起的材料力学行为的差异。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经验型本构模型,该模型不仅考虑了材料的应变率硬化、损伤软化效应,还通过增强系数的引入描述了纤维铺设方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本构关系 SHPB Kevlar/环氧树脂层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会议简介
8
作者 冯西桥 杨亚政 +10 位作者 赵红平 陈常青 任玉新 王在华 许春晓 张来平 孙德军 郭旭 陈伟球 江五贵 高凌天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127,共7页
1会议概况 值此中国力学学会50华诞之际,为回顾中国力学的光荣历程、展现我国力学的优秀成果、弘扬中国力学的优秀传统、展望新世纪力学学科的发展趋向,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Chinese Conference of ... 1会议概况 值此中国力学学会50华诞之际,为回顾中国力学的光荣历程、展现我国力学的优秀成果、弘扬中国力学的优秀传统、展望新世纪力学学科的发展趋向,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Chinese Conference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2007,CCTAM′2007)于2007年8月20-22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39个单位协办.本次大会主席由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李家春院士担任,副主席为程耿东、戴世强、樊菁、方岱宁、胡海岩、刘人怀、余振苏和郑晓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力学学会 会议简介 学术 APPLIED 会议概况 发展趋向 力学学科 理事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布的动静态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高光发 李永池 +1 位作者 邓世春 王道荣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03-2005,2013,共4页
针对多功能布的物理特性展开了MTS实验和SHPB实验,获得了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并对材料的变形行为、应变率相关效应和破坏特性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材料的动静态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多功能布材料在准静态加载下和冲... 针对多功能布的物理特性展开了MTS实验和SHPB实验,获得了材料的基本力学参数和应力-应变曲线,并对材料的变形行为、应变率相关效应和破坏特性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材料的动静态本构关系。结果表明,多功能布材料在准静态加载下和冲击载荷作用下,随着应变率的提高,应力-应变曲线斜率增加,应变率效应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布 材料本构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汪伯潮 李颜 +2 位作者 逄浩明 徐振邦 龚兴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8,56,I0002,共14页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是一种将磁性颗粒随机掺入到聚合物基体中制备而成的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其模量发生快速、可逆、连续变化,在振动控制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学行为具有很强的频率、应变幅值和磁场相关性。尽管上述行为对于其潜在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目前关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则关注不够。为准确评价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的动态力磁耦合行为,并指导其相关产品的设计,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反映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本构模型。随后,开发了和本构模型对应的数值实现算法,并对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该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磁相关非线性动态力学行为的潜在力学机制。此外,该模型有助于指导基于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产品的设计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磁流变弹性体 频率相关 应变幅值相关 磁相关 非线性粘弹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多胞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与设计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常白雪 张元瑞 +3 位作者 王少华 彭克锋 虞吉林 郑志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1,共29页
多胞材料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空穴和胞元的结构,具有轻质、高比吸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人体防护等碰撞/爆炸防护领域。引入梯度设计可实现多胞材料的有序耗能和载荷调控,满足不同情形和工况下的防护需求。对梯度多胞... 多胞材料是一种内部含有大量空穴和胞元的结构,具有轻质、高比吸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人体防护等碰撞/爆炸防护领域。引入梯度设计可实现多胞材料的有序耗能和载荷调控,满足不同情形和工况下的防护需求。对梯度多胞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和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梯度多胞材料/结构在抗冲击、抗爆炸和模拟爆炸载荷加载3个方面的应用案例。首先,介绍了梯度多胞材料的分类,较系统地总结了梯度多胞材料在动态加载下的变形特征、冲击波模型、防护性能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了梯度多胞材料的密度/强度梯度与惯性效应存在的竞争机制。其次,以冲击波模型为力学原理指导梯度多胞材料/结构设计,介绍了梯度多胞材料耐撞性反向设计、多种抗爆炸夹芯结构设计、计及弹靶耦合效应的爆炸载荷模拟器设计等策略,实现了最佳防护效果或载荷精准控制,为抗冲击/抗爆炸防护设计和快速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最后,展望了梯度多胞材料在极端环境加载、大能量冲击和强非线性载荷调控等需求下冲击防护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多胞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耐撞性设计 抗爆炸设计 载荷模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12
作者 张元瑞 朱玉东 +3 位作者 王克鸿 周琦 虞吉林 郑志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2-127,共16页
为了研究均匀/梯度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耦合响应过程和多胞子弹对夹芯梁的加载效果,对该冲击过程开展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通过将泡沫夹芯梁等效为单梁以简化分析,基于多胞子弹的冲击波模型和泡沫夹芯梁的等效单梁响应... 为了研究均匀/梯度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耦合响应过程和多胞子弹对夹芯梁的加载效果,对该冲击过程开展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通过将泡沫夹芯梁等效为单梁以简化分析,基于多胞子弹的冲击波模型和泡沫夹芯梁的等效单梁响应模型,构建了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耦合分析模型,给出了冲击过程中各响应阶段的控制方程,并结合龙格-库塔方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基于三维Voronoi技术,开展了均匀/梯度多胞子弹冲击泡沫夹芯梁的细观有限元模拟;在多胞子弹的冲击测试平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高速摄影技术获取了多胞子弹和泡沫夹芯梁的速度响应。结果表明:耦合分析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多胞子弹和泡沫夹芯梁的速度历程曲线以及多胞子弹产生的冲击压强;在初始动量相同但密度分布或初速度不同的多胞子弹冲击下,同一构型的泡沫夹芯梁展现出不同的力学响应,这说明多胞子弹的加载不能简单地等效为脉冲加载,多胞子弹与夹芯梁之间的耦合效应不可忽略;相较于均匀多胞子弹,梯度多胞子弹的冲击压力波形更加尖锐,在其衰减过程中展现出更强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胞子弹 泡沫夹芯梁 耦合分析模型 有限元模拟 冲击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声振系统多材料拓扑优化方法研究
13
作者 林心玥 赵文畅 +1 位作者 操小龙 陈海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06-117,共12页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 针对结构和外声场相互作用的声振强耦合系统,建立了基于混合有限元-边界元的多材料拓扑优化设计方法。为处理优化过程中声振耦合面的变化,设置固定的虚拟界面将计算域划分为有界域和无界域,分别由混合位移-压力有限元方法(混合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进行离散。运用混合有限元方法能够避免对声振耦合面的显式表征,且能使有限元与边界元离散交界面固定不变,有效减少计算成本。运用有序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模型,建立单一设计变量下的多材料拓扑优化模型。以结构的辐射声功率级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并采用伴随变量法进行灵敏度分析,最后通过移动渐进线优化算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基于Heaviside函数的分段投影密度滤波器进行优化后处理,得到数值稳定的多材料优化设计。数值模拟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多材料优化方法不仅具有高优化灵活度,同时可以降低声振耦合系统的辐射声功率级,是一个有效的拓扑优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振耦合系统 拓扑优化 混合有限元 边界元 多材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水合桥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中的作用机理
14
作者 金旭 崔风路 +7 位作者 吴一宁 王晓琦 孟思炜 张辰君 刘晓丹 陶嘉平 沈蔓 王奉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5-1153,共9页
聚焦低渗—特低渗油藏中原油-岩石界面处的离子水合桥作用,总结其研究方法、形成机理、作用强度及破坏机制,讨论离子水合桥对原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离子水合桥研究存在的关键挑战,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当... 聚焦低渗—特低渗油藏中原油-岩石界面处的离子水合桥作用,总结其研究方法、形成机理、作用强度及破坏机制,讨论离子水合桥对原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离子水合桥研究存在的关键挑战,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当前该领域研究通常采用实验表征技术与分子模拟方法开展;离子水合桥形成涉及的微观作用力主要包括静电作用、氢键、范德华作用等,其中原油极性分子与水合离子之间的氢键是破坏离子水合桥作用的主要位点;离子水合桥作用强度受离子种类和浓度、储层溶液环境、油藏岩石矿物类型、原油中极性组分的共同调控,进而影响原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离子水合桥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尺度贯通及地质复杂性3个方面存在系统性挑战,离子水合桥的动态演化机制尚未明晰、时空跨尺度建模预测存在衔接断层、实际地质环境的复现性不足。未来研究可从以下3方面寻求突破:发展原位动态实验表征与机器学习辅助的模拟策略、建立跨尺度模型融合和升尺度预测框架、开展复杂矿物-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离子水合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特低渗油藏 离子水合桥 形成机理 作用强度 破坏机制 驱油效率 流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弹性体及其半主动吸振技术 被引量:25
15
作者 龚兴龙 邓华夏 +2 位作者 李剑锋 陈琳 张培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92-1203,共12页
磁流变材料是一类智能材料的总称,它们的流变特性能够用外加的磁场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是这类材料中的新成员,它是将微米尺度的软磁性颗粒混合于液态或粘塑性体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特殊有序结构后固化而成.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 磁流变材料是一类智能材料的总称,它们的流变特性能够用外加的磁场来控制.磁流变弹性体是这类材料中的新成员,它是将微米尺度的软磁性颗粒混合于液态或粘塑性体高分子聚合物中,形成特殊有序结构后固化而成.其典型特征是弹性剪切模量可由外场控制,此外它还具备其他磁控性能如磁控电阻等.这些独特的优点使其在调谐吸振器、可调刚度的悬挂系统和可调阻抗表面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论文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磁流变弹性体的研制、力学性能的实验和理论表征,及其在半主动吸振技术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弹性体 磁敏高弹体 半主动吸振技术 吸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1钛合金的高温动态拉伸力学行为 被引量:14
16
作者 宫旭辉 王宇 +2 位作者 夏源明 葛鹏 赵永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7-654,共8页
在应变速率为0.001~1270s-1、温度为298~1023K条件下对魏氏组织和双态组织的TC21钛合金进行拉伸试验,利用SEM对拉伸试样的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TC21钛合金的拉伸力学行为存在显著的温度和应变速率相关性;当应变速率为0.001和0.05s-... 在应变速率为0.001~1270s-1、温度为298~1023K条件下对魏氏组织和双态组织的TC21钛合金进行拉伸试验,利用SEM对拉伸试样的断口进行观察。结果表明:TC21钛合金的拉伸力学行为存在显著的温度和应变速率相关性;当应变速率为0.001和0.05s-1的屈服应力—温度曲线存在转折点,且转折点温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升高;当温度低于转折点温度时,相同氧含量的TC21钛合金和多晶纯钛的屈服应力具有相似的温度相关性;微观组织影响屈服应力的幅值和拉伸塑性的大小,但不影响屈服应力的温度相关性和应变速率相关性;除魏氏组织在室温0.001s-1时为穿晶和沿晶混合断裂外,其他工况下的魏氏组织和双态组织均为穿晶韧性断裂;TC21钛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未出现绝热剪切带和形变孪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TC21钛合金 微观组织 魏氏组织 双态组织 动态力学行为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16
17
作者 任兴涛 周听清 +2 位作者 钟方平 胡永乐 王万鹏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0-547,共8页
利用φ74mm SHPB实验装置对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动态压缩实验和动态劈裂拉伸实验。获得了钢纤维RPC在1~102 s-1应变率加载下的动态力学参数。对试件内的动态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动态实验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钢纤维RP... 利用φ74mm SHPB实验装置对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土(RPC)进行动态压缩实验和动态劈裂拉伸实验。获得了钢纤维RPC在1~102 s-1应变率加载下的动态力学参数。对试件内的动态应力分布进行数值模拟,验证了动态实验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钢纤维RPC的动态压缩和动态劈裂拉伸的力学性能均表现出显著的应变率效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钢纤维RPC冲击压缩破坏应力、冲击压缩破坏应变、弹性模量、动态劈裂拉伸破坏应力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动态拉压比相对静态拉压比也有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应变率效应 SHPB 活性粉末混凝土 动态压缩 动态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 被引量:138
18
作者 余家阔 吴毅文 +2 位作者 戴先进 赵建华 魏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47-50,共4页
通过后入路手术,用电阻应变片对低头位成年家免的C_(3-6)。颈椎的应变进行了在体测量,分析了低头坐姿家免不同时期的X线改变及其与应变的关系。作者认为,颈椎能否产生骨质增生与该颈椎所受应力改变的机率、应力改变的幅度及应力的作用... 通过后入路手术,用电阻应变片对低头位成年家免的C_(3-6)。颈椎的应变进行了在体测量,分析了低头坐姿家免不同时期的X线改变及其与应变的关系。作者认为,颈椎能否产生骨质增生与该颈椎所受应力改变的机率、应力改变的幅度及应力的作用时间有关。在诱导骨质增生中,拉应力比压应力更重要。建议人们每次低头工作时间少于某一极限或虽大于该极限但累积作用时间不长,有利于预防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生物力学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泵动力学热力耦合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曹刚 刘合 +2 位作者 金红杰 吴恒安 王秀喜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0-935,共6页
地面驱动螺杆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田采油工程中的人工举升装置。由于螺杆泵深置地下的油管中,密封性很强,很难现场测试工作过程中定子橡胶材料的温度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定子变形。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螺杆泵定子的热力耦合效应... 地面驱动螺杆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油田采油工程中的人工举升装置。由于螺杆泵深置地下的油管中,密封性很强,很难现场测试工作过程中定子橡胶材料的温度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定子变形。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螺杆泵定子的热力耦合效应,讨论定子橡胶材料温度变化的物理机理。用热力学单向解耦分析方法分析单螺杆泵定子橡胶材料的温度分布场以及温度分布引起的定子型线变化。讨论了过盈量、转子转速对温度分布和定子型线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泵 有限元模拟 热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铝纤维复合炸药的能量输出和力学强度 被引量:9
20
作者 廖学燕 沈兆武 +3 位作者 姚保学 董树男 马宏昊 蒋耀港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4-428,共5页
通过空中爆炸实验,研究了铝纤维对爆炸能量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wAl=0.20的TNT/Al,冲击波压力峰值为TNT的1.19倍,TNT当量为TNT的1.29倍;wAl=0.20的RDX/Al,冲击波压力峰值为RDX的1.20倍,爆热为TNT的1.64倍,是RDX的1.31倍。通过抗压实验,... 通过空中爆炸实验,研究了铝纤维对爆炸能量输出的影响,结果表明:wAl=0.20的TNT/Al,冲击波压力峰值为TNT的1.19倍,TNT当量为TNT的1.29倍;wAl=0.20的RDX/Al,冲击波压力峰值为RDX的1.20倍,爆热为TNT的1.64倍,是RDX的1.31倍。通过抗压实验,研究了铝纤维对炸药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铝纤维能增强TNT炸药的力学强度,破坏应力为6.8 MPa,应变为0.043。铝纤维对炸药能量和力学强度的双重增强特性,可以为现代高性能炸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能量输出 空中爆炸 含铝纤维炸药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