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C催化剂颗粒体系SEM成像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岳玉涛 丁泽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578,共4页
Pt纳米颗粒 C基底体系是典型的纳米催化剂应用体系,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该体系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给出了不同尺度的Pt纳米颗粒在C基底中不同深度下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成像的衬度。计算结果显示:(1)在Pt C衬度的形成中,材料... Pt纳米颗粒 C基底体系是典型的纳米催化剂应用体系,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该体系的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给出了不同尺度的Pt纳米颗粒在C基底中不同深度下二次电子和背散射电子成像的衬度。计算结果显示:(1)在Pt C衬度的形成中,材料的原子序数衬度而不是形貌衬度起了主要作用;(2)只有分布在C基底表面或者表面以下很浅深度内(大约三倍颗粒直径)的Pt颗粒才可以在二次电子信号中被观察到,而背散射信号中则可以观察到更深的Pt颗粒(大约五倍颗粒直径);(3)当颗粒尺度小于几十纳米时,其二次电子信号衬度与通常微米尺度的情形有很大不同,最亮处位于颗粒的中央而不是边缘,且随着颗粒尺度的降低,二次电子产额绝对值也相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电子 基底 原子序数 产额 微米尺度 颗粒 背散射 观察 成像 主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位选择激发下Eu[Cr_(0.1)Al_(0.9)(OH)_6Mo_6O_(18)]·11H_2O的光谱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尹民 Krupa J C +1 位作者 Yusov A B Fedosseev A M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6-328,共3页
详细研究了Eu[Cr0. 1Al0 . 9(OH) 6Mo6O18]·11H2 O中Eu3 + 的发光特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确定了体系中Eu3 + 离子有 3种发光中心 ,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样品中存在的Eu3 + 到Cr3 + 的能量传递 ,也发生在这个中心。利用低温... 详细研究了Eu[Cr0. 1Al0 . 9(OH) 6Mo6O18]·11H2 O中Eu3 + 的发光特性。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确定了体系中Eu3 + 离子有 3种发光中心 ,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样品中存在的Eu3 + 到Cr3 + 的能量传递 ,也发生在这个中心。利用低温下的格位选择激发 ,成功地分离了 3种发光中心的发射光谱。结果显示 ,主要发光中心的格位对称性为C1,与以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另外两种发光中心则具有较高的对称性。在共振激发条件下 ,测量了不同发光中心在低温下的荧光衰减曲线 ,拟合计算给出中心 1(主要发光中心 )和中心 3的5D0能级的寿命分别为 107和 599μs,相差近 6倍。说明中心 3的对称性比中心 1高 ,和从光谱测量得到的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中心 EU^3+ OH 对称性 荧光衰减 CR^3+ 研究结果 低温 实验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