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壳的微结构研究
1
作者 毛振伟 周贵恩 +1 位作者 李凡庆 贾云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41-541,共1页
贝壳的微结构研究毛振伟周贵恩李凡庆贾云波(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生物材料很多是生物高分子和生物陶瓷构成的天然复合材料,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优化的形态和结构,是新复合材料的设... 贝壳的微结构研究毛振伟周贵恩李凡庆贾云波(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生物材料很多是生物高分子和生物陶瓷构成的天然复合材料,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形成优化的形态和结构,是新复合材料的设计值得借鉴的。贝壳是一种较典型的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壳 生物材料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正硼酸盐Ln_(1-x)BO_3:Eu_x(Ln=Y,Gd)的结构与发光特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巍巍 谢平波 +5 位作者 张尉萍 尹民 荆隆 吕少哲 楼立人 夏上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6,共8页
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分别制备了纳米量级和常规尺度的稀土正硼酸盐荧光粉LnBO3:Eu(Ln=Y,Gd),测量了它们的激发光谱并首次观察到了YBO3:Eu中Eu3+的7F0→5D0跃迁的 Nephelauxet... 用溶胶-凝胶法和高温固相反应分别制备了纳米量级和常规尺度的稀土正硼酸盐荧光粉LnBO3:Eu(Ln=Y,Gd),测量了它们的激发光谱并首次观察到了YBO3:Eu中Eu3+的7F0→5D0跃迁的 Nephelauxetic效应.根据低温下的激发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变温条件对发光光谱的影响,YBO3中Ln3+所占据的两种格位的对称性被修正为C3和D3在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中观察到了不同的发光强度和猝灭浓度,缺陷的影响是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退火样品的发光和拉曼散射谱的变化反映出掺杂的杂质Eu3+的团聚化是可能的缺陷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O3 溶胶-凝胶法 发光光谱 NephelAuxetiC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丝CVD生长SiCN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牛晓滨 廖源 +2 位作者 常超 余庆选 方容川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7-403,共7页
在HFCVD系统中采用SiH4/CH4/H2/N2混合气体成功的制备了SiCN薄膜.SEM照片显示制备的SiCN薄膜由棒状结构构成,而在HRTEM下发现这些棒状结构是由生长在无定型SiCN基体当中的纳米晶粒组成的.进一步的SAED和XRD分析说明SiCN纳米晶粒具有类... 在HFCVD系统中采用SiH4/CH4/H2/N2混合气体成功的制备了SiCN薄膜.SEM照片显示制备的SiCN薄膜由棒状结构构成,而在HRTEM下发现这些棒状结构是由生长在无定型SiCN基体当中的纳米晶粒组成的.进一步的SAED和XRD分析说明SiCN纳米晶粒具有类似于α-Si3N4的结构.XPS和FTIR分析表明薄膜中含有Si、C、N和O几种元素以及C=N、Si-N和C-N等共价键,但是并没有观察到C-Si的存在.由实验得出结论,SiCN晶体的生长包括两个步骤:α-Si3N4团簇的生长和C取代其中Si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CVD SiCN薄膜 α-Si3N4 化学气相沉积 纳米晶粒 薄膜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P荧光粉GdBO_3:Eu格位选择激发下的光致发光及其相变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巍巍 谢平波 +3 位作者 张慰萍 尹民 楼立人 夏上达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70-474,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DP用荧光粉LT-GdBO3:Eu,并用常规的手段,包括XRD、拉曼散射谱、发光光谱等研究了它的晶体结构和光谱性质.利用染料激光系统,选择激发荧光粉中不同格位上 Eu3+的5D0能级,得到了对应...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PDP用荧光粉LT-GdBO3:Eu,并用常规的手段,包括XRD、拉曼散射谱、发光光谱等研究了它的晶体结构和光谱性质.利用染料激光系统,选择激发荧光粉中不同格位上 Eu3+的5D0能级,得到了对应于不同格位的两套发射谱,并根据发射谱分析了Eu3+的格位对称性,以及对这两种格位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产生影响的一些因素.在1000~1100℃之间,发生了LT-GdBO3向另一种Vaterite结构的GdBO3的相转变.相变的过程伴随着因GdBO3晶体结构发生重排而引起的热吸收.荧光粉LT-GdBO3:E3有很高的亮度,同时其猝灭浓度高达 20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P荧光粉 稀土硼酸盐 格位选择激发 相变 浓度猝灭 硼酸钆 光致发光 硼酸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乾旺 李新建 +3 位作者 朱警生 周贵恩 李晓光 张裕恒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93-496,共4页
多孔硅研究的新进展陈乾旺李新建朱警生周贵恩李晓光张裕恒(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自1990年Canham发现多孔硅发射可见光的现象以来,人们对多孔硅的形成机理、发光机制和可... 多孔硅研究的新进展陈乾旺李新建朱警生周贵恩李晓光张裕恒(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自1990年Canham发现多孔硅发射可见光的现象以来,人们对多孔硅的形成机理、发光机制和可能的技术上应用作了大量的工作。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制备 阳极腐蚀 锈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聚乙烯光交联点的结构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7
6
作者 瞿保钧 徐云华 瞿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17-322,共6页
用溶液高分辨核磁共振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由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引发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模型化合物交联点的结构、BP的光解产物及其形成机理.首次观测和鉴定了光交联LDPE(XLPE)中的H型和Y型长链支化交联点;据估计在熔融... 用溶液高分辨核磁共振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由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引发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模型化合物交联点的结构、BP的光解产物及其形成机理.首次观测和鉴定了光交联LDPE(XLPE)中的H型和Y型长链支化交联点;据估计在熔融态紫外光照5~1O的XLPE样品中H型和Y型文联点的产率分别为5.7~16.9和7.6~21.6个结构单元.确定了BP在光引发过程中光解的主要产物为苯并哪醇,并探讨了存在少量α,α’一二本基烷醇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二苯甲酮 交联点结构 光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MOCVD用挥发性β-二酮类金属螯合物的合成及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曹传宝 彭定坤 +2 位作者 杨萍华 孟广耀 张国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336-341,共6页
以丙酮为初级原科,逐步合成频那酮。三甲基乙酸,最后合成了β-二铜螯合剂DPM,红外光谱鉴定表明合成是成功的。以β-二酮类螯合剂AA,DPM,TFAA,及FOD与Y,Ba,Cu,Zr等中心原子合成了它们的螯合物。热重分析表明,螯合物的挥发性同配体的空间... 以丙酮为初级原科,逐步合成频那酮。三甲基乙酸,最后合成了β-二铜螯合剂DPM,红外光谱鉴定表明合成是成功的。以β-二酮类螯合剂AA,DPM,TFAA,及FOD与Y,Ba,Cu,Zr等中心原子合成了它们的螯合物。热重分析表明,螯合物的挥发性同配体的空间位阻及F代原子数目有关,配体的空间位阻越大,F代原子数目越多,则螯合物的挥发性越好;同时与中心原子的离子半经密切相关,中心原子的离子半经越小,则螯合物的挥发性越好。此外,对几种螯合物进行了质谱研究,以推测它们在plasma-MOCVD过程中的可能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酮 金属 有机化合物 MOC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衬底上Ga In_(1-x)P膜的电子探针X射线波谱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毛振伟 李凡庆 +3 位作者 左健 卢江 谭舜 张庶元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97-98,96,共3页
本文用波长色散型电子探针对GaAs衬底上Ga_xIn_(1-x)P混晶膜的元素组分进行了分析,为用SEM-WDS测定该类混晶膜材料作了一次试验。
关键词 X射线波谱 GaxIn1-xP 混晶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a-Ge双层膜分形晶化及其V-I非线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志文 张庶元 +2 位作者 谭舜 李凡庆 田明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47-448,共2页
本文报道了Au/aGe双层膜的分形晶化现象,测量了Au/aGe双层膜在分形晶化后的VI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分形晶化后的Au/aGe双层膜具有反常的非线性VI特征。
关键词 分形晶化 分形维数 V-I特征 半导体薄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n_2O_3的微结构及其分形凝聚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志文 张庶元 +3 位作者 谭舜 王健 李凡庆 金嗣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500-500,共1页
纳米Mn2O3的微结构及其分形凝聚陈志文张庶元谭舜王健李凡庆金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本文采用化学液相均相沉淀法首次制备了纳米Mn2O3,并在纳米Mn2O3材料中观察到分形凝聚... 纳米Mn2O3的微结构及其分形凝聚陈志文张庶元谭舜王健李凡庆金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合肥230026)本文采用化学液相均相沉淀法首次制备了纳米Mn2O3,并在纳米Mn2O3材料中观察到分形凝聚现象[1—4]。选用MnCl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锰 微结构 纳米材料 分形 凝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离子注入对Ge/GaAs(100)异质结能带偏离影响的XPS研究
11
作者 徐世红 刘先明 +4 位作者 朱警生 麻茂生 张裕恒 徐彭寿 许振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用X光电子能谱(XPS)方法研究了界面特性和Ge/GaAs(100)异质结的能带偏离关系。实验表明,当在清洁的GaAs(100)表面生长Ge异质结时,其价带偏离(△E_v)与界面特性无关,而在Ar离子注入的GaAs(100)表面上生长的Ge异质结,其价带偏离与Ar^+离... 用X光电子能谱(XPS)方法研究了界面特性和Ge/GaAs(100)异质结的能带偏离关系。实验表明,当在清洁的GaAs(100)表面生长Ge异质结时,其价带偏离(△E_v)与界面特性无关,而在Ar离子注入的GaAs(100)表面上生长的Ge异质结,其价带偏离与Ar^+离子的浓度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能带 砷化镓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结晶特性研究
12
作者 李凡庆 毛振伟 +4 位作者 贾云波 陈志文 张庶元 周贵恩 王大志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64-168,共5页
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不同C60/C70含量比的甲苯溶液在单晶硅表面大气环境条件下等温蒸发C60和C60/C70的结晶特点。纯C60的结晶表现为层状扩展的生长过程,生成的晶粒具有完整的晶... 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不同C60/C70含量比的甲苯溶液在单晶硅表面大气环境条件下等温蒸发C60和C60/C70的结晶特点。纯C60的结晶表现为层状扩展的生长过程,生成的晶粒具有完整的晶面。而C70的存在影响C60的结晶过程,破坏晶面的完整性,晶粒成核速度加快,晶体生长表现为典型的非平衡态多核竟争生长过程,从而使结晶产物出现明显的分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结晶 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1010-聚四氢呋喃多嵌段共聚物的ESCA研究
13
作者 刘方新 刘先明 +1 位作者 邹应芳 李凡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5-98,127,共5页
尼龙1010-聚四氢呋哺多嵌段共聚物(PA-PTMG)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聚合物。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和计算机分峰技术研究了不同软硬段分子量的PA-PTMG的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试样ESCA谱峰归属的确定。... 尼龙1010-聚四氢呋哺多嵌段共聚物(PA-PTMG)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聚合物。本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和计算机分峰技术研究了不同软硬段分子量的PA-PTMG的表面化学组成,进行了试样ESCA谱峰归属的确定。结果表明,本体嵌段效果较好,但在样品表面上O/N原子比大于体相O/N原子比,即软段富集于表面,并且分相程度高的试样较分相程度低的试样其软段在表面富集得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 聚四氢呋喃 共聚物 ES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离子和氮离子共注人硅形成绝缘埋层的微观结构及其光学性质
14
作者 俞跃辉 林成鲁 +2 位作者 朱文化 邹世昌 卢江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1年第5期489-495,共7页
本文利用俄歇能谱和红外吸收谱研究了硅中O^+(200keV,1.8×10^(18)/cm^2)和N^+(180keV,4×10^(17)/cm^2)共注入、并经1200℃、2h退火后所形成的绝缘埋层的微观结构及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O^+和N^+共注入所形成的绝缘埋层是由Si... 本文利用俄歇能谱和红外吸收谱研究了硅中O^+(200keV,1.8×10^(18)/cm^2)和N^+(180keV,4×10^(17)/cm^2)共注入、并经1200℃、2h退火后所形成的绝缘埋层的微观结构及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O^+和N^+共注入所形成的绝缘埋层是由SiO_2相和不饱和氧化硅态组成;在氧化硅埋层的两侧形成氮氧化硅薄层;表面硅-埋层的界面和埋层-体硅的界面的化学结构无明显差异。通过对波数范围在5000—1700cm^(-1)的红外反射谱的计算机模拟,得到了该绝缘埋层的折射率、厚度等有关的参数值,这些结果与离子背散射谱的分析结果相一致。本文还讨论了绝缘埋层的形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绝缘埋层 微观结构 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材料RuSr_2Gd_(1.4)Ce_(0.6)Cu_2Oz中的亚稳微结构
15
作者 杨丽 周贵恩 +1 位作者 唐凯斌 张裕恒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6期487-487,共1页
新材料RuSr2Gd1.4Ce0.6Cu2Oz中的亚稳微结构杨丽周贵恩唐凯斌*张裕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合肥230026)从平均结构上看,超导体Sr2RuO4与高温... 新材料RuSr2Gd1.4Ce0.6Cu2Oz中的亚稳微结构杨丽周贵恩唐凯斌*张裕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系,合肥230026)从平均结构上看,超导体Sr2RuO4与高温铜氧化合物超导体类似,均为层状钙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亚稳微结构 超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淀积MgF_2薄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于琳 韩新海 +4 位作者 王冠中 揭建胜 廖源 余庆选 方容川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0,共3页
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淀积方法(PLD)制备了MgF2光学薄膜,并对其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MgF2样品具有很好的化学组分配比, F/Mg原子比在1.9-2.1之间,接近于体材料;在可见光波段其光学透过率为60%-80%... 本文采用脉冲激光淀积方法(PLD)制备了MgF2光学薄膜,并对其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MgF2样品具有很好的化学组分配比, F/Mg原子比在1.9-2.1之间,接近于体材料;在可见光波段其光学透过率为60%-80%,在红外波段更是达到了90%以上,由KK变换计算MgF2的折射率大约为1.39,也接近于体材料的折射率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淀积 MgF2薄膜 折射率 透过率 薄膜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显微结构
17
作者 金嗣炤 王健 +1 位作者 谭舜 陈志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99-202,共4页
迄今为止,有关Mn2O3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微结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纳米Mn2O3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REM)对其显微结构... 迄今为止,有关Mn2O3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微结构特点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化学方法制备了纳米Mn2O3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REM)对其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拉曼散射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凡庆 左健 +4 位作者 陆斌 陈志文 卢江 贾云波 周贵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9,共3页
本文报道了经电弧放电产生的阴极沉积物外壳与内芯,以及石墨电极的喇曼光谱。结果表明含有大量碳纳米管的沉积物内芯经历了晶化过程,碳纳米管是一种类石墨微晶。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拉曼散射 类石墨微晶 纳米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基本参数法测定Y_(1-x)Ce_xBa_2Cu_3O_y中的钇铈钡铜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振伟 陈树榆 +1 位作者 石磊 周贵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3-506,共4页
本文用X射线荧光光谱基本参数法测定了Y1-xCexBa2Cu3Oy系列样品中的钇铈钡铜含量,然后折算成它们的原子比,测量的结果与ICP的结果接近。为非破坏地测定高温超导体的实际组分进行了一次尝试。
关键词 高温超导体 实际组分 超导体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n_2O_3的制备及其分形凝聚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志文 张庶元 +2 位作者 谭舜 王健 李凡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7-229,共3页
采用化学液相均相沉淀法制备出纳米Mn2O3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高分辨电镜(HREM)对其微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首次在Mn2O3材料中观察到了分形凝聚现象.
关键词 微结构 分形凝聚 三氧化二锰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