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酸钠改性水葫芦生物炭及其对离子型稀土矿地表水中Pb^(2+)和Ni^(2+)的吸附
1
作者 叶成宇 马星宇 +4 位作者 束鑫 张华林 彭正壮 李庭刚 袁文静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005,共15页
水葫芦制备的生物炭(WHBC)因其多孔结构、丰富的化学表面基团和矿物组成而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环境修复潜力.为更大程度提升WHBC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以水葫芦为原料,碳酸钠为化学活化剂,采用浸渍法并在高温下热解得到碳酸钠改性... 水葫芦制备的生物炭(WHBC)因其多孔结构、丰富的化学表面基团和矿物组成而被认为具有较大的环境修复潜力.为更大程度提升WHBC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以水葫芦为原料,碳酸钠为化学活化剂,采用浸渍法并在高温下热解得到碳酸钠改性水葫芦生物炭(SWHBC),并以Pb^(2+)和Ni^(2+)的吸附性能为考察对象,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Box-Behnken Design(BBD)设计对改性生物炭材料的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和浸渍质量比(Na2CO_(3)/WH,g·g^(−1))等3种基本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是浸渍质量比为1.41、温度为421.79℃和加热时间为2.90 h.最优条件下所制备的SWHBC对Pb^(2+)和Ni^(2+)的实际吸附量分别为758.42 mg·g^(−1)和118.19 mg·g^(−1).用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吸附过程,获得的SWHBC对Pb^(2+)和Ni^(2+)最大理论吸附能力分别为1247.085 mg·g^(−1)和147.091 mg·g^(−1).采用SEM、BET、EA、XRD以及FTIR对WHBC和SWHBC的形貌、比表面积、元素组成、矿物类型和官能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酸钠在热解过程中产生化学活化促进生物炭比表面积、极性和含氧官能团的增加,通过极性官能团和含氧官能团与重金属的络合作用以及孔隙扩散吸附重金属.并且碳酸钠和水葫芦中的KCl和CaCO_(3)反应生成的Nyerereite矿物在吸附过程中参与了离子交换和共沉淀作用.因此SWHBC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主要机理包括离子交换、共沉淀、表面络合作用和孔隙扩散.SWHBC对离子型稀土矿山受污染地表水中多种金属离子具有显著去除效果,其中对Pb^(2+)和Ni^(2+)的去除率达到了99.98%和88.77%,处理后Pb^(2+)的浓度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类水标准,表明本研究所制备材料是一种去除受污染水体中Pb^(2+)和Ni^(2+)的有效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碳酸钠 生物炭 重金属 吸附机理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电解渣磁选—焙烧—浸出提取稀土元素 被引量:3
2
作者 闫荣伟 李会泉 +4 位作者 邢鹏 叶春林 王晨晔 朱干宇 钟立钦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1,共9页
以稀土熔盐电解渣为原料,提出了磁选—焙烧—浸出工艺提取稀土元素。全过程工艺考察结果表明,原料在100 mT的最佳磁场强度条件下,除铁率达到45.59%,非磁性相在焙烧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750℃、CaO添加量30%、浸出温度25℃... 以稀土熔盐电解渣为原料,提出了磁选—焙烧—浸出工艺提取稀土元素。全过程工艺考察结果表明,原料在100 mT的最佳磁场强度条件下,除铁率达到45.59%,非磁性相在焙烧浸出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750℃、CaO添加量30%、浸出温度25℃、盐酸浓度3 mol/L,全过程工艺的Nd、Pr的总回收率分别达到95.98%、96.15%。采用原位XRD表征结合热力学分析,明晰了焙烧过程矿相转化规律,发现在焙烧过程中REF_(3)与CaO反应生成REO,同时CaCl_(2)与CaO、REF_(3)先生成REOCl, REOCl再进一步转化为REO,提高焙烧温度能够减少难溶物相REOCl的生成,促进REF_(3)向易溶物相REO的转变,进而提高稀土浸出率。本研究可为稀土回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回收 熔盐电解渣 磁选 焙烧 矿相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加热基座法单晶光纤生长技术
3
作者 武安华 周声耀 +5 位作者 戴云 张中晗 张振 寇华敏 王皙彬 苏良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7,共9页
单晶光纤是指具有光学纤维形态的单晶体,其同时保持了玻璃光纤的形态优势以及体块单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为高功率激光应用中替代传统玻璃光纤提供了一种思路。随着单晶光纤在材料种类及应用方向的不断拓展,单晶光纤在辐射探测、高... 单晶光纤是指具有光学纤维形态的单晶体,其同时保持了玻璃光纤的形态优势以及体块单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为高功率激光应用中替代传统玻璃光纤提供了一种思路。随着单晶光纤在材料种类及应用方向的不断拓展,单晶光纤在辐射探测、高温传感等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单晶光纤应用背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激光加热基座法单晶光纤生长技术进行了总结,详细讨论了单晶光纤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案,最后对单晶光纤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单晶光纤 激光加热基座法 后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的绿色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中炜 兰昊 +2 位作者 胡驰 邱星武 安宁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55,共6页
从化学组成入手,运用三元相图理论计算陶瓷原料的配比及对应的化学成分,以磷渣作为钙质原料,铝灰作为铝质原料,粉煤灰作为硅质原料,磷石膏作为发泡剂,经混料、成型、养护、烧结制备了多孔陶瓷,当磷渣掺量为76%时,在1080℃下煅烧,保温120... 从化学组成入手,运用三元相图理论计算陶瓷原料的配比及对应的化学成分,以磷渣作为钙质原料,铝灰作为铝质原料,粉煤灰作为硅质原料,磷石膏作为发泡剂,经混料、成型、养护、烧结制备了多孔陶瓷,当磷渣掺量为76%时,在1080℃下煅烧,保温120 min制备的多孔陶粒堆积密度为353.9 kg/m^(3)、抗压强度为1.06 MPa、吸水率为18.74%,孔隙率为71.8%。统筹考虑了在全生命周期内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和使用性能三者之间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绿色 配比 多孔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改性CeO_(2)纳米棒负载Pt催化剂催化丙烷燃烧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声势 刘凯杰 +2 位作者 刘秋文 张一波 杨向光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8,共8页
机动车和石油化工等污染源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低碳烷烃结构稳定,难以实现低温完全氧化,亟需开发高效低碳烷烃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氧化铈纳米棒为载体,通过酸改性合成不同量磷酸改性的1%Pt/CeO_(2)-y POx... 机动车和石油化工等污染源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中以丙烷为代表的低碳烷烃结构稳定,难以实现低温完全氧化,亟需开发高效低碳烷烃低温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氧化铈纳米棒为载体,通过酸改性合成不同量磷酸改性的1%Pt/CeO_(2)-y POx催化剂,发现磷酸改性之后丙烷催化燃烧T_(50)降低了60℃。通过XRD、TEM、EDS mapping等表征发现Pt和P均匀分布在氧化铈表面,且在磷酸改性和Pt负载过程后,氧化铈结构保持稳定。XPS和原位CO-DRIFTs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Pt在催化剂表面颗粒大小随磷酸改性程度增加而逐渐变大,并存在最优的Pt^(2+)和Pt^(4+)比,有利于丙烷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和反应。H_(2)-TPR和NH_(3)-TPD表征结果表明,磷酸改性之后,催化剂表面产生了大量的酸性位,而磷酸改性并未大幅降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了铈基催化剂的丙烷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催化剂 磷酸改性 丙烷氧化 贵金属 稀土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二甲酯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凤钦 赵丽滟 +3 位作者 王利国 曹妍 贺鹏 李会泉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42,共20页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 我国富煤、少油和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对煤炭资源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此,如何发挥我国大储量煤炭资源的优势,实现煤炭资源清洁化、低碳化和多元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将不可再生能源煤炭向多元化学品转化,降低对石油、天然气的消耗和对外依赖,一直是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研究的重点方向。将煤经高温气化为CO和H_(2)后,利用CO和H_(2)合成气合成的草酸二甲酯(DMO)为原料,经催化加氢反应向多种含氧化学品转化是一条已被证实的可行技术路线。随着DMO经过间接加氢反应和连续加氢反应向乙醇酸甲酯(MG)、乙二醇(EG)、乙醇、碳酸二甲酯(DMC)和草酰胺等多种高值化学品转化技术的逐步发展,使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平衡。围绕DMO向下游产品转化展开详细论述和讨论。根据近年来学者对DMO的研究,DMO初步加氢可得到MG,MG二次加氢可得到EG,EG脱水得到乙醇、C3~C4醇,及DMO氨化制备“新型氮肥”——草酰胺等。重点归纳了各下游产品转化所使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及活性物种的吸附-活化作用机制。详细梳理总结了当前通过引入其他助剂、调控表面酸碱度和引入第二第三金属等提高催化剂性能的方法。针对目前负载型铜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和银基催化剂等在DMO加氢过程中表现出的高选择性和局限性展开了细致的讨论。明确指出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铜基催化剂所显现的高温易板结、中毒失活问题,铁基催化剂存在的中间产物加氢能力差及银基催化剂C-O键活化过程作用弱等问题,并进一步对催化剂失活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分析。详细指出了当前DMO加氢工艺路线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了DMO加氢催化剂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含氧化学品 非均相催化 反应机理 稳定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调控PIN-PMN-PT铁电单晶压电性能的均匀性
7
作者 梁敏 熊瑞彬 +5 位作者 陈淑丽 王祖建 苏榕冰 苏彬 刘颖 何超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3-958,共6页
弛豫铁电单晶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在医学超声换能器、水声器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坩埚下降法生长的弛豫铁电单晶不可避免地存在组分偏析,导致材料利用率极低。本工作测试了0.24PIN-0.46PMN-0.30PT铁电单晶沿生长方向压电系数(d_(33))和... 弛豫铁电单晶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在医学超声换能器、水声器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坩埚下降法生长的弛豫铁电单晶不可避免地存在组分偏析,导致材料利用率极低。本工作测试了0.24PIN-0.46PMN-0.30PT铁电单晶沿生长方向压电系数(d_(33))和介电常数(ε_(33)^(T)/ε_(0))的变化,结果显示d_(33)和ε_(33)^(T)/ε_(0)沿着生长方向变化极大,能保持性能接近的区域不足20 mm。通过针对不同区域的极化设计,对铁电-铁电相变温度接近的区域进行极化调控,使超过60%晶体部分的d_(33)和ε_(33)^(T)/ε_(0)分别维持在(1500±140)pC·N-1和4900±350。为了验证极化调控后的晶体谐振区域是否一致,测试了两端区域的k_(33)振子的谐振谱,结果显示两者的机电耦合系数接近,谐振和反谐振的峰位置也接近,而且不存在额外的寄生振动,说明采用极化调控PIN-PMN-PT铁电单晶沿生长方向的均匀性是可行的。本工作为提高PIN-PMN-PT铁电单晶的利用率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PMN-PT 铁电单晶 极化调控 组分分凝 压电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工艺对固相法制备高四方性纯钛酸钡粉体的影响
8
作者 路宇 周斌 +3 位作者 韩冰 赵国祥 陈学锋 王根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25,共4页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等电子元器件。本研究以碳酸钡和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形貌均匀且四方性高的BaTiO_(3)粉体,系统研究了合成工艺(合成温度、升温速率...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等电子元器件。本研究以碳酸钡和二氧化钛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形貌均匀且四方性高的BaTiO_(3)粉体,系统研究了合成工艺(合成温度、升温速率和保温时间)对BaTiO_(3)粉体的影响。通过TG/DTA、XRD和SEM等测试手段对BaTiO_(3)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温度主要影响BaTiO_(3)粉体的四方性,保温时间和升温速率主要影响BaTiO_(3)粉体的粒径和粒度分布;原材料经过90 r/min球磨24 h后,在合成温度1050℃、升温速率5℃/min和保温时间3 h的条件下,制备了平均粒径为400 nm、四方性(c/a)为1.0091的形貌均匀的BaTiO_(3)粉体。本工作为固相法制备高可靠性MLCC用纯BaTiO_(3)粉体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固相法 合成工艺 高四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物磁光晶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9
作者 吴振 张中晗 +3 位作者 张振 周声耀 苏良碧 武安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光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激光平均功率不断提高,磁光隔离器是保证激光单向传输、维持光学系统稳定高效工作的基础,而磁光介质作为磁光隔离器的核心部件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几种磁光材料以及当前广泛应用的石榴石磁光晶体的... 光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激光平均功率不断提高,磁光隔离器是保证激光单向传输、维持光学系统稳定高效工作的基础,而磁光介质作为磁光隔离器的核心部件也因此得以快速发展。首先简要介绍了几种磁光材料以及当前广泛应用的石榴石磁光晶体的缺点、法拉第效应的原理和应用,随后系统分析了作为新一代磁光晶体的各类氟化物磁光晶体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CeF_(3)磁光晶体潜在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氟化物磁光晶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磁光晶体 磁光隔离器 法拉第效应 氟化物磁光晶体 CeF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膦酸酯功能化碳材料对钍的选择性电吸附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权家园 付春燕 +4 位作者 邓必成 黄亚斌 况王强 邝圣庭 廖伍平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2-50,共9页
针对高纯稀土中微痕量放射性元素钍的分离去除,以氨基化的碳纳米管(CNT-N)为基底,制备了氨基膦酸酯功能化碳电极材料(CNT-P)。采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热重分析仪(TGA)、傅里... 针对高纯稀土中微痕量放射性元素钍的分离去除,以氨基化的碳纳米管(CNT-N)为基底,制备了氨基膦酸酯功能化碳电极材料(CNT-P)。采用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热重分析仪(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电化学工作站等对CNT-P的形貌、组成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了溶液介质、pH、电压、钍离子的初始浓度(c_0)等因素对钍吸附性能的影响。探讨了CNT-P对钍与稀土离子的吸附选择性,考察了CNT-P的再生循环使用性能。结果表明:CNT-P同时包含介孔和大孔结构,其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11.6 m^(2)/g、0.85 cm~3/g和30.13 nm;CNT-P在盐酸溶液中对钍的最大电吸附容量达219 mg/g;电压为3.5 V时,钍与稀土离子的分离系数均大于10;经5次吸附-解吸循环后,CNT-P对钍的吸附容量是初次吸附的87%,并基本保持稳定。该电极材料对于稀土中微痕量钍的高效去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电极材料 稀土 电吸附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镍钴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悦卿 赵江涛 +4 位作者 王凤青 刘雷 丁勇 孙颖莉 闫阿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2-121,共10页
铝镍钴永磁材料因具有较高剩磁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用精密仪表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稀土资源危机的出现,铝镍钴作为无稀土永磁材料的代表再次成为国际永磁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实际纳米结构和反磁化行... 铝镍钴永磁材料因具有较高剩磁和优异的温度稳定性,在航空航天用精密仪表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稀土资源危机的出现,铝镍钴作为无稀土永磁材料的代表再次成为国际永磁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实际纳米结构和反磁化行为与磁矩一致转动模型存在一定偏差,其矫顽力远低于理论极限,这阻碍了铝镍钴永磁材料的性能提升和应用发展。近年来,人们通过先进表征手段探究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微观结构特征,并结合微磁学模拟研究磁性能的影响机制,为铝镍钴永磁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提升提供指导,进而推动其工艺创新和应用突破。本工作综述了铝镍钴永磁材料在微观结构表征和磁性机理认识、矫顽力和温度稳定性优化提升以及新型制备技术探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铝镍钴永磁材料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镍钴永磁材料 调幅分解 矫顽力 温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3代人工心脏泵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鑫 曲洪一 +2 位作者 王聪 刘建华 王秋良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9-350,共12页
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患病数量持续攀升,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人工心脏泵是众多心衰患者延长生存期最后的希望和最有效的途径。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开发与应用,将心力衰竭治疗推向一个新台阶。首先概述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研究现状和... 心力衰竭死亡率极高,患病数量持续攀升,是当今医学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人工心脏泵是众多心衰患者延长生存期最后的希望和最有效的途径。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开发与应用,将心力衰竭治疗推向一个新台阶。首先概述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情况,并介绍国内第3代人工心脏泵的发展状况;其次,详述和总结第3代人工心脏泵相关的关键技术,如:悬浮技术、无轴承电机、泵用控制算法、叶轮优化设计、血液相容性等;最后,提出并探讨小型轻量化、仿生搏动性、智能控制技术、血液相容性、可靠性及容错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泵 悬浮技术 无轴承电机 血液相容性 叶轮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SrF_(2)激光晶体的位错缺陷表征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迪 汤港 +5 位作者 张博 王墉哲 张中晗 姜大朋 寇华敏 苏良碧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8-1218,共11页
氟化物激光晶体Nd,Y∶SrF_(2)(NYSF)具有热导率高、发射光谱宽、发射截面适中等特点,在高功率激光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激光晶体中的位错是反映其晶格完整性的一类重要的微观晶体缺陷,对晶体材料的力学、光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 氟化物激光晶体Nd,Y∶SrF_(2)(NYSF)具有热导率高、发射光谱宽、发射截面适中等特点,在高功率激光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激光晶体中的位错是反映其晶格完整性的一类重要的微观晶体缺陷,对晶体材料的力学、光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坩埚下降法制备了NYSF激光晶体,分析了腐蚀实验条件对位错蚀坑形貌的影响,获得了化学腐蚀法研究NYSF晶体位错缺陷的最佳腐蚀工艺,即浓度为4 mol/L的盐酸溶液作为腐蚀液,腐蚀温度为60℃、腐蚀时间为9~12 min;表征了位错腐蚀坑形态的演变过程,探讨了晶格原子排列对位错蚀坑形态的影响;利用化学腐蚀方法表征了位错缺陷在晶体中的分布规律,即轴向分布为从放肩到尾部先减少后增加,径向分布为从中心到边缘逐步增加;分析了晶体生长条件对位错缺陷形成的影响,提出了位错密度随坩埚下降速率的提高而升高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Y∶SrF_(2) 激光晶体 氟化物晶体 坩埚下降法 位错 位错蚀坑形貌 晶体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磁体无源匀场改进策略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曲洪一 刘鑫 +2 位作者 王晖 刘建华 王秋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6284-6293,共10页
无源匀场用于修正磁共振成像磁体不均匀的磁场,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包括磁场测绘、优化分析、方案制定、工程实施等步骤。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计算误差,无源匀场需要多次重复以上步骤(迭代)才能获得满足要求的高均匀度静磁场,目前相关... 无源匀场用于修正磁共振成像磁体不均匀的磁场,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包括磁场测绘、优化分析、方案制定、工程实施等步骤。由于存在不可避免的计算误差,无源匀场需要多次重复以上步骤(迭代)才能获得满足要求的高均匀度静磁场,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优化模型的构造或求解算法的改进,研究手段通常是数值模拟法,忽略了匀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更没有基于匀场过程工艺的优化。为了提高匀场的性能和效率,该文提出了一些磁共振成像(MRI)磁体无源匀场技术的改进策略:测量多个样片的实际磁场以校正磁化场计算;以目标磁场为变量构建线性优化模型;采用“奇偶”匀场法减少匀场系统的拆装次数。最后,在一台1.5T MRI超导磁体上实施了改进的无源匀场技术验证实验,结果显示,仅通过两次迭代即可获得满足成像要求的磁场均匀度,并且在第三次迭代后达到设计值。与改进前的实验结果相比,新的匀场策略具有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磁体 无源匀场 校正模型 “奇偶”匀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修饰CeO2纳米复合磨料的制备及抛光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加营 方杨飞 +3 位作者 张一波 刘秋文 刘凯杰 杨向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114,共5页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的球形氧化铈抛光粉,并通过浸渍法在氧化铈的表面引入氧化铜(CuO),研究了不同含量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尺寸、表面形貌、氧化还原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范围内,Cu... 采用乙二醇溶剂热的方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的球形氧化铈抛光粉,并通过浸渍法在氧化铈的表面引入氧化铜(CuO),研究了不同含量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比表面积、尺寸、表面形貌、氧化还原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范围内,CuO对氧化铈的物相结构、形貌及宏观粒度分布并无明显影响,但其比表面积以及氧化还原能力发生明显的改变。抛光测试结果表明,CuO的引入会明显改变铈基抛光粉的抛光能力。当Cu占Cu和Ce原子摩尔总量的5%时,抛光粉的抛光性能最佳,抛光速率高达213.4 nm/min,抛光后硅片表面的粗糙度仅为0.239 nm(Rq)和0.188 nm(Ra)。通过溶剂热的方法合成的氧化铈抛光粉形貌及尺寸良好,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经过CuO修饰后的氧化铈形貌及尺寸并未发生改变,抛光性能得到较大提升。该策略在提高铈基抛光粉的抛光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铈 溶剂热法 表面修饰 化学机械抛光 稀土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可降解纳米药物ZnO_(2)@Fe^(3+)-TA@PVP用于肿瘤的化学动力学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仕杰 赵莹 +4 位作者 牛瑞 徐博 薛东芝 王樱蕙 张洪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4-162,共9页
为了提高化学动力学疗法的治疗效果,设计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可降解纳米药物ZnO_(2)@Fe^(3+)-TA@PVP.在弱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该纳米药物可降解为Zn^(2+), Fe^(3+),单宁酸(TA)和H_(2)O_(2),实现了肿瘤微环境内H_(2)O_(2)的自供给.同时,释... 为了提高化学动力学疗法的治疗效果,设计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可降解纳米药物ZnO_(2)@Fe^(3+)-TA@PVP.在弱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该纳米药物可降解为Zn^(2+), Fe^(3+),单宁酸(TA)和H_(2)O_(2),实现了肿瘤微环境内H_(2)O_(2)的自供给.同时,释放出的Fe^(3+)被TA进一步还原成Fe^(2+),实现了肿瘤原位Fe^(2+)的自生成,并进一步与H_(2)O_(2)发生芬顿反应生成毒性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特异性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此外, Zn^(2+)通过抑制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来促进内源性超氧阴离子(·O_(2)^(-))的产生,从而协同提高了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动力学疗法 可降解 H_(2)O_(2)的自供给 Fe^(2+)的自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磁光应用的CeF_(3)晶体生长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振 李慧芳 +5 位作者 张中晗 张振 李阳 蓝江河 苏良碧 武安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6-302,共7页
随着高功率激光和光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消除光学系统内部产生的反射噪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磁光隔离器是依据法拉第效应设计而成的磁有源器件,能够有效隔离大部分反射光以保证光学系统稳定工作,而法拉第磁光材料作为磁光隔离... 随着高功率激光和光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消除光学系统内部产生的反射噪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磁光隔离器是依据法拉第效应设计而成的磁有源器件,能够有效隔离大部分反射光以保证光学系统稳定工作,而法拉第磁光材料作为磁光隔离器的核心部件,其研究和应用推动了磁光隔离器的更新与发展。CeF_(3)晶体具有高透过率、宽透过区间和高Verdet常数等优点,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但是其传统生长方法存在成本高、周期长等缺点。本研究通过坩埚下降生长技术,优化温场结构和生长工艺,采用多孔坩埚成功获得多根CeF_(3)晶体。与商用TGG(Tb3Ga5O12)晶体相比,CeF_(3)晶体的透过率得到明显提高,最高达到92%,并且在近红外波段两者的Verdet常数相当。CeF_(3)晶体的比热较高,表明晶体拥有较强的抗热冲击能力和较高的抗激光损伤能力。本研究使用多孔坩埚技术生长CeF_(3)晶体,实现了规模化和低成本生产;生长的CeF_(3)晶体物理性能优良,具有应用于近红外波段磁光隔离器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F_(3) 磁光晶体 晶体生长 多孔坩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态Mg−2Sc−2Y−0.5Zr合金热压缩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3
18
作者 舒帆 车朝杰 程丽任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铸态合金Mg−2Sc−2Y−0.5Zr合金热压缩行为及热加工图,根据合金的用途和再结晶程度,确定最佳热加工艺参数,为合金后续变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合金成分,称取一定质量的纯镁锭和二元中间合金,在真空熔炼炉中加热至760℃,保... 目的研究铸态合金Mg−2Sc−2Y−0.5Zr合金热压缩行为及热加工图,根据合金的用途和再结晶程度,确定最佳热加工艺参数,为合金后续变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合金成分,称取一定质量的纯镁锭和二元中间合金,在真空熔炼炉中加热至760℃,保温至熔化,搅拌,静止,然后在钢磨具中空冷,得到合金锭。实际成分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切取合适大小的铸锭进行X射线衍射实验。用于热压缩的铸态样品为圆柱形试样(ϕ10 mm×15 mm),在进行热压缩实验前,对所有样品表面进行抛光。使用Gleeble−3800热压缩模拟试验机对铸态Mg−2Sc−2Y−0.5Zr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变形温度为573~723 K,应变速率为0.001~1 s^(-1)。经热压缩后将各试样立即进行水淬,以保持压缩变形组织。将压缩样品沿着纵轴切割压缩样品,然后抛光、蚀刻,并使用扫描显微镜进行检查,以观察微观结构的演变,计算该合金的变形激活能,并构建合金高温变形的本构方程,建立真应变为0.5时的热加工图。结果得到了铸态Mg−2Sc−2Y−0.5Zr合金热变形本构方程及真应变为0.5时的热加工图,合金热变形发生了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198.58 kJ/mol。结论根据用途和再结晶程度,铸态Mg−2Sc−2Y−0.5Zr合金的最佳加工参数为变形温度623~673 K、应变速率0.001~0.01 s^(-1),以及变形温度723 K、应变速率0.001~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缩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显微组织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痕量La杂质对CaF_(2)晶体γ辐照诱导色心光谱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王栋浩 寇华敏 +7 位作者 邵冲云 姜大朋 张博 王静雅 钱小波 张中晗 吴庆辉 苏良碧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1-577,共7页
氟化钙晶体的抗γ射线辐照性能是其在太空应用的关键性能之一。本文报道了痕量La杂质对氟化钙晶体γ辐照诱导色心的影响。主要采用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手段对辐照前后存在不同痕量La杂质的氟化钙晶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 氟化钙晶体的抗γ射线辐照性能是其在太空应用的关键性能之一。本文报道了痕量La杂质对氟化钙晶体γ辐照诱导色心的影响。主要采用吸收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手段对辐照前后存在不同痕量La杂质的氟化钙晶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照后的氟化钙晶体产生多个色心吸收带,且吸收带的吸收系数随辐照剂量和La杂质浓度增加而增加。EPR证实这种吸收带的形成是由氟化钙晶体中F心引起的,而La^(3+)的存在影响氟化钙晶体F心的稳定性和光谱位置,本文提出了La^(3+)与氟化钙晶体中F心存在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_(2)晶体 色心 Γ辐照 La杂质 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还原处理提高Ru/CeO_(2)催化对苯二甲酸加氢转化性能
20
作者 彭宇轩 汪啸 +3 位作者 纪红艳 吴雪婷 宋术岩 张洪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94-1503,共10页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可通过水解反应回收成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单体,后续PTA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以Ru/CeO_(2)多相催化PTA加氢转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将可变价氧化物CeO_(2)载体进行高温氢气还原预处理,...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可通过水解反应回收成对苯二甲酸(PTA)与乙二醇单体,后续PTA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以Ru/CeO_(2)多相催化PTA加氢转化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将可变价氧化物CeO_(2)载体进行高温氢气还原预处理,尝试使其表面形成更多的氧缺陷与Lewis酸位点,以增强其催化PTA加氢转化反应中的活性。结果表明,经过高温氢气还原的CeO_(2)载体负载的Ru基催化剂在该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显著优于未经过处理的样品,其在200~250℃下PTA转化率提高179%~300%,初步推测是由于高温氢气还原处理在载体表面构建了更多的氧缺陷与Lewis酸位点,增强了其对含有富电子芳环的反应物分子的吸附。本工作对于铈基氧化物多相催化剂的优化设计与表面调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升级回收 催化加氢 表面调控 稀土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