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新质高技术伦理风险的预期管控刍议
1
作者 汪琛 徐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1,39,共5页
随着医学新质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引发的伦理风险呈现出系统性、不可逆性与代际延续性等新特征,传统“事后纠偏”的被动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预期治理理论为弥合技术创新与伦理秩序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路径,主张在技术研发初期嵌入伦理反思,... 随着医学新质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引发的伦理风险呈现出系统性、不可逆性与代际延续性等新特征,传统“事后纠偏”的被动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预期治理理论为弥合技术创新与伦理秩序的矛盾提供了新的路径,主张在技术研发初期嵌入伦理反思,通过预见机制识别潜在风险、参与机制凝聚多元主体共识、整合机制实现动态反馈,构建起技术与社会协同演化的韧性治理生态。医学技术发展不应僭越人性的神圣性边界,唯有在预见性治理中恪守“人是目的”的伦理底线并将其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管控方案,方能使其真正服务于生命尊严的守护,而非沦为资本与极端工具理性的拥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新质高技术 预期管控 医学伦理 风险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发国家科技伦理治理的挑战及应对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燕 徐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9-24,共6页
面对新兴科技带来的风险隐患和伦理挑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治理挑战。后发国家科技发展上“后发优势”与“低技术陷阱”并存的特点,导致在科技伦理治理上面临着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两难困境、发达国家的伦理倾销、... 面对新兴科技带来的风险隐患和伦理挑战,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和水平的国家面临着不同的治理挑战。后发国家科技发展上“后发优势”与“低技术陷阱”并存的特点,导致在科技伦理治理上面临着现代化路径选择的两难困境、发达国家的伦理倾销、资本对科技的介入失范以及科技伦理治理研究相对滞后等多重挑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后发国家,中国在实践上以负责任自主创新破解道路之难、以全球化科技伦理治理方案破解利益之难、通过完善伦理审查制度破解机制之难、加强科技伦理研究与教育破解理论之难,从而实现伦理治理的弯道超越,是有效应对挑战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发国家 科技伦理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的镜像:新媒体数据实证分析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
3
作者 龚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102,159,共10页
科学实证长期以来被作为科学的代表,其经典逻辑基础连带科学方法和标准有效性,如今均被新媒体数据所动摇。由此不得不进入对科学的人文反思。新媒体作为媒介是“此在”的延伸,其媒介共性逻辑贯彻到底必然是媒介全面碎片化,导致主体认知... 科学实证长期以来被作为科学的代表,其经典逻辑基础连带科学方法和标准有效性,如今均被新媒体数据所动摇。由此不得不进入对科学的人文反思。新媒体作为媒介是“此在”的延伸,其媒介共性逻辑贯彻到底必然是媒介全面碎片化,导致主体认知与社会共识的瓦解,伴随真相退场和主体性迷失。从而造成真理和此在的双重遮蔽。新媒体数据“成像”是现实“假象”的路径依赖,内在隐含主体认知的“透镜效应”,主体被“透镜效应”潜在规定但不自知。由此新媒体数据实证分析的可靠性被再度质疑。科学实证无法获得反转精神路线的自觉。科学只能通过哲学反思“看”到自身的“镜像”之后,反过来映照哲学并带着哲学理性继续检视人文。于是科学与哲学同时“在场”自觉矫正“透镜效应”,回归世界客观实在性并重置主体认识论模型。唯此科学也才能滤除敌视人类的后现代神学性格,在面向未来的道路上不忘近代初心继续行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数据 实证分析 透镜效应 哲学矫正 认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经济发展与科技关系研究与启示--基于公元1-1913年数据定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高峰 胡韦唯 徐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8-188,共11页
根据对欧洲近两千年科技与经济发展历程的数据统计,利用相关软件定量分析欧洲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模式,发现古代欧洲科技对经济具有明显加速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对经济作用的因果关系,得出古代欧洲自然科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原... 根据对欧洲近两千年科技与经济发展历程的数据统计,利用相关软件定量分析欧洲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模式,发现古代欧洲科技对经济具有明显加速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对经济作用的因果关系,得出古代欧洲自然科学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探讨了科学发现数量、科学家数量、科学家比重对古代欧洲同一时间段和下一时间段经济的作用模式。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启示,以期为中国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欧洲 科技 经济 麦迪森数据库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伦理探讨
5
作者 金晨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3年第4期408-412,共5页
随着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对精神障碍和神经疾病较好的治疗前景,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临床应用中... 随着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了对精神障碍和神经疾病较好的治疗前景,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相关的医学伦理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临床应用中面临的知情同意、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医学伦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期在充分保障患者权益的基础上推动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临床应用 知情同意 伦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成像数据共享中的伦理问题探究
6
作者 吴周康 何晓松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9-676,共8页
近年来,世界各国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脑功能和疾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大量且更易获取的神经成像数据将对认知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助力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发展。目前,神经成像数据共享逐渐成为趋势,但随之而来的一... 近年来,世界各国投入了大量资源用于脑功能和疾病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大量且更易获取的神经成像数据将对认知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助力脑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发展。目前,神经成像数据共享逐渐成为趋势,但随之而来的一些伦理问题也值得思考。从公众、研究人员、用户和数据中心四个共享主体梳理了神经成像数据共享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责任伦理的基础上,结合贝尔蒙特原则的指导,提出了加强神经伦理委员会建设、完善知情同意模型、构建数据共享基础设施、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以及引入监管保护措施的治理对策,为促进神经成像数据的共享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被试的贡献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成像 数据共享 共享主体 伦理问题 责任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医学算法决策的伦理困境及风险规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荣 徐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5,共6页
智能医学呈现出难追溯性、不公平性、过程难以理解性、结果不确定性和数据驱动性的技术特征。上述特征与诊疗场景特性的融合交叠可能诱发医生主体地位被削弱、医患信任危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以及诊疗结果不确定性增加等风险。为有... 智能医学呈现出难追溯性、不公平性、过程难以理解性、结果不确定性和数据驱动性的技术特征。上述特征与诊疗场景特性的融合交叠可能诱发医生主体地位被削弱、医患信任危机、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加剧以及诊疗结果不确定性增加等风险。为有效防范智能算法的决策风险,在智能医学应用中必须遵循以强化医生主体地位为根本出发点,以降低医患信任危机为主导,以平衡资源分配为方向和以增加诊疗结果确定性为目标的伦理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医学 算法决策 伦理困境 风险规制 主体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tGPT:太阳底下无新事 被引量:4
8
作者 徐飞 汪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共3页
自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萨姆·奥尔特曼推出ChatGPT以来,很快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切,它标志AI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比尔·盖茨认为ChatGPT的颠覆性意义可与互联网比肩;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默·施密特强调,Cha... 自美国开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萨姆·奥尔特曼推出ChatGPT以来,很快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切,它标志AI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比尔·盖茨认为ChatGPT的颠覆性意义可与互联网比肩;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默·施密特强调,ChatGPT的本质是具有生成性的特点,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带来更多的创新,它根本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其创新能力将定义地缘政治未来。ChatGPT对医学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本刊特邀几位专家就此撰文,希望引起医学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研究 GPT AI技术 地缘政治 互联网 施密特 CHAT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负责任创新研究比对:热点分布、知识基础与演化进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高峰 张志领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共8页
近年负责任创新成为国内外学政商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虽有少量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但大多聚焦理论溯源鲜见关于国内外理论实践发展差异的系统对比。为发掘国内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借助科学计量学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理论系... 近年负责任创新成为国内外学政商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国内虽有少量对已有研究的梳理,但大多聚焦理论溯源鲜见关于国内外理论实践发展差异的系统对比。为发掘国内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借助科学计量学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理论系统,明晰理论热点分布差异;通过比对研究主题和知识基础,发掘国内外在知识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方面的差异及共识;通过划分理论发展与制度化进程三个阶段,对国内外理论发展态势形成清晰比对。总之,通过归纳理论主题,探析研究方法,认识情景差异,试图挖掘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创新 知识图谱 研究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前沿态势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高峰 赵艺璇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共7页
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4种医学伦理学核心期刊在2011年~2021年收录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载文量、共同体规模、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了解国外医学伦理学研究前沿热点、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关文献信息。研... 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4种医学伦理学核心期刊在2011年~2021年收录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载文量、共同体规模、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了解国外医学伦理学研究前沿热点、为科研人员提供相关文献信息。研究发现,近十年来医学伦理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伦理、临终关怀与死亡伦理、基因伦理、神经伦理以及公共卫生伦理五大方向;国际医学伦理学沿着研究对象从一般转向具体、研究方法从规范转向实证以及研究视域从个体转向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前沿态势 研究主题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嵌入的医疗人工智能伦理规制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汪琛 孙启贵 徐飞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2-180,共9页
伦理价值已经成为医疗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必要的衡量要素,既往研究详细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不同医疗情景的治理建议,但面对智能化医疗转型中系统性的伦理价值缺失,鲜有整体性... 伦理价值已经成为医疗人工智能持续发展必要的衡量要素,既往研究详细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应用场景下医疗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伦理与道德问题,并尝试提出针对不同医疗情景的治理建议,但面对智能化医疗转型中系统性的伦理价值缺失,鲜有整体性的综合研判。本文运用社会-技术转型理论,立足宏观地景与微观利基双重层面,洞悉目前医疗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存在的不及之处,以未来智能医疗社会-技术体制的塑成路径为切入,认为社会网络对话机制、制度革新与社会实验是伦理价值嵌入医疗人工智能设计的可行路径,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平等协商、多维制度规范间的协同共进以及社会-技术实验的实践反馈是医疗人工智能“科技向善”的必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价值 社会-技术转型 多层级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态势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11
12
作者 汪琛 孙启贵 徐飞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21,共6页
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的宏观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近年来研究热度增长迅速,领域边界逐渐形成;阐明人工智能伦理与技术原理是实现相应伦理治理的理论前提;医疗健康与自动驾驶是当下人工智能伦理治理... 借助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研究的宏观趋势进行分析发现:人工智能伦理治理近年来研究热度增长迅速,领域边界逐渐形成;阐明人工智能伦理与技术原理是实现相应伦理治理的理论前提;医疗健康与自动驾驶是当下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关注的热点领域;伦理学与治理理论的深度融合、伦理风险评级机制、伦理原则的实践具象化转进以及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的整合治理或将成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未来关注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伦理治理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合作研究的热点与展望
13
作者 甘烨彤 王高峰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3-171,共9页
作为当今知识生产的主要形式,科研合作成为学者日益关注的话题。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研合作研究的发文特征、学科基础、核心主题及其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发现,(1)科研合作主题研究的发文量迅速增长;具有学科多样性;有待学者持续深耕;(2... 作为当今知识生产的主要形式,科研合作成为学者日益关注的话题。采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研合作研究的发文特征、学科基础、核心主题及其演变历程进行分析发现,(1)科研合作主题研究的发文量迅速增长;具有学科多样性;有待学者持续深耕;(2)更倾向细化主体间的关系类型;(3)引入团队生命周期及输入―过程―输出模型,综合阶段考虑多因素的共同影响;(4)聚焦于不同规模团队的绩效及其管理挑战;(5)向数据密集型和计算科学方法转变。未来可就新型合作模式、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域、伦理管理以及科研合作研究的应用等方向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合作 科学计量学 复杂适应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学校环境伦理教育的研究与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凯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6-130,共5页
环境伦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更多“环境公民”。美国是世界上开展环境伦理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其高等学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设了环境伦理学课程,通过分析美国高等学校环境伦理教育的价值目标、知识目标,列... 环境伦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更多“环境公民”。美国是世界上开展环境伦理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其高等学校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设了环境伦理学课程,通过分析美国高等学校环境伦理教育的价值目标、知识目标,列举美国高等学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方法,如环境伦理素养课、校园生态学教育、田野环境哲学、绿色校园活动等。提出从融入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丰富环境伦理教育内容、加强校园环境伦理文化、运用多种环境教育方法等方面推进我国环境伦理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学校 环境伦理教育 研究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