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DEPT技术和2D碳氢相关谱对峰峰肥煤几个液体馏分的研究
1
作者 马志茹 张蓬洲 +3 位作者 赵秀荣 袁汉珍 李丽云 叶朝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6-259,共4页
本文利用多脉冲DEPT技术和二维碳氢相关实验对峰峰肥煤的几个液体馏分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较多的结构信息。F(11)馏分是由正庚烷冲洗下来的,主要包含不同链长的直链、支链烷烃和环烷烃组分。F(12)是由苯溶剂淋洗下来的馏... 本文利用多脉冲DEPT技术和二维碳氢相关实验对峰峰肥煤的几个液体馏分进行了分析,获得了较多的结构信息。F(11)馏分是由正庚烷冲洗下来的,主要包含不同链长的直链、支链烷烃和环烷烃组分。F(12)是由苯溶剂淋洗下来的馏分,以芳香族化合物为主。由四氢呋喃冲洗下来的F(14)馏分含有较多的极性化合物,主要有杂环化合物,各种取代的环烷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PT 碳氢相关谱 结构分析 肥煤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酚异构体的电动毛细管色谱-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书胜 梁丽 袁倬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2-54,共3页
在玻碳纤维微电极上研究了电解液中β-环糊精(CD)的浓度对邻、间、对苯二酚的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和分子结构水平方面考察了β-CD与邻、间、对苯二酚的包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β-CD与邻、间、对苯二酚的包结作... 在玻碳纤维微电极上研究了电解液中β-环糊精(CD)的浓度对邻、间、对苯二酚的循环伏安特性的影响,从实验结果和分子结构水平方面考察了β-CD与邻、间、对苯二酚的包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β-CD与邻、间、对苯二酚的包结作用强弱顺序为间苯二酚、邻苯二酚、对苯二酚。讨论了电泳缓冲液中ΝΗ4Cl,SDS,β-CD的浓度及pH值对邻、间、对苯二酚迁移时间的影响。建立了苯二酚异构体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玻碳微电极柱上安培检测分析方法,方法的回收率在98%~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酚 间苯二酚 安培检测 测定 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阿魏酸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7
3
作者 张玉忠 赵红 袁倬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41-845,共5页
研究了阿魏酸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测量了应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不同厚度的阿魏酸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及其它电化学性质.对厚度为0.5μm的阿魏酸膜,测得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49,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为6.56s-1.扩散... 研究了阿魏酸在玻碳电极表面电聚合成膜的方法和条件,测量了应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不同厚度的阿魏酸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及其它电化学性质.对厚度为0.5μm的阿魏酸膜,测得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49,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为6.56s-1.扩散系数DR为7.9×108cm2·s-1,Do为4.48×108cm2·s-1.该修饰电极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NADH浓度在0.01~5.0mmol·dm-3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阿魏酸 修饰电极 电化学特性 电催化性能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聚合物膜 玻碳电极 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峰峰肥煤的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志茹 张蓬洲 +3 位作者 赵秀荣 杨保联 李丽云 叶朝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1-255,共5页
用固体CP,CP/MASTOSS和偶极去相(DD)等实验技术对我国峰峰肥煤在不同处理阶段所得的三个固体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十二种煤的结构参数,并计算了三个样品的芳香簇团大小,获得了各个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发现... 用固体CP,CP/MASTOSS和偶极去相(DD)等实验技术对我国峰峰肥煤在不同处理阶段所得的三个固体样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十二种煤的结构参数,并计算了三个样品的芳香簇团大小,获得了各个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变化规律。发现脱灰煤、吡啶抽提残煤和加氢后吡啶不溶物,这三种样品的芳香度(fa)和桥头碳(fBa)值均随样品中碳含量增加而增大,脂碳含量则呈减小趋势。三个样品中平均芳碳原子数分别为18,18和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煤 核磁共振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配位β-二酮锆的质谱研究
5
作者 梁泽斌 柴璋 李碧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40-542,共3页
八配位β-二酮锆的质谱研究梁泽斌柴璋,李碧钦(北方工业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4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化学部)关键词β-二酮锆,质谱,分子离子八配位β-二酮锆是制做氧化锆膜的气相淀积源材料。了解这些化合物的... 八配位β-二酮锆的质谱研究梁泽斌柴璋,李碧钦(北方工业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4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化学部)关键词β-二酮锆,质谱,分子离子八配位β-二酮锆是制做氧化锆膜的气相淀积源材料。了解这些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历程以及分解产物对控制气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酮锆 质谱 离子裂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酸玻碳修饰电极对血红蛋白的催化还原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玉忠 赵红 袁倬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1-393,共3页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rhein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 were studied. Three peaks in CV appeared in the potential rang of +0.4\-0.8 V\%(vs\%. Ag/AgCl) in 0.06 mol/L H\-2SO\-4. p\-1 and p\-3 are a cou... The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rhein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s were studied. Three peaks in CV appeared in the potential rang of +0.4\-0.8 V\%(vs\%. Ag/AgCl) in 0.06 mol/L H\-2SO\-4. p\-1 and p\-3 are a couples of oxidation\|reduction peak, the electrode process contains two electrons and two protons. The formal potential(\%E\%\+\{o\} )is -0.202 V(\%vs\%. Ag/AgCl) at the scanning rate of 50 mV/s. The cathodic peak potential shifts linearly in the negative direction with increasing solution pH with a slope of 67 mV per pH unit. The rhein modified electrode shows an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for reduction of hemoglobin in 0.06 mol/L H\-2SO\-4 solution. The peak currents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hemoglobin in the range of 6.0×10\+\{-8\}\1.3×10\+\{-6\} mol/L,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is 3.5% for 6 successive determination of 1.0×10\+\{-7\} mol/L hemoglobin solution.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has been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大黄酸 修饰电极 电催化 催化还原 电化学分析 玻碳电极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聚合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对NADH的催化氧化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玉忠 赵红 袁倬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65-1769,共5页
研究了阿魏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对 NADH的电催化作用 .该电极在 0 .1 mol/L磷酸缓冲溶液( p H =6.60 )中 ,于 -0 .1~ +0 .5 0 V ( vs. Ag/Ag Cl)电位范围内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 ,其式量电位 E0 为+0 .1 88V( vs.Ag/Ag Cl) ,且 E0 ... 研究了阿魏酸修饰电极的制备、性质及对 NADH的电催化作用 .该电极在 0 .1 mol/L磷酸缓冲溶液( p H =6.60 )中 ,于 -0 .1~ +0 .5 0 V ( vs. Ag/Ag Cl)电位范围内呈现一对氧化还原峰 ,其式量电位 E0 为+0 .1 88V( vs.Ag/Ag Cl) ,且 E0 随 p H增加而负向移动 .电子转移系数为 0 .496,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 ks)为 6.6s-1.电极反应的电子数为 1且有 1个质子参与 .该修饰电极对 NADH氧化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 .在 NADH存在下 ,电极过程由扩散控制 ,扩散系数为 1 .76× 1 0 -6cm2 /s.NADH浓度在 0 .0 1~ 5 .0 m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通过计时安培法测得催化速率常数为 6.82× 1 0 3 mol-1· L·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电聚合 修饰玻碳电极 制备 NADH 催化氧化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氯苯与OH自由基的反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鹤峰 李兆龙 +3 位作者 朱卡克 王育彬 黄明宝 文振翼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7-129,共3页
DFT and AM1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of OH radical with hexachlorobenzene(HCB).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the reactants, the products and the transition states were found. A reasonable reaction path w... DFT and AM1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the reaction of OH radical with hexachlorobenzene(HCB).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the reactants, the products and the transition states were found. A reasonable reaction path was determined through IRC calculations. The activation energy obtained is in good agreement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氯苯 密度涵函理论 AM1 OH自由基 反应机理 大气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吸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铬的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高若梅 刘鸿皋 赵志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4-307,共4页
从70年代至今,有关吸光光度法测定铬的文献,按分析方法可分类为水相直接测定法,胶束增溶法,萃取吸光光度法等。而提高各类分析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是显色剂的选择,本文按显色剂的类型归纳如下。 铬常见的价态是+3或+6价,利用Cr(Ⅵ... 从70年代至今,有关吸光光度法测定铬的文献,按分析方法可分类为水相直接测定法,胶束增溶法,萃取吸光光度法等。而提高各类分析方法灵敏度和选择性的关键是显色剂的选择,本文按显色剂的类型归纳如下。 铬常见的价态是+3或+6价,利用Cr(Ⅵ)的强氧化性及催化活性,可使某些有机试剂褪色或颜色加深而用于定量测定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光光度法 显色剂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3)_2N和(CH_3)_2NH^+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波珍 黄明宝 颜达予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二甲胺自由基(CH3)2N及其质子化离子(CH3)2NH+的构象和超精细结构.在由构象研究得到的两种自由基的最稳定结构上,用密度泛函的UB3LYP和UB3PW91方法及从头计算的UHF、UMP2(FULL)... 用密度泛函理论UB3LYP/6-31G(d,p)方法研究了二甲胺自由基(CH3)2N及其质子化离子(CH3)2NH+的构象和超精细结构.在由构象研究得到的两种自由基的最稳定结构上,用密度泛函的UB3LYP和UB3PW91方法及从头计算的UHF、UMP2(FULL)方法计算了α-质子、β-质子和N核上的超精细偶合常数A(Hα)、A(Hβ)和A(N)结果表明:两种自由基中甲基内旋转的位垒均很低,分别为0.46kJ·mol-1((CH3)2NH+)和2.6kJ·mol-1((CH3)2N).UB3LYP/6-31G(d,p)和UB3PW91/6-31G(d,p)计算的A(Hα)、A(Hβ)和A(N)与ESR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UMP2/6-31G(d,p)方法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 密度泛函理论 二甲胺自由基 质子化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病人与健康人白细胞氧自由基及耗氧量的比较
11
作者 丛建波 吴可 +1 位作者 孙存普 张建中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9-41,共3页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自旋捕集与探针技术 ,观察白血病病人与健康人白细胞氧代谢过程中释放活性氧自由基的种类及其耗氧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白血病病人白细胞经豆蔻酰佛波醇乙酯 (PMA)刺激只捕集到微弱的羟自由基 (·OH)信号 ,...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 (ESR)自旋捕集与探针技术 ,观察白血病病人与健康人白细胞氧代谢过程中释放活性氧自由基的种类及其耗氧量的变化。结果发现 ,白血病病人白细胞经豆蔻酰佛波醇乙酯 (PMA)刺激只捕集到微弱的羟自由基 (·OH)信号 ,刺激前后耗氧量差别不显著 ;健康人白细胞可得到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的ESR波谱信号 ,耗氧量较正常呼吸即未受PMA刺激时大大增加 (P <0 .0 0 1)。两组白细胞耗氧量比较 ,未受刺激时两者无明显差别 ;刺激后 ,健康组明显高于白血病组 (P <0 .0 0 1)。结论说明白血病病人白细胞缺乏呼吸爆发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 氧自由基 耗氧量 呼吸爆发 电子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氨酸脑啡肽的活性位点
12
作者 计明娟 杨鹏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96-600,共5页
用AM1方法中计算静电势的PMEP子程序研究了甲硫氨酸 脑啡肽的活性位点.通过计算得到了整个分子的三维空间静电势分布和由静电势导出的各原子的电荷分布.进一步分析,确定模型分子活性位点为酪氨酸残基的叔氮原子和苯酚基、苯丙氨酸残基... 用AM1方法中计算静电势的PMEP子程序研究了甲硫氨酸 脑啡肽的活性位点.通过计算得到了整个分子的三维空间静电势分布和由静电势导出的各原子的电荷分布.进一步分析,确定模型分子活性位点为酪氨酸残基的叔氮原子和苯酚基、苯丙氨酸残基的苯基及部分氧原子.它们分别以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提供与受体分子相识别的作用位点.所有结果分析与麻醉镇痛药物的分子药效图象和前文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相吻合,证明用静电势和由静电势导出的各原子的电荷来研究药物分子活性位点是一种更定量化的和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硫氨酸-脑啡肽 静电势 AM1 活性位点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