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以知识产权专业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小宝 吴健 祖洁微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5,共7页
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大特征,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也面临挑战。知识产权作为一门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大交叉学科,具有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基础。以知识产权为例,提出高... 学科交叉融合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大特征,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也面临挑战。知识产权作为一门跨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大交叉学科,具有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基础。以知识产权为例,提出高质量发展阶段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研究生培养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顶层设计发挥主导作用,教学内容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机制发挥协助作用,相辅相成,推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交叉学科 知识产权 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人才流动与企业知识溢出和共享:基于专利中隐藏发明人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孜 窦钱斌 王元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48,共18页
人才流动与知识溢出和共享对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我国应如何平衡竞业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企业知识溢出和共享,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专利中隐藏发明人的企业策略构建理论框架,论证当企业施行抢占性研发并申请专利时... 人才流动与知识溢出和共享对创新与发展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我国应如何平衡竞业限制与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企业知识溢出和共享,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专利中隐藏发明人的企业策略构建理论框架,论证当企业施行抢占性研发并申请专利时,为避免直接竞争对手挖走发明人,会将发明人隐藏起来,但被隐藏的人才仍可跳槽到其他企业。所以,隐藏发明人是较弱的竞业限制。在均衡中,专利中隐藏发明人还为专利的知识溢出和共享提供了可靠信号。本文使用2002—2022年我国专利数据,构建企业专利“新”知识溢出的测度,实证检验了理论预测和相关机制。结果说明,较弱的人才流动限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知识溢出和共享,进而提升高技术行业的创新能力。本文提出关于如何优化人才流动限制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业限制 知识溢出和共享 专利 隐藏发明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自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被引量:10
3
作者 宋伟 金永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4-91,共8页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对我国现代产权制度优化、要素市场改革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文章利用2008—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48个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214个非示范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城市科学技术投入、扩大知识密集型产业从业人数、促进人才资源向非农业产业领域流动来促进经济发展。研究为知识产权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对未来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 双重差分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
4
作者 高亮 刘丽 倪源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169-172,共4页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新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成为了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的现实需求。当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对人才的需求巨大,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不仅数量缺乏,高层次人才更是稀缺。为...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新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成为了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的现实需求。当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对人才的需求巨大,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不仅数量缺乏,高层次人才更是稀缺。为此,依托新农科建设,该研究建构了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新平台、新路径,形成了新农科建设中创造人才、运用人才、管理人才、保护人才、服务人才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搭建了农业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通过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政策知识培训和相关教学科研项目实践共同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人才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专利联盟的构建策略及运作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彭小宝 侯思涵 +1 位作者 高颖睿 季小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43,共9页
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破解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保护、授权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高校专利联盟已成为完善中国知识产权治理... 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知识产权强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破解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知识产权保护、授权和管理方面的不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高校专利联盟已成为完善中国知识产权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应当积极建立专利联盟来增强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在介绍的美国专利联盟构建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国发展高校专利联盟的宏观环境和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特点,分析中国建设高校专利联盟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构想出三种模式的高校专利联盟发展路径,并对高校专利联盟的运作机理、运行模式、组织特点等要素进行探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校专利联盟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联盟 知识产权 “大学技术许可计划”(UT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效率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甜 窦钱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36,共6页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代表,利用SFA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在研发阶段约为0.565,在转化阶段约为0.470,企业间... “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代表,利用SFA模型从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对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效率在研发阶段约为0.565,在转化阶段约为0.470,企业间差距较小;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企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新疆和辽宁,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可以成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防止“中部塌陷”的有效渠道;研发阶段创新效率较高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软件等行业,转化阶段则集中在水利、制造业等行业,这些是创新驱动“中国智造”的直接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企业创新 创新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扼杀式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4
7
作者 张爽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2,共13页
近年来,扼杀式并购日渐演变为众多数字平台扩增市场力量,排除、限制竞争的终南捷径。这种短期内不影响市场结构的并购活动虽具有合法的交易外观,但却潜藏着深远的消极影响,其不仅会扰乱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给企业创新带来双向阻碍,... 近年来,扼杀式并购日渐演变为众多数字平台扩增市场力量,排除、限制竞争的终南捷径。这种短期内不影响市场结构的并购活动虽具有合法的交易外观,但却潜藏着深远的消极影响,其不仅会扰乱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给企业创新带来双向阻碍,还会对消费者福利造成实质性减损。现阶段,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法律尚未与数字平台发展同频,数字平台扼杀式并购的反垄断规制仍存在一些不足。譬如,以营业额为标准的事前审查申报制度过于单薄;传统方案中数字平台相关市场界定困难;现有举证责任分配有失妥当;事后监管疲软乏力。为促使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破解数字平台扼杀式并购的反垄断规制困境,可考虑将交易额纳入事前申报门槛,适度借鉴国外“守门人”制度,合理调适数字平台并购交易的举证责任,增设事后观察期制度,营造更加和谐、有序、公平、公正的数字法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扼杀式并购 反垄断 经营者集中 初创企业 推定违法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改革背景下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的行使逻辑 被引量:12
8
作者 葛章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改革举措,开辟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赋权之后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如何行使,成为当前学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总结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共有在权源、主体、客体、程序等方面的特殊性,阐释职务科技成果共有权的规范行使要求,强调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目标的协调,进而揭示职务科技成果共同所有权行使的典型风险。研究发现:事前的风险防范需优化权属自治,引导科研人员和单位在赋权协议标准条款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充分与细致的协商;事中的风险防范需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沟通交流渠道以促进协同防范;事后的风险防范需厘清各方主体的责任,落实风险共担以回应权责利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权改革 职务科技成果 科研人员 共有权 权利行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