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发病的始动环节? 被引量:6
1
作者 翁建平 毕艳 +1 位作者 朱大龙 管又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7-780,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为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作为代谢性疾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密切相关.NAFLD患者的T2DM发病风险增加近5倍,被认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为我国最常见的肝脏疾病.作为代谢性疾病,NAFL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密切相关.NAFLD患者的T2DM发病风险增加近5倍,被认为是T2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深入认识NAFLD与T2DM的关系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T2DM的发病机制,为制定T2DM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从肝脏脂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释放增加、影响机体整体代谢、损失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肠促胰岛素分泌和降低脂肪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等几个方面,探讨NAFLD在促发T2DM中的始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胞功能 肠促胰岛素样肽-1 炎症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 非酒精性脂肪肝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德海 张树庚 刘连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81-784,共4页
中性粒细胞诱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一种来源于中性粒细胞的DNA网状结构,能够捕获和杀死病原微生物,从而在宿主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ETs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 中性粒细胞诱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一种来源于中性粒细胞的DNA网状结构,能够捕获和杀死病原微生物,从而在宿主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ETs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且能够通过多种方式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其临床意义也逐渐突显出来.本综述重点阐述促癌微环境中NETs的形成及促进肿瘤复发转移的机制,并对NETs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肿瘤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MALT1基因易位对胃MALT淋巴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邵龙飞 许周毅 +2 位作者 梁佳毅 张亮 王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基因1(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translocation gene 1,MALT1)易位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 目的探究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基因1(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 lymphoma translocation gene 1,MALT1)易位对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免疫微环境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0例胃MALT淋巴瘤患者石蜡活检样本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CD68^(+)巨噬细胞、CD163^(+)M2型巨噬细胞、CD83^(+)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CD56^(+)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和CD33^(+)髓源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的浸润情况。利用HE染色对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判定,同时采用FISH检测40例胃MALT淋巴瘤中MALT1基因易位情况,根据HP感染和MALT1基因易位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免疫微环境及患者预后的差别。结果40例胃MALT淋巴瘤中HP感染阳性率为80%(32/40)。FISH技术鉴定MALT1基因易位阳性率为7.5%(3/40)。9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的对比分析中HP阴性组CD4^(+)T细胞浸润水平显著高于HP阳性组(78.73/HPF vs 40.42/HPF,P<0.001),而MALT1易位阳性组CD56^(+)NK浸润水平(2.76/HPF vs 5.58/HPF,P<0.05)显著低于MALT1易位阴性组。HP阴性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HP阳性组(P<0.05)。结论HP阴性组中CD4^(+)T细胞浸润水平显著高于HP阳性组,且可能与患者预后相关;MALT1易位阳性组中CD56^(+)NK细胞浸润水平显著低于易位阴性组,提示MALT1易位可能影响以NK细胞为代表的部分先天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MALT淋巴瘤 免疫微环境 幽门螺旋杆菌 MALT1基因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活性氧的生成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冯芷倩 鲍春梅 +4 位作者 汪海燕 杨涛 唐莉莉 徐若男 王福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36-943,共8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活性氧(ROS)的生成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88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58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纳入未治疗组,30例已进行核苷(酸)类似物(...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活性氧(ROS)的生成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4-9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88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58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纳入未治疗组,30例已进行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者纳入治疗组,同时选取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及病毒学指标的差异。采用二氢罗丹明123(DHR 123)荧光染料与中性粒细胞进行孵育,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中性粒细胞自发ROS生成水平,并分析其与HBV DNA载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相关性。分别使用完全培养基、HepG2细胞上清液及HepG2.2.15细胞上清液与健康人中性粒细胞共孵育,体外验证HBV病毒颗粒及蛋白对中性粒细胞自发ROS生成水平的影响。比较脂多糖(LPS)刺激后各组中性粒细胞继发ROS的生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未治疗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自发ROS生成水平增高(P<0.05),且与HBV DNA载量、HBsAg定量呈正相关(r=0.315,P=0.016;r=0.326,P=0.013),但与WBC、CRP、ALT及AST无明显相关性(P>0.05)。HepG2.2.15上清液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自发ROS生成水平增高(P<0.05)。LPS刺激后,未治疗组及治疗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继发ROS生成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HBV抗病毒治疗在降低病毒载量的同时可降低患者中性粒细胞自发ROS生成水平,但不能有效恢复LPS刺激后中性粒细胞继发ROS的生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抗病毒治疗 活性氧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MITF基因致病性新突变
5
作者 高玲丽 潘春晨 +1 位作者 鲍坚强 孙敬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研究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家系调查、临床检查和遗传学特征分析,对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取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结合耳聋基因靶向测序筛选致病基因... 目的研究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通过家系调查、临床检查和遗传学特征分析,对一个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临床表型及致病原因进行分析,提取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应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结合耳聋基因靶向测序筛选致病基因,然后利用Sanger测序对发现的致病基因位点进行验证,分析该突变位点在各物种中的保守性及该突变位点所在的结构域;通过Swiss model工具进行同源建模模拟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观察MITF基因突变前后对蛋白功能的影响;利用蛋白功能预测软件REVEL进行变异致病性的预测。结果该家系包含3代15人,先证者(Ⅲ-4)、姐姐(Ⅲ-3)、母亲(Ⅱ-4)及外婆(Ⅰ-4)4人被诊断为先天性双侧感音神经性聋,未发现皮肤毛发色素改变、虹膜异色、内眦间距异常、上肢异常、巨结肠等;父亲(Ⅱ-3)及其他家属(Ⅱ-5)表型正常。9项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筛查未发现致病突变;耳聋基因靶向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携带MITF基因的一个单杂合变异MITFc.730G>A(p.Gly244Arg,NM_000248),Sanger测序结果验证了先证者(Ⅲ-4)、患者Ⅰ-4、Ⅱ-4、Ⅲ-3的MITF基因c.730G>A(p.Gly244Arg,NM_000248)突变,变异来源于母亲,父亲未发现该位点的变异;该变异为杂合错义突变,在各物种中高度保守并位于bHLH-Zip结构域。Swiss model预测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图显示,该位点突变可能通过影响MITF基因与非特异性DNA的结合从而影响该蛋白质的功能。REVEL分析结果为D(预测为有害),提示可能为一个潜在的致病位点。结论MITF基因c.730G>A(p.Gly244Arg,NM_000248)位点可能为该非综合征型聋家系的致病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聋 MITF基因 基因突变 Sanger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