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6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林海波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康飞宇 王选朋 尹钊 戴兴建 林曦鹏 朱轶林 张弛 张宇鑫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俞振华 党荣彬 邱清泉 陈仕卿 史卓群 张华良 李浩秒 徐成 周栋 司知蠢 宋振 赵新宇 刘轩 梅文昕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149-2192,共44页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 本文对2024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储能又经历了高速发展的一年,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保持了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领域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机构和学者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WIPO国际发明专利数、新增集成示范和产业化项目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新型储能装机功率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历史性时刻,总体上中国储能实现了规模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2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阎景旺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戴兴建 张宇鑫 俞振华 宋振 彭煜民 马一鸣 郭欢 王星 周鑫 胡傲伟 张弛 相佳媛 张浩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谢飞 夏恒恒 杨重阳 邱清泉 艾巍 李浩秒 刘轩 梅文昕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9-1397,共39页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新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保持了全球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装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展望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有望继续高速发展,同时总体上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火灾科学的今天和明天 被引量:23
3
作者 范维澄 廖光煊 钟茂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1-16,共6页
对我国火灾科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火灾科学的兴起、我国火灾科学的发展以及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 ,并对我国火灾科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 火灾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火灾危险评价 火灾防治 安全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0
4
作者 范维澄 刘乃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简要回顾火灾科学的发展历程,重点综述近10年来中国火灾科学领域在火灾动力学机理与规律、火灾防治技术原理和火灾安全工程方法学等方面的重要基础研究进展,展望火灾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火灾科学的若干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 火灾科学 中国 火灾动力学 火灾防治技术 火灾安全工程方法学 发展趋势 重点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火灾科学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范维澄 刘乃安 陈海翔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4-14,共11页
为了获得对自然火灾现象的深入了解,从而促进消防安全设计/工程、消防管理以及灭火技术的发展,在中国NKBRSF(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基金)的赞助下,承担的“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五年计划项目。该项目从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与中国几... 为了获得对自然火灾现象的深入了解,从而促进消防安全设计/工程、消防管理以及灭火技术的发展,在中国NKBRSF(国家重点基础性研究基金)的赞助下,承担的“火灾动力学演化与防治基础”五年计划项目。该项目从2002年开始实施以来,与中国几个著名大学以及从事消防基础科学研究的研究所之间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2002-2004之间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做了总结,对中国基础火灾科学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科学基础研究 火灾动力学理论 消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和氧体积分数对火箭煤油火灾危险性的影响
6
作者 杨泽华 李朝莹 +2 位作者 余光辉 姚文彬 陆守香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0,共7页
针对发射场等特殊富氧场所存在的富氧燃烧火灾场景,使用火焰蔓延量热仪研究了辐照强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对火箭煤油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等火灾危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油量相同时,辐照强度越大,火箭煤油的点燃时间越短,热释放速率... 针对发射场等特殊富氧场所存在的富氧燃烧火灾场景,使用火焰蔓延量热仪研究了辐照强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对火箭煤油点燃时间、热释放速率等火灾危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油量相同时,辐照强度越大,火箭煤油的点燃时间越短,热释放速率越大,辐照强度30 kW/m^(2)时的峰值热释放速率为5 kW/m^(2)时的3倍;氧气体积分数对热释放速率的影响更为显著,60%氧气体积分数下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可达空气中的6倍以上.并计算了火灾性能指数和火灾增长指数,可为富氧环境中火箭煤油的着火爆炸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煤油 氧气体积分数 辐照强度 火灾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钠离子电池热失控特性实验研究
7
作者 李勇琦 李志远 +3 位作者 闻有为 王成东 段强领 王青松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57-1667,共11页
钠离子电池因其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然而,随着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工作系统研究了钠离子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热失控行为,... 钠离子电池因其原料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然而,随着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逐步推广,其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工作系统研究了钠离子电池在过热条件下的热失控行为,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正极材料对电池危害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Na_(3)V_(2)(PO_(4))_(3)电池相比,NaNi_(1/3)Fe_(1/3)Mn_(1/3)O_(2)电池具有更低的热失控触发温度、更短的触发时间以及更高的表面温度,表明其热失控危害性更高。恒容密闭罐体实验结果显示,钠离子电池在热失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其中NaNi_(1/3)Fe_(1/3)Mn_(1/3)O_(2)和Na_(3)V_(2)(PO_(4))_(3)电池的产气量分别为14.58 mol和13.16 mol,爆炸下限分别为7.5%和8.0%。本研究结果可为钠基储能电站的安全设计及风险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热失控行为 产气行为 爆炸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尺度融合的图像型航空火灾探测器
8
作者 张沛 任恒英 +3 位作者 田佳麒 陈童 闫伟伟 张为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针对飞行过程中,在高空气压较低,飞机货舱若发生火灾,烟雾颗粒半空悬浮,传统烟雾探测器难以检测,且在其它环境亦存在误漏报率较高,难以可视化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图像型火灾探测器,采用改进YOLOv5s算法实现烟火目标检测。首先将骨干网络... 针对飞行过程中,在高空气压较低,飞机货舱若发生火灾,烟雾颗粒半空悬浮,传统烟雾探测器难以检测,且在其它环境亦存在误漏报率较高,难以可视化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图像型火灾探测器,采用改进YOLOv5s算法实现烟火目标检测。首先将骨干网络替换为GhostNet轻量级骨干网络,便于硬件部署;在骨干网络与融合网络的连接处嵌入了协同注意力模块,强化对有效特征的提取。接着,针对火灾目标的发展变化特性,对特征融合网络中的C3结构进行改进,搭建了VoV-GSCSP模块,同时在融合网络和检测头之间嵌入Slim-ASFF模块,共同加强不同尺度特征融合的同时,实现了整体网络的进一步轻量化。最后,将回归损失替换为Focal EIOU,解决了惩罚项失效问题,并且提高了对正样本的预测能力。图像型航空火灾探测器以国产AI芯片RK3588为核心,连接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通过网络实现与机载显示系统的信息交互。测试结果表明:在模拟飞机货舱顶部四角布置设备,可实现10 s内火焰报警,20 s内烟雾报警,为确保航空器安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K3588 火灾检测 改进YOLOv5s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地铁车厢内火灾高温烟气蔓延及热辐射分布特性研究
9
作者 吴敏思 董克 +2 位作者 翟月 韩新竹 朱小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5-662,共8页
鉴于地铁车厢内火灾对人员生存条件相关的全尺寸试验研究匮乏,本文以沈阳地铁车厢结构为依据,通过全尺寸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地铁车厢内部火灾场景中的环境条件变化。从温度、有毒气体、能见度和热辐射4个方面分析火灾对人体的危害。研... 鉴于地铁车厢内火灾对人员生存条件相关的全尺寸试验研究匮乏,本文以沈阳地铁车厢结构为依据,通过全尺寸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地铁车厢内部火灾场景中的环境条件变化。从温度、有毒气体、能见度和热辐射4个方面分析火灾对人体的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封闭地铁车厢内,由于供氧量受限,可燃物的燃烧功率显著小于开放空间下的燃烧功率。高温烟气在车厢顶部均发生匀速蔓延,且蔓延速度与燃烧功率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全尺寸燃烧试验得出了可燃物上方温度分布无量纲拟合方程和车厢顶部温度轴向分布无量纲拟合方程。本研究所设置的3种可燃物中,对人体危害程度顺序为:1 000 mL油盘火>500 mL油盘火>行李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地铁车厢 火灾 烟气蔓延 热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火灾爆炸的瞬态高温场检测系统设计
10
作者 肖菊 郝志勇 +1 位作者 周蔓兰 胡伟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86-1991,共6页
温度场的瞬态分布是评估爆炸毁伤程度的重要指标。火灾过程中的爆炸、爆燃等现象会给抢险救援带来极大的风险,故研究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毁伤范围等对提高消防灭火安全性十分必要。为了对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分布范围及... 温度场的瞬态分布是评估爆炸毁伤程度的重要指标。火灾过程中的爆炸、爆燃等现象会给抢险救援带来极大的风险,故研究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变化规律,毁伤范围等对提高消防灭火安全性十分必要。为了对爆炸过程中瞬态温度场的分布范围及温度值进行定量分析,搭建了一种基于光谱归一化的辐射测温系统。现有文献中主要利用辐射测温的方式测量爆炸火焰,多采用单一波长计算爆炸区域内的亮温场,但这样无法解算真温值。针对该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分区采集的图像获取结构,提出了一种光谱归一化辐射测温算法。系统由成像透镜组、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和多光谱相机构成。成像透镜组用于收集待测区域的爆炸辐射,并实现准直与聚焦。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是将4个不同特征波长的窄带滤光片拼接在一起,使面阵CCD感光面上可以同时获取图像。该设计以牺牲1/4的空间分辨率的代价换取同时获取4个特征波长的测试图像。最后由多光谱相机同时获取4个特征波长条件下的多光谱图像,再通过处理模块完成基于辐亮度的温度反演,最终获得爆炸区域内的温度场及瞬态变化过程。实验采用S16型热电偶传感器标定爆炸区域实际位置上的瞬时温度,采用M20型红外热像仪的测试结果标定爆炸区域的温度场瞬态范围。热电偶传感器温度测试结果显示距离1.0与5.0 m处,最高温度分别为1625和810℃。本系统的反演结果分别为1602和783℃,相对误差均值为3.1%。热像仪的范围测试结果显示,最大范围为6.9 m×6.0 m。本系统为7.2 m×6.3 m,相对误差均值小于5%。验证了本系统采用4个特征波长分区图像反演爆炸区域瞬时温度场的可行性。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瞬态温度反演精度高,且具备三维温度场重建能力,支持爆炸范围动态识别能力。在火灾爆炸等领域具有更大的应用潜力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测温 瞬态温度场 多波长组合窄带滤光片 光谱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塑性装饰材料大尺度火灾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徐亮 张和平 +1 位作者 万玉田 谢启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63-568,共6页
选择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热塑性装饰材料PP,PE,PS,PMMA和PVC,借助ISO9705全尺寸多功能热释放速率实验台对其火灾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热塑性材料存在固体表面燃烧(PMMA和PVC)与流动燃烧(PP,PE和PS)2种燃烧形式,其中固体表面燃烧受壁面... 选择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热塑性装饰材料PP,PE,PS,PMMA和PVC,借助ISO9705全尺寸多功能热释放速率实验台对其火灾特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热塑性材料存在固体表面燃烧(PMMA和PVC)与流动燃烧(PP,PE和PS)2种燃烧形式,其中固体表面燃烧受壁面火蔓延控制,流动燃烧受油池火控制;通过对热解机理的探讨发现热解机理是控制材料燃烧形式的主要因素;通过材料流动能力、油池火发展和热释放速率的比较发现,流动能力对流动燃烧的影响非常大,材料流动能力越好越不利于油池火的形成与发展,所能达到的火灾规模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装饰材料 大尺寸火灾实验 固体表面燃烧 流动燃烧 热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在火灾科学与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2
作者 丛北华 廖光煊 韦亚星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63-69,共7页
计算机模拟技术尤其是场模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完善的高新技术,在许多工程领域和基础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大灾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在介绍场模拟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场模拟方法中大涡模拟技术的基本... 计算机模拟技术尤其是场模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完善的高新技术,在许多工程领域和基础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大灾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在介绍场模拟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场模拟方法中大涡模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引入火灾动力学的研究中。列出了火灾动力学大涡模拟的基本方程、湍流模型、燃烧模型和幅射模型。并用此方法模拟了油罐区火灾动力学演化实例,据此可提出更有效的控制和补救措施。 通过利用场模拟方法中的大涡模拟技术研究典型工业重点火灾危险源——油罐区火灾动力学演化实例,可以看出场模拟技术在安全工程领域方面的发展前景。预计它将成为安全工程领域中的安全管理、危险性评估以及安全事故处理决策支持等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 火灾科学 场模拟方法 大涡模拟技术 火灾动力学 油罐区 安全管理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建筑火灾烟气运动的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伟 侯建德 +2 位作者 廖光煊 卢平 厉培德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18-21,8,共5页
火灾烟气是导致多层建筑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结合多层建筑的实际情况 ,利用缩尺度模型实验楼模拟多层建筑火灾的典型情况 ,对其火灾烟气自火源产生后的运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烟气沿程由于热交换温度不断降低 ,会迅速... 火灾烟气是导致多层建筑火灾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结合多层建筑的实际情况 ,利用缩尺度模型实验楼模拟多层建筑火灾的典型情况 ,对其火灾烟气自火源产生后的运动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烟气沿程由于热交换温度不断降低 ,会迅速达到顶部楼层并立即沉降 ,而且不同工况条件下所包含的有毒成分浓度随着火源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够较好地符合实际火灾的一些典型调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建筑 火灾烟气 火源 楼层 沉降 情况 模型实验 运动 升高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被阴燃火灾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谭家磊 汪彤 +1 位作者 宗若雯 谢昱姝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8-481,共4页
针对烟头引燃棉被的火灾案例,实验测量烟头的表面温度及热辐射强度,得到烟头表面最高温度可达289℃,很容易引燃棉被等可燃物。通过无被套棉被的阴燃实验和有被套棉被的阴燃转明火实验发现,在没有被套的情况下,棉絮间空隙较大,无法积聚热... 针对烟头引燃棉被的火灾案例,实验测量烟头的表面温度及热辐射强度,得到烟头表面最高温度可达289℃,很容易引燃棉被等可燃物。通过无被套棉被的阴燃实验和有被套棉被的阴燃转明火实验发现,在没有被套的情况下,棉絮间空隙较大,无法积聚热量,只能阴燃而无明火;有被套情况下,产生的热量大部分被阻隔在棉被内部,散热速度较慢,提供了棉被阴燃转明火所需的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燃 棉被 烟头温度 热辐射强度 明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长通道内火灾烟气毒性成分空间分布的实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冯文兴 杨立中 +1 位作者 方廷勇 范维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利用模拟狭长通道的小型实验台研究了火灾烟气传播过程中毒性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烟气成分的分布沿着水平方向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远离火源的位置呈上下两层分布,符合两层区域模型,而在离火源较近位置则递变分布,则须用场模型或... 利用模拟狭长通道的小型实验台研究了火灾烟气传播过程中毒性成分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发现,烟气成分的分布沿着水平方向呈现不同的特点,在远离火源的位置呈上下两层分布,符合两层区域模型,而在离火源较近位置则递变分布,则须用场模型或者多层区域模型评估.实验表明,烟气毒性成分的浓度峰值随高度的降低呈现明显的阶梯变化,在过渡区段骤升骤降.实验测量到,CO和CO2迁移时浓度峰值在远离火源处仍然保持相当高的浓度甚至高于火源近处的浓度,这与火灾中很多遇难者死于远离火源位置的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烟气 狭长通道 毒性成分 CO 区域模型 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排烟控制小室火灾烟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游宇航 李元洲 +1 位作者 王浩波 霍然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9-264,共6页
采用全尺寸实验对较大火源功率下机械排烟控制小室火灾烟气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小室内的温度分布特点以及所稳定的烟气层高度,通过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较大火源功率下3种经典羽流模型在小室机械排烟过程中的适用范围.结... 采用全尺寸实验对较大火源功率下机械排烟控制小室火灾烟气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根据小室内的温度分布特点以及所稳定的烟气层高度,通过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了较大火源功率下3种经典羽流模型在小室机械排烟过程中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在火源功率大于250 kW时,Heskestad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并进一步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修正了Heskestad模型,从而得出较大火源功率下,控制烟气从小室溢出所需要的风机风量与火源功率以及所控制的烟气层高度之间的半经验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室火灾 机械排烟速率 烟气层高度 羽流模型 全尺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单室内单人沙发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昀 张和平 +2 位作者 徐亮 王蔚 朱五八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3-427,共5页
室内家具引起的火灾对人和财产的威胁非常大,本文重点研究单人沙发的燃烧特性,以及对室内火灾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实验是在符合ISO9705的标准单室(3.6m×2.4m×2.4m)内进行的,通过对两个相同的单人沙发进行全尺寸火灾实验模拟,测... 室内家具引起的火灾对人和财产的威胁非常大,本文重点研究单人沙发的燃烧特性,以及对室内火灾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实验是在符合ISO9705的标准单室(3.6m×2.4m×2.4m)内进行的,通过对两个相同的单人沙发进行全尺寸火灾实验模拟,测量沙发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以及室内温度场等火灾参数,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火灾安全性能化设计和计算机模拟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沙发的热释放速率与质量损失速率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人沙发 全尺寸 火灾动力学 热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地铁岛式站点火灾模型实验研究(1)——实验设计 被引量:38
18
作者 钟茂华 史聪灵 +3 位作者 涂旭炜 符泰然 何理 厉培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3-9,共7页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深埋站点将越来越多。深埋地铁站点及区间隧道消防安全是深埋站点设计的一个急需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及后续文章将介绍笔者对深埋地铁站点的火灾模型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对模型实验的设计、车站站台公共...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深埋站点将越来越多。深埋地铁站点及区间隧道消防安全是深埋站点设计的一个急需解决的科学难题,本文及后续文章将介绍笔者对深埋地铁站点的火灾模型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对模型实验的设计、车站站台公共区大系统、轨顶排烟系统、轨底排烟系统、区间隧道排烟系统、测量系统设计等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车站 火灾 模型实验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水雾熄灭K类火灾的全尺寸模拟实验 被引量:13
19
作者 房玉东 刘江虹 +1 位作者 林霖 廖光煊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8-322,共5页
利用ISO 9705全尺寸多功能热释放速率测试仪在开放空间研究了细水雾作用下K类火灾的发展过程,实验中对细水雾作用下食用油火的温度、热释放速率及烟气的主要特性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分析了预燃时间对灭火有效性的影响,系统地... 利用ISO 9705全尺寸多功能热释放速率测试仪在开放空间研究了细水雾作用下K类火灾的发展过程,实验中对细水雾作用下食用油火的温度、热释放速率及烟气的主要特性参数变化规律进行了测量与研究,分析了预燃时间对灭火有效性的影响,系统地阐述了细水雾作用下K类火灾关键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细水雾可以有效地抑制K类火灾的发展,在其作用下火焰温度及热释放速率快速降低,并可以有效地冲刷烟气,降低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浓度,提高氧气的浓度及火场能见度.同时利用稳定火源热释放速率模型计算了K类火灾发展阶段的热释放速率,与实验测量结果比较发现,模型可准确地预测K类火灾发展阶段的热释放速率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水雾 K类火 热释放速率 消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地铁岛式站点火灾模型实验研究(2)——列车火灾 被引量:34
20
作者 史聪灵 钟茂华 +3 位作者 涂旭炜 符泰然 何理 厉培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6年第2期14-18,共5页
列车停靠站台时一旦发生火灾,火灾烟气将向站台和区间隧道空间蔓延。尤其对于深埋地铁车站,如何控制车站列车火灾是地铁设计过程中必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这里,笔者利用深埋地铁车站模型实验台研究了列车停靠在站台时发生火灾情况下,... 列车停靠站台时一旦发生火灾,火灾烟气将向站台和区间隧道空间蔓延。尤其对于深埋地铁车站,如何控制车站列车火灾是地铁设计过程中必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这里,笔者利用深埋地铁车站模型实验台研究了列车停靠在站台时发生火灾情况下,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分析了火灾烟气有效控制方案,研究结果有利于火灾时深埋车站排烟模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埋车站 列车火灾 模型实验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