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0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研究
1
作者 孙倩 沈振民 +10 位作者 杨颂 王子豪 王元庆 梁琨 尚卫东 王培培 俞越 赵号 吕红 刘正坤 郑永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8,共13页
海洋立体结构信息是未来实现海洋透明与海洋强国的基础,针对海洋剖面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同源同域一体化探测空白,开展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方案研究,提出新型激光主被动复合、能谱复用探测技术体制... 海洋立体结构信息是未来实现海洋透明与海洋强国的基础,针对海洋剖面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同源同域一体化探测空白,开展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方案研究,提出新型激光主被动复合、能谱复用探测技术体制,面向未来星载应用,完成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载荷系统设计。其中,激光器谱段设计为486、532 nm多波长一体化最佳配比输出,光电接收探测系统选用1 m×5 m超大口径可折叠光栅主镜,经过仿真分析,探测系统可实现大洋水深100 m深度、温度、盐度以及后向散射系数等多要素同源探测能力,同等体积包络条件下,能量收集能力提升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海洋剖面探测 主被动复合 大口径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软开关高压脉冲电容恒流充电技术分析 被引量:38
2
作者 尚雷 王相綦 +3 位作者 裴元吉 赵涛 冯光耀 王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41-244,共4页
介绍了新型软开关脉冲电容充电技术 ,其基本电路采用串联谐振拓扑 ,具备零电流开关、恒流充电、内在短路保护等优点。导出了该基本电路重要参数的计算公式。仿真了一个 1 6k J/ s充电电源的波形。在重复频率较高、负载电容容量偏小时的... 介绍了新型软开关脉冲电容充电技术 ,其基本电路采用串联谐振拓扑 ,具备零电流开关、恒流充电、内在短路保护等优点。导出了该基本电路重要参数的计算公式。仿真了一个 1 6k J/ s充电电源的波形。在重复频率较高、负载电容容量偏小时的不利情况下 ,在基本恒流电路的基础上 ,探讨了几种改善充电电压稳定性的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容 充电 软开关 恒流源 仿真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固态脉冲调制器技术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尚雷 李为民 +2 位作者 丛晓艳 谭泓 陆业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8-30,共3页
介绍了目前国际高能粒子加速器领域中大功率固态高压脉冲调制器的发展状况,讨论了串联开关型和感应叠加型两种技术路线的特点,后者因输入电压低、变压器采用同轴结构等原因有一定的优越性。建立了单元电路的简化模型,仿真显示减少单元... 介绍了目前国际高能粒子加速器领域中大功率固态高压脉冲调制器的发展状况,讨论了串联开关型和感应叠加型两种技术路线的特点,后者因输入电压低、变压器采用同轴结构等原因有一定的优越性。建立了单元电路的简化模型,仿真显示减少单元电路漏感是实现快速脉冲的关键。该路线涉及大功率IGBT快速驱动技术、同轴磁芯设计等其它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一台34 MW速调管的调制器设计方案和单元电路输出波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 脉冲功率 速调管 感应叠加 固态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滴喷射技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高琛 黄孙祥 +3 位作者 陈雷 刘磁辉 刘小楠 鲍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14-722,共9页
液滴喷射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定位精度高等优势,除喷墨打印外,在无模具成形、微机械和微器件制造、生物芯片、材料合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这些进展,并简要介绍本课题组设计研制的8喷头组合溶液喷射合成仪及其性能... 液滴喷射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定位精度高等优势,除喷墨打印外,在无模具成形、微机械和微器件制造、生物芯片、材料合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这些进展,并简要介绍本课题组设计研制的8喷头组合溶液喷射合成仪及其性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喷射 无模具成形 微制造 并行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LIGA技术制作微型螺旋形加速度开关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新龙 熊瑛 +2 位作者 陈光焱 田扬超 刘刚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2-1158,共7页
微型加速度开关是用于空间飞行体中感受加速度并完成致动的重要惯性器件。本文采用UV-LIGA技术,结合SU-8厚胶工艺、微电铸工艺以及牺牲层技术,制作了微型螺旋形加速度开关。研究了牺牲层工艺、SU-8光刻技术以及螺旋形弹簧形变控制等微... 微型加速度开关是用于空间飞行体中感受加速度并完成致动的重要惯性器件。本文采用UV-LIGA技术,结合SU-8厚胶工艺、微电铸工艺以及牺牲层技术,制作了微型螺旋形加速度开关。研究了牺牲层工艺、SU-8光刻技术以及螺旋形弹簧形变控制等微细加工的工艺细节;分析了多种牺牲层材料的特性,优选了与工艺相适应的Zn牺牲层体系,解决了微结构易脱落的工艺问题。通过优化微电铸工艺来减小金属膜层的内应力,优化牺牲层释放工艺来避免腐蚀过程对弹簧膜结构的冲击。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工艺优化可得到平整的微型螺旋形弹簧—质量块结构,螺旋弹簧厚度为20μm,质量块厚度达200μm,本文的工作可为大批量、低成本地研制微型加速度开关提供工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LIGA SU-8光刻 加速度触发开关 牺牲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铅铋氧浓度测量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王改英 柏云清 +3 位作者 高胜 张敏 黄群英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9,共5页
液态铅铋合金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中散裂靶兼冷却剂的主要候选材料。氧浓度是影响液态铅铋合金(LBE)对结构材料腐蚀的关键因素,而氧传感器是实现液态铅铋合金中氧浓度精确测量的重要部件,本研究设计研制了一种液态铅铋系统氧传... 液态铅铋合金是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中散裂靶兼冷却剂的主要候选材料。氧浓度是影响液态铅铋合金(LBE)对结构材料腐蚀的关键因素,而氧传感器是实现液态铅铋合金中氧浓度精确测量的重要部件,本研究设计研制了一种液态铅铋系统氧传感器并基于自主研制的高温液态铅铋合金氧测控预研平台,初步开展了氧饱和LBE中的氧浓度测量实验。实验结果显示,300~400℃的氧饱和LBE中,氧传感器的电压信号(E)随温度(T)变化的实验曲线与理论曲线变化趋势相吻合;相对于300℃<T<350℃温度范围,氧传感器在350℃<T<400℃范围内的测量性能更好,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约为17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铅铋合金 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SFET亚微秒固态调制器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相綦 冯德仁 +4 位作者 何宁 郝浩 徐玉存 赵枫 尚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103,共5页
报道了以高速MOSFET作开关进行的亚微秒强流刚管调制器技术的相关试验研究.试验中以电容作储能器件,感应叠加方式作为输出,并采用特殊的几何形状屏蔽结构,成功调试出了平顶为70ns、上升与下降沿20ns、重复频率20-24kHz可调变、输出... 报道了以高速MOSFET作开关进行的亚微秒强流刚管调制器技术的相关试验研究.试验中以电容作储能器件,感应叠加方式作为输出,并采用特殊的几何形状屏蔽结构,成功调试出了平顶为70ns、上升与下降沿20ns、重复频率20-24kHz可调变、输出最大脉冲电流40A的小型固态刚管调制器试验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调制器 梯形波 感应叠加 屏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闭环控制技术的开关直流稳流电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涛 王相綦 +2 位作者 张海燕 王琳 李为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应用双闭环反馈控制技术,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提高输出精度,设计了一台120A/95V的直流稳流电源,它由UC3875管理,工作频率为25 kHz.电源的输出电流精度好于1×10-5,且稳定性好、瞬态响应快.
关键词 精度 双闭环控制 移相控制全桥变换器 直流稳流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编程图形处理器的可视化技术在中子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龙鹏程 罗月童 +6 位作者 邹俊 黄善清 李佳 闫锋 范言昌 吴宜灿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42-1045,共4页
随着计算模型规模与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中子学自动建模程序的发展,中子学计算后处理已逐渐成为中子学分析工作的瓶颈。FDS团队为提高中子学计算后处理效率,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自主研发了集数据管理、预处理与可视化分析于一... 随着计算模型规模与复杂性的不断提高、中子学自动建模程序的发展,中子学计算后处理已逐渐成为中子学分析工作的瓶颈。FDS团队为提高中子学计算后处理效率,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等相关技术,自主研发了集数据管理、预处理与可视化分析于一体的中子学可视化系统SVIP-N;并基于可编程图形处理(programm abl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实现了体数据的裁剪可视化等高级功能。以国际热核实验堆ITER的中子通量密度场为测试用例进行的测试与初步应用实践表明,SVIP-N显著简化了中子学分析工作的流程,提高了分析效率,为中子学计算后处理提供了直观、高效、实用的可视化分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学分析 科学计算可视化 体数据裁剪 可编程图形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磁铁脉冲发生器技术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超 尚雷 +2 位作者 刘祖平 李为民 郭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0-483,共4页
为了配合合肥光源的满能量注入系统升级,分析了传输线型,简化PFN(脉冲形成网络)型和固态感应叠加型等几种用于冲击磁铁的高压大电流脉冲发生器技术和升级需要的冲击磁铁参数。建立了几种脉冲发生技术相应的的基本电路模型,并利用通用电... 为了配合合肥光源的满能量注入系统升级,分析了传输线型,简化PFN(脉冲形成网络)型和固态感应叠加型等几种用于冲击磁铁的高压大电流脉冲发生器技术和升级需要的冲击磁铁参数。建立了几种脉冲发生技术相应的的基本电路模型,并利用通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仿真计算了相关参数,比较分析了各自的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新型的磁耦合固态感应叠加型脉冲发生器,建立了基于IGBT开关的感应叠加脉冲发生器样机,给出了实验波形。结果表明,感应叠加型脉冲发生器可以满足升级改造的要求,并具有脉冲上升下降时间较快,脉宽可调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发生器 传输线 PFN 固态调制器 感应叠加 IGBT 冲击磁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对数比处理技术的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顺富 孙葆根 +1 位作者 高辉 卢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03-1907,共5页
对于双丝型同步光位置检测器,对数比处理技术较差比和处理技术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和动态范围。利用美国BB公司的高精度对数运算放大器LOG112实现电流电压转换,研制了一种采用对数比处理技术的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垂直方向光位置测量分... 对于双丝型同步光位置检测器,对数比处理技术较差比和处理技术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和动态范围。利用美国BB公司的高精度对数运算放大器LOG112实现电流电压转换,研制了一种采用对数比处理技术的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垂直方向光位置测量分辨率约为1μm,线性范围大于±3 mm。与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原有同步光位置测量系统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光位置 双丝型光位置检测器 差比和处理 对数比处理 机器研究光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管道低温溅射镀TiN薄膜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耀锋 王勇 +5 位作者 尉伟 王建平 范乐 蒋道满 朱存宝 刘祖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81-1384,共4页
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加速器细长管道真空室的低温溅射镀TiN薄膜装置。利用该装置,对Ф86mm×2000mm的不锈钢管道真空室进行溅射镀TiN膜实验,并对镀膜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加速器管道真空室内壁溅射镀TiN膜的表面处理参数... 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加速器细长管道真空室的低温溅射镀TiN薄膜装置。利用该装置,对Ф86mm×2000mm的不锈钢管道真空室进行溅射镀TiN膜实验,并对镀膜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适用于加速器管道真空室内壁溅射镀TiN膜的表面处理参数。样品测试结果表明:在压强为80~90Pa、基体温度为160~180℃的镀膜参数下,不锈钢管道内壁获得的TiN薄膜最佳,薄膜沉积速率为0.145nm/s。镀膜后真空室的二次电子产额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直流溅射 TIN膜 不锈钢真空室 二次电子产额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网格技术在板状燃料组件流道阻塞事故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化平 樊文远 郭赟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了精确地研究各流道之间冷却剂不能相互交混的板状燃料组件中局部流道阻塞的瞬态效应,利用ANSYS FLUENT 12.1中的动网格功能,对板状燃料组件入口发生95%堵塞时堵塞薄面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到流道入口并发生堵塞的工况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 为了精确地研究各流道之间冷却剂不能相互交混的板状燃料组件中局部流道阻塞的瞬态效应,利用ANSYS FLUENT 12.1中的动网格功能,对板状燃料组件入口发生95%堵塞时堵塞薄面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到流道入口并发生堵塞的工况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动网格技术在模拟流道阻塞事故上是方便可行的,而且在可以预期的堵塞薄面运动速度范围内,选择上腔室冷却剂的平均速度作为堵塞薄面的移动速度即可满足计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道阻塞 板状燃料组件 CFD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在风险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殷园 汪进 +4 位作者 王芳 胡丽琴 李亚洲 吴宜灿 FDS团队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风险监测系统需要对核电站风险水平进行实时分析计算,对计算速度的要求较高,并且核电站相关人员制定的维修计划中存在多个状态,传统的计算方法是在普通计算机上串行执行所有的计算任务,没有充分利用多核的计算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风险监测系统需要对核电站风险水平进行实时分析计算,对计算速度的要求较高,并且核电站相关人员制定的维修计划中存在多个状态,传统的计算方法是在普通计算机上串行执行所有的计算任务,没有充分利用多核的计算资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核技术的并行计算方法,对多核并行计算技术在概率安全评价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原本需要数小时的串行计算工作可以转化成数分钟完成的并行任务,计算速度得到了有效提升,从而能够更快的进行实时风险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 并行计算 风险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拥华 徐彭寿 +1 位作者 徐法强 潘海斌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2-332,共21页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 (ARPES)是研究晶体表面电子结构 ,如能带 ,费米面 ,以及多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概述了光电子激发的一般过程和单粒子近似下的理论模型。详细讨论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能带勾画 (EnergyBandMapping)和费米面成像 ...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 (ARPES)是研究晶体表面电子结构 ,如能带 ,费米面 ,以及多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本文概述了光电子激发的一般过程和单粒子近似下的理论模型。详细讨论了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能带勾画 (EnergyBandMapping)和费米面成像 (FermiSurfaceMapping)技术 ,以及高分辨下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在强相关体系研究中的应用。文章最后简单介绍了当前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研究的新进展 ,如研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表面电子结构 ,有机功能材料与金属的界面 ,金属超薄膜中的量子阱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分辨光电子能谱 能带 费米面 多体相互作用 电子结构 表面 同步辐射 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技术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小锋 周晓国 +4 位作者 牛铭理 刘世林 刘付轶 单晓斌 盛六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9-407,共9页
基于同步辐射的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技术采用双速度聚焦电场同时控制电子和离子的飞行轨迹,提高了收集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应用该技术开展了一些原子和分子的实验研究,分别测量了相应的阈值光电子谱、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质... 基于同步辐射的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技术采用双速度聚焦电场同时控制电子和离子的飞行轨迹,提高了收集效率和能量分辨率.应用该技术开展了一些原子和分子的实验研究,分别测量了相应的阈值光电子谱、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质谱、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光谱和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展现了该技术在离子结构分析、混合物成分辨别和具有态选择的离子解离动力学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光离子符合 速度成像 阈值光电子 同步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的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义麟 付绍军 +4 位作者 陶晓明 黄文浩 褚家如 L.Monica A.M.Baro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5年第6期429-431,共3页
介绍了用离子束抛光法获得硅的超光滑表面的方法,并给出了不同抛光条件下表面粗糙度的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结果,其中最好的表面粗糙度达0.12nm(有效值)。
关键词 离子束抛光 超光滑表面 硅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光电离质谱技术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成园 潘洋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4-531,I0009,共19页
原位质谱技术具有原位、微量、实时、在线、无需样品预处理的特点。近年来,基于不同电离原理开发的原位离子化技术相继问世。原位光电离是一种基于大气压光电离的离子化技术,具有无电离极性歧视、电离碎片少以及抗基质效应强等优点。原... 原位质谱技术具有原位、微量、实时、在线、无需样品预处理的特点。近年来,基于不同电离原理开发的原位离子化技术相继问世。原位光电离是一种基于大气压光电离的离子化技术,具有无电离极性歧视、电离碎片少以及抗基质效应强等优点。原位光电离通常需引入掺杂剂以增强离子化效率,待测物既可通过光致直接电离,亦可通过光电离诱导的离子分子反应电离,可分析掺有复杂基质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应用领域包括环境污染、国家安全、临床医疗、生命科学等。本工作阐述了光电离的基本原理,对几种典型的原位光电离质谱技术及应用领域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原位光电离质谱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 光电离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卫 李承祥 +1 位作者 张国斌 盛六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9-102,共4页
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具有测量灵敏度高、微区分析和无损检测等优点,在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常规红外光源的低亮度、低空间分辨率、得到的显微光谱信噪比差,限制了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应用。同步红外辐... 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具有测量灵敏度高、微区分析和无损检测等优点,在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常规红外光源的低亮度、低空间分辨率、得到的显微光谱信噪比差,限制了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应用。同步红外辐射以其高亮度的特性成为傅立叶变换红外显微光谱技术的理想光源,将其分辨率提高到接近红外波长或衍射限,极大地提高了红外显微光谱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红外 显微光谱 微区分析 材料学 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光电发射谱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邹崇文 徐彭寿 +1 位作者 潘海斌 徐法强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1-452,共22页
 本文介绍了反光电发射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并详细综述了这种技术在表面科学,磁性材料,强关联复杂系统和高分子聚合材料等方面最新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反光电发射谱 化学分析 非占据态 电子结构 费米能级 表面科学 磁性材料 强关联复杂系统 高分子聚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