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光刻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微纳加工与纳米器件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琨 林罡 +2 位作者 刘刚 田扬超 王晓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7-103,共7页
电子束光刻是微电子技术领域重要的光刻技术之一,它可以制备特征尺寸10nm甚至更小的图形。随着电子束曝光机越来越多地进入科研领域,它在微纳加工、纳米结构的特性研究和纳米器件的制备等方面都呈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几种常见的... 电子束光刻是微电子技术领域重要的光刻技术之一,它可以制备特征尺寸10nm甚至更小的图形。随着电子束曝光机越来越多地进入科研领域,它在微纳加工、纳米结构的特性研究和纳米器件的制备等方面都呈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以几种常见的电子束曝光机为例,说明电子束光刻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一些它在纳米器件和微纳加工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光刻 微纳加工 纳米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锡(Sn)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瞿沁嫄 刘桂建 +2 位作者 孙梅 齐翠翠 刘源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73,共6页
锡(Sn)被认为是具有环境负效应的元素。近年来,不同地区的沉积物样品显示近几十年来地壳中的Sn明显快速上升,并认为煤炭的燃烧可能是导致环境中Sn含量增加的重要途径。锡在中国煤中的平均含量约为3.38μg/g,略高于世界煤中Sn的均值,与... 锡(Sn)被认为是具有环境负效应的元素。近年来,不同地区的沉积物样品显示近几十年来地壳中的Sn明显快速上升,并认为煤炭的燃烧可能是导致环境中Sn含量增加的重要途径。锡在中国煤中的平均含量约为3.38μg/g,略高于世界煤中Sn的均值,与上地壳的含量基本持平。由于煤中Sn的含量在10^(-6)量级,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考虑选择利用ICP-MS和高精度AAS结合微波消解技术对Sn进行测定。因为该元素本身在煤中含量微少,几乎不以独立的矿物相存在,因此鲜少有文献报道。但在本文中,还是提出了几种Sn在煤中的可能存在方式:锡石态、硫化物态、钽铌矿物中的类质同象、有机结合态、硅酸盐矿物中的类质同象,以及非紧密结合的可交换离子态。并以中国典型的高Sn煤层为例,分析了高Sn煤出现的可能原因。此外,当煤中Sn的赋存状态为可交换离子态与有机质结合态时,部分Sn可以在煤的开采和燃烧中迁移并进入环境,应当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 丰度 赋存状态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公里量子通信实验的可移动式一体化纠缠源 被引量:5
3
作者 周飞 曹原 +2 位作者 印娟 任继刚 彭承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4-229,共6页
利用准相位匹配技术和Sagnac环结构设计研制了一套高亮度、高稳定性、小型化、可移动式的一体化纠缠源系统.此纠缠源基于周期极化磷酸钛氧钾(PPKTP)晶体参量下转换过程,亮度达到了13.8 Mcps,偏振对比度好于98%,纠缠度达到0.9 357,温度... 利用准相位匹配技术和Sagnac环结构设计研制了一套高亮度、高稳定性、小型化、可移动式的一体化纠缠源系统.此纠缠源基于周期极化磷酸钛氧钾(PPKTP)晶体参量下转换过程,亮度达到了13.8 Mcps,偏振对比度好于98%,纠缠度达到0.9 357,温度变化和机械振动测试引起的计数率抖动小于5%.此系统成功地应用到了外场百公里量子纠缠分发和连续长时间关联速度下限测量试验中,从而为进一步实现空间纠缠源载荷提供了良好的试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缠源 小型化 一体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挑战 被引量:9
4
作者 方芳 肖卫华 田志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以MHC I非依赖识别机制和快速杀伤病变细胞能力、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风险、可采用异体细胞回输、体内存活周期短和无细胞因子风暴等长期和不可预期风险较低等特点和优势,使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 自然杀伤(NK)细胞具有以MHC I非依赖识别机制和快速杀伤病变细胞能力、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D)风险、可采用异体细胞回输、体内存活周期短和无细胞因子风暴等长期和不可预期风险较低等特点和优势,使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虽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NK细胞相比干细胞来源NK和NK细胞系在安全性和肿瘤杀伤能力上相对更好,但细胞制备技术的效率、稳定性和安全性仍有待完善;NK细胞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载体,但外周血来源NK细胞转染效率较低,影响了CAR-NK的研发进程。由于NK细胞来源和培养技术的多样性,使细胞制品的活性不一,虽然NK细胞在抗血液肿瘤治疗中表现相对突出,但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仍有待验证。总之,NK细胞应用开发近年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生产技术和临床疗效等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过继转输 回输 NK细胞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贯叶连翘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小华 邓斌 +2 位作者 张晓军 龙石红 王存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431-6432,6509,共3页
[目的]探讨贯叶连翘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溶剂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贯叶连翘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进... [目的]探讨贯叶连翘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微波功率、提取溶剂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确定微波辅助提取贯叶连翘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超声波提取法、索氏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微波辅助提取贯叶连翘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70%、液固比为30∶1、微波功率450 W、微波提取时间5 min,在该条件下贯叶连翘总黄酮得率为6.02%。微波辅助提取5 m in与索氏法提取4 h、超声波法提取1 h得率相当。[结论]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快速、高效、节能、选择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叶连翘 微波提取 总黄酮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星地量子通信成码率预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6
作者 龚云洪 付皓斌 +3 位作者 雍海林 曹原 任继刚 彭承志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0-425,共6页
星地量子通信已经验证了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面对未来量子通信网络多用户的特点,能够准确、快速预测成码率是高效利用星地量子网络资源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及恒星星像图像识别的信道预测新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 星地量子通信已经验证了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可行性,面对未来量子通信网络多用户的特点,能够准确、快速预测成码率是高效利用星地量子网络资源的核心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及恒星星像图像识别的信道预测新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北京地面站的观测中。实验结果表明,恒星星像的图像识别正确率可达88%,并给出是否开展星地实验的建议。在建议开展星地对接的信道情况下,预估该时段量子卫星北京地面站在仰角39.5°的筛选成码率约为8~9 kbit/s,实际星地量子通信实验的筛选成码率为8.8 kbit/s。实验结果可用于合理安排多颗卫星、多个地面站的星地对接任务,提高星地量子通信的成功率,避免浪费卫星和地面站资源,推动量子通信卫星组网的实用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通信 恒星星像 机器学习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式SOFC封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鹏飞 谢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0-384,共5页
为了解决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lanarSOFC)的密封问题,在大气中采用Ag-8CuO+2YSZ新型复合钎料对平板式SOFC单电池进行了封接实验,研究了YSZ((Y2O3)0.08(ZrO2)0.92)陶瓷颗粒的加入对钎缝显微组织的影响,通过多次热循环实验,以及单... 为了解决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planarSOFC)的密封问题,在大气中采用Ag-8CuO+2YSZ新型复合钎料对平板式SOFC单电池进行了封接实验,研究了YSZ((Y2O3)0.08(ZrO2)0.92)陶瓷颗粒的加入对钎缝显微组织的影响,通过多次热循环实验,以及单电池开路电压的测试对钎焊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YSZ与Ag-CuO组织结合紧密,陶瓷颗粒均匀分布在钎料基体中,有利于改善接头性能,降低接头的热膨胀不均匀性,抑制钎缝内孔洞的生成.经过15次热循环实验(200~750℃),单电池的开路电压稳定在1.02~1.09V之间,证明该钎料适用于750℃工作的平板式SOFC的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空气钎焊 封接 掺杂 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量子隐形传态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夏秀秀 孙启超 《信息安全研究》 2017年第1期36-43,共8页
量子隐形传态自1993年被提出后,在理论和实验领域均获得了长足发展.量子隐形传态不仅可以帮助探究量子力学的奥秘,也是量子技术的基石,可被应用于量子中继和分布式量子计算等量子网络的重要组成元素中.在实际运用于量子网络前,量子隐形... 量子隐形传态自1993年被提出后,在理论和实验领域均获得了长足发展.量子隐形传态不仅可以帮助探究量子力学的奥秘,也是量子技术的基石,可被应用于量子中继和分布式量子计算等量子网络的重要组成元素中.在实际运用于量子网络前,量子隐形传态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其中包括独立源的量子干涉.解决独立源的干涉问题,意味着要将来自不同光源的光子在各个自由度上都不可区分.如果光子还需要通过被外界环境影响而性质随时变化的光纤,难度又会极大提高.最近,合肥和卡尔加里的2个实验组解决了独立源的干涉问题,同时完成了拥有独立源的量子隐形传态的外场实验,为实现全球化实用量子网络迈出了关键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中继 量子计算 量子网络 独立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X光无损检测SOFC金属封接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师伟伟 谢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02-1005,共4页
为了解决管板式(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密封问题,在大气中使用95AgCu焊料片对单电池片和金属连接体进行了封接实验.利用X光无损检测技术对比分析了95AgCu焊料片和粉状焊膏的区别,并通过单电池的寿命测试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评价.结... 为了解决管板式(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密封问题,在大气中使用95AgCu焊料片对单电池片和金属连接体进行了封接实验.利用X光无损检测技术对比分析了95AgCu焊料片和粉状焊膏的区别,并通过单电池的寿命测试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利用X光无损检测结果,可以优化焊接工艺,实现用成型焊片形成高质量、无孔隙的焊缝;在750℃下,测量了120h内开路电压和单电池功率,它们基本没有变化,说明本钎焊材料和工艺适合SOFC堆的密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空气原位钎焊 封接技术 X光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量子计算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合良 苏祖恩 蔡昕东 《信息安全研究》 2017年第1期13-22,共10页
自从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数据处理速度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经典计算的发展却逐渐达到瓶颈,越来越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由于并行性,量子计算在诸多问题的处理上可以达到指数加速效果,有巨大的信息处理潜力,正好能满足人类对于数据处理... 自从进入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数据处理速度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经典计算的发展却逐渐达到瓶颈,越来越难以满足这种需求.由于并行性,量子计算在诸多问题的处理上可以达到指数加速效果,有巨大的信息处理潜力,正好能满足人类对于数据处理速度的需求,被公认为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围绕量子计算,最近实验演示了2种具有指数加速效果的量子算法:求解线性方程组量子算法和机器学习量子算法;其次介绍了最新实现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隐形传态是可扩展的线性光学KLM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实验打破了国际学术界从1997年以来只能传输粒子单一自由度的局限,为发展可扩展的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量子加速 量子计算 线性方程组 机器学习 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乳酸的快速检测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沐万孟 周宏敏 +4 位作者 刘凤丽 李兴峰 陈超 罗昭锋 江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5-138,共4页
苯乳酸是一种新型生物防腐剂。文中研究了苯乳酸的薄层层析快速检测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法,并利用手性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D-型和L-型苯乳酸。
关键词 苯乳酸 薄层层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手性柱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量子密钥分发中的时间同步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任继刚 印娟 +5 位作者 杨彬 周飞 易震环 彭承志 舒嵘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是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的关键.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采用与量子信号光共光路的同步光脉冲,采用单光子探测器对同步光脉冲进行探测,通过基于时间标记型高精度时间测量插件对信号事例和同步事例进行精确... 高精度的时间同步是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的关键.给出了一种新型的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采用与量子信号光共光路的同步光脉冲,采用单光子探测器对同步光脉冲进行探测,通过基于时间标记型高精度时间测量插件对信号事例和同步事例进行精确的时间测量.解决了星地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星上同步光对卫星平台载荷和资源要求较高及同步光与量子信号光的隔离问题.系统成功应用于16 km自由空间量子密钥分发实验中,并达到1.023ns(1σ)的全系统时间同步精度,量子密钥分发原始码成码率为8.27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密钥分发 时间同步 时间标志型T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钟离君柏”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玉璋 张居中 +2 位作者 左健 阚绪杭 周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30-1133,共4页
利用拉曼光谱结合X射线衍射物相检测方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春秋中晚期"钟离君柏"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陶器表面的红色、黄色和黑色颜料皆保存较好,未发生明显变化,分别是无机矿物朱砂(HgS)和... 利用拉曼光谱结合X射线衍射物相检测方法,对安徽蚌埠双墩春秋中晚期"钟离君柏"墓出土彩绘陶器颜料的物相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陶器表面的红色、黄色和黑色颜料皆保存较好,未发生明显变化,分别是无机矿物朱砂(HgS)和针铁矿(-αFeO(OH))及炭黑。同时,拉曼光谱与X射线衍射分析的结果都显示红色颜料朱砂的组成物相单一,不含天然朱砂的伴生矿物石英,且其晶粒尺寸可能在纳米范围,应是由人工合成或经过古人的加工、纯化处理。针铁矿的发现表明春秋时期该矿物己被用作黄色颜料,这是目前己知的针铁矿作为黄颜料使用的最早的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绘陶 颜料 拉曼光谱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武晓君 李群祥 +1 位作者 黄静 杨金龙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8期995-1002,共8页
对当前单分子器件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进展作了简短评述,并简要介绍电子输运理论,最后给出一个基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电子输运理论的全自洽方法,研究单个水分子在Au(111)电极之间的输运性质的计算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电极之间... 对当前单分子器件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进展作了简短评述,并简要介绍电子输运理论,最后给出一个基于非平衡态格林函数电子输运理论的全自洽方法,研究单个水分子在Au(111)电极之间的输运性质的计算实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水分子与电极之间存在较强的杂化作用,水分子的分立能级间距大,在小偏压范围内,水分子的特征已经被淹没在杂化能级之中.体系的电势变化主要发生在水分子局域区间,其电子输运行为主要是一个单通道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器件 电子结构 输运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垂丝海棠叶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卫强 李前荣 +2 位作者 尹浩 纪小影 徐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50-2554,共5页
目的比较以超临界CO2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垂丝海棠叶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别。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垂丝海棠叶中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GC-HRMS)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归一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 目的比较以超临界CO2萃取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垂丝海棠叶挥发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别。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垂丝海棠叶中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GC-HRMS)法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归一法确定其相对百分含有量。结果从超临界CO2萃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30个成分,占总离子流图峰面积的65.72%;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7个,占91.96%。两种挥发油中有9种共同成分。另外,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的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和Na NO2的清除能力均强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的挥发油和维生素C。结论两种不同提取工艺下垂丝海棠叶挥发油成分的差别较大,超临界CO2萃取中挥发油成分抗氧化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丝海棠叶 挥发油 超临界CO2萃取 水蒸气蒸馏 GC-HRMS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陶瓷的XRF熔融玻璃片法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剑 毛振伟 +3 位作者 张仕定 樊昌生 周广明 王昌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01-1105,共5页
针对古陶瓷测试标本一般较小,而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熔融玻璃片法应用于古陶瓷样品的分析之中,探讨了合适的实验条件.XRF面扫描分析的数据表明,熔片样品不同部位的Si、Al等主量元素,其分析线强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4个商代... 针对古陶瓷测试标本一般较小,而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熔融玻璃片法应用于古陶瓷样品的分析之中,探讨了合适的实验条件.XRF面扫描分析的数据表明,熔片样品不同部位的Si、Al等主量元素,其分析线强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4个商代原始瓷样品XRF测试结果与ICP-AES分析相应的数据颇为吻合.玻璃熔片均匀度好、试样用量少、保存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DXRF 原始瓷 面扫描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红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德跃 王成名 +2 位作者 李晓霞 郭宇翔 曾宇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68,共6页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测量该材料的中远红外波段的复折射率,计算其吸收系数和大气窗口内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并进行实验验证,进而分析其在中远红外波段的吸收和辐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铜吸附... 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还原石墨烯/纳米铜复合材料,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测量该材料的中远红外波段的复折射率,计算其吸收系数和大气窗口内的法向光谱发射率并进行实验验证,进而分析其在中远红外波段的吸收和辐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铜吸附在还原石墨烯表面,粒径集中在15~25nm;不同尺寸的纳米铜、还原石墨烯及其表面缺陷和官能团等的吸收特性,使该复合材料在8~9.2μm、6~6.5μm、2~3μm波段内的吸收较强,且在远红外波段吸收最强;其在3~5μm的法向发射率在0.65~0.68范围内,法向发射率在8~9.5μm内有最小值0.53,而后稳定在0.58左右,其总法向发射率分别为0.66和0.59,且与测量值相符.该复合材料可用于红外吸收、消光材料和隐身涂料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铜 原位还原 复折射率 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石器晚期祭祀彩石的多种谱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海港 金正耀 +4 位作者 谢治 范安川 闫立峰 朱炳泉 王吉怀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305-2310,共6页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唯一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遗址出土了大量彩石,引起考古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热释光...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唯一一处重要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安徽省蚌埠市禹会遗址出土了大量彩石,引起考古学界广泛关注。本文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X射线衍射(XRD)、激光拉曼光谱(LRS)、热释光光谱(TL)等多种光谱分析手段,并结合电子探针(EPMA)分析结果,对禹会遗址出土"红-黄"彩石不同颜色区域的元素、物相组成及经热历史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矿石主体为褐铁矿,有大量石英夹杂,表层黄色物质主要为针铁矿(α-FeOOH),红色物质主要为赭石(α-Fe2O3+粘土+硅土);内部主要是隐晶质针铁矿,并含有一定数量铬铁矿、二氧化锰,及少量重晶石和金属铋。该类彩石并无人工热历史,应属于一种性质独特、地质起源复杂的多金属天然矿石,大量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之中,可能与某种原始信仰和特殊祭祀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会遗址 “红-黄”彩石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晶晶 何晓松 孙中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评定;所有受试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的测量。结果在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后,高血压病患者MMSE(the mini-men...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评定;所有受试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的测量。结果在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后,高血压病患者MMSE(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得分与除舒张压负荷值外的所有血压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CAMCOG-C(the cognitive and self-contained part of the Cam-bridge examination for mental disorders of the elderly-Chinese e-dition)得分与24h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呈显著负相关,其子项学习记忆、注意功能、运用等均与部分动态血压指标呈显著负相关。MMSE与24h、日间及夜间平均脉压呈显著负相关。CAMCOG-C与24h平均脉压呈显著负相关,其子项学习记忆、运用、注意功能、思维等亦与部分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及其负荷值的增高可通过多途径影响多区域认知功能,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增大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并发症 认知障碍 病因学 血压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尼地平的飞行时间质谱裂解规律(英文)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前荣 张家海 +1 位作者 尹 浩 方 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3-888,共6页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报道了西尼地平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质谱中发现低丰度的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为m/z492 .190 4(计算值:492 .189 7) .质谱检测到5个较强碎片离子峰( >12 %)可以... 利用台式飞行时间质谱的中分辨本领,报道了西尼地平的电子轰击质谱的裂解规律,对裂解途径进行了完全的指认.质谱中发现低丰度的分子离子峰的精确质量为m/z492 .190 4(计算值:492 .189 7) .质谱检测到5个较强碎片离子峰( >12 %)可以作为鉴定西尼地平的特征峰.其中3个对应于不含4-硝基苯基的离子:m/z370(100 %) ,254(42 %)和196(17 %) .另外两个m/z117(21 %)和115(12 %)来自酯基的裂解碎片离子.此外,位于m/z375 (2 %)和331(2 %)的低丰度碎片峰也很重要,它们来自含有4-硝基苯基的离子.这一结果对西尼地平的快速鉴定和药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尼地平 裂解过程 飞行时间质谱 电子轰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