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基多组元异质纳米颗粒的显微结构表征及光学特性
1
作者 张庶元 曾杰 +1 位作者 林岳 王晓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0-355,共6页
设计并制备出CdSe-Au、PbSe-Au、FePt-Au、Cu2O-Au和FePt-CdS-Au等二元和三元异质纳米颗粒。基于异质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TEM和HRTEM的观测分析,提出了Au基多组元异质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CdSe-Au异质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X... 设计并制备出CdSe-Au、PbSe-Au、FePt-Au、Cu2O-Au和FePt-CdS-Au等二元和三元异质纳米颗粒。基于异质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TEM和HRTEM的观测分析,提出了Au基多组元异质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CdSe-Au异质纳米颗粒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价带谱的研究表明,多组元材料构筑的异质纳米颗粒,不仅集合了不同组元材料各自的本征性能,还可以耦合产生新的物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纳米颗粒 制备 结构表征 形成机理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NTs-TiO2和AC-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染料吸附降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宋小杰 王献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9-131,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和活性炭为载体,并分别在载体表面上负载纳米TiO2颗粒,制备出碳纳米管-TiO2(MWNTs-TiO2)和活性炭-TiO2(AC-TiO2)两种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分别以多壁碳纳米管和活性炭为载体,并分别在载体表面上负载纳米TiO2颗粒,制备出碳纳米管-TiO2(MWNTs-TiO2)和活性炭-TiO2(AC-TiO2)两种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经500℃热处理后,TiO2主要以锐钛矿形式存在,纳米TiO2颗粒均匀的负载于载体的表面。吸附降解的实验结果表明,MWNTs-TiO2和AC-TiO2两种复合材料对活性染料甲基橙吸附降解效果均好于纯纳米TiO2颗粒,而MWNTs-TiO2复合材料的吸附降解效果更好,更适合作为纳米TiO2光催化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活性炭 TIO2 吸附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口径聚氨酯人工血管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细胞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贺薇 胡作军 +4 位作者 徐安武 殷恒讳 王劲松 叶洁莲 王深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06-2011,共6页
目的使用静电纺丝法构建一种小口径聚氨酯血管替代物,观察人工血管的微观结构,并检测其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以聚氨酯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高速旋转的转轴为收集装置,制备4 mm口径的PU人工血管。探讨纺丝液质量分数对纤维直... 目的使用静电纺丝法构建一种小口径聚氨酯血管替代物,观察人工血管的微观结构,并检测其力学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以聚氨酯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高速旋转的转轴为收集装置,制备4 mm口径的PU人工血管。探讨纺丝液质量分数对纤维直径的影响,滚轴转速对纤维排列的影响,以及质量分数、纤维取向、管壁厚度对人工血管孔隙率的影响,并检测人工血管的力学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结果静电纺丝法制备的PU人工血管具有由多层微纳级超细纤维叠加而成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平均孔隙率为(51.48±4.47)%,轴向抗拉强度为(5.85±0.62)Mpa,无细胞毒性,并有利于内皮细胞黏附及增殖。结论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小口径聚氨酯人工血管是可行的,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聚氨酯 电纺 力学性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ython虚拟机本地代码的安全性实证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成满 华保健 +3 位作者 樊淇梁 朱洪军 徐波 潘志中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474-479,653,共7页
Python语言及生态是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基础,已成为目前主流机器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Caffe,CNTK等的首选实现语言。Python虚拟机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这些机器学习框架的安全性提供了基础保障,但Python虚拟机CPyt... Python语言及生态是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系统的重要基础,已成为目前主流机器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Caffe,CNTK等的首选实现语言。Python虚拟机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这些机器学习框架的安全性提供了基础保障,但Python虚拟机CPython内部包含大量由C/C++构建的本地代码,其安全漏洞模式尚未被充分研究和理解,系统的漏洞分析和修复技术也亟待研究。为此,提出了一个对Python虚拟机本地代码的分析研究框架PyGuard,该框架使用静态程序分析技术对虚拟机中的本地代码进行安全性扫描和分析;利用该框架对Python语言的官方虚拟机CPython进行了安全性实证研究,实验结果发现了最新版本的虚拟机(Cpython 3.9)中45个安全漏洞,表明了该框架对实际Python虚拟机本地代码安全性分析的有效性;基于该框架和安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了虚拟机本地代码中的安全漏洞模式,给出了对安全漏洞的修复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虚拟机 本地代码 安全漏洞 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oner-Wohlfarth模型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化反转 被引量:2
5
作者 韦文森 杜安 杜海峰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共20页
纳米磁性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磁学性能,近年来,在许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基础理论研究中,人们提出了各种描述纳米磁性材料的理论;另一方面,计算机计算能力以及实验手段的提高,使得应用计算机进行材料设计以及探测单个纳米颗粒的磁学... 纳米磁性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磁学性能,近年来,在许多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基础理论研究中,人们提出了各种描述纳米磁性材料的理论;另一方面,计算机计算能力以及实验手段的提高,使得应用计算机进行材料设计以及探测单个纳米颗粒的磁学特性成为可能。这使得人们对纳米磁性材料的理解更加深入。本篇论文介绍了磁性纳米颗粒的磁化反转机制的基本理论与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从磁性材料中基本的相互作用入手说明这些相互作用在纳米尺度下的表现形式,随后详细介绍了基于Stoner-Wohlfarth模型计算机模拟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两种可以用来研究单个纳米颗粒磁化反转实验手段以及相关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颗粒 磁化反转 Stoner-Wohlfarth模型 MONTE Carlo模拟:磁共振力显微镜 电子全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