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构造等值线原理及实现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永辉 卢德唐 黄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3-84,119,共3页
地质构造等值线中,断层一直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本文选用一组基函数,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离散的空间点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生成等值线。根据断层数据采用二阶导数及三次样条拟合等方法处理加入断层后的等值线。经检验与实际情况较符合。
关键词 地质构造 拟合曲面 等值线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的瞬时IPR曲线 被引量:14
2
作者 卢德唐 郭永存 +1 位作者 王磊 张联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7-99,共3页
不稳定IPR曲线是指不同的时间下井底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文章从气体基本方程入手 ,采用气体标准压力的概念 ,得到气体渗流的无量纲方程及其定解条件。对无量纲方程及其定解条件进行Laplace变换得到考虑湍流因子的Laplace空间上的无... 不稳定IPR曲线是指不同的时间下井底压力与流量的关系曲线。文章从气体基本方程入手 ,采用气体标准压力的概念 ,得到气体渗流的无量纲方程及其定解条件。对无量纲方程及其定解条件进行Laplace变换得到考虑湍流因子的Laplace空间上的无量纲气井产量表达式 ,使用Laplace反变换技术得到不同时间下实空间上井底压力与气井产量的数值解。如果不断改变时间就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气井产量与井底压力的关系曲线。对于定压边界 ,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 ,气井产量与井底压力关系曲线即是我们常用的IPR曲线 (不妨称为常规IPR曲线或稳定IPR曲线 )。很明显常规IPR曲线仅是不稳定IPR曲线的一个特例。文章最后使用一个具体气井实例分析了IPR曲线的作用 ,从IPR曲线上也可以得出定井底流压条件下的气体产量变化关系及定产量条件下的气井井底压力变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瞬时IPR曲线 数学模型 试井 拉普拉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的时间序列线性拟合算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杜奕 卢德唐 +1 位作者 李道伦 赵亦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4,共5页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关键点的时间序列分段拟合算法.通过一次扫描数据,该算法依次利用三个连续数据形成的夹角和非单调序列中的极值点,选择反映序列趋势变化的关键点,实现时间序列的线性拟合的同时剔除了噪音干扰,能精确定位单调序列中的...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关键点的时间序列分段拟合算法.通过一次扫描数据,该算法依次利用三个连续数据形成的夹角和非单调序列中的极值点,选择反映序列趋势变化的关键点,实现时间序列的线性拟合的同时剔除了噪音干扰,能精确定位单调序列中的突变转折点,发现序列中的尖峰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分段拟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 中线长度 线性拟合 关键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隐式曲面构造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道伦 卢德唐 +1 位作者 孔祥言 吴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7-472,共6页
通过把BP神经网络与隐式曲面构造原理相结合,提出构造隐式曲面的新方法.用约束点来描述、控制曲面形状,构造BP网的输入与输出,通过智能学习、仿真模拟,最后从仿真超曲面抽取出的零等值面就是隐式曲面.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所构造... 通过把BP神经网络与隐式曲面构造原理相结合,提出构造隐式曲面的新方法.用约束点来描述、控制曲面形状,构造BP网的输入与输出,通过智能学习、仿真模拟,最后从仿真超曲面抽取出的零等值面就是隐式曲面.同时,从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所构造的隐式曲面具有任意精度.实验表明该方法对约束点的个数、误差、内外点与边点的距离等不敏感,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与可操作性.该构造方法不仅可用于构造隐式曲面,而且在图形理解、数据分类等领域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曲面 BP神经网络 曲面重建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隐式曲线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道伦 卢德唐 孔祥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9-603,共5页
将径向基函数网络与隐式曲线构造原理相结合,提出了构造隐式曲线的新方法,即首先由约束点构造神经网络的输入与输出,把描述物体边界曲线的隐式函数转化为显式函数,然后用径向基函数网络对此显式函数进行逼近,最后由神经网络的仿真曲面... 将径向基函数网络与隐式曲线构造原理相结合,提出了构造隐式曲线的新方法,即首先由约束点构造神经网络的输入与输出,把描述物体边界曲线的隐式函数转化为显式函数,然后用径向基函数网络对此显式函数进行逼近,最后由神经网络的仿真曲面得到物体边界的拟合曲线.实验表明,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隐式曲线具有很强的物体边界描述能力和缺损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曲线 拟合 径向基函数网络 物体边界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形中线的数据序列线性拟合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杜奕 卢德唐 +1 位作者 李道伦 张挺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1-23,共3页
从石油测井数据解释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三角形中线的数据序列分段算法。在扫描数据的过程中依次计算3个连续数据形成的三角形中线长度,根据自定义的中线长度阈值选择反映序列趋势变化的关键转折点,实现数据序列的线性... 从石油测井数据解释的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三角形中线的数据序列分段算法。在扫描数据的过程中依次计算3个连续数据形成的三角形中线长度,根据自定义的中线长度阈值选择反映序列趋势变化的关键转折点,实现数据序列的线性拟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拟合质量和较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序列 线性拟合 转折点 三角形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邻域传播的水波模拟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吴献 董兰芳 卢德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8-282,共5页
采用一种简化的物理模型描述水面,应用细胞自动机中邻域传播的思想,把水波控制方程转换为空间离散变量间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快速稳定地求解水表面的高度场.采用一种基于内外参数分离的控制策略,实时地调整参数,以实现各种水波形态的模拟... 采用一种简化的物理模型描述水面,应用细胞自动机中邻域传播的思想,把水波控制方程转换为空间离散变量间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快速稳定地求解水表面的高度场.采用一种基于内外参数分离的控制策略,实时地调整参数,以实现各种水波形态的模拟需要.最后,通过纹理投影的方法模拟水中光线反射与折射,以增加真实感效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真实地模拟各种形态的水波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波模拟 细胞自动机 N-S方程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高维符号数据的随机投影聚类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奕 卢德唐 +1 位作者 黄丰 王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05-1607,共3页
现实数据往往分布在高维空间中,从整个向量空间来看,这些数据间的联系非常分散,因此如何降低维数实现高维数据的聚类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符号型高维数据的随机投影聚类算法.其根据频率选择与聚类相关的维向量,随... 现实数据往往分布在高维空间中,从整个向量空间来看,这些数据间的联系非常分散,因此如何降低维数实现高维数据的聚类受到众多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符号型高维数据的随机投影聚类算法.其根据频率选择与聚类相关的维向量,随机产生并根据投影聚类效果择优选择聚类中心及相关维向量,将投影聚类算法扩展至符号数据空间.实验结果证实了这种算法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符号属性 随机投影聚类 高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随钻录井资料计算地层静温 被引量:2
9
作者 卢德唐 郭冀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83,共3页
根据随钻录井中热力学参数、泥浆参数及井身结构参数等,并给地层温度梯度一个初值,从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等有关方程出发,经过推演得到井壁上温度随深度变化以及地层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泥浆出口温度。将此计算值与实测的泥浆出口... 根据随钻录井中热力学参数、泥浆参数及井身结构参数等,并给地层温度梯度一个初值,从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等有关方程出发,经过推演得到井壁上温度随深度变化以及地层温度分布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泥浆出口温度。将此计算值与实测的泥浆出口温度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再修正地层温度梯度,如此反复,直至计算值与实测的泥浆出口温度值相等,从而得到钻头所在的初始地层静温。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岩石及其温度场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这为研究热—流—固耦合过程的理论与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 地层温度 录井资料 钻井过程 井身结构 出口温度 泥浆 初值 岩石 钻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方法在试井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10
作者 徐杰 卢德唐 韩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6-199,共4页
试井参数优化就是对利用测得的油气井底压力或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所反演出的油藏参数进行优化处理。现代试井中遇到的复杂方程和定解条件使得试井参数优化问题高度非线性,存在多局部极值。所提出的基于L-M和差分进化的混合方法是利用... 试井参数优化就是对利用测得的油气井底压力或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资料所反演出的油藏参数进行优化处理。现代试井中遇到的复杂方程和定解条件使得试井参数优化问题高度非线性,存在多局部极值。所提出的基于L-M和差分进化的混合方法是利用差分进化算法在一定进化代数后出现的种群聚类特性,将种群识别为不同的聚类区域,然后以每个聚类的中心为起始点,再利用基于梯度具有局部搜索能力强的L-M算法快速找到该聚类区域的最小极值。混合方法兼顾了差分进化全局搜索能力强和L-M局部搜索能力强收敛速度快的优点。将该混合方法应用于试井参数优化中,并通过两种不同油藏模型的实例结果表明该混合方法比单一的算法优化速度更快,收敛精度更高。此外该混合方法实用性广,能有效地解决存在多局部极值的试井参数优化复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算法 差分进化算法 密度聚类 混合方法 试井参数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