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8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成果及下一步目标
1
作者 何世平 《教育与现代化》 2004年第4期78-80,共3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初步建成了学院一级的教学实验中心 ,并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构成及管理机制 ,介绍了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原则与初步成效 ,以及下一步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初步建成了学院一级的教学实验中心 ,并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中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的构成及管理机制 ,介绍了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原则与初步成效 ,以及下一步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 教学实验中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实验教学 中国科大 成果 建设目标 目标 管理机制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域下工程实践教育创新模式构建与实施路径
2
作者 叶回春 胡衍雷 张世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3-198,共6页
针对传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和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基于新工科理念,以“工程科学实践”课程为平台,重构课程内容并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通过整合先进制造技术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引入成果导向教育(OBE)的... 针对传统工程实践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陈旧和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基于新工科理念,以“工程科学实践”课程为平台,重构课程内容并创新教学模式。研究通过整合先进制造技术与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引入成果导向教育(OBE)的评价体系,同时将工匠精神和劳动价值观融入实践教学,实现专业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的协同发展。实践表明,新模式优化了课程设计与实施流程,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职业认同。该模式创新地将专业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为新时代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 劳动教育 新工科 课程思政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简介—-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机遇与挑战
3
作者 王正道 龚兴龙 +1 位作者 丁克勤 冯雪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76-478,共3页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1年5月27-2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主席由北京交通大学王正道、中... 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力学学会和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于2011年5月27-29日在北京交通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机遇与挑战”,论坛主席由北京交通大学王正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兴龙、国家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丁克勤和清华大学冯雪共同担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学家论坛 中国科协 实验力学 测试环境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力学学会 清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pkinson压杆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回顾 被引量:71
4
作者 胡时胜 王礼立 +1 位作者 宋力 张磊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41-657,共17页
简要回顾了Hopkinson压杆实验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推广应用。系统介绍了关于金属、高聚物、复合材料、脆性材料、混凝土及软材料、泡沫材料等材料的SHPB实验技术研究,并对相关材料的实验结果进行简要讨论。
关键词 固体力学 霍普金森压杆 实验技术 金属 高聚物 复合材料 脆性材料 混凝土 软材料 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35
5
作者 伍俊 郑全平 吴祥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2,共5页
阐述了复合土钉支护基本形式和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对未支护、单纯土钉支护和复合土钉支护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变形分析,从而验证了复合土钉支护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及控制变形的显著成效。
关键词 复合土钉 数值模拟 土钉支护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实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工程科学前沿与实践课程设计与实施 被引量:9
6
作者 叶回春 倪向贵 朱雨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7-239,243,共4页
通过在工程实训过程中穿插前沿科学讲座,让学生切身体会工程科学的实用技术背景,了解前沿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对工程科学的兴趣;通过认识并熟悉各类先进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促使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并获得基本的... 通过在工程实训过程中穿插前沿科学讲座,让学生切身体会工程科学的实用技术背景,了解前沿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对工程科学的兴趣;通过认识并熟悉各类先进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领域,促使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并获得基本的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良好的工程素质;通过问题导向的综合实践项目训练,使学生熟悉功能性装置设计制作的基本过程,将所掌握的实践技能与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设计制作创新作品。最终在整个课程学习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训 创新实践 工程科学 前沿学科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
7
作者 金泰义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29-31,共3页
机电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金泰义自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和侧面论述人才素质内涵、素质教育与培养方法。这说明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 机电工程技术人才素质培养金泰义自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和侧面论述人才素质内涵、素质教育与培养方法。这说明科教兴国、教育为本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是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标志。本文不是从广义的角度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工程 技术人才 素质培养 精密机械 机电光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 工程专业 教学计划 中国科技大学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专刊序
8
作者 陆夕云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7-309,共3页
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后备力量,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具有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潜力. 2023年8月,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 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后备力量,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具有其他群体不可替代的优势和潜力. 2023年8月,国家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2015年10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次启动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以下简称“青托工程”),择优支持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或学会联合体,遴选一批32岁以下有潜质的青年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科协 后备力量 自立自强 不可替代 若干措施 托举 联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谈鹏 胡茂彬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6-730,共5页
随着《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的发布,全国至今已有26所高校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深度交叉的专业,涉及材料、电化学、工程热物理等众多领域。因此,本科专业知... 随着《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的发布,全国至今已有26所高校设置了"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深度交叉的专业,涉及材料、电化学、工程热物理等众多领域。因此,本科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设计非常重要,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以几所代表性高校的储能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为例,并结合相关传统专业中的核心课程设置,针对国家需求和学科体系中专业知识的覆盖程度,建议选取储能材料、工程热力学、工程力学、传热传质学、电工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作为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并分析了课程内容设置情况和培养目标,希望为我国储能学科的建设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本科教育 核心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与仿生技术——香山科学会议第214次学术讨论会介绍
10
作者 余永亮 陆夕云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7-568,共2页
在隆重纪念香山科学会议举办十周年之际,香山科学会议第214次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21日~2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与仿生技术".出席讨论会的代表42人,包括来自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 在隆重纪念香山科学会议举办十周年之际,香山科学会议第214次学术讨论会于2003年10月21日~23日在北京香山饭店举行.本次讨论会的主题是"飞行和游动的生物力学与仿生技术".出席讨论会的代表42人,包括来自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等有关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部门的科技管理专家.讨论会的执行主席为童秉纲院士和崔尔杰院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仿生技术 香山科学会议 第214次学术讨论会 北京 自主运动 柔性变形饰 非定常流 飞行力学 动力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科学的践行者——纪念童秉纲院士
11
作者 余永亮 孙德军 陆夕云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教授(1927—2020)是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工程科学的践行者.文中简要介绍了童秉纲先生的生平,着重回顾了童先生在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生物运动力学、气动热力学等流体力学3个分支学科领域对工程科学思想的实践,最后...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秉纲教授(1927—2020)是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工程科学的践行者.文中简要介绍了童秉纲先生的生平,着重回顾了童先生在非定常流与涡运动、生物运动力学、气动热力学等流体力学3个分支学科领域对工程科学思想的实践,最后介绍了童先生对我国力学教育的杰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科学 流体力学 力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管的光伏冷却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静宇 郑玲 +3 位作者 彭晋卿 宋佳明 李念平 裴刚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1-216,共16页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之一,但传统光伏电池效率会随自身温度升高而下降,故采取冷却措施降低其温度成为光伏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可塑性强、被动运行等优点的热管近年来受到了重点关...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和推广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之一,但传统光伏电池效率会随自身温度升高而下降,故采取冷却措施降低其温度成为光伏领域的热点问题,其中具有结构简单、传热效率高、可塑性强、被动运行等优点的热管近年来受到了重点关注,而相关研究现状尚待分析汇总.本文从不同热管类型的视角对该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涵盖热管及其与天空辐射制冷、相变储能、热电制冷和纳米技术耦合下的多种冷却方式,并结合基于热管的光伏冷却技术的发展现状讨论其系统性能、经济和环境效益,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综合既有研究发现,热管冷却是一种环保、经济且可行的光伏冷却方式,能有效降低光伏温度并提升其均匀性,且在技术耦合下可实现太阳能与其他清洁能源的科学协同利用,提升其发电性能或实现制冷、储能等附加功能,其发展应用对推动节能减排事业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 光伏 散热 聚光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模型的工程爆破效果评价及试验验证
13
作者 倪苏黔 徐颖 +3 位作者 杨荣周 姚象洋 远彦威 丁进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9,共11页
为确保爆破下穿高速公路期间车辆正常通行及隧道既有支护结构安全,提出基于可拓-层次分析(AHP)模型的工程爆破效果评价方法。首先,建立爆破效果评级标准及指标体系,将该模型应用至某引水工程评价中;其次,采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 为确保爆破下穿高速公路期间车辆正常通行及隧道既有支护结构安全,提出基于可拓-层次分析(AHP)模型的工程爆破效果评价方法。首先,建立爆破效果评级标准及指标体系,将该模型应用至某引水工程评价中;其次,采用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计算得到爆破评级综合关联度;最后,开展声波探测试验、爆破冲击波试验及爆破地震波试验,综合验证爆破效果评级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可拓-AHP模型计算出综合关联度Q_( j(X-M)),隧道掘进爆破效果评定为Q_(max)=-0.017,评价等级为爆破效果良好。隧洞围岩松动圈范围较小且分布均匀,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范围为0.5~0.6 m,爆炸能量没有造成岩石破裂带向内进一步延伸迹象。爆破地震波在不同波频下的能量衰减趋势不同,但衰减速度在整体上具有高频成分能量大于低频成分能量表现;在同通道下,随着爆源与测点距离的增大,整体振动波形变窄,具有主频先增后减、主频域往低频方向移动表现。爆破冲击波超压峰值衰减特征满足P_(S)=αl^(-γ),且随着爆源距的增大,爆破冲击波超压衰减系数呈递增趋势,布测范围属于冲击波衰减区,隧洞口处及施工外区的冲击波峰值超压趋于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层次分析(AHP)模型 爆破效果评价 声波探测 爆破冲击波 爆破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界面流动的激波管实验研究进展
14
作者 司廷 王何 罗喜胜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3-1794,共12页
激波诱导流体界面不稳定性广泛存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高超声速科技等重大工程中,在涡动力学、流动稳定性、湍流形成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相关研究的挑战性主要源于:一方面,激波作为传播速度大于声速的强间断扰动波,其前后流... 激波诱导流体界面不稳定性广泛存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高超声速科技等重大工程中,在涡动力学、流动稳定性、湍流形成机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相关研究的挑战性主要源于:一方面,激波作为传播速度大于声速的强间断扰动波,其前后流场的速度、温度、压力等物理参数存在突变;另一方面,流体界面是流动复杂性的重要来源,界面处的物理量间断显著加剧流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已有研究表明,激波管在高速界面流动问题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得到高时空分辨率的实验图像和可靠的基础数据.基于此,首先回顾了激波管中汇聚激波的可控生成原理与方法,分别介绍了水平和竖直环形同轴激波管、半环形汇聚激波管、圆锥形汇聚激波管以及楔形汇聚激波管的设备结构和特点.汇报了强激波诱导高速界面流动实验技术和流动机理方面的最新进展,给出了激波管连续光滑弯曲管道壁面设计的理论方法和逆向设计思路,实验验证了高强度激波管实验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并获得了激波传播过程中的完整波系演化与界面结构发展的时序数据,阐明了激波接近效应和二次压缩效应等对扰动非线性演化的作用机制.最后,对高速界面流动实验研究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管 高速界面流动 汇聚激波 失稳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流动的多过程问题研究
15
作者 陆夕云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8-1030,共3页
极端流动是指流体在极端条件下的运动,已成为流体力学的前沿领域;多过程是流动基本过程和物理化学等过程的总称,刻画了流体流动的本质特征.本报告将介绍流动基本过程研究的进展和极端流动多过程问题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关键词 极端流动 多过程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TFE/TiH_(2)三元活性材料与RDX组合装药的爆炸释能特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丹一 程扬帆 +3 位作者 李翔 王浩 赵长啸 沈兆武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7,共11页
为探究活性材料与炸药组合装药的爆轰特性,制备一种Al/PTFE/TiH_(2)三元活性材料与RDX炸药的组合装药。利用空中爆炸实验并结合比色测温技术,研究TiH_(2)粉末含量对组合装药爆轰性能及后燃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iH_(2)粉末含... 为探究活性材料与炸药组合装药的爆轰特性,制备一种Al/PTFE/TiH_(2)三元活性材料与RDX炸药的组合装药。利用空中爆炸实验并结合比色测温技术,研究TiH_(2)粉末含量对组合装药爆轰性能及后燃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iH_(2)粉末含量的增加,组合装药的冲击波参数、爆炸火球持续时间以及最高平均温度皆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均在TiH_(2)粉末含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相较于不含TiH_(2)粉末的组合装药,其冲击波峰值压力、爆炸火球持续时间以及最高平均温度分别提升了21.6%、105.9%和7.1%;通过对比TiH_(2)粉末和Ti粉末对组合装药爆炸释能特性的影响,发现由于游离氢参与后燃反应,使得TiH_(2)粉末对组合装药爆炸冲击波参数和爆炸火球温度场的增益效应优于Ti粉末;研究成果可为Al/PTFE/TiH_(2)三元活性材料在组合装药中的应用设计及武器毁伤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材料 组合装药 空中爆炸 后燃效应 比色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光子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及实验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22
17
作者 蒋中伟 袁大军 +4 位作者 祝安定 夏安东 黄文浩 褚家如 刘允萍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34-238,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微细加工技术 ,描述了自行开发的双光子微细加工实验系统。双光子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利用材料与飞秒激光束在焦点局域发生的双光子激发 ,通过逐点扫描 ,实现微器件的三维成型。由于材料发生双光子激发的几率与激发光...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三维微细加工技术 ,描述了自行开发的双光子微细加工实验系统。双光子三维微细加工技术利用材料与飞秒激光束在焦点局域发生的双光子激发 ,通过逐点扫描 ,实现微器件的三维成型。由于材料发生双光子激发的几率与激发光强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具有极高瞬时光强的飞秒激光器和可以对光束进行强聚焦的显微镜装置成为系统的关键部件 ,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后 ,给出了部分利用上述加工系统所获得的初步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子激发 光聚合 飞秒激光器 三维微器件 三维微细加工技术 双光子微细加工实验系统 激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尾翼爆炸成型弹丸的新技术 被引量:16
18
作者 赵慧英 沈兆武 +2 位作者 李成兵 马宏昊 梅群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应用在药型罩表面贴附惰性隔板的方法可以研制出尾翼稳定的爆炸成型弹丸(EFP)。回收试验表明,尾翼的数量与隔板的数量相对应,隔板越厚,隔板处药型罩压垮变形与无隔板处变形差异就越大,形成的尾翼较为明显,可以根据尾翼形状和数量要求来... 应用在药型罩表面贴附惰性隔板的方法可以研制出尾翼稳定的爆炸成型弹丸(EFP)。回收试验表明,尾翼的数量与隔板的数量相对应,隔板越厚,隔板处药型罩压垮变形与无隔板处变形差异就越大,形成的尾翼较为明显,可以根据尾翼形状和数量要求来设计隔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尾翼稳定 隔板 爆炸成型弹丸 药型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液的流变性能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琪民 徐国梁 金建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兴的智能材料 ,由于其良好的可控性能和力学性能 ,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精密加工工程、控制工程等领域。介绍磁流变液的研究进展和有关磁流变液及其性能的研究、磁流变液应用器件的发展情...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兴的智能材料 ,由于其良好的可控性能和力学性能 ,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精密加工工程、控制工程等领域。介绍磁流变液的研究进展和有关磁流变液及其性能的研究、磁流变液应用器件的发展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 电流变液 阻尼器 离合器 流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季杰 于志 +2 位作者 孙炜 陈海飞 蔡靖雍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9-493,共5页
介绍一个采用多种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设计方案,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热水、采暖、制冷等系统。针对各系统进行实验研究,根据所获得的数据,分析太阳能技术与建筑一体化的性能表现。
关键词 太阳能建筑 实验研究 太阳能制冷 双效集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