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徐飞 叶良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5-89,共5页
社会科学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加快社会变革、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都有着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家的认定标准、年龄构成、学位结构、学成年龄、留学状况以及出生地域分布等方面的定量统计 ,得到了关于当代中国... 社会科学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加快社会变革、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都有着自然科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家的认定标准、年龄构成、学位结构、学成年龄、留学状况以及出生地域分布等方面的定量统计 ,得到了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家的量化分析的结论 ,对了解我国社会科学科学家的总体状况 ,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院 群体状况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显元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9-23,共5页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孙显元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理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人认为,党的十三大是这个理论...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孙显元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发展,是完全一致的。这个理论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人认为,党的十三大是这个理论形成的标志,有人则认为这个标志是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生产力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共同富裕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
3
作者 徐飞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6年第2期67-71,共5页
论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徐飞引言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是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科学方法跨学科运用的基本过程,总结出若干带有共性的运作规律,对于新的科学探索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一、它山之石:科学方法跨学科运用... 论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徐飞引言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是现代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因此,探讨科学方法跨学科运用的基本过程,总结出若干带有共性的运作规律,对于新的科学探索无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一、它山之石:科学方法跨学科运用的理论根据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方法 跨学科 学科研究方法 德布罗意 量子分析 爱因斯坦 碳酸钙补偿深度 量子论 理论的渗透 波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下乡”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董雨 常杰 胡赛莹 《研究生教育研究》 1999年第2期68-71,共4页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大学子深入田间地头,广泛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农民的生产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这中间,中国科技大学团委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团中央的有关号召,...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广大学子深入田间地头,广泛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农民的生产生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这中间,中国科技大学团委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团中央的有关号召,继95年、97年两次“三下乡”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活动 大学生 邓小平理论 集体主义 服务队 青年志愿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社会实践活动 金寨县 团结协作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承华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3期93-96,18,共5页
关键词 审美范畴 中国艺术 “韵” “美” 审美特质 中国美学 中国音乐 西方艺术 表现意境 “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文化、历史与生命的律动中阐释美中国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承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6-60,共5页
中国音乐植根于独特的文化母体,有着独特的历史内蕴和美学传统,而这一传统到20世纪由于外力作用中断了近百年之久。因此,作者在本文中择定以阐释中国音乐的独特美为切入点,先为听者营造足够的知性结构和心理空间:1.从中国文化... 中国音乐植根于独特的文化母体,有着独特的历史内蕴和美学传统,而这一传统到20世纪由于外力作用中断了近百年之久。因此,作者在本文中择定以阐释中国音乐的独特美为切入点,先为听者营造足够的知性结构和心理空间:1.从中国文化的生命本体和中国艺术的生命形态,揭示出中国音乐在精神、形式、美感诸方面的独特传统,以激活中国音乐固有的生命活力。2.对中国乐器的音色特征及其内含作历史化处理,将这些早已远离历史情境的、已经抽象化、孤立化了的音色再放回到特定的历史时代,重新得到历史内蕴的辐射。3.从生命本体对中国音乐的独特美“韵”进行阐释,揭示韵的本质,剖析韵得以生成的时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欣赏课教学 西方音乐 “韵” 中国文化 中国艺术审美 音色特征 弹拨乐器 生命本体 历史内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阮逸、胡瑗异径管律声学成就的数理验证──中国古代三分损益法在律管上的首次成功 被引量:2
7
作者 徐飞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6-214,共9页
公元11世纪上半叶,在《皇■新乐图记》一书中,阮逸、胡瑗给后人留下了一页律管图样。这是一套按三分损益律制作的16只律管,从长度和内径数据看,是在通过改变管径来进行管口校正。但我们对这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详尽记述的不同管径... 公元11世纪上半叶,在《皇■新乐图记》一书中,阮逸、胡瑗给后人留下了一页律管图样。这是一套按三分损益律制作的16只律管,从长度和内径数据看,是在通过改变管径来进行管口校正。但我们对这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详尽记述的不同管径的全套律器”却重视不够,也没有见到有人对该律管做更多的理论分析或复原实验。文章运用现代物理声学原理,对该套律管进行了理论估算,初步推定:阮逸、胡瑗的这套三分损益律管,如果其吹口形状符合推测,从理论上看,就可以解决全套律管的系统管口校正问题,使管律发音和弦律一致,从而实现“竹声度调”的古老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损益律 律管 管口校正 异径管律 宋代 阮逸 胡瑗 声学史 声学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社会革命论的重大发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孙显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10-16,共7页
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命题,丰富和发展了社会革命范畴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本文根据邓小平的系统论述,从社会结构是社会基本制度和第二次革命的根源,以及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联系和区别,论... 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命题,丰富和发展了社会革命范畴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本文根据邓小平的系统论述,从社会结构是社会基本制度和第二次革命的根源,以及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联系和区别,论述了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对象、性质、根本问题、革命道路和动力。初步论证了第二次革命的普遍性,认为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不独是中国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别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各历史阶段的共同规律。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需要经历两次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邓小平 社会革命论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一次革命 社会基本制度 社会形态 发展生产力 社会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足鼎立”与文化整合——20世纪中国思想界回眸
9
作者 张允熠 郝良华 郝敬胜 《学术界》 2000年第6期50-58,共9页
关键词 "三足鼎立" 文化整合 20世纪 中国 思想界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传统儒生到马克思主义者──论“五四”时期先进的中国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基础
10
作者 刘国华 《江淮论坛》 CSSCI 1999年第5期9-14,29,共7页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者 文化心理基础 无政府主义 社会主义学说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青年毛泽东 郭沫若 陈独秀 济世救民 周恩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德才 《教育与现代化》 2002年第2期47-52,共6页
创新是人类思维和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指导 ,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进行创新教育。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教育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化传统看中西音乐传统的不同 被引量:26
12
作者 刘承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从文化传统的比较入手,围绕西方文化重知识,中国文化重生命的不同倾向,对中西不同的音乐传统作了梳理.指出这两种传统的区别,在于西方音乐重娱人、重技巧、重新旧之别;中国音乐重自娱、重情味、重雅俗之分.目的在于通过中西... 本文从文化传统的比较入手,围绕西方文化重知识,中国文化重生命的不同倾向,对中西不同的音乐传统作了梳理.指出这两种传统的区别,在于西方音乐重娱人、重技巧、重新旧之别;中国音乐重自娱、重情味、重雅俗之分.目的在于通过中西比较确认中国音乐之根,通过对根的复归来激活其固有的生命活力,以利现代中国音乐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 西方音乐 文化传统 中西音乐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音乐传统 雅俗之分 形式技巧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承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4-41,共8页
本文从形制、技法和演奏3个方面对中国传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古琴进行文化、美学的阐释。指出它在诉诸直观的视听感觉上是以“韵”胜,在音乐的表现力上是以音色的丰富多样和张力变化的宽广幅度胜,在演奏姿态上则是以充分展... 本文从形制、技法和演奏3个方面对中国传统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古琴进行文化、美学的阐释。指出它在诉诸直观的视听感觉上是以“韵”胜,在音乐的表现力上是以音色的丰富多样和张力变化的宽广幅度胜,在演奏姿态上则是以充分展示人的洒落的生命形态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 张力 生命形态 乐器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显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42-47,共6页
随着全球问题的提出,人类中心主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学术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评价,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在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自然界的内在... 随着全球问题的提出,人类中心主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学术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评价,存在着重大的分歧。在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例如,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涵义、理论基础,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等,都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研究都必须采取历史主义的方法,区别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不同形态,分析它们在理论上的共同点和差别,并给予分别对待,或许会取得共识。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作出简要的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与自然的对立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自然内在价值 自然自身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李维汉统一战线理论的几个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光照 章建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5,共5页
李维汉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工作 ,对统一战线理论有诸多创造性研究 ,是党内外公认的统战理论家。其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李维汉统战理论所体现出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并且揭示李维汉深入实践、重视理... 李维汉长期从事统一战线工作 ,对统一战线理论有诸多创造性研究 ,是党内外公认的统战理论家。其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李维汉统战理论所体现出的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并且揭示李维汉深入实践、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精神 ,以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维汉 统一战线 时代性 规律性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显元 尹红 胡东升 《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3期9-13,共5页
关键词 理论思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党的指导思想 方针和政策 中国革命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宣帝太建北伐述论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光照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22,共6页
陈氏太建北伐 ,系东晋南朝北伐史上的绝响之作。陈宣帝太建北伐的政治策略 ,是联周击齐 ;战争进程是先取江淮 ,而后强争黄淮交战于周。就南北对峙军事要地与江左国土安全关系论 ,太建北伐是内含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双重底蕴的。但陈氏... 陈氏太建北伐 ,系东晋南朝北伐史上的绝响之作。陈宣帝太建北伐的政治策略 ,是联周击齐 ;战争进程是先取江淮 ,而后强争黄淮交战于周。就南北对峙军事要地与江左国土安全关系论 ,太建北伐是内含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的双重底蕴的。但陈氏起于南朝末造 ,经济武备均不及北朝 ,陈宣帝不能审此而失之烛远 ,穷兵远略将不可避免最终的失败。太建北伐始胜于周齐交争之隙 ,终败于北周统一北方之际 ,要在“合纵图齐”政略选择的失误 ;太建北伐最终归于失败 ,要在不仅折兵阃外再失淮泗 ,而影响亦及于南北统一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建北伐 政略选择 南北对峙 军事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三大和谐的全息效应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承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51-54,共4页
试论三大和谐的全息效应刘承华三大和谐理论以其对现代文明发展的真知灼见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重视。然而对三大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所论甚少。本文尝试运... 试论三大和谐的全息效应刘承华三大和谐理论以其对现代文明发展的真知灼见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正在引起越来越多人的理解和重视。然而对三大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之间的内在联系,则所论甚少。本文尝试运用“全息”理论揭示三大和谐之间的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和谐 全息胚 心理效应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 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 全息关系 人自身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论的系统论和层次论——读韦诚的《方法论系统引论》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显元 《学术界》 2001年第3期271-274,共4页
《方法论系统引论》是方法论研究的系统论和层次论的统一 ,它体现了现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结合的趋势。首先 ,作者认为 ,方法论研究中要注意把握概念的准确性。而《方法论系统引论》在这方面则有四大特点 :①科学地区分了方... 《方法论系统引论》是方法论研究的系统论和层次论的统一 ,它体现了现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相结合的趋势。首先 ,作者认为 ,方法论研究中要注意把握概念的准确性。而《方法论系统引论》在这方面则有四大特点 :①科学地区分了方法和方法论基本范畴。②揭示了方法论的学科性质 ,把它看作是行动规律的科学 ,从而把它同关于对象的科学区分开来。③在方法论系统方面 ,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方法论体系 ,提供了创造性的理论见解。④提出了理论转变为方法的科学命题 ,为科学方法找到了理论根源 ,使我们有可能在更高的理论层次上把握方法论科学。其次 ,作者认为 ,知识经济为方法论研究所揭示的方向 ,它要求我们把方法论研究的重点放在应用研究的方法上。最后 ,《方法论系统引论》中具有开拓性意义的方法论系统五级结构 ,为我们对不同研究方法的选择 ,提供了方法论的框架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体系 科学方法 学区 作者 研究所 理论层次 学科性质 地区 系统论 知识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人生价值中心的转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显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6,共6页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理论 人的社会价值 生命活动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存在物 资产阶级 为中心 人的自我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