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家群体状况研究 |
徐飞
叶良均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2
|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标志 |
孙显元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3
|
论科学方法的跨学科运用 |
徐飞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1996 |
0 |
|
4
|
“三下乡”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
董雨
常杰
胡赛莹
|
《研究生教育研究》
|
1999 |
6
|
|
5
|
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范畴:韵 |
刘承华
|
《学术界》
CSSCI
|
1997 |
18
|
|
6
|
在文化、历史与生命的律动中阐释美中国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路 |
刘承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2
|
|
7
|
宋代阮逸、胡瑗异径管律声学成就的数理验证──中国古代三分损益法在律管上的首次成功 |
徐飞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8
|
邓小平对社会革命论的重大发展 |
孙显元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3
|
|
9
|
“三足鼎立”与文化整合——20世纪中国思想界回眸 |
张允熠
郝良华
郝敬胜
|
《学术界》
|
2000 |
0 |
|
10
|
从传统儒生到马克思主义者──论“五四”时期先进的中国人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基础 |
刘国华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9 |
0 |
|
11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
李德才
|
《教育与现代化》
|
2002 |
1
|
|
12
|
从文化传统看中西音乐传统的不同 |
刘承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6
|
|
13
|
古琴的文化审美内涵 |
刘承华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0
|
|
14
|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 |
孙显元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8
|
|
15
|
试论李维汉统一战线理论的几个特点 |
王光照
章建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6
|
论党的理论思维成熟的规律 |
孙显元
尹红
胡东升
|
《理论学习月刊》
|
1998 |
1
|
|
17
|
陈宣帝太建北伐述论 |
王光照
|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8
|
试论三大和谐的全息效应 |
刘承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3
|
|
19
|
方法论的系统论和层次论——读韦诚的《方法论系统引论》 |
孙显元
|
《学术界》
|
2001 |
2
|
|
20
|
实现人生价值中心的转变 |
孙显元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