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固定漆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涵 廖铃文 +3 位作者 李明芳 陶骞 康婧 陈艳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17-3224,共8页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漆酶分子具有亲和力的聚芳酰胺芳环结构及聚芳酰胺端羧基与漆酶表面氨基的共价偶联避免了漆酶的脱落和变性.而碳纳米管与聚芳酰胺的混合使得该三维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并成功地实现了漆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位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荷转移,这一点可由在0.73和0.38V附近观察到漆酶的T1和T2(漆酶的T1,T2铜活性位的形式电位分别为0.78和0.39V(vsNHE))铜活性位的两对氧化还原峰确认.漆酶的担载量为56.0mg·g-1,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漆酶占总担载漆酶量的68%.在pH=4.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上氧气还原的起始电位为0.55V,其对氧气的米氏常数KM为55.8μmo·lL-1,对氧气的检测限为0.57μmo·lL-1.在4℃下保存两个月后能实现直接电荷转移的漆酶量仅下降了14%左右而氧还原超电势提高了约50mV.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作酶基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和电流型氧气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直接电子迁移 氧还原 生物电催化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对甲醇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余小春 林珂 +2 位作者 胡乃银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73-2480,共8页
利用拉曼光谱研究盐对甲醇微观结构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盐/甲醇体系的O—H伸缩谱段和C—O伸缩谱段的超额拉曼光谱,对比给出了阴、阳离子与甲醇的相互作用.O—H伸缩谱段的超额拉曼光谱明显地显示了阴离子与甲醇形成弱氢键,氢键强度排序为CH... 利用拉曼光谱研究盐对甲醇微观结构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盐/甲醇体系的O—H伸缩谱段和C—O伸缩谱段的超额拉曼光谱,对比给出了阴、阳离子与甲醇的相互作用.O—H伸缩谱段的超额拉曼光谱明显地显示了阴离子与甲醇形成弱氢键,氢键强度排序为CH3OH-CH3OH>Cl--CH3OH>NO3--CH3OH>ClO4--CH3OH,在这个波段内,基本观察不到阳离子与甲醇的相互作用.在C—O伸缩谱段内,阴阳离子均有显著的体现,且与它们作用的甲醇C—O伸缩振动频率有如下的关系:CH3—OH(阴离子)<CH3—OH(体相)<CH3—OH(阳离子).根据C—O伸缩谱段的超额拉曼光谱,拟合了该谱段的拉曼光谱,由分解的谱峰强度得到阴、阳离子第一溶剂化层中甲醇分子的数目,结果显示在该浓度(~0.005)下离子对第一溶剂化层以外的甲醇氢键网络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阴离子 阳离子 甲醇 第一溶剂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氢分子基质隔离高分辨光谱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3
作者 邓文平 徐刚 +5 位作者 万磊 刘安雯 高波 杜军和 胡水明 陈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9-1334,共6页
建立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差频激光光谱方法研究氢基质隔离光谱的测量装置.作为装置的测试,观测了3cm长的固态氢分子晶体在1-5μm波段的吸收光谱.并用中红外差频激光测量其在2410cm-1附近的W0(0)(v=0←0,J=6←0)谱线的高分辨... 建立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差频激光光谱方法研究氢基质隔离光谱的测量装置.作为装置的测试,观测了3cm长的固态氢分子晶体在1-5μm波段的吸收光谱.并用中红外差频激光测量其在2410cm-1附近的W0(0)(v=0←0,J=6←0)谱线的高分辨精细结构.通过在低温基片上喷溅沉积氢分子晶体薄膜的方法,对氢基质隔离的CO2分子的高分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分子 基质隔离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激光差频输出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Ostwald熟化作用合成空心碳纳米材料 被引量:9
4
作者 陈锴 马丁 +1 位作者 黄伟新 包信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01-1504,共4页
以淀粉等易获得的生物质为碳前驱物,亚铁盐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碳材料.实验发现,在反应过程中,首先生成了被无定形碳包裹的铁氧化物纳米棒,形成碳/铁氧化物的核/壳结构.在进一步的反应中,铁氧化物核自发溶解,最终得到了空心的碳... 以淀粉等易获得的生物质为碳前驱物,亚铁盐为添加剂,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碳材料.实验发现,在反应过程中,首先生成了被无定形碳包裹的铁氧化物纳米棒,形成碳/铁氧化物的核/壳结构.在进一步的反应中,铁氧化物核自发溶解,最终得到了空心的碳纳米棒.讨论了铁氧化物自发溶解的原因,认为空心碳纳米棒的形成是由Ostwald熟化现象造成的.当以葡萄糖或环糊精为碳前驱物时,得到的是空心碳球,这可能与各种碳前驱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Ostwald熟化 中空结构 碳材料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时间质谱中的空间电荷效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勇 周晓国 +2 位作者 赵英国 刘世林 马兴孝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69-1273,共5页
在分子多光子电离实验中,发现母体离子的飞行时间(TOF)质谱峰随激光强度的提高而展宽,此现象归因于离子团内离子间库仑排斥作用的空间电荷效应.为从理论上解释此现象,尝试了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进行推演,得到飞行时间质谱峰的半高全宽(... 在分子多光子电离实验中,发现母体离子的飞行时间(TOF)质谱峰随激光强度的提高而展宽,此现象归因于离子团内离子间库仑排斥作用的空间电荷效应.为从理论上解释此现象,尝试了从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进行推演,得到飞行时间质谱峰的半高全宽(FWHM)与激光能量、样品气体的分压比、电极板的总电压、离子质量及所采用的透镜聚焦焦距之间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所得的结果能够很好地说明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F 库仑膨胀 空间电荷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a^3Πu)自由基与若干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仁志 张群 陈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19-2624,共6页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研究了C2(a3Πu)自由基与若干不饱和碳氢化合物(C2H4(k1),C2H2(k2),C3H6(k3)和2-C4H8(k4))气相反应的温度效应.在298-673 K的温度范围内,获得了这些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研究了C2(a3Πu)自由基与若干不饱和碳氢化合物(C2H4(k1),C2H2(k2),C3H6(k3)和2-C4H8(k4))气相反应的温度效应.在298-673 K的温度范围内,获得了这些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常数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达如下:k1(T)=(4.53±0.05)×10-11exp[(196.41±5.20)/T],k2(T)=(3.94±0.04)×10-11exp[(143.04±4.28)/T],k3(T)=(7.96±0.17)×10-11exp[(185.10±8.86)/T],k4(T)=(1.04±0.02)×10-10exp[(180.34±7.67)/T],误差为±2σ.由获得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及其所呈现的负温度效应,在298-673 K温度范围内,C2(a3Πu)自由基和这些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反应遵循加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a3Πu)自由基 激光诱导荧光 速率常数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在氢氧化锂/尿素水介质中的溶液性质研究(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媛媛 闫立峰 李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0-667,共8页
纤维素可以在氢氧化锂/尿素的混合水介质中溶解.选取三种不同分子量的纤维素,在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体系中进行溶解,并通过粘度法,准确确定其分子量.而后,在4.2%氢氧化锂与12%尿素的水介质中溶解它们.通过粘度法测定其特性参数,得... 纤维素可以在氢氧化锂/尿素的混合水介质中溶解.选取三种不同分子量的纤维素,在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体系中进行溶解,并通过粘度法,准确确定其分子量.而后,在4.2%氢氧化锂与12%尿素的水介质中溶解它们.通过粘度法测定其特性参数,得到该溶液体系的M-H方程:[η]=1.695×10-3M0η.914(mL.g-1).并测定了体系的ML和q值分别为387.5 nm-1和6.1 nm,显示纤维素在该溶剂中以半柔性链的形式存在.同时,采用SEM和POM(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y)分别研究了纤维素在溶解前后结构的变化,同样证实在氢氧化锂/尿素体系中纤维素可以很好地被分散,且通过不同的组装方式形成新的集聚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水溶液 粘度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X1Σg+)自由基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反应的温度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胡仁志 谢品华 +2 位作者 张群 司福祺 陈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3-688,共6页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在293-573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C2(X1Σ+g)自由基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C2H4和C2H2)气相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常数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达如下(单位:cm3·molecule-1...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在293-573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C2(X1Σ+g)自由基与不饱和碳氢化合物(C2H4和C2H2)气相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常数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达如下(单位:cm3·molecule-1·s-1):k(C2H4)=(1.16±0.10)×10-10exp[(290.68±9.72)/T],k(C2H2)=(1.36±0.02)×10-10exp[(263.85±7.60)/T],误差为2σ.由获得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及其所呈现的负温度效应,我们认为在293-573K温度范围内C2(X1Σ+g)自由基和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反应遵循加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X1Σ+g)自由基 激光诱导荧光 速率常数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射流下^12C^16O^+离子A^2Ⅱ1/2,3/2←X^2∑^+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 被引量:1
9
作者 石勇 周晓国 +3 位作者 王新磊 胡亚华 马兴孝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1-964,共4页
用一束波长为230.1nm的激光,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激发超声射流冷却的CO分子制备处于基电子态X2∑+的CO+离子,随后引入另一束可调谐激光将CO+离子激发至A2Ⅱ1/2,3/2态,利用光电倍增管(PMT)检测发射的荧光信号强度随... 用一束波长为230.1nm的激光,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激发超声射流冷却的CO分子制备处于基电子态X2∑+的CO+离子,随后引入另一束可调谐激光将CO+离子激发至A2Ⅱ1/2,3/2态,利用光电倍增管(PMT)检测发射的荧光信号强度随激发光波长的变化,分别在487-493nm和453-459nm波长范围内获得了CO+离子A2Ⅱ1/2,3/2←X2∑+电子态跃迁(0,0)和(1,0)带的激光诱导荧光(LIF)激发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离子 激光诱导荧光 射流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a^3П_u)自由基与含硫小分子反应的温度效应
10
作者 胡仁志 谢品华 +2 位作者 张群 司福祺 陈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7-802,共6页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在298-673 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C2(a3Пu)自由基与含硫小分子(H2S,SO2,CS2)气相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常数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达如下(单位:cm3·molecule-1·s-1... 运用脉冲激光光解-激光诱导荧光(PLP-LIF)的方法在298-673 K的温度范围内测量了C2(a3Пu)自由基与含硫小分子(H2S,SO2,CS2)气相反应的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获得的速率常数可以用Arrhenius公式表达如下(单位:cm3·molecule-1·s-1):k(H2S)=(1.61±0.06)×10-12exp[-(180.91±15.73)/T],k(SO2)=(1.26±0.10)×10-15×exp[(2230.68±27.77)/T],k(CS2)=(1.17±0.02)×10-10exp[(253.31±7.69)/T];误差为2σ.由获得的双分子速率常数及所表现的正温度效应,认为C2(a3Пu)与H2S反应遵循抽氢反应机理;C2(a3Пu)与SO2反应是无能垒的过程,反应速率表现出强的负温度依赖关系;根据较大的双分子速率常数及其呈现的负温度效应我们认为,C2(a3Пu)与CS2反应遵循加成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a3Пu)自由基 激光诱导荧光 速率常数 温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态选择的NO^2+离子e3B2态解离生成氧离子通道的动力学
11
作者 牛铭理 宋磊 +5 位作者 唐小锋 周晓国 刘世林 刘付轶 单晓斌 盛六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97-1802,共6页
结合最新的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技术和同步辐射光电离,开展了振动态选择的NO2+离子e3B2态解离动力学研究.在18.8-19.2eV范围内获得的NO+2离子e3B2态的振动分辨阈值光电子谱与前人结果基本符合,而由e3B2态(0,0,0)和(1,0,0)振... 结合最新的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速度成像技术和同步辐射光电离,开展了振动态选择的NO2+离子e3B2态解离动力学研究.在18.8-19.2eV范围内获得的NO+2离子e3B2态的振动分辨阈值光电子谱与前人结果基本符合,而由e3B2态(0,0,0)和(1,0,0)振动能级解离生成的O+碎片离子的符合速度成像清楚地显示出多个圆环结构,表明解离过程中生成了多种具有不同速度的O+离子,对应中性解离碎片NO分子处于不同的内态.通过速度和角度积分,我们分别获得了解离过程中释放的总平动能分布和O+离子的角度分布,其中两振动态选择的NO2+离子解离生成的NO分子X2Π态振动分布十分相似,主要布居的振动量子数为3-5.解离释放的可资用能近似平均分配到碎片的平动能和内能,其中碎片总平动能约占52%,内能约占48%.此外,O+离子的各向异性参数β约为0.3,且不随NO(X2Π)振动量子数而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离动力学 光电离 阈值光电子谱 光电子-光离子符合 速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超额拉曼光谱研究硝酸镁水溶液中的离子对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陈琛 林珂 +2 位作者 胡乃银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3-1829,共7页
利用超额拉曼光谱研究了室温下硝酸镁(Mg(NO3)2)溶液的离子缔合情况. 测量了该溶液羟基(-OH)伸缩振动谱段和NO-3全对称伸缩振动谱段的拉曼光谱, 利用超额拉曼光谱及光谱拟合分析了这些光谱数据. -OH 伸缩振动谱段的超额拉曼光谱显示, ... 利用超额拉曼光谱研究了室温下硝酸镁(Mg(NO3)2)溶液的离子缔合情况. 测量了该溶液羟基(-OH)伸缩振动谱段和NO-3全对称伸缩振动谱段的拉曼光谱, 利用超额拉曼光谱及光谱拟合分析了这些光谱数据. -OH 伸缩振动谱段的超额拉曼光谱显示, 低浓度(<2.3 mol·kg-1)下阴离子第一水合层的水分子含量随溶液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关系增加, 在较高浓度时(>2.3 mol·kg-1), 该含量变化偏离了线性关系, 这是因为 Mg(NO3)2溶液在高浓度时存在直接接触离子对导致的. 同样的转折点浓度也在对NO-3全对称伸缩振动谱段的分析中被观测到. 除了直接接触离子对, 还观测到三种溶剂分隔型离子对. 对该谱段下所有浓度的拉曼光谱和超额光谱进行同时拟合, 给出了不同浓度下各种离子对的相对含量, 结果显示在0.23-4.86 mol·kg-1浓度范围内都有溶剂分隔型离子对和直接接触型离子对. 当Mg(NO3)2浓度低于2.3 mol·kg-1时, 所有离子对的相对含量随浓度增加呈现直线上升, 在高于这个浓度后直接接触离子对的相对含量急剧增加, 一种溶剂分隔型离子对的相对含量增加变缓, 另一种溶剂分隔型离子对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 还有一种溶剂分隔型离子对相对含量的增加趋势保持不变, 在Mg(NO3)2浓度大于3.5 mol·kg-1后, 其相对含量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镁水溶液:直接接触离子对:溶剂分隔离子对 超额拉曼光谱: 同时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的连续激光光腔衰荡光谱仪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科峰 高波 +2 位作者 刘安雯 王娜 胡水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35-838,共4页
基于连续可调谐的钛宝石激光光源,建立了光腔衰荡光谱(CRDS)装置,实验表明,其不但具有10-4cm-1的光谱分辨率,测量灵敏度也好于10-10.cm-1。通过对C2H2气体在12 696.4cm-1附近的吸收光谱测量,验证了该装置的定量测量能力,并通过对混有痕... 基于连续可调谐的钛宝石激光光源,建立了光腔衰荡光谱(CRDS)装置,实验表明,其不但具有10-4cm-1的光谱分辨率,测量灵敏度也好于10-10.cm-1。通过对C2H2气体在12 696.4cm-1附近的吸收光谱测量,验证了该装置的定量测量能力,并通过对混有痕量C2H2气体的氮气样品的光谱测量,表明该装置对C2H2气体的检测限为0.2pp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腔衰荡光谱 振转光谱 痕量检测 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负离子与苯分子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俊霞 于锋 +2 位作者 刘静 刘世林 周晓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3-1399,共7页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羟基负离子和苯的反应机理,系统地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热力学产物通道.计算结果证实了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其主要产物是[C6H6…OH]-络合物,质子转移和置换氢的产物通道为吸热过程,在较低实验碰...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羟基负离子和苯的反应机理,系统地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热力学产物通道.计算结果证实了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其主要产物是[C6H6…OH]-络合物,质子转移和置换氢的产物通道为吸热过程,在较低实验碰撞能量的情况下难以发生,而生成氢气的反应通道虽然是强放热过程(-119.5kJ·mol-1),但其相应的反应能垒较高而无法发生.计算对比了羟基负离子和氧负离子、氟负离子抽取苯分子中质子的机理所存在的差异,并结合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研究了其中涉及的电子交换过程.此外,还对比分析了羟基负离子、羟基自由基与苯反应不同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负离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和分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金兵 姜志全 黄伟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7-842,共6页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和程序升温脱附谱(TDS)研究了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和分解.室温下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NO(ads)和O(ads)表面吸附物种.在升温过程中NO(ads)物种发生脱附或者进一步分解.500K时NO2在Ag/Pt(110)双金属表面发生解离吸附生成O(ads)表面吸附物种.Pt向Ag传递电子,从而削弱Pt-O键的强度,降低O(ads)从Pt表面的并合脱附温度.发现能够形成具有稳定组成的Ag/Pt(110)合金结构,其表现出与Pt(110)-(1×2)相似的解离吸附NO2能力,但与O(ads)的结合明显弱于Pt(110)-(1×2).该AgPt(110)合金结构是可能的低温催化直接分解氮氧化物活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Pt(110)双金属表面 二氧化氮 化学吸附 分解 助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O^+离子B^2П态的光谱与光解离动力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中发 高治 +3 位作者 吴向坤 唐国强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29-835,共7页
用一束波长为360.55 nm的激光直接作用于超声射流的N2O分子束,通过(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制备纯净的N2O+(X2Π(0,0,0))母体离子,再用另一束波长在243-278 nm范围的激光将母体离子激发至B2Π态后解离.扫描解离激光波长,监测... 用一束波长为360.55 nm的激光直接作用于超声射流的N2O分子束,通过(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制备纯净的N2O+(X2Π(0,0,0))母体离子,再用另一束波长在243-278 nm范围的激光将母体离子激发至B2Π态后解离.扫描解离激光波长,监测NO+离子碎片的强度,从而获得N2O+离子B2Π态的光致碎片激发(PHOFEX)谱.通过拟合转动分辨光谱,得到了相应的转动常数和自旋分裂常数,从而区分了A2Σ+态高振动能级和B2Π态带源的贡献,明确了N2O+离子B2Π态的光谱"带头"位置(37154 cm-1),并将获得的振动光谱初步归属为B2Π(v1,v2,v3)←X2Π的振动跃迁序列.通过对NO+碎片离子的飞行时间质谱峰形的分析,还获得了解离过程中释放的平均平动能,并结合电子激发态势能面,讨论了N2O+离子B2Π态的解离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离子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振动光谱 飞行时间质谱 光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溶解性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荣丽 林珂 +1 位作者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15-1922,共8页
通过测量-13℃(低于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拉曼光谱非一致效应(NCE),试图从PNIPAM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理解PNIPAM的溶解性.通过比较甲醇水溶液中加入PNIPAM前后甲醇分子C-O伸... 通过测量-13℃(低于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拉曼光谱非一致效应(NCE),试图从PNIPAM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理解PNIPAM的溶解性.通过比较甲醇水溶液中加入PNIPAM前后甲醇分子C-O伸缩所对应的NCE变化,我们认为:甲醇摩尔分数(x)在1.0-0.90范围内,PNIPAM优先吸附甲醇分子;x=0.80-0.50时,PNIPAM优先吸附水分子;而x=0.50-0.20时,PNIPAM破坏了甲醇与水所形成的三元环稳定结构.进一步比较加入PNIPAM或其单元结构--异丙基丙酰胺(NIPPA)对甲醇水溶液NCE的影响,发现PNIPAM通过链段间的疏水协同作用吸附了甲醇分子.我们认为在甲醇水溶液的低浓度区间,这种协同作用破坏了甲醇与水形成的三元环团簇结构,而当温度升高时这种结构又重新形成,导致了PNIPAM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混致不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PNIPAM高分子 甲醇水溶液 非一致效应 溶解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Pt二元合金电极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兰兰 廖玲文 +3 位作者 刘少雄 蔡俊 李明芳 陈艳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44-1149,共6页
利用Pt置换取代经欠电位沉积的亚单层Cu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d/Pt二元合金电极(用Pd/Ptx表示,x表示Pt置换取代欠电位沉积Cu过程的次数),并对其表面元素组成和氧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在控制欠电位沉积Cu的下限电位恒定(0.34 V)的条件... 利用Pt置换取代经欠电位沉积的亚单层Cu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组成的Pd/Pt二元合金电极(用Pd/Ptx表示,x表示Pt置换取代欠电位沉积Cu过程的次数),并对其表面元素组成和氧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在控制欠电位沉积Cu的下限电位恒定(0.34 V)的条件下,表面Pd/Pt的元素组成比通过重复Pt置换取代欠电位沉积Cu的次数(1~5次)来调控.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红外光谱实验结果表明,Pd/Ptx电极表面的Pd/Pt元素组成比随着Pt沉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Pd/Pt4电极,在电极表层约2~3 nm厚度内的Pt/Pd原子比为1∶4,最表层的Pt/Pd原子比为4∶1.循环伏安结果显示,随着Pt沉积次数的增加(1~5次),Pd/Ptx电极表面越来越不易氧化.氧还原测试结果显示,随着Pt沉积次数(1~4次)的增加,Pd/Ptx二元金属电极的氧还原活性依次增加,经过第3次沉积后其氧还原活性已优于纯Pt,而经4次以上沉积后其氧还原活性基本不变.在其它反应条件相同时,Pd/Pt4电极上氧还原的半波电位与纯Pt相比右移约25 mV.可初步认为Pd/Ptx二元金属体系氧还原性能的改善主要源自表层Pd原子让邻近的Pt原子上含氧物种的吸附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Ptx合金电极 超低Pt担载量 阴极氧还原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硫化碳在230 nm光激发下的S(~3P)解离通道
19
作者 吴向坤 高治 +2 位作者 于同坡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4-2012,共9页
在230nm激光激发下,氧硫化碳(OCS)分子迅速解离生成振动基态但高转动激发的CO(X^1∑_g^+,v=0,J=42-69)碎片,并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实现其离子化。通过检测处于J=56-69转动激发态CO碎片的离子速度聚焦影像,我们获得了各转动态CO... 在230nm激光激发下,氧硫化碳(OCS)分子迅速解离生成振动基态但高转动激发的CO(X^1∑_g^+,v=0,J=42-69)碎片,并通过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技术实现其离子化。通过检测处于J=56-69转动激发态CO碎片的离子速度聚焦影像,我们获得了各转动态CO碎片的速度分布和空间角度分布,其中包含了S(1D)+CO的单重态和S(~3P_J)+CO三重态解离通道的贡献。不同的转动态CO碎片对应三重态产物通道的量子产率略有不同,经加权平均我们得到230 nm附近光解OCS分子中S(3P)解离通道的量子产率为4.16%。结合高精度量化计算的OCS分子势能面和吸收截面的信息,我们获得了OCS光解的三重态解离机理,即基态OCS(X^1A')分子吸收一个光子激发到弯曲的A^1A'态之后,通过内转换跃迁回弯曲构型的基电子态,随后在C-S键断裂过程中与2~3A"(c^3A")态强烈耦合并沿后者势能面绝热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硫化碳 光解离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通道分支比 离子速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胺基-甲脒基混合钙钛矿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毕富珍 郑晓 任志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75,共7页
有机铅卤钙钛矿APbX_3的稳定性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对APbX_3钙钛矿中A和X采用不同种类离子混合的化学组分调控是改进其稳定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A位点采用不同比例的甲脒离子(FA)和甲胺离子(MA)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通... 有机铅卤钙钛矿APbX_3的稳定性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对APbX_3钙钛矿中A和X采用不同种类离子混合的化学组分调控是改进其稳定性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A位点采用不同比例的甲脒离子(FA)和甲胺离子(MA)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方向。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FA_(1-x)MA_xPbI_3体系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研究发现FA与MA的混合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其中FA_(0.5)MA_(0.5)PbI_3最稳定。通过分析不同混合比例的结构,揭示了晶格常数随x的增加线性减小;以及带隙随x减小而线性增加。此外,计算结果发现MA所占比例增加时吸收光谱蓝移。研究表明通过FA和MA离子的混合能有效调控钙钛矿的光电性质,从而获得更有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有机-无机钙钛矿 化学组分调控 电子结构 光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