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固定漆酶电极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涵 廖铃文 +3 位作者 李明芳 陶骞 康婧 陈艳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17-3224,共8页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 以聚芳酰胺-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物为载体,利用漆酶表面氨基与聚芳酰胺主链端羧基的共价偶联以及碳纳米管与漆酶间的疏水作用,构筑了具有较高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的漆酶修饰电极.并对该固酶修饰电极的固酶量、酶活力、电化学行为及其电催化氧还原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漆酶分子具有亲和力的聚芳酰胺芳环结构及聚芳酰胺端羧基与漆酶表面氨基的共价偶联避免了漆酶的脱落和变性.而碳纳米管与聚芳酰胺的混合使得该三维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并成功地实现了漆酶的氧化还原活性位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荷转移,这一点可由在0.73和0.38V附近观察到漆酶的T1和T2(漆酶的T1,T2铜活性位的形式电位分别为0.78和0.39V(vsNHE))铜活性位的两对氧化还原峰确认.漆酶的担载量为56.0mg·g-1,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漆酶占总担载漆酶量的68%.在pH=4.4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上氧气还原的起始电位为0.55V,其对氧气的米氏常数KM为55.8μmo·lL-1,对氧气的检测限为0.57μmo·lL-1.在4℃下保存两个月后能实现直接电荷转移的漆酶量仅下降了14%左右而氧还原超电势提高了约50mV.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有望用作酶基生物燃料电池的阴极和电流型氧气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直接电子迁移 氧还原 生物电催化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氢分子基质隔离高分辨光谱实验装置及其应用
2
作者 邓文平 徐刚 +5 位作者 万磊 刘安雯 高波 杜军和 胡水明 陈旸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9-1334,共6页
建立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差频激光光谱方法研究氢基质隔离光谱的测量装置.作为装置的测试,观测了3cm长的固态氢分子晶体在1-5μm波段的吸收光谱.并用中红外差频激光测量其在2410cm-1附近的W0(0)(v=0←0,J=6←0)谱线的高分辨... 建立了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中红外差频激光光谱方法研究氢基质隔离光谱的测量装置.作为装置的测试,观测了3cm长的固态氢分子晶体在1-5μm波段的吸收光谱.并用中红外差频激光测量其在2410cm-1附近的W0(0)(v=0←0,J=6←0)谱线的高分辨精细结构.通过在低温基片上喷溅沉积氢分子晶体薄膜的方法,对氢基质隔离的CO2分子的高分辨红外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分子 基质隔离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激光差频输出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负离子与苯分子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俊霞 于锋 +2 位作者 刘静 刘世林 周晓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93-1399,共7页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羟基负离子和苯的反应机理,系统地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热力学产物通道.计算结果证实了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其主要产物是[C6H6…OH]-络合物,质子转移和置换氢的产物通道为吸热过程,在较低实验碰... 在G3MP2B3理论水平下研究了羟基负离子和苯的反应机理,系统地分析了该反应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主要热力学产物通道.计算结果证实了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其主要产物是[C6H6…OH]-络合物,质子转移和置换氢的产物通道为吸热过程,在较低实验碰撞能量的情况下难以发生,而生成氢气的反应通道虽然是强放热过程(-119.5kJ·mol-1),但其相应的反应能垒较高而无法发生.计算对比了羟基负离子和氧负离子、氟负离子抽取苯分子中质子的机理所存在的差异,并结合Mulliken电荷布居分析研究了其中涉及的电子交换过程.此外,还对比分析了羟基负离子、羟基自由基与苯反应不同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负离子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溶解性的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荣丽 林珂 +1 位作者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15-1922,共8页
通过测量-13℃(低于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拉曼光谱非一致效应(NCE),试图从PNIPAM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理解PNIPAM的溶解性.通过比较甲醇水溶液中加入PNIPAM前后甲醇分子C-O伸... 通过测量-13℃(低于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时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高分子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拉曼光谱非一致效应(NCE),试图从PNIPAM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角度理解PNIPAM的溶解性.通过比较甲醇水溶液中加入PNIPAM前后甲醇分子C-O伸缩所对应的NCE变化,我们认为:甲醇摩尔分数(x)在1.0-0.90范围内,PNIPAM优先吸附甲醇分子;x=0.80-0.50时,PNIPAM优先吸附水分子;而x=0.50-0.20时,PNIPAM破坏了甲醇与水所形成的三元环稳定结构.进一步比较加入PNIPAM或其单元结构--异丙基丙酰胺(NIPPA)对甲醇水溶液NCE的影响,发现PNIPAM通过链段间的疏水协同作用吸附了甲醇分子.我们认为在甲醇水溶液的低浓度区间,这种协同作用破坏了甲醇与水形成的三元环团簇结构,而当温度升高时这种结构又重新形成,导致了PNIPAM在甲醇水溶液中的混致不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PNIPAM高分子 甲醇水溶液 非一致效应 溶解性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