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廖龙龙 叶强 路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51-1955,共5页
为解决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在分析移动感知服务框架及其隐私安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面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保护模型,并采用ε-差分隐私保护算法进行模型的实现与分析。安全性与性能分析表明,该保护模型可... 为解决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在分析移动感知服务框架及其隐私安全需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面向移动感知服务的数据隐私保护模型,并采用ε-差分隐私保护算法进行模型的实现与分析。安全性与性能分析表明,该保护模型可满足感知数据、查询请求、控制信息和查询结果等物联网移动感知服务数据的隐私安全保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移动感知服务 差分隐私保护 数据隐私 隐私保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翻译后修饰的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的进展与前瞻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泽先 蔡煜东 +11 位作者 郭雪江 李骜 李婷婷 邱建丁 任间 施绍萍 宋江宁 王明会 谢鹭 薛宇 张子丁 赵兴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1-634,共14页
翻译后修饰在调控蛋白质构象变化、活性以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通路和过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鉴定是阐明细胞内分子机理的基础。相对于劳动密集的、耗费时间的实验工作,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翻译后修饰... 翻译后修饰在调控蛋白质构象变化、活性以及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参与了几乎所有细胞通路和过程。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的鉴定是阐明细胞内分子机理的基础。相对于劳动密集的、耗费时间的实验工作,利用各种生物信息学方法开展翻译后修饰预测,能够提供准确、简便和快速的研究方案,并产生有价值的信息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文章主要综述了中国生物信息学者在翻译后修饰生物信息学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包括修饰底物与位点预测的计算方法学设计与完善、在线或本地化工具的设计与维护、修饰相关数据库及数据资源的构建及基于修饰蛋白质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同类研究,发现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作出前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共价修饰 修饰组学 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TOSAR标准的CAN网络休眠异常诊断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永凡 李超超 +2 位作者 徐封杰 邱本胜 方菱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257,共10页
汽车网络管理旨在保证节点间的通信状态同步及网络故障检测,是可靠的车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AUTOSAR网络管理中对于偶发的休眠异常难以定位与复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唤醒链的网络休眠异常诊断机制,将管理报文在网络中出现的先... 汽车网络管理旨在保证节点间的通信状态同步及网络故障检测,是可靠的车载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AUTOSAR网络管理中对于偶发的休眠异常难以定位与复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唤醒链的网络休眠异常诊断机制,将管理报文在网络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与节点唤醒的先后顺序相对应,通过在网络管理报文中携带位置信息,实时记录网络节点在唤醒链中的位置,在偶发性故障出现时,将相关信息存入非易失性内存,之后通过重建唤醒链,恢复故障发生时网络中各节点的唤醒顺序及相关运行状态信息,帮助更准确高效地定位引发故障的节点,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休眠异常难以复现和检测的问题。同时利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在实验平台CANoe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SAR CAN总线 网络管理 唤醒链 休眠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安全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12
4
作者 俞能海 郝卓 +2 位作者 徐甲甲 张卫明 张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1-381,共11页
随着云计算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兴起,云计算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本文对云计算的安全需求进行了总结,指出云计算不仅在机密性、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传统安全性上存在需求,而且在可信性、配置安全性、虚拟机安全... 随着云计算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兴起,云计算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本文对云计算的安全需求进行了总结,指出云计算不仅在机密性、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等传统安全性上存在需求,而且在可信性、配置安全性、虚拟机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新的安全需求.我们对云计算的两个典型产品Amazon Web Services和Windows Azure的安全状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针对云计算的拒绝服务攻击和旁通道攻击.基于云计算的安全需求和面临的攻击,对现有安全机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系统的总结了现有的安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机密性 数据完整性 访问控制 公开认证 可信性 虚拟机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抓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飞 尚伟伟 +2 位作者 何浩源 丛爽 王大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3-177,共5页
该文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抓取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机器人抓取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形成了关键基础知识的模块化学习、数据集的创建与扩增、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训练、工业与生活服务场景的搭建,以及机器人抓取... 该文以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抓取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机器人抓取实验教学系统。该系统形成了关键基础知识的模块化学习、数据集的创建与扩增、卷积神经网络的设计与训练、工业与生活服务场景的搭建,以及机器人抓取仿真实验验证等层次递进的实验过程,融合了理论知识考核、实验实践测评以及实验报告分析等在线评价方法,降低了实验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机器人抓取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分析在电影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雷鸣 朱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3,107,共6页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寻找相似用户的集合,其核心是用户兴趣模型的建立以及用户间相似度的计算。传统的用户推荐算法是根据用户评分或者物品信息等行为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准确率比较低。充分考虑在线评论对于...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是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寻找相似用户的集合,其核心是用户兴趣模型的建立以及用户间相似度的计算。传统的用户推荐算法是根据用户评分或者物品信息等行为数据进行个性化推荐,准确率比较低。充分考虑在线评论对于用户之间兴趣相似度的作用,通过对评论的情感分析,构建准确的用户兴趣模型,若用户在评论中表现出来的相似度越高,则表示用户之间的兴趣越相似。实验表明,和传统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相比,基于评论情感分析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无论准确率还是召回率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过滤 在线评论 兴趣模型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和SVM的核素识别算法 被引量:8
7
作者 任俊松 张江梅 王坤朋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5期50-53,共4页
针对基于寻峰方法的γ能谱识别方法对高本底、低探测率的复杂γ能谱解析特征不显著、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核素识别算法。通过将1维能谱变换为2维图像,使用奇异值分解提取特征向量,将其作为支持向量机... 针对基于寻峰方法的γ能谱识别方法对高本底、低探测率的复杂γ能谱解析特征不显著、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支持向量机的核素识别算法。通过将1维能谱变换为2维图像,使用奇异值分解提取特征向量,将其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构建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典型核素的识别率达到98%,并且能识别混合核素样本的组成成分。该方法降低了对探测器精度要求和参数设定的影响,提高了混合核素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值分解 支持向量机 Γ能谱 核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空间上基于呼叫详细记录数据的用户移动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石立兴 胡访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53-2456,2469,共5页
针对当前基于呼叫详细记录(CDR)研究用户移动性主要局限于移动距离、回旋半径等一维尺度,且该尺度不能准确描述移动范围的问题,提出在二维空间上用覆盖移动轨迹的凸包面积来描述用户的移动范围,用群体移动向量分析人群的移动行为。首先... 针对当前基于呼叫详细记录(CDR)研究用户移动性主要局限于移动距离、回旋半径等一维尺度,且该尺度不能准确描述移动范围的问题,提出在二维空间上用覆盖移动轨迹的凸包面积来描述用户的移动范围,用群体移动向量分析人群的移动行为。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经纬度建立二维平面笛卡尔坐标系的方法。该方法结合墨卡托投影与半正矢公式得到散点间方位与距离,并依此确立散点在平面坐标系的坐标;然后,基于该坐标系计算了覆盖用户一天内移动轨迹的凸包及其面积,并统计其分布;最后,对所有用户的移动向量分时段作累积,分析群体移动向量在一天内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180 km范围内,新坐标所计算的方位角与由墨卡托投影下确定的结果平均偏差0.037°,点间距离与由半正矢公式得到的结果平均偏差0.102%,可以很好地保持散点间的方位与距离关系。覆盖移动轨迹的凸包面积满足幂律分布,并与移动距离有较高的相关性。群体移动向量的变化展现了人群移动的潮汐现象,而且为发掘用户所在区域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呼叫详细记录 移动性 轨迹凸包 移动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态加密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敏 田有亮 +2 位作者 熊金波 毕仁万 谢洪涛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2-381,共10页
针对云环境下数据隐私泄露与基于同态加密的隐私保护神经网络中精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双服务器协作的隐私保护神经网络训练(PPNT)方案,在云服务器协同训练过程中实现了对数据传输、计算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隐私保护。首先,为避免... 针对云环境下数据隐私泄露与基于同态加密的隐私保护神经网络中精度不足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双服务器协作的隐私保护神经网络训练(PPNT)方案,在云服务器协同训练过程中实现了对数据传输、计算过程及模型参数的隐私保护。首先,为避免使用多项式近似方法实现指数和比较等非线性函数,并提高非线性函数的计算精度,基于Paillier半同态加密方案和加法秘密共享技术设计了一系列基础安全计算协议;其次,在已设计的安全计算协议基础上,构造了神经网络中的全连接层、激活层、Softmax层及反向传播相应的安全计算协议,以实现PPNT方案;最后,通过理论与安全性分析,证明了PPNT方案的正确性及安全性。性能实验结果显示,与PPMLaaS方案相比,PPNT方案的模型精度提高了1.7%,且在安全计算过程中支持客户端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llier半同态加密 加法秘密共享 安全计算协议 隐私保护 模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毫米波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品刚 尚丽 +1 位作者 陈杰 颜廷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229-231,244,共4页
毫米波(MMW)焦平面成像系统得到的图像质量较差,为此,结合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VS)的自适应中值滤波和轮廓波变换,提出一种新的MMW图像去噪方法。利用基于HVS的自适应中值滤波方法实现噪声的自适应检测和滤波,滤除脉冲噪声。根据轮廓波分... 毫米波(MMW)焦平面成像系统得到的图像质量较差,为此,结合基于人类视觉系统(HVS)的自适应中值滤波和轮廓波变换,提出一种新的MMW图像去噪方法。利用基于HVS的自适应中值滤波方法实现噪声的自适应检测和滤波,滤除脉冲噪声。根据轮廓波分解的方向性和能量变化特性对中值滤波结果进行变换,并对得到高频子带做阈值去噪处理,以最大限度保留图像轮廓。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所得图像的峰值信噪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图像 人类视觉系统 自适应中值滤波 轮廓波变换 图像消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地激光通信下行链路的最大天顶角分析
11
作者 李永亮 傅忠谦 +2 位作者 徐睿 林日钊 王建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3-738,共6页
从星地激光通信系统星座设计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星载激光载荷发射功率、发射端瞄准偏差角和背景光功率等因素对下行链路最大通信天顶角的影响。针对采用OOK调制、APD探测器直接检测的链路,基于gamma-gamma光强起伏概率密度函数和Webb-Gau... 从星地激光通信系统星座设计的需求出发,分析了星载激光载荷发射功率、发射端瞄准偏差角和背景光功率等因素对下行链路最大通信天顶角的影响。针对采用OOK调制、APD探测器直接检测的链路,基于gamma-gamma光强起伏概率密度函数和Webb-Gaussian APD探测器输出模型,建立了大气湍流影响下的下行链路误码率模型,并提出求解最大通信天顶角的方法。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所设定的条件下,当激光载荷发射功率大于2W,发射端瞄准偏差角小于60μrad,背景光功率在5 nW以下时,可以得到较大的最大通信天顶角,为星地激光通信系统星座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地激光通信 最大天顶角 误码率 星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退火拓扑择优机制的稀疏联想记忆实现
12
作者 杨静 孔斌 王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09-1014,1021,共7页
借鉴统计物理学中的"退火"概念,针对已有稀疏互联联想记忆模型中只考虑网络连接随机稀疏方式,缺乏面向特定模式存储任务的确定性操作,使用非平衡态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有限代谢能量资源约束下的网络结构最优稀疏原则,给出了... 借鉴统计物理学中的"退火"概念,针对已有稀疏互联联想记忆模型中只考虑网络连接随机稀疏方式,缺乏面向特定模式存储任务的确定性操作,使用非平衡态统计分析方法,讨论了有限代谢能量资源约束下的网络结构最优稀疏原则,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面向特定学习任务的网络稀疏结构自适应方法,构建了基于启发式退火拓扑择优机制的稀疏联想记忆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既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维持了网络结构广泛稀疏互联的特性,又能在网络资源受限条件下达到最优联想记忆性能,符合神经生物系统本身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想记忆 稀疏互联 结构自适应 退火拓扑择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叫详细记录数据的城市功能区识别 被引量:8
13
作者 江贵林 胡访宇 石立兴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46-2050,共5页
不同城市功能区区域之间具有外在物理差异和内在功能差异,且随时间和人类活动不断发生演变。针对卫星遥感等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运行周期长、成本高,不能表征内在功能差异等问题,利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生活数据——呼叫详细记录(CDR),... 不同城市功能区区域之间具有外在物理差异和内在功能差异,且随时间和人类活动不断发生演变。针对卫星遥感等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运行周期长、成本高,不能表征内在功能差异等问题,利用通信运营商提供的用户生活数据——呼叫详细记录(CDR),进行城市功能区识别研究。首先,以人工标注的方法对基站小区进行功能区分类,得到住宅区、办公区、商业区、高校区、景点区五类训练样本;然后,提取各功能区内用户群体的通话行为和移动行为特征,进行差异性对比分析;最后,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设计出多特征加权判决的功能区识别算法,并用训练集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DR数据可以对城市功能区之间的内在差异进行表征,功能区性质与用户的通话行为和移动行为存在对应关系;判决权重为0.6时,该算法在现有数据集下的功能区召回率达到了最大,为51.08%。结合误差分析表明CDR数据在城市功能区识别应用上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叫详细记录 功能区 机器学习 城市感知 高斯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SS的改进的可见光定位系统(英文)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勉 龚晨 徐正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的改进的可见光定位算法,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为了消除相邻LED光信号的干扰,相邻灯采用时分的模式发送信号.首先,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了基于朗伯模型的RSS定位算法,然后提出了一... 提出了一种基于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的改进的可见光定位算法,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为了消除相邻LED光信号的干扰,相邻灯采用时分的模式发送信号.首先,通过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了基于朗伯模型的RSS定位算法,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定位算法.通过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证明,该定位算法在实用定位系统中的定位误差可达到厘米级别,并且该定位算法的鲁棒性更好、算法复杂度更低,更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定位 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室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图半监督学习的编码计算 被引量:2
15
作者 谭思琪 陈力 王卫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I0008,共12页
在过去几年中,半监督学习(SSL)已经应用于许多实际应用。最近,分布式图半监督学习(DGSSL)已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当前的DGSSL算法通常存在图构造效率低和掉队效应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DGSSL(CDGSSL)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提... 在过去几年中,半监督学习(SSL)已经应用于许多实际应用。最近,分布式图半监督学习(DGSSL)已显示出良好的性能。当前的DGSSL算法通常存在图构造效率低和掉队效应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编码DGSSL(CDGSSL)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提供了一种新的矩阵完成的并行分布式解决方案,用于高效的图构造。然后,我们基于编码理论开发了CDGSSL算法。具体而言,所提出的算法由两部分组成,我们分别基于最大距离可分离(MDS)码进行设计。总的来说,所提出的编码分布式算法是有效的和抗掉队的。此外,我们还为所提出的算法提供了最优参数设计。在阿里云弹性计算服务(ECS)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计算 分布式学习 矩阵补全 最大距离可分码 半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总电阻的超宽带吸波器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涛 丁梦迪 何贺贺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76,共6页
设计了一种加载集总电阻的宽带超材料吸波器,其单元结构由加载集总元件的电谐振器、中间匹配层和接地金属板组成。利用有限时域差分算法对该结构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在垂直入射下,该吸波器在4~14.6 GHz范围内的吸收率高于90%,完... 设计了一种加载集总电阻的宽带超材料吸波器,其单元结构由加载集总元件的电谐振器、中间匹配层和接地金属板组成。利用有限时域差分算法对该结构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在垂直入射下,该吸波器在4~14.6 GHz范围内的吸收率高于90%,完全涵盖了C、X波段,部分涵盖Ku波段,整体厚度仅为0.084λ_(L)。根据传输线理论,定量地分析了吸收器的吸收性能,并通过表面电流分析揭示了吸波机理。通过Nicolson-Ross-Wier方法计算得到的等效阻抗表明该结构在吸收频带内具有优异的阻抗匹配特性。不同模式下极化角和斜入射角的研究表明该结构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广角入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波器 集总元件 广角 极化不敏感 超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透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超材料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汪涛 何贺贺 丁梦迪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9,共8页
基于透明导电膜氧化铟锡和高透光聚氯乙烯,设计了一种柔性透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的超材料吸收器。采用氧化铟锡容性频率选择表面,实现了雷达波的高效透过和红外频段的低发射。利用表面电流和功率分布探讨了内部吸收机理,提取等效参数揭... 基于透明导电膜氧化铟锡和高透光聚氯乙烯,设计了一种柔性透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的超材料吸收器。采用氧化铟锡容性频率选择表面,实现了雷达波的高效透过和红外频段的低发射。利用表面电流和功率分布探讨了内部吸收机理,提取等效参数揭示了拟议结构的单负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在4.58~28.95 GHz的工作频段内实现了吸收率大于90%的宽带吸波,相对带宽为145.36%。横电和横磁波极化下,吸收率高于90%的稳定入射角分别为60°和65°。此外,由经验公式计算的红外发射率不超过0.361。该设计拥有良好的宽带雷达吸波、低红外发射和柔性透明等特点,在多波段兼容隐身、电磁防护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材料吸收器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 低发射率 柔性透明 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topas的自动柜台机仿真
18
作者 陈筱斐 史杏荣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6-37,73,共3页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仿真软件的调查研究,发现用于模拟和仿真金融自助设备硬件的软件并不常见。该文提出用软件模拟仿真硬件的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金融自助设备应用开发平台Protopas的自动柜台机仿真系统。该系统使上层应用软件...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仿真软件的调查研究,发现用于模拟和仿真金融自助设备硬件的软件并不常见。该文提出用软件模拟仿真硬件的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金融自助设备应用开发平台Protopas的自动柜台机仿真系统。该系统使上层应用软件开发人员避免了复杂的硬件操作,有效地加快ATMC项目开发的速度,降低软件开发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pas系统 仿真系统 自助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R原理的葡萄糖浓度折射率特性矩阵测量(英文)
19
作者 罗伟 孙凤龙 +3 位作者 刘佳瑞 侯俊武 汪本干 黄小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82-1986,共5页
设计了一种简洁的角度扫描棱镜SPR传感系统,反射式平行光路设计简化了系统结构。其主要包括光源及光强感知、平行光路结构、电机与温度控制模块构成。通过单电机扫描入射角与温度控制,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折射率浓度特性有效测量。理论分... 设计了一种简洁的角度扫描棱镜SPR传感系统,反射式平行光路设计简化了系统结构。其主要包括光源及光强感知、平行光路结构、电机与温度控制模块构成。通过单电机扫描入射角与温度控制,实现了对葡萄糖的折射率浓度特性有效测量。理论分析存在交叉灵敏度矩阵可同时度量温度及葡萄糖质量浓度共振角度的变化规律,且实验得其灵敏矩阵。为区分温度和质量浓度对共振角度的影响以及校正SPR温度漂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折射率 矩阵测量 平行光路 表面等离子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物联网的三因子跨域签密访问控制方案
20
作者 黄隆坤 田有亮 谢洪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78-2587,共10页
在5G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物联网环境下,存在跨安全域的公钥加密体制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物联网用户对无证书加密体制CLC(CertificateLess Cryptosystem)的物联网设备跨域安全通信问... 在5G的海量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物联网环境下,存在跨安全域的公钥加密体制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物联网用户对无证书加密体制CLC(CertificateLess Cryptosystem)的物联网设备跨域安全通信问题.本文基于用户口令、生物特征和用户智能设备等组成的三因子和国密SM2的加密和签名算法,提出三因子跨域签密的访问控制方案(Three-factor Cross-domain Signcryption Access Control scheme for IoT environment,TCSAC-IoT),用于在跨安全域的情况下实现PKI物联网用户对CLC物联网设备跨域安全通信.方案通过三因子跨域签密算法对PKI物联网用户进行认证,对合法的PKI物联网用户建立与CLC物联网设备之间的共享秘钥,避免非法用户对CLC物联网设备资源非法访问,并在真实或随机ROR(Real-Or-Random)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在DY(DolevYao)模型和CK(Cantti-Krawczyk)模型下满足语义安全性,同时具有抗伪装攻击、抗重放攻击、抗中间人攻击、抗内部特权攻击和抗盗用或丢失PKI用户智能设备攻击,与类似方案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方案有较低的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签密 跨域访问控制 物联网安全 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