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量子信息科技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
丁兆君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举办双边联合研讨会 |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3
|
科教联结:中国科学院理学研究生教育的恢复与探索 |
王安轶
林思纯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4
|
论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建设——学习江泽民同志《论科学技术》 |
茆诗珍
吴静波
|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5
|
论科学技术与“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张允熠
孙显元
吴静波
|
《江淮论坛》
CSSCI
|
2003 |
0 |
|
6
|
论科学技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
张德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论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融汇创新 |
吴兆雪
江宏春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8
|
社会科学的价值 |
孙显元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2 |
1
|
|
9
|
高科技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
潘正祥
|
《学术界》
|
2002 |
0 |
|
10
|
现代科学技术在古陶瓷中的应用研究 |
龚钰轩
李谦
|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1
|
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工人文化技术补习工作探析——以上海小三线为中心 |
石云里
鲁小凡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2
|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英语学习模式创新——以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英语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例 |
孙蓝
陈纪梁
邢鸿飞
刘海清
万洪英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
2011 |
7
|
|
13
|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科学发展观 |
吴兆雪
王梅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4
|
破而不立欲速不达——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开展的科学批判活动 |
胡化凯
|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5
|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30年述略——中国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 |
潘正祥
方贤绪
|
《教育与现代化》
CSSCI
|
2009 |
1
|
|
16
|
科学文化的异化及其对人文美的覆盖和消弭 |
方贤绪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5 |
1
|
|
17
|
李约瑟《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与中国农学西传 |
刘晓萍
|
《农业考古》
|
2019 |
1
|
|
18
|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知识创新高水平收敛效应研究 |
杨浩东
王高峰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9
|
国际科学传播机构的科普智库功能发挥与价值实现——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为例 |
周慎
李晓萌
林泽地
|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融合、碰撞与响应:中国气候区划的初步发展(1929—1966) |
郭庆
付邦红
|
《自然科学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