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0年中国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主题演变——基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的文献计量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立伟 刘欣瑜 +1 位作者 马亮 张九庆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共14页
本文基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人民日报》等报刊理论版文章的文献计量分析,回顾了40年来中国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主题。研究发现,研究主题从1983—2002年“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转向2003... 本文基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表的学术期刊论文和《人民日报》等报刊理论版文章的文献计量分析,回顾了40年来中国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的主题。研究发现,研究主题从1983—2002年“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转向2003—2012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主题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2013—2022年)。研究表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针对不同时期科技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理论探讨,履行了服务于党和国家科技创新重大决策的战略性国家科技智库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成果转化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驱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研究---基于系统思维视角
2
作者 崔旺来 袁诗淇 +3 位作者 钟海玥 王文涛 陈诗波 杨洋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8,共9页
技术封锁引发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困境是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的根本原因,系统思维是体系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当前,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中存在系统意识不强、建设理路不清、系统推进不足、联动协同不够等问题。... 技术封锁引发海洋领域“卡脖子”技术困境是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的根本原因,系统思维是体系化建设的核心要义。当前,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中存在系统意识不强、建设理路不清、系统推进不足、联动协同不够等问题。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必须跳出孤岛思维,贯通过去、现在和将来,统筹近期、中期和远期,从“时空”“发展”维度前瞻性考量体系化建设架构;要强化系统集成和整体智治,彰显体系化的整体性、明晰体系化的目标性、把握体系化的趋向性;从体系化“领域布局、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视角发挥举国体制整合功能;将“组织管理、运行机制、政策制度”作为系统性发力切入口,铸造中国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强大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化 海洋战略科技 海洋科技力量 系统思维 海洋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产业特性和发展战略选择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俊祥 程家瑜 +1 位作者 王革 李振兴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7,39,共4页
继信息技术革命以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能否引领世界经济增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已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但如何才能按照生物产业的发展规律,选择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重点和发展道路是必须给予关注的重点。本文... 继信息技术革命以后,生物技术及其产业能否引领世界经济增长,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已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但如何才能按照生物产业的发展规律,选择出适合我国发展的重点和发展道路是必须给予关注的重点。本文在分析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变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要把握生物技术发展规律,选择不同路径发展我国生物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产业 特性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中和”承诺下技术生态化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27
4
作者 胡志坚 刘如 陈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0,共7页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大国博弈阶段,中国的角色正由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逐渐转变。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加速技术生态化创新发展,低碳和零碳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对此,建议制定科学、可... 全球气候治理进入以中国、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大国博弈阶段,中国的角色正由参与者、贡献者向引领者逐渐转变。中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必将加速技术生态化创新发展,低碳和零碳产业将迎来发展良机。对此,建议制定科学、可行的碳中和实施路线图,并在“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中强化指标和措施;构建完善的技术生态化创新结构体系;尽快研究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技术生态化 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预测:发展趋势、困境与未来思考
5
作者 胡月 玄兆辉 袁立科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2,共7页
技术预测在国家制定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可以为防范应对重大科技风险提供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预测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技术预测活动演变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 技术预测在国家制定战略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可以为防范应对重大科技风险提供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化技术预测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分析技术预测活动演变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总结智能化技术预测的典型案例,剖析智能化技术预测面临的瓶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技术预测 人工智能 方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国际职业化模式——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邸晓燕 赵捷 张杰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52,共4页
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按照美国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办公室标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运作,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科技成果提供保护、管理和转化的专业化服务,探索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模式为案例,介绍了其... 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按照美国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办公室标准模式,结合中国国情运作,为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科技成果提供保护、管理和转化的专业化服务,探索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模式为案例,介绍了其按照国际水平专业化职业化模式运作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采用这种模式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技术转移办公室 转化 专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新发展和运行机制变迁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华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9-33,共5页
基于对世界多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的分析,本文认为产研院的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职能定位综合化、业务范围扩大化、建设模式多元化、研发模式集成化、运营模式柔性化的新特征。结合中国新建产研院的发... 基于对世界多国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的分析,本文认为产研院的运行机制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为职能定位综合化、业务范围扩大化、建设模式多元化、研发模式集成化、运营模式柔性化的新特征。结合中国新建产研院的发展现状,本文建议尽快明确产研院的法律身份及其配套政策,试点建设国家级的产研院,并加强地方产研院发展的规范和资源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研究院 新发展 机制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技术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现状与路径
8
作者 马爽 李哲 蔡笑天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52,共9页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新质生产力并非一般性的科技创新所能推动,更多是由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广泛而深...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新质生产力并非一般性的科技创新所能推动,更多是由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关键技术突破所驱动。本文从内部、外部两个维度阐释关键技术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机理,通过梳理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关键技术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进而提出关键技术创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条路径: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培育未来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技术创新 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动能:理论逻辑与战略路径
9
作者 薛美慧 丁明磊 尹西明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9,共10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本文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新使命新要求,从国家创新体系、全球科研范式变革出发,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抉择,分析以国家...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科技创新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本文立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新使命新要求,从国家创新体系、全球科研范式变革出发,深刻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抉择,分析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采用国际比较法梳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牵引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国际经验。研究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此为牵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动能,未来要进一步把握场景驱动创新机遇,加快数智赋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整合式创新,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新质生产力 国家创新体系 场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福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01-I0001,共1页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 当前,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科学技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从最初提出,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从来都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历史演进和现实实践来看,现代化进程都是由科技创新推动的,谁站在科技创新前沿,谁就引领现代化发展。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现实实践 战略支撑 创新前沿 创新推动 历史演进 新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抓手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福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主要产业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由于未来产业是未来具有商业化前景但目前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产业,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其主要产业载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由于未来产业是未来具有商业化前景但目前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阶段的产业,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称为“产业”,因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核心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初期阶段 新发展理念 主导作用 产业载体 先进生产力 培育壮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校R&D投入与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海英 周志刚 朱迎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8-122,共5页
基于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高校R&D投入、GDP、产业结构变动等变量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高校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发投入与... 基于1999—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高校R&D投入、GDP、产业结构变动等变量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以及方差分解技术,考察高校创新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变化规律。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高校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未形成面板协整关系,而与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看,前期经济增长显著促进了当期高校R&D投入,具有同向作用,但前期高校R&D投入未能有效促进当期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长远看,高校R&D投入与GDP之间的方差贡献率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R&D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P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与中国高技术发展重点选择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晔 程家瑜 杨起全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6-139,共4页
通过介绍《美国出口管理条例》和《美国出口管制商品清单》,分析了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国高技术发展重点的影响,提出要深入研究国外技术出口限制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把国外技术限制作为选择国家科技计划重点任务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关键词 对华出口管制 高技术 发展重点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青少年心目中的科学家内在形象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正严 朱依娜 何光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中国3856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内在形象。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从认知、情感特征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智商高、情商一般,与对科学家的评价相比,青少年肯定自己的情商,但对智商不够自信。从工作价值看,青少... 本研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中国3856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内在形象。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从认知、情感特征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智商高、情商一般,与对科学家的评价相比,青少年肯定自己的情商,但对智商不够自信。从工作价值看,青少年认为科学家的工作价值大,但随着年龄增长和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这种认同呈下降趋势。从生活状态看,青少年对科学家生活状态的刻板印象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家 内在形象 刻板印象 认知特征 工作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性还是市场化: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1
15
作者 许竹青 刘冬梅 王伟楠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中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已实施了三年,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各个高校以不同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体现出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服务齐头并进、学生培养与农技服务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新农村发展研究... 中国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已实施了三年,本文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各个高校以不同组织形式和运作模式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体现出公益性服务与市场化服务齐头并进、学生培养与农技服务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又面临着职称改革难以有效激励教师开展推广、经费管理严重影响教师参与农村科技服务的积极性、院地合作的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本文认为采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高等院校农村科技服务,能够弥补公益性服务的缺陷,激发教师参与农村科技服务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使新农院与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开展竞争并互为补充,推动中国农村科技服务高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农村科技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软科学研究机构发展特点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修全 玄兆辉 高昌林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1-104,共4页
本文基于全国软科学研究机构统计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软科学研究活动在总量、结构、分布等各方面的特征及其社会作用,针对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从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软科学研究 统计调查 发展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烁 程家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8,共4页
为突破重大技术难题,引领未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领域广,产业发展阶段的要素不同,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阐述了当前科技的发展方向,分析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S&qu... 为突破重大技术难题,引领未来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覆盖的领域广,产业发展阶段的要素不同,针对这一问题,论文阐述了当前科技的发展方向,分析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S"曲线上的发展情况,针对不同产业的发展阶段,提出运用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路线图技对产业进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技术 产业 技术路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发展的现状、需求与未来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冬梅 陈钰 +2 位作者 胡月 谭天骄 玄兆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发展战略性区域,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对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分析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发展基础和科技创新合作进展的基础上,基于长江... 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发展战略性区域,通过推动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对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分析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发展基础和科技创新合作进展的基础上,基于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科技指标数据,全面分析各城市科技创新综合发展水平,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支点城市和节点城市的不同层次,综合提出构建长江科技创新带的战略构想。具体而言,基于城市科技创新发展综合水平和战略需要,强化上海、武汉和成渝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提升长江科技创新带3个极点的引领带动作用;以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合肥、长沙、南昌、绵阳、贵阳、昆明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支点城市,作为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活动外溢的核心承接点,支撑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选取常州、南通、嘉兴等15个城市作为省级科技创新节点,带动省域内整体创新水平提升。最后,提出构建分层多元的区域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加强区域共性平台建设,加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与合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推进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科技创新带 科技创新 科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生科技三大重点发展关键技术和路线图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俊祥 李振兴 程家瑜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42,共3页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推进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涉及人民健康与公共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必须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作为推进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涉及人民健康与公共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研究从着力解决关系人民健康与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出发,针对食品安全、重大疾病防治和医药卫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分析这些技术发展方向及其发展技术路线图,进一步凝练出未来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路线图 民生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战略的建议 被引量:8
20
作者 左晓利 李振兴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2,共6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成立25年来项目资助格局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基金人才资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及德国科学基金人才资助的经验,提出完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方式,建立人才成长早期培养专项基金,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自然科学基金成立25年来项目资助格局的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基金人才资助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日本及德国科学基金人才资助的经验,提出完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方式,建立人才成长早期培养专项基金,建立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基金 人才 基础研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