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改进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学科交叉文献识别方法
1
作者 冯岭 潘云涛 《情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5-687,共13页
有效地识别学科交叉文献,不仅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实时跟踪学科交叉地带的科研活动,还能为科研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根据科技文献蕴含的语义交叉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学科交叉文献识别方法。首先,通过... 有效地识别学科交叉文献,不仅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实时跟踪学科交叉地带的科研活动,还能为科研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文根据科技文献蕴含的语义交叉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学科交叉文献识别方法。首先,通过“文本合并”获得用于学科交叉文献识别的训练数据集;其次,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模型,并在训练集上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基于训练好的模型,对待分析的科技文献是否为学科交叉文献进行判别。在“牙科材料学”和“计算生物学”两个数据集上,对本文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学科交叉文献识别上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在两个数据集上计算得到的AUC(area under the curve)值分别达到0.741和0.966。与传统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以在不依赖任何交叉学科先验知识的情况下,基于已有的非学科交叉文献训练学科交叉文献识别模型,从而能够在新的科技文献出现时,准确地判别其是否为学科交叉文献,实现有发展潜力的前沿交叉领域的实时监测。同时,学科交叉文献识别的效果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文献 文本分类 语义叠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诚信的度量困境与非理性风险——面向科研诚信外部规范技术进路的学理反思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胜利 潘云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1-29,共9页
为深入探讨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核心价值目标与技术进路,基于多学科理论视域,对科研诚信度量评价制度化实践的困难根源与非理性风险进行具体考察和学理反思,从而明晰科研诚信的伦理本质及科研诚信评价的社会关系型实践特质,规范科研场域... 为深入探讨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核心价值目标与技术进路,基于多学科理论视域,对科研诚信度量评价制度化实践的困难根源与非理性风险进行具体考察和学理反思,从而明晰科研诚信的伦理本质及科研诚信评价的社会关系型实践特质,规范科研场域的应然价值尺度和科研著述的原初功能属性,厘清依托公共权威和科研著述度量评价科研诚信的制度化逻辑和制度锁定风险,优化技术进路和制度供给的未来方向。研究结论对于避免盲目的制度迁移与技术借鉴、构建有利于本国科学技术体系自立自强的制度优势、推进科研诚信从危机应对转向长效治理、规范文献计量情报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等具有基础性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外部规范 技术进路 度量评价 科学制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文本聚类和多标签分类的学科交叉主题早期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岭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169,共10页
[研究目的]以专利为研究数据,提出一种结合文本聚类和多标签分类的学科交叉主题早期识别方法。[研究方法]以“量子计算”作为研究领域,通过基于聚类结果的筛选和基于多标签分类的筛选等两种方法将大量非学科交叉专利从专利集合中过滤,... [研究目的]以专利为研究数据,提出一种结合文本聚类和多标签分类的学科交叉主题早期识别方法。[研究方法]以“量子计算”作为研究领域,通过基于聚类结果的筛选和基于多标签分类的筛选等两种方法将大量非学科交叉专利从专利集合中过滤,进而在学科交叉专利占比较高的小数据集上采用主题识别方法实现学科交叉主题的早期识别。随后,在德温特专利数据集上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了“量子加密技术”和“量子计算技术与量子计算机”等学科交叉主题。与已有方法相比,提出的识别方法可以在交叉领域尚处于萌芽期或成长期、相关文献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发现文献集合中的学科交叉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数据 学科交叉主题 早期识别 多标签分类 学科交叉专利 文本聚类 量子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单向长通道低头族引发拥堵的干预决策模型
4
作者 王美玲 胡成 马峻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6-193,共8页
为解决地铁等公共场所封闭性单向长通道人群移动中存在大量低头族而引发的人群拥堵问题,提出可计算干预临界值的干预模型。首先开展试验,分析封闭性单向长通道内低头族和正常行走人群行为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分布函数描述低头族和正常行... 为解决地铁等公共场所封闭性单向长通道人群移动中存在大量低头族而引发的人群拥堵问题,提出可计算干预临界值的干预模型。首先开展试验,分析封闭性单向长通道内低头族和正常行走人群行为特征;然后采用不同分布函数描述低头族和正常行走人群行为状态的方法,建立人群小尺度行为模型;最后以低头族比例和人群密度建立大尺度拥堵干预决策模型,并以北京某地铁单向长通道为例,验证计算乘客的密度值与低头族比例关系临界值。结果表明:低头族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慢速跟随,正常行走人员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有机会就提速超越;仿真计算得出乘客的密度值与低头族比例关系临界值,并绘制临界曲线,低于临界曲线的值域属低风险区,人群密度与低头族比例的值在此区域内时无需进行干预;高于临界曲线的值域为高风险区,可能产生严重的拥堵,需采取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长通道 低头族 拥堵 干预决策模型 人群聚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
5
作者 刘胜利 潘云涛 赵筱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01-108,共8页
为促进科学内外对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相关制度的批判完善,基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考察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制度化实践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其现实驱动主要包括:①公共认知和科研组织模式演进背景下的全球科研诚信危机与科研诚信... 为促进科学内外对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相关制度的批判完善,基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视域,考察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制度化实践的现实驱动与学理逻辑。其现实驱动主要包括:①公共认知和科研组织模式演进背景下的全球科研诚信危机与科研诚信外部规范制度化趋势;②政府确保国家科技计划诚信、效率与本土效益的刚性需求;③过度依赖举报、舆论和社会道德奖惩系统的显著缺陷。其学理逻辑源自道德哲学、科学哲学、司法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和统计质量管理学:一是正视“科研建制”社会属性,完善道德自律的制度化规训;二是提升惩罚技术品质,实现基于规则型惩罚的威慑机制;三是缩短介入调查的委托—代理链条,提升科研诚信监督效率;四是引入“统计抽样+AQL”技术策略,建立整体层面的科研质量宏观控制机制。研究结论和论证框架有利于深化各方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和科研诚信外部规范的经验认知,并为管理决策、知识传播和理论创新提供更简明、更有条理的分析框架与认知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外部规范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抽检 科学制度化 科研诚信建设 科研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