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
1
作者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247-247,共1页
2023年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10个)。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重大问题受到关注。1.前沿科学问题(10个)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 2023年10月22日,在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上,中国科协发布2023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10个)。人工智能、新能源、高性能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重大问题受到关注。1.前沿科学问题(10个)如何实现低能耗人工智能?如何实现飞行器在上层大气层机动飞行?利用新型符合测量方式能否搜寻磁单极子和轴子暗物质的存在?非线性效应会随尺度变化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单极子 中国科协 人工智能 高性能材料 非线性效应 生命科学 符合测量 暗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出版中的认知非正义
2
作者 郑泉 白惠仁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2,共9页
弗里克(Fricker)的认知非正义理论考察了知识传递过程中因身份偏见和解释资源缺乏导致的认知压迫。学术出版作为全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基础制度之一,其知识流通的结构性失衡引发了深层的认知非正义问题,主要表现为语言非正义(英语霸权降... 弗里克(Fricker)的认知非正义理论考察了知识传递过程中因身份偏见和解释资源缺乏导致的认知压迫。学术出版作为全球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基础制度之一,其知识流通的结构性失衡引发了深层的认知非正义问题,主要表现为语言非正义(英语霸权降低非英语母语学者的理论可信度与解释框架)和引用非正义(忽视特定性别、地域、学科群体的认知贡献)。其根源在于知识殖民遗产、西方学术中心主义的制度化知识霸权以及由此形成的评价体系。这不仅阻碍边缘学者参与、扭曲知识可信度判断、压制多元解释框架,更导致人类公共知识体系的单一化、本土知识边缘化,并最终加剧知识分配的不公。而一个朝向认知正义的学术出版制度应着重考虑以下结构性改进:构建多元化学术评价体系、人工智能赋能知识民主化、建设包容性学术共同体文化,以构建更良序的全球知识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出版 认知非正义 学术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GC驱动学术出版变革的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泉 赖明东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57-61,67,共6页
AIGC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生产与学术出版生态,扩展了知识生产主体与学术出版边界。AI不仅能够作为科研助手协助科研工作者分析科研数据,还可以协助编辑进行选题策划,确保内容和质量符合学术标准,重新定义人机协作在学术出版中的角色。这一... AIGC改变了传统的知识生产与学术出版生态,扩展了知识生产主体与学术出版边界。AI不仅能够作为科研助手协助科研工作者分析科研数据,还可以协助编辑进行选题策划,确保内容和质量符合学术标准,重新定义人机协作在学术出版中的角色。这一范式变革对学术出版伦理、学术诚信以及版权法规等造成了冲击。要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坚守出版意识形态,创新出版生态环境,建立和完善AI指导原则,把握技术赋能和学术出版伦理之间的平衡,有效推动学术出版伦理和政策机制的实践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出版 AIGC 知识生产 人机协作 数字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腐蚀微区电化学研究进展(1)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 被引量:15
4
作者 骆鸿 魏丹 +3 位作者 董超芳 肖葵 李晓刚 林春芳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37-441,共5页
近年来,随着微区电化学理论与测试技术的发展,微区电化学技术在腐蚀领域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概括了扫描电化学显微镜基本原理,重点对该微区电化学技术在金属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局部腐蚀 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腐蚀微区电化学研究进展(3) 扫描振动电极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骆鸿 董超芳 +2 位作者 肖葵 李晓刚 魏丹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31-635,640,共6页
近年来,随着微区电化学理论与测试技术的发展,微区电化学技术在腐蚀领域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概括了扫描振动电极的基本原理,重点对该技术在金属腐蚀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扫描振动电极技术 局部腐蚀 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腐蚀微区电化学研究进展(2)局部电化学阻抗谱 被引量:7
6
作者 骆鸿 肖葵 +2 位作者 董超芳 李晓刚 魏丹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11-514,共4页
近年来,随着微区电化学理论与测试技术的发展,微区电化学技术在腐蚀领域已作为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被广泛应用,本文概括了局部阻抗谱的基本原理,重点对该微区电化学技术在腐蚀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局部阻抗谱 局部腐蚀 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电弧喷锌防护涂层在3.5% 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安强 肖葵 +4 位作者 董超芳 王恩清 信绍广 魏丹 李晓刚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6-280,共5页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出纯锌、Zn-Al合金和Zn-Al伪合金涂层。通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考察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及腐蚀产物的相结构。结果... 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在Q235钢基体上制备出纯锌、Zn-Al合金和Zn-Al伪合金涂层。通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考察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结合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腐蚀后的表面形貌及腐蚀产物的相结构。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三种涂层的耐腐蚀性按Zn-Al伪合金涂层、Zn-Al合金涂层、Zn涂层的顺序依次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喷涂 涂层 耐蚀性 动电位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含盐草甘膦溶液的纳滤分离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唐元晖 扈阳 +1 位作者 燕至琴 李春玉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574-2583,共10页
为了考察纳滤技术分离含高浓度单价盐的草甘膦溶液的可行性,采用商业化Desal-DK纳滤膜对含有高浓度NaCl的草甘膦溶液开展了分离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首先研究了物料浓度、跨膜压差等因素对NaCl和草甘膦的单组分溶液的体积通量及截留率... 为了考察纳滤技术分离含高浓度单价盐的草甘膦溶液的可行性,采用商业化Desal-DK纳滤膜对含有高浓度NaCl的草甘膦溶液开展了分离实验研究和模拟计算。首先研究了物料浓度、跨膜压差等因素对NaCl和草甘膦的单组分溶液的体积通量及截留率的影响,并通过拟合SK(Spiegler-Kedem)方程计算得到了膜的特征参数;其次探究了Desal-DK纳滤膜对高浓度NaCl和不同浓度草甘膦混合溶液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说明Desal-DK纳滤膜对NaCl呈现较高的透过性,而对草甘膦则呈现较高的截留性,从而能够有效实现草甘膦和NaCl的分离;最后通过对含有100g/LNaCl和1g/L草甘膦的混合溶液进行预浓缩-连续恒容渗滤过程的模拟计算,得到了较高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和相对较纯的NaCl溶液,证明通过纳滤渗滤过程实现含草甘膦浓盐水的资源化利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分离 氯化钠 草甘膦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含盐蔗糖溶液的纳滤分离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元晖 王迪 +2 位作者 杨忠霖 燕志琴 于漪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探讨运用纳滤(NF)过程实现高浓度二糖和一、二价无机盐分离的可能性,选用商业纳滤膜NF270对高浓度蔗糖与一、二价盐离子的单组分和混合组分溶液开展了分离实验研究.首先,研究了物料浓度、操作压力等因素对高浓度蔗糖与盐的单组分体系... 为探讨运用纳滤(NF)过程实现高浓度二糖和一、二价无机盐分离的可能性,选用商业纳滤膜NF270对高浓度蔗糖与一、二价盐离子的单组分和混合组分溶液开展了分离实验研究.首先,研究了物料浓度、操作压力等因素对高浓度蔗糖与盐的单组分体系分离效果的影响,明确了NF270膜对不同的单组分溶液的透过和截留性能;其次,探究了NF270纳滤膜对高浓度蔗糖/NaCl和蔗糖/Na_2SO_4混合体系的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说明,操作压力的降低和盐浓度的升高均能显著降低混合溶液的溶剂透过通量,且高浓度盐离子的存在会影响蔗糖的截留率,而蔗糖对无机盐截留率影响不明显.在高操作压力下,NF270膜可实现对高浓度蔗糖/NaCl混合体系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 一、二价盐 分离 纳滤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