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列车群组运行的双线重载铁路群组计划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倪少权 龚梓烨 宋宗莹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79-2492,共14页
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列车间隔、加大行车密度,为解决双线重载铁路运能紧张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其中群组计划是列车群组运行模式下铁路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针对多元群组列车与单列混行情况下群组计划优化问题,提出双线重载... 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列车间隔、加大行车密度,为解决双线重载铁路运能紧张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其中群组计划是列车群组运行模式下铁路运输计划编制的基础,针对多元群组列车与单列混行情况下群组计划优化问题,提出双线重载铁路多装卸站条件下群组计划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列车群组运行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阐述了群组计划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要素,分析了双线重载铁路群组列车在出发、到达、区间运行3种状态下的列车组间追踪过程,以及始发群组列车组群、通发群组列车组群、相同终到站解群和不同终到站解群4种场景下列车在站组群/解群的作业过程,提出了群组计划中各重要参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双线重载铁路全线开行列车数量最大为目标,考虑装车能力、组群/解群作业时间、到发线数量、列车接续等约束,构建群组计划优化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求解方法。最后,以我国北部某铁路煤运通道为例进行实验,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群组运行条件下该线路输送能力提升了32.26%,且能满足各终到站需求。提出的优化方法在解决双线重载铁路群组计划优化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促进列车群组运行控制技术在重载铁路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群组运行 双线铁路 群组计划 多装卸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组运行模式下双线重载铁路空车调配方法研究
2
作者 吕苗苗 王一博 +2 位作者 耿敬春 倪少权 宋宗莹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2,共9页
群组运行模式下重载铁路空列至装车站可采用组合分解、组群解群的灵活运输方式。针对群组运行模式下双线重载铁路空车调配特点,以区段内空列的总空费时间最短和通过能力最大为目标,以群组列车运行条件、组合分解站能力限制及装车站装车... 群组运行模式下重载铁路空列至装车站可采用组合分解、组群解群的灵活运输方式。针对群组运行模式下双线重载铁路空车调配特点,以区段内空列的总空费时间最短和通过能力最大为目标,以群组列车运行条件、组合分解站能力限制及装车站装车需求等为约束,建立群组运行模式下双线重载铁路空车调配多目标优化模型,以神朔铁路为算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在群组容量为2的前提下,群组模式占用运行图总时间和总空费时间相较于既有模式分别减少11%和28%,且在不考虑群组规模对单元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影响的前提下,随着群组容量增大,上述指标性能更优。该空车调配方法能得到针对不同决策需求的空车调配方案,为群组运行模式下双线重载铁路的空车调配方案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运行 重载铁路 空车调配 群组计划 多目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路网列车群组运行情景推演及运能协调度评估研究
3
作者 宋宗莹 周芳如 +1 位作者 谢琦 赵军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139,共14页
为提高重载铁路路网运能及运输效率,研究列车群组运行下重载路网的运能协调问题,设计典型列车群组运行情景,对不同情景下路网运能协调度进行评估并提出运能优化措施。首先,阐述了重载列车群组运行基本原理及实施需求,探究影响列车群组... 为提高重载铁路路网运能及运输效率,研究列车群组运行下重载路网的运能协调问题,设计典型列车群组运行情景,对不同情景下路网运能协调度进行评估并提出运能优化措施。首先,阐述了重载列车群组运行基本原理及实施需求,探究影响列车群组运行情景推演的因素并提出情景推演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列车群组运行下重载路网线路和车站运输能力的计算方法,构建了路网运能协调度评估模型。最后,以国家能源集团重载路网为研究对象,设计典型列车群组运行情景并评估各情景下路网的运能协调度,得到列车群组运行情景推荐方案及优化措施。研究发现:实施群组运行可有效提升重载路网线路和车站运输能力,其中,车站运输能力是提升路网运能协调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群组运行 情景推演 运能计算 协调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度-正交色度颜色空间的线路监控视频亮度增强方法
4
作者 宋宗莹 王文斌 +3 位作者 周希博 柴雪松 李健超 王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156,共8页
本文针对重载铁路线路关键区段夜间视频监控图像光照不足、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正交色度颜色空间的改进图像亮度增强方法(Low Light Enhancement for Railway surveillance video image based on improved Col... 本文针对重载铁路线路关键区段夜间视频监控图像光照不足、对比度低、细节模糊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度-正交色度颜色空间的改进图像亮度增强方法(Low Light Enhancement for Railway surveillance video image based on improved Color space transform method,LLERC)。该方法首先将输入图像从RGB(Red,Green,Blue)颜色空间转换至所提出的改进IOC(Intensity-Orthometric-Chroma)颜色空间,以提取其强度和正交色度信息。随后,利用改进的轻量化双路U-net提取IOC颜色空间图像的特征,并预测实现亮度增强所需的强度残差和色度调整量。最后,将上述强度残差与输入图像叠加,得到光照增强后的IOC颜色空间图像,再将其转换为RGB颜色空间图像输出。将LLERC应用于重载铁路试验段,结果表明:LLERC方法在对比度、图像自然度、图像亮度顺序差异等指标上均优于传统图像增强方法和主流深度学习方法,并能有效提升重载铁路夜间视频监控图像的清晰度和自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图像亮度增强 试验研究 铁路监控视频 颜色空间转换 深度学习 U-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混编群组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卓芩羽 陈维亚 +1 位作者 宋宗莹 于晓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9-578,共10页
开行群组列车可以缩短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是提高重载铁路输送能力和减少货物总在途运输时间的潜在突破口。开行混编群组列车有利于灵活编组列车和适应多样化货物运输需求,但会使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问题变得复杂。为了优化求解具有“技术... 开行群组列车可以缩短列车追踪运行间隔,是提高重载铁路输送能力和减少货物总在途运输时间的潜在突破口。开行混编群组列车有利于灵活编组列车和适应多样化货物运输需求,但会使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问题变得复杂。为了优化求解具有“技术站始发直达”特征的重载铁路混编群组列车开行方案(包括混编群组列车的列车组群方案、停站方案和运行时刻方案),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了一种启发式求解算法。优化模型引入了货运需求重要度作为参考指标,综合考量货物需求量、运到期限、目的站等级及运输距离等因素,以单位时段内目的站货运供需差额运输成本最小和货物总在途运输时间最短作为优化目标。约束条件主要考虑了货运供需匹配关系、货物运到期限、线路天窗时间、群组内单元列车数量限制等现实运输组织条件。考虑该模型为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了一种模拟退火非支配排序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for Non-dominated Sorting, SANSA)进行求解。以某重载铁路为背景构建简化算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与设计的SANSA算法能够有效获得重载铁路混编群组列车的列车组群方案(包括群组数量、组群顺序、组内单元列车数量)、停站方案和运行时刻方案;在满足既定运输需求计划情形下,该求解结果还可用于反馈分析目的站货运需求计划和最晚运到时间设定的合理性,为运输供给方案的优化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运输 混编群组列车 开行方案 多目标优化 元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路网车流调配的重载铁路群组计划编制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天琨 宋宗莹 吕苗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14-3424,共11页
列车群组运行模式通过增加行车密度为提高重载铁路运输能力提供了新途径。群组计划编制是群组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输组织的基础,针对单元列车多车站组群/解群与多元群组列车混行优化问题,研究考虑路网层面车流调配的单元列车组群/解群车站... 列车群组运行模式通过增加行车密度为提高重载铁路运输能力提供了新途径。群组计划编制是群组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输组织的基础,针对单元列车多车站组群/解群与多元群组列车混行优化问题,研究考虑路网层面车流调配的单元列车组群/解群车站、规模与次序的优化方法。首先分析重载铁路运输网络车流特征与单元列车组群/解群作业场景,剖析单元列车单车站组群与多车站组群、群组列车部分解群与全部解群4种场景下的运行时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最小化非群组单元列车与群组列车总运输时间作为优化目标,以车流接续守恒、群组内单元列车组群/解群数量、组群/解群唯一性、装卸能力、车站及线路区间通过能力等作为约束条件,构建重载铁路群组计划编制模型,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含罚函数的遗传算法,通过引入惩罚变量将部分约束条件并入目标函数中进行求解。最后,以我国某重载铁路为背景构建简化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重载铁路开行群组列车与实际运输方案相比运输时间减少43.8%,且能满足货物运输需求与路网运力资源,有效提高了重载铁路货物运输效率。该群组计划编制方法能够实现单元列车与多元群组列车的多车站组群/解群,为进一步优化群组运行模式下的列车运输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路网车流调配 群组计划 多车站 群组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调度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宋宗莹 贾晋中 +1 位作者 张啸林 韩冰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共6页
国家能源集团是集煤炭、电力、铁路、港口、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以产运销一体化经营为特色的特大型能源企业,铁路运输是国家能源集团产运销一体化经营中的纽带环节,与上下游单位、专业关联密切,其业务特点有别于国家铁路和其他以单一运... 国家能源集团是集煤炭、电力、铁路、港口、化工等全产业链业务,以产运销一体化经营为特色的特大型能源企业,铁路运输是国家能源集团产运销一体化经营中的纽带环节,与上下游单位、专业关联密切,其业务特点有别于国家铁路和其他以单一运输服务为主体的铁路运输运营机构。调度信息系统的建设既要立足于铁路运输,又要服务于国家能源集团产运销一体化大局,在满足铁路运输生产需要、提高调度指挥效能的基础上,为铁路运输周边相关各单位及部门提供紧密协作的信息化平台。基于国家能源集团的总体数字化战略规划和铁路运输组织特点,调度信息系统以营销为导向、计划为龙头,综合运用线路、车站、机车、车辆、人员等运力资源,实现集团总部、铁路公司、站段三级运输组织机构的调度指挥纵向一体化,以及车务、机务、车辆、货运、营销等各专业工种的调度指挥横向一体化,同时协同联动销售、煤源、港口、沿线电厂的生产组织流程,提升国家能源集团铁路网“一盘棋”智能化组织水平,助力产运销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综合调度 铁路信息化 系统设计 功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服务的国家能源集团铁路综合调度信息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子扬 王兴中 王青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7-13,共7页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综合调度信息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综合性强、覆盖业务范围广的特点,照搬传统垂直业务开发的模式会造成信息分散、共享困难、建设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业务流程改造,并且使用单体应用开发模式会造成系统因需求增加而不断...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综合调度信息系统具有集成度高、综合性强、覆盖业务范围广的特点,照搬传统垂直业务开发的模式会造成信息分散、共享困难、建设成本高等问题,不利于业务流程改造,并且使用单体应用开发模式会造成系统因需求增加而不断膨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微服务技术设计并实现国家能源集团铁路综合调度信息系统,将系统逻辑解构为系统微服务、业务微服务和接口微服务3种类型。通过遵循微服务模型设计规范,合理划分微服务模块粒度,实现系统模块能够独立开发、独立部署和独立维护,从而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开发效率和交付迭代速度,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后期系统运维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综合调度 微服务 信息化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列车追踪间隔模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骥阳 张进川 宋宗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0,共11页
目前我国重载铁路普遍采用固定闭塞,列车追踪间隔较长且基本达到当前闭塞制式下的极限,而移动闭塞可以大幅度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因此根据我国重载列车运行特点,结合道路车辆跟驰理论,从工况选择的角度,分析建立基于移... 目前我国重载铁路普遍采用固定闭塞,列车追踪间隔较长且基本达到当前闭塞制式下的极限,而移动闭塞可以大幅度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因此根据我国重载列车运行特点,结合道路车辆跟驰理论,从工况选择的角度,分析建立基于移动闭塞的重载列车追踪间隔模型,并借助AnyLogic软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行;出站和到站的列车运行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大于区间内的列车运行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在考虑列车工况选择时,若前后列车均采取常用制动则最小追踪间隔时间更短。本次研究为缩短列车追踪间隔时间,提高重载铁路运输能力提供理论思考,也可为基于移动闭塞系统的重载列车自动驾驶做出理论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闭塞 列车追踪间隔模型 重载列车 铁路运输 ANYLOG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编组技术的单线重载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晓明 杨在旭 宋宗莹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6,41,共11页
针对我国现阶段单线重载铁路能力紧张问题,提出应用虚拟编组技术从运输组织层面提升运输能力。对虚拟编组技术基本概念进行介绍,细致分析了虚拟编组技术下列车追踪运行的全过程,将其分为4种状态,并分别给出各状态下追踪间隔计算方法。... 针对我国现阶段单线重载铁路能力紧张问题,提出应用虚拟编组技术从运输组织层面提升运输能力。对虚拟编组技术基本概念进行介绍,细致分析了虚拟编组技术下列车追踪运行的全过程,将其分为4种状态,并分别给出各状态下追踪间隔计算方法。通过分析虚拟编组技术应用下单线重载线路列车在站作业及会让方式,给出区间运行图周期计算通式,构建虚拟编组下单线重载铁路最小运行图周期计算模型,并将其改写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结构简单,且规模随区间数多项式有界,可直接采用商业优化软件求解。选取1条实际运营线路进行案例分析,计算结果显示,虚拟编组技术下其通过能力可提升55%,表明计算模型有效可靠,且虚拟编组技术的应用对单线重载铁路能力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能力计算 虚拟编组 单线铁路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长大坡道列车失控可能性及避难线设置研究
11
作者 石江 宋宗莹 王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212,共8页
为了防止运行在长大下坡道上的重载列车出现放飏事故,本研究对万吨重载列车失控可能性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基于此开发了长大坡道重载列车失控可能性检算系统,通过对朔黄线宁武西站至龙宫站K19+700至K32+531的长大下坡道进行仿真,并将仿真... 为了防止运行在长大下坡道上的重载列车出现放飏事故,本研究对万吨重载列车失控可能性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基于此开发了长大坡道重载列车失控可能性检算系统,通过对朔黄线宁武西站至龙宫站K19+700至K32+531的长大下坡道进行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际操纵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该仿真结果与实际操纵过程基本相同,证明了该系统的有效性。研究选取不同站间距和坡度的坡道,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列车失控可能性进行检算。检算结果显示,当机车制动失效时,干燥或湿润条件下,重载列车在-9‰及以上的坡道上存在失控风险;雨雪条件下,列车在-8‰及以上的坡道上存在失控风险;湿润或雨雪条件下,列车在坡度为-20‰的坡道上无法制动停车,需设置避难线。研究结果为长大坡道上万吨重载列车是否有失控可能性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坡道 列车失控 避难线 牵引计算 重载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智慧车站架构与功能设计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宋宗莹 张红亮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78,共5页
智慧车站是重载铁路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重载铁路车站智能化业务需求,提出重载铁路智慧车站的总体构架。从智能监测与感知系统、泛在互联车站网络系统、多方式融合高精度定位系统、车站运营场景数字孪生系统等方面对智能化... 智慧车站是重载铁路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重载铁路车站智能化业务需求,提出重载铁路智慧车站的总体构架。从智能监测与感知系统、泛在互联车站网络系统、多方式融合高精度定位系统、车站运营场景数字孪生系统等方面对智能化基础平台进行设计,由智慧大脑、智能交互组成的车站智能大脑,由智能环线装车、智能翻卸、智能列尾管理、智能防溜等重载车站模块,与阶段计划智能编制、智能接发车、智能调车等常规模块共同构成重载车站智能业务系统。最后,提出由智能排班、智能交接班及智能培训组成智能管理系统,为重载铁路智能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智慧车站 智能化 构架设计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