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行信用风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逆周期资本缓冲--基于向量自回归和互谱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育峰 李仲飞 周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6,共7页
银行业是典型的亲周期性行业,这种亲周期性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传导到银行业,引起银行业信用风险水平的变化。我们采用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长短期存在非一致性,短... 银行业是典型的亲周期性行业,这种亲周期性必然导致宏观经济的波动传导到银行业,引起银行业信用风险水平的变化。我们采用时域和频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信用风险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长短期存在非一致性,短期内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有利于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中长期内经济增长反而会导致银行信用风险水平的提高,我们认为这是伴随经济增长的信贷过度增长累积的系统性风险的滞后效应。因此,我们建议我国应该启动实施Basel III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政策,一方面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在经济下行期稳定的信贷供给,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经济上行期信贷过快增长累积系统性风险,从而减弱银行业的亲周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科学 信用风险 亲周期 互谱分析 VAR 逆周期资本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ntech的潜在风险与监管应对研究 被引量:133
2
作者 朱太辉 陈璐 《金融监管研究》 2016年第7期18-32,共15页
金融科技创新(Fintech)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集中度,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但传统金融风险在Fintech业务中变得更加隐蔽,信息科技风险和操作风险更加突出,潜在的系统性、周期性风险不可忽视。目前各国对Fin... 金融科技创新(Fintech)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风险管理能力、降低风险集中度,有助于提高金融稳定性;但传统金融风险在Fintech业务中变得更加隐蔽,信息科技风险和操作风险更加突出,潜在的系统性、周期性风险不可忽视。目前各国对Fintech大多基于现有金融监管框架实施归口监管,监管发展路径呈现出"行业自律先行—政府监管跟上"的特征,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创新的监管模式,高度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来,Fintech监管需要在促进Fintech健康发展和识别缓释潜在风险之间努力做好平衡,在持续风险监测评估的基础上适时调整优化监管政策,利用信息科技创新监管方式和监管工具,更加重视监管机构之间、不同国家之间的监管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创新 金融效率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欢 王刚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81,共5页
近年来,金融全球化的迅速推进、现有业务范围和组织架构的日益复杂以及产品创新等因素,使银行面临巨大的合规风险。现代意义上的合规以健全、有效的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为基础,包括外部合规性监管和内部合规风险管理两部分内容,合规风险不... 近年来,金融全球化的迅速推进、现有业务范围和组织架构的日益复杂以及产品创新等因素,使银行面临巨大的合规风险。现代意义上的合规以健全、有效的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为基础,包括外部合规性监管和内部合规风险管理两部分内容,合规风险不同于法律风险,已成为银行的一项核心风险。针对我国银行合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一是推动"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由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合规;二是在业务创新过程中时刻注意保持"合规";三是监管部门应遵循"以银行为主"的理念,推动合规风险管理;四是完善规则本身的制定过程,使其更和谐地体现金融市场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风险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ViaR模型的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风险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俊 王晓莹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2,共5页
"在险价值"管理方法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计算"在险价值"时仍局限于参数方法(GARCH族模型)和历史模拟法。以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CAViaR的质押回购利率风险... "在险价值"管理方法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被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在计算"在险价值"时仍局限于参数方法(GARCH族模型)和历史模拟法。以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CAViaR的质押回购利率风险计量模型,研究质押回购利率风险的运行规律和波动特征。研究结果发现,CAViaR模型的风险预测效果能够较好地刻画质押回购利率的利率风险。基于后测检验结果发现,AS模型在估计我国质押回购利率风险时表现最优。此外,基于2006—2014年隔夜回购利率VaR值变化趋势的分析,证实了CAViaR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货币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及其利率风险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间质押回购利率 利率风险 CAVIAR模型 在险价值 利率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账户利率风险监管改革及影响研究——以Shibor利率风险为例
5
作者 张俊 王晓莹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36,62,共5页
2016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该要求规定各国监管当局应于2019年之前根据交易账户市场风险新规制定本国标准,同时要求商业银行于2019年年底之前按照新规报告交易账户市场风险。本文以Shibor利率作为研究对象... 2016年1月巴塞尔委员会通过了《市场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该要求规定各国监管当局应于2019年之前根据交易账户市场风险新规制定本国标准,同时要求商业银行于2019年年底之前按照新规报告交易账户市场风险。本文以Shibor利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交易账户利率风险监管新规,分别采用VaR计量方法和ES计量方法计算Shibor利率风险,并对VaR和ES模型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研究的结果,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监管新规以及提高交易账户利率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账户 利率风险 SHIB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Fintech发展演进的综合分析框架 被引量:33
6
作者 朱太辉 《金融监管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7,共13页
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Fintech主要业态功能属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环境以及Fintech业态的发展实践,构建了我国Fintech发展演进的综合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Fintech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研... 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Fintech主要业态功能属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金融制度环境以及Fintech业态的发展实践,构建了我国Fintech发展演进的综合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我国Fintech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研判。研究发现,Fintech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在支付结算、资金融通、财富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功能属性,但改善了金融体系在这些方面的功能表现;近年来我国Fintech快速发展是"四轮驱动"(四个因素驱动)的结果:信息科技发展的技术支持、Fintech企业的监管规避、实体经济的金融需求发展以及传统金融体系的金融供给不足。未来我国Fintech的发展既离不开科技创新推动提高金融功能效率,也取决于传统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及其对金融供需缺口的缓解程度,还受制于相关市场主体的风险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金融功能 金融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新兴业务联动的可行性与模式——以投行业务与私人银行业务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涛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1-43,共3页
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应积极推动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的交叉融合,还应鼓励新兴业务之间开展联动。本文以投行业务与私人银行两种新兴业务为例,比较了瑞士信贷银行、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促进两种业务融合的不同模式与经验,... 我国商业银行不仅应积极推动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的交叉融合,还应鼓励新兴业务之间开展联动。本文以投行业务与私人银行两种新兴业务为例,比较了瑞士信贷银行、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促进两种业务融合的不同模式与经验,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业务联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新兴业务 投资银行 私人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应主动履行赤道原则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霞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84,共5页
赤道原则拥有标准化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缓释控制流程,对于改善金融机构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表现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透明度不足、执行力不足、缺乏问责机制等的内在缺陷。目前,赤道原则已被许多国际大型银行所采纳,但是国内银行业... 赤道原则拥有标准化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缓释控制流程,对于改善金融机构在环境与社会方面的表现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透明度不足、执行力不足、缺乏问责机制等的内在缺陷。目前,赤道原则已被许多国际大型银行所采纳,但是国内银行业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国内民众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履行赤道原则有助于降低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成本,减少环境与社会风险带来的冲击。履行赤道原则也是国内商业银行迈向国际化所需的重要协同策略之一。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积极认同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价值,主动履行赤道原则的相关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赤道原则 环境责任 社会风险管理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