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法——刘守华《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一书序言 被引量:1
1
作者 贾芝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7-71,共5页
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文学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五四”时代,首先是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关于儿歌的比较研究。也有人将中国和日本的民间故事如《狼外婆》进行比较研究,但后来就渐渐沉寂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广泛地兴起和应... 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文学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五四”时代,首先是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关于儿歌的比较研究。也有人将中国和日本的民间故事如《狼外婆》进行比较研究,但后来就渐渐沉寂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广泛地兴起和应用这种方法。近两年,北京大学及上海,相继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提倡比较文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出版了书刊。比较文学已成为热门学科了。尽管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对于它的研究目的、范围和功能,世界各国其说不一,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但是,我以为对于民间文学来说,比较的方法是一个很有益处,甚至很有必要的方法。当然,它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珍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比较研究法 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刘守华 故事类型索引 思想内容 热门学科 作家文学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陕西文学的代际传承及其他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建军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2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陕西文学 代际传承 学术研讨会 创作成就 文学界 路遥 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中的和历史叙述中的思想解放运动——兼论常见文献的解读与当代史研究的深化 被引量:7
3
作者 贺照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154,150,共5页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且很显然,这些突出成就的取得,和很多研究者致力发现新史料、积极认真运用新史料密切有关。但不能不指出的,随着这些令人兴奋的成就取得,也随之出现了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取向,就是在相... 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且很显然,这些突出成就的取得,和很多研究者致力发现新史料、积极认真运用新史料密切有关。但不能不指出的,随着这些令人兴奋的成就取得,也随之出现了一种自觉不自觉的取向,就是在相当部分研究者那里出现了对易见史料——比如,对曾经在国家运转中居重要位置的《人民日报》、《红旗》,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乃至全体人民学习的文件、文献等——所具有的历史认知价值重视不足、下功夫不够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叙述 思想解放运动 当代史研究 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解读 《人民日报》 新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俄文学理论的接受与传播:瞿秋白与弗理契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明 赵新顺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0-48,共9页
关键词 瞿秋白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文学理论 传播 中国 革命史 倡导者 指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通了中断多年的中国传统文脉——重读《干校六记》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兆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
从1949年到2009年,正好是一个甲子。人至六十而耳顺,那么,文学发展六十年,是否能够达到成熟的境界?是否会有令人满意的收获呢?1949-1966的"十七年",虽然"运动"不断,仍有少量像样的作品问世,如《红豆》、《百合花》... 从1949年到2009年,正好是一个甲子。人至六十而耳顺,那么,文学发展六十年,是否能够达到成熟的境界?是否会有令人满意的收获呢?1949-1966的"十七年",虽然"运动"不断,仍有少量像样的作品问世,如《红豆》、《百合花》、《创业史》等;1966-1976的"文革",则不仅是一场政治上的"浩劫",而且是经济和文化的灾难,在沸反盈天的乱局里,文学的境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清理这一时期的文学仓库,人们很难找到几部像样的文学作品。进入"新时期",当代文学的"春天"才真正到来了,正是在"思想解放"的"新时期"以及后来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国当代文学有了令人自豪的收获:在小说创作方面,有《人到中年》、《棋王》、《黑骏马》、《受戒》、《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在散文创作方面,则有《随想录》、《人妖之间》、《我与地坛》、《我的精神家园》等;诗歌创作方面,则产生了北岛、顾城、舒婷、黄翔、海子等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为了彰往考来,更好地总结当代文学六十年的成败得失,为了立此存照,给读者了解当代文学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文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室编撰了一部《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三联书店即将出版)。从本期开始,"自由评论"栏目将选择部分篇章刊布出来,以求教于有同好的读者朋友。需要说明的是,每期将取体裁和主题相近者归为一类,裒为一辑,而不是按照原来的以时间为序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校六记》 中国传统 中国当代文学 《平凡的世界》 “新时期” 重读 文脉 文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多民族兄妹婚神话母题探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宪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1-116,共6页
"兄妹婚"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典型类型之一。这个母题在我国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叙事母题链,形成了相应的叙事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兄妹婚神话母题不仅再现了人类早期的婚姻关系、道德理念,而且对人类的日常... "兄妹婚"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的典型类型之一。这个母题在我国各民族中分布广泛,具有复杂的叙事母题链,形成了相应的叙事结构,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兄妹婚神话母题不仅再现了人类早期的婚姻关系、道德理念,而且对人类的日常活动或生活习俗也有一定的解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妹婚 神话 民族 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子文学”与放逐情怀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匡汉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57,共7页
现实的人生处境,常迫使人思考生存的价值,从而使得人们的情感与心理为某种情境所缠绕,形成一种基本的生存情态。这种生存情态是左右着人的生存方式的心理动力。中国古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古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的没落,再无力回复... 现实的人生处境,常迫使人思考生存的价值,从而使得人们的情感与心理为某种情境所缠绕,形成一种基本的生存情态。这种生存情态是左右着人的生存方式的心理动力。中国古话说,哀莫大于心死。古玛雅文化、巴比伦文化的没落,再无力回复,缘其心死矣。以色列人失去家园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游子 终极价值 自我放逐 被放逐者 白先勇 聂华苓 国民党 儒家思想 生存环境 思乡怀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代文学与政治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学泰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本文论述了清代政治以及由政治方针决定的文化政策与清代文学创作的互动关系 ,评介了清代主流社会的诗文与非主流社会通俗文学创作及其意义。
关键词 清代文学 通俗文学 文论 创作 诗文 会通 文化政策 主流社会 政治 互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理论: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钱中文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4-31,共8页
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对我国文学理论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学观念的更新,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使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而充满生机。如果要对十多年来的文学理论研究做个初步的评价,我以为可以这样说,成绩很大,问题不少。这... 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大潮,对我国文学理论的研究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文学观念的更新,研究方法的多样化,使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而充满生机。如果要对十多年来的文学理论研究做个初步的评价,我以为可以这样说,成绩很大,问题不少。这大体是符合实际的。关于十多年来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我在《主导·多样·鉴别·创新》一文中已有所勾勒,需要今后进一步地研究与讨论。在下面,我想谈一下成绩问题,这是还未有人进行评论的。我以为用“成绩很大”来概括十多年文学理论的研究还是实事求是的。回想五、六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理论研究 八十年代 古代文论 文学观念 文学批评史 六十年代 马克思主义作家 现实主义 文艺心理学 实事求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与美学功利主义
10
作者 毛崇杰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5期12-18,共7页
关键词 非功利主义 美学功利 伦理学 毛泽东 有用性 马克思 使用价 审美价值 功利性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研究的逻辑是什么?
11
作者 许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8,共4页
人文研究的逻辑是什么?许明1.作为自然科学的一般科学活动有一个"知识增长"的标准和探讨这种增长的历史,人文科学具有这种特性吗?当然,我们根本无法发明一种检验器,以数学的准确性来获取答案。人文科学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阶... 人文研究的逻辑是什么?许明1.作为自然科学的一般科学活动有一个"知识增长"的标准和探讨这种增长的历史,人文科学具有这种特性吗?当然,我们根本无法发明一种检验器,以数学的准确性来获取答案。人文科学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阶级属性、价值内涵,都会影响它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人文研究 知识增长 科学精神 主体性 归纳法 王国维 格式塔 逻辑思维 人文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批评家的严羽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0-76,共7页
关键词 批评家 《沧浪诗话》 诗史 大历诗 诗歌批评 副言语 诗歌艺术特征 诗歌本质 艺术观念 “妙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与话语建构:《格萨尔》史诗的文本化路径阐释 被引量:12
13
作者 诺布旺丹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8,共10页
文化本是一切叙事作品变异、演进的重要途径。叙事文学的文本化是由叙事文本的基本要素即:故事和话语在语境化的网络中根据叙述者的观念不断解构、转换和重新建构而形成的。《格萨尔》史诗从一个传奇性的、只鳞片爪的民间故事发展成为... 文化本是一切叙事作品变异、演进的重要途径。叙事文学的文本化是由叙事文本的基本要素即:故事和话语在语境化的网络中根据叙述者的观念不断解构、转换和重新建构而形成的。《格萨尔》史诗从一个传奇性的、只鳞片爪的民间故事发展成为一个宏大的叙事传统也与"本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曾先后经历了历史神话化、神话艺术化的过程。这种变迁既是表层性的,也是深层性的;既有故事层的转换,也有话语层的更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 文本化 神话化 艺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图时代视像媒介的诗学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定家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6-133,共8页
纵观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条越来越急促的递进轨迹十分清晰,从绘画到摄影,从电影到电视,从家庭影院到视频电话,从网络电视直到今日流行的"播客",我们当代人已经生活在一个影像大众化生产与消费的声像组成的"仿像时代&qu... 纵观视觉文化的发展历程,一条越来越急促的递进轨迹十分清晰,从绘画到摄影,从电影到电视,从家庭影院到视频电话,从网络电视直到今日流行的"播客",我们当代人已经生活在一个影像大众化生产与消费的声像组成的"仿像时代"。网络化视像媒介成功地弥合了诗与画各自的不足,一种全方位的综合性数字化表意方式,使网络时代的跨媒介诗学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媒介 网络文化 播客 诗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文性与开放的文本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定家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5-170,共6页
网络超文本正逐渐成为具有支配性地位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其根基是互文性理论。超文本是互文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互文性则是超文本最基本的内在特征。互文性理论蕴含的"主体的消散"以及超文本"去中心"的网络结构在当代... 网络超文本正逐渐成为具有支配性地位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其根基是互文性理论。超文本是互文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互文性则是超文本最基本的内在特征。互文性理论蕴含的"主体的消散"以及超文本"去中心"的网络结构在当代艺术生产中已经充分展现。需要注意的是,将互文性仅在文本层面理解是不够的,文学面对的应该是整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文本 互文性 主体的消散 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路遥小说中的风景修辞(上)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建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5,共7页
风景是天地间的自然物象,也是文学意义上的修辞现象。在文学表现中,面对大自然的万千景象,作家从视觉对物象的感受开始,经过“随物宛转”和“与心徘徊”的物我交融的心理体验,通过精微而复杂的创造性重构,最终将单纯的自然风景,转换为... 风景是天地间的自然物象,也是文学意义上的修辞现象。在文学表现中,面对大自然的万千景象,作家从视觉对物象的感受开始,经过“随物宛转”和“与心徘徊”的物我交融的心理体验,通过精微而复杂的创造性重构,最终将单纯的自然风景,转换为复杂的精神风景,升华为一种文学修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修辞 随物宛转 文学意义 自然物象 路遥小说 物我交融 修辞现象 自然风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同源型神话的叙事特征与文化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宪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在中华民族起源神话中描述多个民族同源是一个常见的类型。中华民族同源型神话类型丰富,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有时同一个民族也会存在内容不同的叙事类型,并在长期流传中形成某些程式化的叙事结构。同时,该类神话具有相应的文化功能,... 在中华民族起源神话中描述多个民族同源是一个常见的类型。中华民族同源型神话类型丰富,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有时同一个民族也会存在内容不同的叙事类型,并在长期流传中形成某些程式化的叙事结构。同时,该类神话具有相应的文化功能,表达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民族观,传承着中华民族和谐民族关系的优秀文化传统,体现出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母题 民族同源 民族团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象、表象、意境辨章——诗学心裁之一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匡汉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9-25,共7页
我们大致上可以赞同庞德的简明定义:“‘意象,是在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情结。”“情结”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象呈意,而是物象心灵化和心灵物象化的交溶性十分明显的晶体,是体现了心灵与物象的美感联姻,... 我们大致上可以赞同庞德的简明定义:“‘意象,是在刹那间所表现出来的理性与感性的情结。”“情结”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立象呈意,而是物象心灵化和心灵物象化的交溶性十分明显的晶体,是体现了心灵与物象的美感联姻,既来自物象对诗人的刺激又挣脱了自然具象而升腾到了相应思情高度的一种把握形态和感悟途径,是从实际的、客体的秩序中抽取而来、又为新的感知而存在的诗人的创造物——虚幻的审美“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表象 审美 诗学理论 艺术 心灵化 境界 基本单元 具象 情感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蚩尤神话的传承与价值取向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宪昭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39,共5页
蚩尤作为一个与炎黄密切相关的文化人物,主要是以神话叙事的形式广泛流传,形成文献记载、民间口头传承、民俗传承、文物传承等多种传承形式。在当今文化研究中,应该对蚩尤神话予以必要的关注和科学的价值定位。
关键词 蚩尤 神话 传承 文化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语境下民族文献整理的路经思考及实践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杰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14,共5页
对口头传统的民间文学化弊病的反思,促进了从"民间文学"到"口头传统"的研究范式的转换。但因对学术界理论成果的社会转换及实践的不足,在政府主导的"非遗"运动中,仍存在着"再度格式化"问题。... 对口头传统的民间文学化弊病的反思,促进了从"民间文学"到"口头传统"的研究范式的转换。但因对学术界理论成果的社会转换及实践的不足,在政府主导的"非遗"运动中,仍存在着"再度格式化"问题。影像、录音、图片、民族志文本与口头传统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操作方法,强调演述语境、文本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而为民族口头传统文献的整理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传统 再度格式化 影音图文 东巴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