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2-81,共10页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学 《中国文学史之宏观》 中国大陆 文学史观 文学史写作 文学史理论 文学史著 少数民族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与20世纪世界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6-117,共12页
本文从一个全新视角,即从世界文学对我国文学思潮、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的影响出发,反思和探索了我国当代文学47年历史道路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我国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自身走向方面探求了不同时期接受和选择外国文... 本文从一个全新视角,即从世界文学对我国文学思潮、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的影响出发,反思和探索了我国当代文学47年历史道路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即从我国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自身走向方面探求了不同时期接受和选择外国文学的特点及其后者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文章带有一定总结性的学术价值,其中关于在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文学发展与昌盛方面应与世界文学建立何种关系的论断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文学 苏联文学 西方文学 文学思潮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人的发现 外国文学 现代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建设需要比较文学史眼光 被引量:2
3
作者 秦弓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113-119,共7页
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但从现代文学史学科建设来看,这种研究仍然缺乏一种视野开阔、气度恢弘、贯通始终的比较文学 史眼光、这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东西方的失衡;二是未能做到... 8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但从现代文学史学科建设来看,这种研究仍然缺乏一种视野开阔、气度恢弘、贯通始终的比较文学 史眼光、这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东西方的失衡;二是未能做到历史贯通;三是对文体的忽略。所谓 比较文学史眼光,就是要把比较大学从方法论层面上升到历史观层面,把比较文学的观念与方法 贯穿于整个现代文学历史发展的阐释与文学成就的评价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比较文学史眼光 方法论 历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中国书写” 被引量:2
4
作者 汤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北美新移民文学经过三十余年的沉淀和发展,创作主题逐渐从"异国书写"流转到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书写,大致可分为"大历史中国书写""民间乡土中国书写"和"当下...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北美新移民文学经过三十余年的沉淀和发展,创作主题逐渐从"异国书写"流转到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书写,大致可分为"大历史中国书写""民间乡土中国书写"和"当下中国书写"三种类型,呈现出人物命运、历史传承、文化身份认同三位一体的开阔气象。北美新移民作家跨越"自我"和"他者"的文化离散体验对中国故事、中国经验的书写,可以视为一种文化"翻译"。笔者认为:北美新移民作家的"中国书写"是个人自我身份确认的需要,同时也是对西方视角下中国形象的反拨,通过多元文化冲击下展现的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方式,重构世界版图中的中国图像,具有深远的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新移民文学 中国故事 中国经验 中国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新文学的文化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纳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3期3-8,共6页
在五四时期,两种"大恐惧"引发出两条相悖的探寻"根本"的思路,也由此决定了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批判性格和反对者们对传统文化的护卫姿态;在东西方文化激烈论战的大背景下,新文学作者从文学这一特定角度表现了自己... 在五四时期,两种"大恐惧"引发出两条相悖的探寻"根本"的思路,也由此决定了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批判性格和反对者们对传统文化的护卫姿态;在东西方文化激烈论战的大背景下,新文学作者从文学这一特定角度表现了自己鲜明的态度;五四新文学作者们仿效外国作品和读者们阅读──接受的过程成为学习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时期 中国现代文学 文化批判 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一种傲慢与偏见——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6
作者 霍艳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4期77-82,共6页
自史书美提出"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已经过去十余年,海外研究成果颇丰,有向学科化演变的趋向。概念自2006年进入中国大陆后,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讨论,大陆学界对于海外学界提出的"关注边缘"的思考角度予以肯定同时,也批判了"抵抗中心"... 自史书美提出"华语语系文学"概念已经过去十余年,海外研究成果颇丰,有向学科化演变的趋向。概念自2006年进入中国大陆后,引发了一定程度的讨论,大陆学界对于海外学界提出的"关注边缘"的思考角度予以肯定同时,也批判了"抵抗中心"背后隐含的分离主义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海外华文文学 学科化 中国当代文学 王德威 思考角度 华文作家 研究成果 中国文学 台湾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十年代: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 被引量:3
7
作者 杜书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9-71,共3页
本世纪九十年代以至下个世纪,将是东方巨龙腾飞的时代,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我认为摆在我们文艺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努力建设和发展与这个伟大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 本世纪九十年代以至下个世纪,将是东方巨龙腾飞的时代,将是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建设、大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氛围里,我认为摆在我们文艺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努力建设和发展与这个伟大时代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必须认清今日中国的国情,并且顺应、符合今日中国的国情。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沿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路线,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落后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民族特点 文艺学 有中国特色 中国画家 审美心理结构 当代中国 九十年代 西洋画 写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文学发展与文学主体性问题——网络文学与商业“联姻”之忧 被引量:4
8
作者 汤俏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历程,其势头之迅猛、覆盖面之广泛、影响力之深远,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文学已不再是纯粹的"网络文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异化"现象和文学主体性缺失... 网络文学发展至今已有十几年历程,其势头之迅猛、覆盖面之广泛、影响力之深远,已经引起了各方的重视,但是,也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文学已不再是纯粹的"网络文学",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异化"现象和文学主体性缺失的问题。本文从主体性的角度,分析网络文学所存在的娱乐化和商业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文学主体性 自由度 娱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性叙事与被叙述的历史——对于20世纪文学史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董之林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86,共11页
现代性话语在以现代化为标志的社会转型期形成了以往历史叙事的基本格局。但中国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身份 ,使文学叙事与对这种叙事的历史讲述之间 ,出现了种种由现代性思维难以涵盖和解释的历史缝隙与驳杂之处。重新梳理历史的要义... 现代性话语在以现代化为标志的社会转型期形成了以往历史叙事的基本格局。但中国加入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身份 ,使文学叙事与对这种叙事的历史讲述之间 ,出现了种种由现代性思维难以涵盖和解释的历史缝隙与驳杂之处。重新梳理历史的要义不仅在于丰富 2 0世纪文学史 ,更在于体现一种相对于现代性叙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叙事 历史 20世纪 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意象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书瀛 《学术研究》 1987年第5期104-109,共6页
文学意象,是作家在观念中建立起来的未来作品的形象模型,它自艺术胚胎发展而来,它的形成是艺术生命趋于成熟的标志。由艺术胚胎向文学意象的发展艺术生命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是一个虽然可分为阶段、但中间并无绝对界限而且也不停顿的过... 文学意象,是作家在观念中建立起来的未来作品的形象模型,它自艺术胚胎发展而来,它的形成是艺术生命趋于成熟的标志。由艺术胚胎向文学意象的发展艺术生命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是一个虽然可分为阶段、但中间并无绝对界限而且也不停顿的过程。主体与客体一旦结合受孕而产生艺术胚胎,紧接着便开始向文学意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意象 艺术生命 作家 意象形式 胚胎 主体化 对象主体 主体对象 感性与理性 对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现代文学史编撰的几点随想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义 《中国文学研究》 2000年第3期3-4,共2页
20世纪中国的文学经验混合着民族的生命 ,对它的深刻总结必然对中国文明与世界智慧有所贡献。现代文学史的撰写不仅要讲究过硬的为学功夫 ,而且要具备广博的文化意识 ,要树立深远的世纪意识 ,在发展趋势上应多样化 ,努力建立起一种中国... 20世纪中国的文学经验混合着民族的生命 ,对它的深刻总结必然对中国文明与世界智慧有所贡献。现代文学史的撰写不仅要讲究过硬的为学功夫 ,而且要具备广博的文化意识 ,要树立深远的世纪意识 ,在发展趋势上应多样化 ,努力建立起一种中国文学与文化发展的主体意识和现代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 生命 文化意识 贡献 智慧 主体意识 中国文明 编撰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庶天隔 文心相通——刘勰、沈约文学思想异同论
12
作者 刘跃进 《江淮论坛》 CSSCI 1991年第5期93-98,共6页
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想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有时,由于社会地位以及生活道路的不同,一些理论家对同一种文学现象可能会有不同的参照系数。得出某些看来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即使处于同一阶层,他们也会因为学术修养、审美理想的差异... 一个时期的文学思想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态。有时,由于社会地位以及生活道路的不同,一些理论家对同一种文学现象可能会有不同的参照系数。得出某些看来是截然相反的结论。即使处于同一阶层,他们也会因为学术修养、审美理想的差异而对某些具体问题看法不一,不可能全是同一付面孔、同一种色调。但是,我们又必须看到,如果这些理论主张产生于同一种政治文化背景之下,不管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多么明显,它们总要留下一些时代的烙印,总要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历史真实的某一侧面,总会得出某些相近、甚至相同的结论。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来考察永明文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思想 沈约 审美理想 永明文学 异同论 社会地位 文化背景 《文心雕龙》 文学现象 学术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经典:问题史阅读与中国新思想传统的形成——以解读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为中心
13
作者 贺照田 《浙江学刊》 CSSCI 2002年第3期64-74,共11页
本文通过详细剖析写作时极端拥抱、倚赖西方思想资源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的实际丰富性 ,和如何阅读才能获得这种丰富性 ,试图指明那些深深卷进时代困境的思想者 ,哪怕看起来或其自认是西方资源在支撑其写作和思考 ,其思考和写... 本文通过详细剖析写作时极端拥抱、倚赖西方思想资源的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的实际丰富性 ,和如何阅读才能获得这种丰富性 ,试图指明那些深深卷进时代困境的思想者 ,哪怕看起来或其自认是西方资源在支撑其写作和思考 ,其思考和写作的底里都蕴藏着他对中国现代历史的刻骨的体察。所以判断他们的写作对当下的意义 ,不能简单用他们是否深入、准确地把握了他们所使用的资源为判断准绳 ,而必须切入到他们对中国问题的锐敏性把握层次。只有这样 ,我们才可能看清这其中是否蕴涵着为理解、把握当代中国不可或缺 ,却为他们所使用的西方资源不可能提供的现实认知意义。也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前贤留下来的遗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的展望》 殷海光 次经典 问题史阅读 中国新思想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情节的可驾驭性
14
作者 程麻 《河北学刊》 CSSCI 1997年第3期61-67,共7页
论文学情节的可驾驭性程麻一、情节构思的可能性中国传统为文之道,“意在笔先”的说法自古被视为不刊之论,对此人们深信不疑。到宋代,苏轼又将这一见解推广至绘画,概括为:“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欲画者,急起... 论文学情节的可驾驭性程麻一、情节构思的可能性中国传统为文之道,“意在笔先”的说法自古被视为不刊之论,对此人们深信不疑。到宋代,苏轼又将这一见解推广至绘画,概括为:“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欲画者,急起从之。”①据说画家文同是这种实践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情节 可驾驭性 情节构思 人物行动 '大团圆'结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七年”文学批评中的“个人主义”话语
15
作者 寇鹏程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6-181,共6页
"个人"话语曾经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成果。但在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批评中,"个人"话语被中断了,被看成了小资产阶级的专利而被认为是最肮脏、最丑恶的东西。当时作家为了融入新体制而不得不告... "个人"话语曾经是"五四"时期的重要成果。但在建国后"十七年"的文学批评中,"个人"话语被中断了,被看成了小资产阶级的专利而被认为是最肮脏、最丑恶的东西。当时作家为了融入新体制而不得不告别个人话语,这是当时作家深层次痛苦之一。"个人"的价值还值得继续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主义” “十七年” 文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16
作者 李超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3-87,共5页
关键词 李贽 中国 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 思想价值
全文增补中
新启蒙:理性精神下的文论话语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书瀛 张婷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理性精神 新启蒙主义 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 新时期文学 文论 当代中国 知识分子 科学主义 非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 被引量:10
18
作者 袁良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9-35,共7页
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袁良骏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8、1939年)后,大后方(云贵川等地)相对稳定,各项文化事业略有恢复,文艺创作也渐渐有了一点新的机运。在散文创作领域,学者散文最为惹人注目... 战时学者散文三大家:梁实秋、钱钟书、王了一袁良骏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8、1939年)后,大后方(云贵川等地)相对稳定,各项文化事业略有恢复,文艺创作也渐渐有了一点新的机运。在散文创作领域,学者散文最为惹人注目。战前曾与鲁迅激烈论战的新月派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者散文 《雅舍小品》 钱钟书 梁实秋 三大家 《围城》 开明书店 幽默风趣 日本帝国主义 文学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轼的文章理论体系及其美学特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党圣元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6-133,共8页
关键词 “辞达”说 “立意” 文章理论 “意” 苏轼 王安石 苏武 “自然” 文学创作 文章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林外史》的时空操作与叙事谋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杨义 《江淮论坛》 CSSCI 1995年第2期75-81,共7页
关键词 《儒林外史》 空操作 功名富贵 杜少卿 时间意识 八股取士 主要人物 科举制度 匡超人 八股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