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国知青史》的初澜 被引量:2
1
作者 定宜庄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0-30,共1页
关于《中国知青史》的初澜■定宜庄在我与刘小萌合著的《中国知青史》中,我承担的是《初澜》部分,内容从1953年写至1968年。这就是说,在全书的12章中,有10章讲述的是“文革”之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过程,而在这本... 关于《中国知青史》的初澜■定宜庄在我与刘小萌合著的《中国知青史》中,我承担的是《初澜》部分,内容从1953年写至1968年。这就是说,在全书的12章中,有10章讲述的是“文革”之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过程,而在这本书出版前后,已有不止一个我的同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革”前 上山下乡运动 “老三届” 知青运动 “十七年” 产生背景 学术研究 发展脉络 理论基础 多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代的四风与四时 被引量:64
2
作者 李学勤 《中州学刊》 1985年第5期99-101,共3页
殷墟甲骨中的四方风名,系统见于刘体智旧藏的《京津》520胛骨刻辞及YH127坑所出卜甲《殷墟文字缀合》261。首先研究这个课题的是胡厚宣同志,他在一九四一年撰写了《甲骨文四方风名考》。随后丁声树、杨树达等不少学者有所论述。YH127坑... 殷墟甲骨中的四方风名,系统见于刘体智旧藏的《京津》520胛骨刻辞及YH127坑所出卜甲《殷墟文字缀合》261。首先研究这个课题的是胡厚宣同志,他在一九四一年撰写了《甲骨文四方风名考》。随后丁声树、杨树达等不少学者有所论述。YH127坑该版卜甲到五十年代基本缀合复原,在一九五六年胡厚宣同志又发表了《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一文,所论更为详尽。此后,又有一些国内外学者讨论到这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方风 《大荒经》 胡厚宣 八风 方名 甲骨文 殷代 鸟兽 卜甲 卜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柏拉图《理想国》与《礼记·礼运》的乌托邦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海燕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2-37,共6页
柏拉图《理想国》与《礼记·礼运》的乌托邦思想比较研究张海燕“乌托邦”(Utopia)一词由希腊字“没有”和“地方”组成,意为“没有的地方”。十六世纪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曾著有《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 柏拉图《理想国》与《礼记·礼运》的乌托邦思想比较研究张海燕“乌托邦”(Utopia)一词由希腊字“没有”和“地方”组成,意为“没有的地方”。十六世纪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曾著有《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礼记·礼运》 乌托邦思想 比较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万明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6-19,共4页
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万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在有明之初即“谓天下可以马上得,不可以马上治,于是大兴文教,宠四方。”①他总结历朝封建统治的经验教训,建立起明代教育体制的整体架构。其教育思想,推动了... 朱元璋的教育思想与明初的教育发展万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在有明之初即“谓天下可以马上得,不可以马上治,于是大兴文教,宠四方。”①他总结历朝封建统治的经验教训,建立起明代教育体制的整体架构。其教育思想,推动了明初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特色。一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教育思想 《明太祖实录》 国子监 学校教育 中央官学 科举 少数民族地区 文武兼备 《明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学与现代化──杨向奎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2
5
作者 侯样祥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8,共6页
儒学与现代化──杨向奎先生访谈录侯样祥侯样祥:为什么在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上,出现了那么多高水平的学者和一流的思想家?儒学产生的土壤和环境怎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杨向奎:齐鲁地区是我国古代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因而也是我... 儒学与现代化──杨向奎先生访谈录侯样祥侯样祥:为什么在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上,出现了那么多高水平的学者和一流的思想家?儒学产生的土壤和环境怎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杨向奎:齐鲁地区是我国古代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因而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心之一,这无论在古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向奎 新儒学体系 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 现代化 哲学思想 思想内容 中国历史 精神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南朝玄学向礼教的回归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海燕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3-48,共6页
试析南朝玄学向礼教的回归张海燕言及南朝的思想文化,时贤多用“玄礼双修”、“玄礼双济”来加以概括。其实,在南朝,玄学已一改净化和修正名教的思想初衷而向名教回归,虽然表面上玄风仍劲,服之者众,但实际上已呈衰变之势。犹如落... 试析南朝玄学向礼教的回归张海燕言及南朝的思想文化,时贤多用“玄礼双修”、“玄礼双济”来加以概括。其实,在南朝,玄学已一改净化和修正名教的思想初衷而向名教回归,虽然表面上玄风仍劲,服之者众,但实际上已呈衰变之势。犹如落日之余辉,虽也灿烂,但这灿烂只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 玄学 礼教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起源之比较(上)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震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68-79,共12页
文明起源之比较(上)王震中编者按: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近年来中国考古学的迅猛发展,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刊特辟“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专栏,并聘请董楚平研究员、陈剩勇副研究员为专栏的学... 文明起源之比较(上)王震中编者按:中华文明起源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课题,近年来中国考古学的迅猛发展,为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本刊特辟“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专栏,并聘请董楚平研究员、陈剩勇副研究员为专栏的学术顾问,期望学术界踊跃来稿。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起源 文明社会 公元前 物化形式 大家族 聚落形态 聚落遗址 中美洲 考古发现 文化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末魏晋的名士风度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广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5-50,共6页
汉末魏晋的名士风度姜广辉一、名士流变汉末魏晋时期,“好名”成了士林习尚,出现了所谓名士现象。名士现象是重名社会的产物。名士派代代有之,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当推汉末魏晋时代。在这一时代中,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 汉末魏晋的名士风度姜广辉一、名士流变汉末魏晋时期,“好名”成了士林习尚,出现了所谓名士现象。名士现象是重名社会的产物。名士派代代有之,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当推汉末魏晋时代。在这一时代中,随着社会政治的变化,名士派也发生演变,而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末魏晋 名士风度 名士流变 麈尾清谈 超世拔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私阉之禁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克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明代私阉现象同明代权力制衡下“宦官官僚化”这一政治背景和王府、勋贵违制用阉密切相关 ,中期以后日趋严重。明朝从一开始就严申禁令 ,但宦官行政的巨大空间、宦官选取制度不完善等因素 ,使明政府一方面自严其禁 ,另一方面又自弛其禁 。
关键词 明代 宦官 私阉现象 宦官先取制度 宦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经还望君——为庆祝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八十寿辰而作
10
作者 王宇信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1-114,共4页
胡厚宣先生1911年12月20日出生在河北省望都县一个中等人家。他父亲曾考中清末秀才,民国后在天津教家馆,收入不高。他家中兄弟姐妹较多,土地又少,在清贫的生活中度过了家乡的十年。但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奋发向上的性格。他十岁离家... 胡厚宣先生1911年12月20日出生在河北省望都县一个中等人家。他父亲曾考中清末秀才,民国后在天津教家馆,收入不高。他家中兄弟姐妹较多,土地又少,在清贫的生活中度过了家乡的十年。但艰苦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奋发向上的性格。他十岁离家到保定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河北保定培德中学第一班,每年都名列榜首,学习成绩优异,深受国文老师缪钺先生的赏识。中学毕业以后,因胡厚宣先生品学兼优,母校以每年二百银元奖学金,资助他读完了北京大学预科(二年)和本科(四年)的六年学业。北京大学毕业后,被选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厚宣 甲骨学 殷商文化 甲骨文合集 殷商史 教授 九十周年 殷墟甲骨文 研究队伍 通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
11
作者 华林甫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34-138,共5页
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华林甫(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自从我国第一部具有地名学研究内容的著作《汉书·地理志》问世以后,地名学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仅东汉一代对地名渊源的研究即不乏其人,其中著名的有应劭、圈... 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华林甫(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自从我国第一部具有地名学研究内容的著作《汉书·地理志》问世以后,地名学研究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仅东汉一代对地名渊源的研究即不乏其人,其中著名的有应劭、圈称等人,籍贯均在今河南省。应劭字仲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学 地名渊源解释 后汉书 命名原则 《水经注》 地理志 应劭 陈留 地名学史 地名通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史探幽——《楚灭国研究》序
12
作者 李学勤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80-80,共1页
楚史和楚文化,是近年学术界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有关各省的历史、考古学界,成立了探讨楚国历史文化的专门机构和学术团体,发表了很多报告、论著和资料。这方面的学术会议召开过好多次,最近又将举行国际性的讨论会,其盛况可以预卜... 楚史和楚文化,是近年学术界一个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有关各省的历史、考古学界,成立了探讨楚国历史文化的专门机构和学术团体,发表了很多报告、论著和资料。这方面的学术会议召开过好多次,最近又将举行国际性的讨论会,其盛况可以预卜。这些年的工作,已经为楚史与楚文化的研究开拓了局面,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史 历史文化 学术界 楚国 顾栋高 楚文化 周王室 东迁 诸侯 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皖籍人士与海南关系之考察
13
作者 张雪慧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7-14,共8页
明清时期的安徽与海南岛地区关系颇为密切。从地理位置上讲,安徽并不毗邻海南,它与海南间的直线距离比从云、贵两省东南境抵海南的距离还要远。但是皖籍人士在海南的活动却颇活跃,在海南留下了许多值得注意的史迹。
关键词 海南岛 明清时期 凤阳 州府 安徽 万历 乾隆 洪武 徽州 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学的立世精神
14
作者 姜广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9-36,共8页
一、哲人之路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南宋江西金溪青田人,其家是一个九世共爨的大家族,家道整肃,著闻州里。陆九渊聪明颖悟,性若天成,他在十三岁时对古人思想已有独到见解,并且治学趋向简易直捷。一日与其兄九龄讨论《论语》,他说:“... 一、哲人之路陆九渊(公元1139—1192年)南宋江西金溪青田人,其家是一个九世共爨的大家族,家道整肃,著闻州里。陆九渊聪明颖悟,性若天成,他在十三岁时对古人思想已有独到见解,并且治学趋向简易直捷。一日与其兄九龄讨论《论语》,他说:“夫子(孔子)之言简易,有子之言支离.”(《陆九渊集》第427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又九龄尝于窗下读程颐《易传》,至“艮其背”四句,反复诵读不已,陆九渊偶过其前,九龄问他:“汝看程正叔此段如何?”陆九渊回答:“终是不直截明白,‘艮其背,不获其身’,无我;‘行其庭,不见其人’,无物.”对于不易索解的《易经》艮卦卦辞,少年陆九渊作了一种似曾熟玩的透彻解释.他日,读古书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日宙”。陆九渊忽大省悟,说:“元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中者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学 立世精神 陆九渊 哲学世界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法国大革命的起源──兼论农民起义的作用
15
作者 冯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45-49,共5页
关键词 法国大革命 贵族与资产阶级 三级会议 食利者 农民起义 特权阶级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民主 阶级斗争 政治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俞秋圃其人及龚自珍四首诗作的系年问题——《龚自珍诗编年订误三题》补正
16
作者 樊克政 《学术研究》 1987年第4期120-126,共7页
读了《学术研究》1986年第2期所载刘逸生先生的《龚自珍诗编年订误三题》以后,笔者认为,刘先生指出王佩诤先生校本《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中的《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 读了《学术研究》1986年第2期所载刘逸生先生的《龚自珍诗编年订误三题》以后,笔者认为,刘先生指出王佩诤先生校本《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中的《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赋诗,书诸老辈赠诗册子尾》(以下简称《秋夜听俞秋圃弹琵琶》)与《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三首)“编年明显有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自珍 道光 十三年 系年 琵琶 陈文述 编年 学术研究 三题 嘉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