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权:社会科学普遍性与特殊性之争的焦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孝 童萍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共5页
19世纪末发生的经济学方法论大战,在一定意义上是德国和英国的话语权之争。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社会科学是民族国家的知识生产建制并为其服务。霸权国家的社会科学强调普遍性,认为其现存的制度和政策适合所有国家,并通过不断地"... 19世纪末发生的经济学方法论大战,在一定意义上是德国和英国的话语权之争。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社会科学是民族国家的知识生产建制并为其服务。霸权国家的社会科学强调普遍性,认为其现存的制度和政策适合所有国家,并通过不断地"净化"历史,虚构一条普适性的发展道路。而力图摆脱边缘地位的国家的社会科学则强调特殊性,为本国的发展道路争夺话语权。如果不加批判地承认西方霸权国家社会科学的普遍性,就会落入其话语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社会科学 普遍性 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方社会科学建构主义的困境及其根源
2
作者 梁孝 李金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3,59,共6页
建构主义①认为社会科学是在一定的价值前提下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不能真正认识社会实在自身,并因此陷入相对主义的困境之中。唯智主义是建构主义困境的思想根源,它是西方社会研究中的一种旁观倾向,预设了抽象主体在外部从不同的视角透... 建构主义①认为社会科学是在一定的价值前提下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不能真正认识社会实在自身,并因此陷入相对主义的困境之中。唯智主义是建构主义困境的思想根源,它是西方社会研究中的一种旁观倾向,预设了抽象主体在外部从不同的视角透视社会实在。超越这种旁观倾向,从实践观出发,把社会视为实践者的活动,就可以揭示作为社会实践中介的语言与社会实在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理论(科学语言)可以把握社会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唯智主义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自由主义的困境与马克思的观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根源探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谭扬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1,共7页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历史背景,危机的政策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范式——华盛顿共识。诊断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有其自身的理论盲点。《资本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世界历史背景,危机的政策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范式——华盛顿共识。诊断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有其自身的理论盲点。《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仍然具有深刻的理论魅力,不仅为我们看清当前危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方法论启迪,而且为我们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新自由主义导致美国国内外的两极分化,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论》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易艳华 罗文东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22,共5页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类矛盾和基本矛盾,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为我国政治...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类矛盾和基本矛盾,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是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前提。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上第一次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定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一般属性和重要作用,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新特点,提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原则和方法,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作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的认识,应反映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属性,揭示其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应反映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应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揭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原则。如何认识和处理生产的自主性与生产资料社会占有这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摆在全世界的共产党和劳动人民面前的历史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矛盾法则 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罗文东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共5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敏锐把握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脉搏,深刻总结我们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只有科学认识和把握其根本属性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敏锐把握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脉搏,深刻总结我们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任务。只有科学认识和把握其根本属性和历史方位,我国的社会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顺利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和执政理论,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自觉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8
6
作者 任洁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0-94,共5页
文化自觉理论的提出缘于人类文化发展实践的不自觉状态,国际范围内的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割据主义,国内对待文化传统的不自觉及违背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发展现实都是文化不自觉。抛弃种种文化中心主义,达到对文化传统、外来文化和文化发... 文化自觉理论的提出缘于人类文化发展实践的不自觉状态,国际范围内的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割据主义,国内对待文化传统的不自觉及违背文化发展规律的文化发展现实都是文化不自觉。抛弃种种文化中心主义,达到对文化传统、外来文化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觉是最终达到文化自觉、实现文化多元并存和谐发展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多元并存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辨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罗文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6-130,共5页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宣扬的多元主义社会境遇与全球化背景下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后现代主义具有在现代主义走向极端之后产生"物极必反"的含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摒弃和反叛,具有反对"本质主...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宣扬的多元主义社会境遇与全球化背景下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后现代主义具有在现代主义走向极端之后产生"物极必反"的含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摒弃和反叛,具有反对"本质主义"、消解深层模式,否定自我、消解人的主体性,反对中心、寻求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等显著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由于自身的缺陷和谬误,逐渐走向分化和衰落。在新的世纪、新的千年,资本主义文化要走出后现代主义造成的困境,实现新的繁荣和发展,还有重重的障碍要克服,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