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过剩、信用扩张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被引量:11
1
作者 侯为民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剖析是马克思经济学完整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对商品过剩、资本过剩和信用制度下隐蔽的生产过剩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发生机制,阐明了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扩张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这一分析工具在研... 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剖析是马克思经济学完整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马克思对商品过剩、资本过剩和信用制度下隐蔽的生产过剩的分析,揭示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发生机制,阐明了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扩张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这一分析工具在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仍然有效。在此基础上,本文总结了其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危机 生产过剩 信用制度 债务泡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维度与理论内涵
2
作者 侯为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4-92,共9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新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学说。在历史维度上,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是从中国经济新的事实材料中总结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历史新阶段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系统化学说。在历史维度上,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拓展,是从中国经济新的事实材料中总结的科学结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理论内涵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协同发挥市场和政府两者作用、重视民生建设、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这些科学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辟新境界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思想 历史维度 理论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论自信渐成新的思想潮流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春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3,共2页
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中,在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性文化思潮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根本成就”的基础上坚定理论自信面对多样社会思潮的冲击,为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在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在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中,在以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性文化思潮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根本成就”的基础上坚定理论自信面对多样社会思潮的冲击,为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并创新马克思主义。一般说来,社会思潮可被视为中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潮流 自信 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思潮 新马克思主义 错误思潮 文化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理论辨析——兼评新自由主义“市场决定论”的谬误 被引量:2
4
作者 侯为民 《毛泽东研究》 2018年第3期43-51,共9页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新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市场决定论"有本质的区别。新自由主义以...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新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新自由主义的"市场万能论""市场决定论"有本质的区别。新自由主义以个人主义方法论经济哲学为基础,主张全面私有化、非调控化和金融自由化基础上的市场决定性作用,既脱离了中国国情,也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背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以加强党的领导和政府的科学管控为条件,以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前提,以开展平等的对外经济关系为导向,划清与新自由主义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决定性作用 新自由主义 公有制 私有化 社会主义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道德迷局:滑坡还是爬坡?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华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8-49,共2页
道德迷局 在当今“道德滑坡”的舆论纷扰中,食品安全危机、官员腐败、政府不作为、老人跌倒无人敢扶等社会问题,令人扼腕叹息。但与此同时,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道德模范”的出现,又不禁让人心生温暖。
关键词 道德滑坡 食品安全危机 官员腐败 社会问题 道德模范 不作为 政府 跌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
6
作者 刘爱玲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09-111,共3页
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应对和回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永葆马克思主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总结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伟大成就,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系统、深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高举中国特... 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应对和回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永葆马克思主义鲜活生命力的重要手段。总结我们党理论创新的伟大成就,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系统、深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汇聚众志成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