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9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两翼”不断深化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冯颜利教授访谈 被引量:4
1
作者 冯颜利 张朋光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共6页
当前,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着诸如边界模糊、基础理论整体研究不足、现实关照和针对性不强、耽于资料评介而深入不够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基础薄弱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因此,提倡坚... 当前,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着诸如边界模糊、基础理论整体研究不足、现实关照和针对性不强、耽于资料评介而深入不够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经典著作基础薄弱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因此,提倡坚持"一体两翼"的研究理念和方法,既要牢牢抓住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经典著作及其最新动态之"体",又要搞好它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和我国现实问题研究之"两翼"的互动,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作风和气派,促使研究既"有底气",又"接地气",从而不断深化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研究方法 “一体两翼”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与改革开放——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综述
2
作者 郑萍 《毛泽东研究》 2018年第3期120-121,共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于2018年4月14日在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毛泽东思想与改革开放”,旨在深入学习、研究贯彻党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创办、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于2018年4月14日在京召开。论坛主题为“毛泽东思想与改革开放”,旨在深入学习、研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论坛 综述 理论创新 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聚焦“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
作者 方涛 李泽中 《毛泽东研究》 2020年第5期126-126,共1页
8月29日,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在京举行,主题聚焦"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研究员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 8月29日,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在京举行,主题聚焦"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姜辉研究员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深入研究毛泽东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讲话。姜辉指出,要坚持正确的研究导向,完整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要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导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整准确 主题聚焦 重大意义 第七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征文启事
4
作者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为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功经验的学术理论研究,深化新时代的毛泽东思想研... 为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深化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功经验的学术理论研究,深化新时代的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工程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论坛计划于2021年6月上旬在长沙举办,主题为“百年历史交汇点的毛泽东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论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毛泽东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领导小组 学术理论研究 百年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基础问题探究
5
作者 桁林 《学术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3-52,共10页
19世纪上半叶德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与矛盾并存,政治上封建割据,思想文化领域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交织,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时代背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冲击黑格尔唯心主义和宗教神... 19世纪上半叶德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与矛盾并存,政治上封建割据,思想文化领域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交织,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时代背景。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冲击黑格尔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带来新的思想解放。马克思早期受黑格尔辩证法影响,后在与费尔巴哈的思想互动中,批判地继承了其观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再到《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逐步确立起历史唯物主义。费尔巴哈哲学为历史唯物主义奠基,但二者在本体论、社会历史观上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费尔巴哈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对于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解决当代社会问题、在新时代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尔巴哈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新探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评介 被引量:1
6
作者 靳辉明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09,共1页
意识形态建设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王永贵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上做了新探讨.该著从战略高度系统... 意识形态建设关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王永贵等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等问题上做了新探讨.该著从战略高度系统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意识形态理论 当代中国 实践研究 人民出版社 评介 中国共产党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
7
作者 唐爱军 毕国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0,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价值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基于四个核心理由:一是“一脉相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二是“与时俱进”。中国式...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价值论断。这一论断的提出主要基于四个核心理由:一是“一脉相承”。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二是“与时俱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为中心,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书写了马克思主义新篇章、科学社会主义新版本。三是“破解难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破解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难题”,探索出一条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四是“引领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描绘了社会主义的文明图景,旨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最新重大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历史主动”问题探析
8
作者 梅岚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5,共7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主动指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创造过程。实践是人的改变世界的活动,使世界具有历史向度。历史主动就是使历史获得属己性,把改变世界带来的“世界的历史”变成实践者“自己的历史”。实践是使历史获得属己性的手段,历...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主动指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创造过程。实践是人的改变世界的活动,使世界具有历史向度。历史主动就是使历史获得属己性,把改变世界带来的“世界的历史”变成实践者“自己的历史”。实践是使历史获得属己性的手段,历史主动本身包含“去实践”的现实承诺。作为一个具体问题,历史主动指向社会形态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从文献批判和事件评析两方面入手论述无产阶级是否具有历史主动性,其本质就是探究无产阶级是否“去实践”。作为一个一般问题,历史主动在实践中具有三种表现形式:以条件创造激发历史主动、以直接行动践行历史主动以及以灵活策略保持历史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历史主动 实践 改变世界 创造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 被引量:4
9
作者 董艺 邓纯东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6,共7页
哲学社会科学是事关一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取得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刻分析和把... 哲学社会科学是事关一国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发展和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在取得许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刻分析和把握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现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哲学社会科学 指导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七大社会思潮评析——重点阐明创新马克思主义观点 被引量:36
10
作者 程恩富 侯为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0,共6页
社会思潮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复古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七大社会思潮。这七大思潮均有自己不同的政治立场、思... 社会思潮是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复古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七大社会思潮。这七大思潮均有自己不同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社会主张,相互之间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创新马克思主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出发,提出了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思路。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派能否在学界成为主流,将决定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的方向和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思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创新马克思主义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整体性研究--围绕“四个哪些”的阐述 被引量:8
11
作者 程恩富 余斌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14,共8页
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 本文主要是从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这四个方面,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科学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判断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与正义”论争和批判社会科学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孝 朱红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39,共5页
马克思是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还是以某种正义观评价资本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论双方都混淆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和批判社会科学,割裂了马克思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忽视了在以解放为旨趣... 马克思是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还是以某种正义观评价资本主义。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论双方都混淆了实证主义社会科学和批判社会科学,割裂了马克思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忽视了在以解放为旨趣的马克思的批判社会科学中,对社会的科学认识与对社会的正义评价是内在联系的,而历史必然性的实现是无法离开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和奋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马克思主义 正义 批判社会科学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被引量:10
13
作者 辛向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7,共6页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并且把坚持...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十分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文化自信问题,并且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来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来自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过程中,不断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焕发出勃勃生机;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内涵,使之充满实践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革命”概念辨析——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观为视角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少华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无产阶级的"革命"主要指"社会革命"。因此,将革命等同或局限于暴力夺权的政治革命是严重误读,并成为大多数相关错误观念的立论基础。本文就"革命与暴力"、"革命与执政"、&q... 在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无产阶级的"革命"主要指"社会革命"。因此,将革命等同或局限于暴力夺权的政治革命是严重误读,并成为大多数相关错误观念的立论基础。本文就"革命与暴力"、"革命与执政"、"革命与改革"三对概念进行了辨析,以此来澄清当前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的一些模糊认识。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观来看,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干的是革命,执政和改革时期所从事的同样是革命。因此,新时期仍然必须保持革命的理想、作风和精神,为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而接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革命 暴力 执政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袖与学者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中的互动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视角和案例之一 被引量:3
15
作者 苑秀丽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20,共6页
本文分时期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理论确立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发展是包含领袖和学者共同推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过程中,一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极大地发挥了引领思想、答疑解惑的作用。领... 本文分时期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理论确立为例,说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发展是包含领袖和学者共同推动的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终确立过程中,一些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极大地发挥了引领思想、答疑解惑的作用。领袖和学者建立了一种互动和互补的交互关系,从而共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领袖与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风险观应对中国当代社会面临的主要风险 被引量:4
16
作者 辛向阳 《学习论坛》 2010年第8期68-72,共5页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风险,如自然灾害和疫情的风险、社会群体事件的风险、邪教事件的风险、国家统一上的风险,以及国际上的霸权主义、世界资源约束的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既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性风险,也有长期执政带来... 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风险,如自然灾害和疫情的风险、社会群体事件的风险、邪教事件的风险、国家统一上的风险,以及国际上的霸权主义、世界资源约束的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既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竞争性风险,也有长期执政带来的考验与风险,还有社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带来的风险。要化解这些风险,就要牢固树立新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风险观,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风险观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 科学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笔谈(三篇)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文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视角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志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14,共7页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一个现实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有关经验教训,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 自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成为各国共产党人的一个现实课题。中国共产党人在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深入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有关经验教训,对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即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从而使自己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取得胜利和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时代化 大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
作者 吴波 张晓敏 《重庆社会科学》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马克思主义特殊的理论品质决定了民族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善于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自己历史实践的首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特殊的理论品质决定了民族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善于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自己历史实践的首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历史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大繁荣”探因及对中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启示——基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
20
作者 杨静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2,共5页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新常态,面临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等一系列转变,近几年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下行压力,应对化解这种压力,既需要总结自身改革经验,也需要广泛借鉴国际经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曾出现长达二三十年的经...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入新常态,面临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发展动力等一系列转变,近几年存在一定程度的经济下行压力,应对化解这种压力,既需要总结自身改革经验,也需要广泛借鉴国际经验。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曾出现长达二三十年的经济大繁荣,对此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左翼学者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解释,既有技术进步、创新等动力因素的分析又有积累体制、社会积累结构等的体制解说,还有以世界体系理论为主的开放经济论。在大繁荣及这些理论背后,折射出科技与创新、资本与劳动、政府与市场、国家与国家四大关系的深刻变化。深入认识这些理论与变化对于我国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保持长期繁荣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繁荣 经济下行压力 高速增长 新常态 国外马克思主义 技术进步 开放经济论 资本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