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创业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6
1
作者 朱承亮 雷家骕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0,共10页
新中国成立70年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结合历次创业浪潮,本文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创业研究历程划分为计划经济创业、草根为主创业、精英为主创业、互联网创业和大众创业五个阶段;从研究机构、学术会议、... 新中国成立70年不断创造伟大奇迹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结合历次创业浪潮,本文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创业研究历程划分为计划经济创业、草根为主创业、精英为主创业、互联网创业和大众创业五个阶段;从研究机构、学术会议、期刊建设、研究论文、国家基金资助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创业研究的组织体系;将中国创业理论演进的历程划分为自主探索、引进吸收和中外融合三个阶段;揭示了中国创业研究在方法论方面遵循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的演化路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创业研究在历次创业浪潮推动和国外创业研究影响下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前正处于理论构建阶段,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创新不够,且创业理论研究严重滞后于创业实践发展。最后,本文提出了中国创业研究应重点关注的四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研究 演化历程 组织体系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中国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 被引量:4
2
作者 于荣光 王宏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9,共13页
扩大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推动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参与高标准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是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中参与度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OECD-ITSS数据库数字服务贸易行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中... 扩大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推动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发展的必由之路,参与高标准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是提升中国在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中参与度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OECD-ITSS数据库数字服务贸易行业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中数字条款及数字条款深度对全球数字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探究了数字规则对数字服务贸易影响的机制及制约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第一,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包含数字条款及数字条款深度总体对数字服务贸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二,数字条款及数字条款深度对数字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随着贸易规模的增大而增大,对金融服务、信息与通信服务、专业管理咨询服务的促进作用明显,对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的数字服务贸易促进作用高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情形。结合中国数字服务贸易现状及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扩大规则等制度型开放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规则 数字条款 数字条款深度 数字服务贸易 区域贸易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再融资绩效下降之谜”——基于上市公司定向融资的再分析
3
作者 吕峻 李莎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共12页
本研究基于2013—2023年沪深证券交易所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事件研究法对“股权再融资绩效下降之谜”进行了系统性再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确实存在显著的绩效下滑现象,且这种负向... 本研究基于2013—2023年沪深证券交易所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事件研究法对“股权再融资绩效下降之谜”进行了系统性再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再融资后确实存在显著的绩效下滑现象,且这种负向效应具有持续性,在融资后第五年仍未明显减弱;通过分时段稳健性检验发现,自2019年再融资政策放宽以来,融资企业的绩效下降趋势更加显著;机制检验表明,股权再融资后双重代理成本同步上升是企业绩效下降的主要原因;异质性分析显示,较高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以及国有产权属性能够有效缓解再融资的负面经济效应,而较高的管理层持股比例则会加剧这一效应。研究结论为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优化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治理机制 事件分析法 代理成本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宏伟 张静 贾扬帆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0-131,共12页
本文在清晰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高效供给、高质需求、协调公平、绿色发展、经济安全与开放等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各区域和省域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 本文在清晰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高效供给、高质需求、协调公平、绿色发展、经济安全与开放等维度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11—2021年我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及各区域和省域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整体来看,我国高质量发展情况持续改善;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区域高质量发展平稳地同步提升,其中东部表现要优于中部、东北部和西部,西部地区亟须追赶其他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动态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园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基于管理机构人员视角 被引量:18
5
作者 蒋建勋 王宏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4-65,共12页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支撑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大学科技园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对接市场的平台。本文基于2008—2018年113所211、省部级共建高校数据及31个省(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直辖市大学科技园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支撑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大学科技园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对接市场的平台。本文基于2008—2018年113所211、省部级共建高校数据及31个省(未包含港澳台地区)、直辖市大学科技园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员及学历背景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员及学历背景在一定程度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且最终呈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科技园管理机构人员及学历背景对处于不同经济带、不同专业背景及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重要政策对科技成果转化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因此,需要根据高校本质特征及所处环境,建设具有针对性的大学科技园及管理人员团队。本文为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管理人员 学历背景 科技成果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计划激发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就动机吗? 被引量:2
6
作者 张静 王宏伟 陈多思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63,共13页
面对人才计划是激励了科技人才,还是诱发了科技人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争议,本文系统梳理了人才计划选育人才特点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异化问题,构建了包含成就动机的科技人才激励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使用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和... 面对人才计划是激励了科技人才,还是诱发了科技人才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争议,本文系统梳理了人才计划选育人才特点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功能异化问题,构建了包含成就动机的科技人才激励理论模型分析框架,并使用全国科技工作者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实证检验人才计划激励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就动机的净效应。结果表明:①人才计划的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旨在培养和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研究能力,鼓励人才自由探索和根本创新,但实施过程中存在政策工具的过度使用、薪酬待遇和资源的过度倾斜等问题;②适度科研经费支持有助于强化科技人才的成就动机,而过度强调绩效激励则可能产生挤出效应;③入选人才计划对高层次科技人才成就动机的激发作用是显著的,在继续推进人才计划支持方式的同时应正视弊端、系统谋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计划 科技人才 成就动机 倾向得分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现状问题及监测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朱承亮 叶成 庞鹏沙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2,共12页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由政府支持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国家野外站等五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及其开放共享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现有科技...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由政府支持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生物种质与实验材料、国家野外站等五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发展及其开放共享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现有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尚无法满足持续高水平基础研究的现实需要,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开放共享、融合发展均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界定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内涵基础上,提出政府主导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的评价体系和分析框架。新时代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应加强对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状况的监测评估,掌握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融合发展状况,为我国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主导型 科技基础条件资源 融合发展 监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发展与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蕊 王宏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42,共13页
大数据发展提高了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速度及效率,成为推动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动力。文章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探究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数... 大数据发展提高了信息交流与知识共享的速度及效率,成为推动中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动力。文章基于2012—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探究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及中介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数据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该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大数据发展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提高管理效率三种途径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等要素细分市场发展增强了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效果,且大数据发展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高的地区、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中的效果更明显。通过验证大数据发展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中的重要作用,为大数据发展与企业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发展 企业创新能力 要素市场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重点产业和领域发展的工程科技需求分析——以医疗和能源领域为例 被引量:8
9
作者 王宏伟 张静 +1 位作者 张艳芳 朱承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41,共11页
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愈加突出,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把握工程科技的发展趋势,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需求拉动创新理论... 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愈加突出,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把握工程科技的发展趋势,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需求拉动创新理论分析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理论激励,提出面向未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工程科技预见研究框架体系和实施路径。基于未来经济发展预测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描绘,以医疗卫生和能源两个行业为例,综合考虑行业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要求等,邀请领域战略专家对行业工程科技的需求方向、重点工程技术、发展制约因素和可能的产业化前景进行预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愿景 未来产业发展 工程科技需求 技术预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薪酬激励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锦标赛理论还是委托代理理论?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峻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3-102,共10页
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理论当前主要有基于薪酬差距的锦标赛理论和基于管理层薪酬的委托代理理论。本文利用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薪酬差距和管理层薪酬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主要来自于管理层外部薪酬溢价,... 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理论当前主要有基于薪酬差距的锦标赛理论和基于管理层薪酬的委托代理理论。本文利用我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薪酬差距和管理层薪酬结合起来。研究发现,企业内部薪酬差距主要来自于管理层外部薪酬溢价,薪酬激励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增加创新投入产生。无论从薪酬差距视角还是管理层薪酬视角,薪酬激励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更加适合用委托代理理论而不是锦标赛理论解释。内部薪酬差距的扩大是否有利于企业创新尚需更加合理的数据和研究设计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薪酬差距 锦标赛理论 委托代理理论 高管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政策提升数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了吗?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平 李同舟 董康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52,共12页
提升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方式,而产业政策的有效使用将对这一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数字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四类产... 提升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方式,而产业政策的有效使用将对这一过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7—2020年中国数字行业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四类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信贷支持显著促进了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市场准入则起到显著的负向作用,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无明显效果,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异质性和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数字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产权、企业规模和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的异质性作用,信贷支持和市场准入则分别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的方式影响数字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政府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数字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融资约束 过度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科技创新效率测算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17
12
作者 朱承亮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当前我国多个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如何客观衡量科技创新效率并进行国际比较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Bootstrap-DEA方法对2009—2018年包括中国在内的36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 当前我国多个科技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在此背景下如何客观衡量科技创新效率并进行国际比较尤为重要。通过建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Bootstrap-DEA方法对2009—2018年包括中国在内的36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的BCC-DEA模型在测算科技创新效率时存在一定偏误,经过Bootstrap方法修正后的效率值更加合理;各国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效率内部分化明显,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科技创新效率显著领先于其他创新型国家;2018年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值为0.8482,国际排名第13位,属于高投入高效率国家类型;2014年我国进入“新常态”后,国家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显著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效率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国际排名稳中有进,但仍落后于美国、英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创新效率 国际比较 Bootstrap-DE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是否加速了城市创新? 被引量:100
13
作者 袁航 朱承亮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5-83,共9页
智慧城市是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以智慧城市带动城市创新,引领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净影响,研... 智慧城市是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以智慧城市带动城市创新,引领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2001—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了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净影响,研究发现:(1)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这种促进作用因城市所处地理区位和城市行政等级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位于东部地区和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以及较大城市等具有较高行政等级的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大;(3)作用机制显示,智慧城市主要通过革新信息科学技术、集聚高端人力资本、优化制度营商环境促进城市创新。未来要进一步强化智慧城市对城市创新的积极影响,充分释放信息技术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制度环境效应对智慧城市促进城市创新的催化作用,助力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城市创新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吗?——来自政府工作报告文本分析的证据 被引量:21
14
作者 董康 孙可可 李平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103,共14页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新机遇。本文对数字技术影响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共同富裕的关键。数字技术的发展是当前我国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新机遇。本文对数字技术影响城镇内部、农村内部及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机制分别进行了梳理,根据机制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07—2020年的省际数据,使用爬虫技术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收集了“数字技术”关键词,科学合理地刻画出各省份数字技术水平,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技术能够缩小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而对城镇内部与农村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没有影响,该结论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并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数字技术发挥效力需要一定外部条件作为支撑,数字技术在数字基础设施更发达、人力资本更充足的时期与地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居民收入差距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市场发展与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蕊 王宏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148,共13页
技术市场在健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技术市场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来看... 技术市场在健全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技术市场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技术市场发展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来看,技术市场发展显著促进了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衰退期企业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细分样本发现:技术市场发展对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集中体现在国有企业、突破式绿色技术创新和渐进式绿色技术创新、高科技行业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高的地区。因此,应继续推进全国性技术市场建设,提高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加强绿色知识产权保护和强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市场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制造业 企业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技能劳动力对服务业企业增加值的影响--基于技能偏向型生产函数的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慧慧 徐力恒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75,共13页
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微观数据,并在采用多层模型克服城市及行业内企业生产率相关性的基础上,对具有技能优势偏向型的生产函数进行估计,且进行了深入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服务业企业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提升对企业增... 本文利用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微观数据,并在采用多层模型克服城市及行业内企业生产率相关性的基础上,对具有技能优势偏向型的生产函数进行估计,且进行了深入的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整体而言,服务业企业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提升对企业增加值创造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高技能劳动力创造增加值的能力是低技能劳动力的1.218倍。通过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技能企业,高技能企业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获得的增加值回报更高,且高技能企业中高技能劳动力的技能优势更大;相较于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通过提升高技能劳动力占比获得的增加值回报更高,同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高技能劳动力技能优势也更大;细分行业中,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租赁商贸等行业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提升对企业增加值上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在零售、交通运输及住宿餐饮等行业,高技能劳动力占比的提升对企业增加值没有显著影响或影响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 劳动力 服务业 增加值 多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