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创业投资体系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松奇 李扬 王国刚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0-13,共4页
研究了创业投资体系的基本构架 ,并对培育创业投资主体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投资主体 创业资本 中国 投资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境内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国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7,共7页
现代金融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在计划机制的严重制约下形成的一些由中央行政部门直接控制的覆盖全国的金融市场不利于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也不利于中国境内金融的对外开放。面对加入WTO后的金融竞争,对内开放金融市场比对外开放... 现代金融以金融市场为基础。在计划机制的严重制约下形成的一些由中央行政部门直接控制的覆盖全国的金融市场不利于提高金融效率和金融服务质量,也不利于中国境内金融的对外开放。面对加入WTO后的金融竞争,对内开放金融市场比对外开放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市场 对内开放 WTO 中央集权 行政管制 市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开放宜内外无别──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宏现调控的若干建议
3
作者 王军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3-45,共3页
金融开放宜内外无别──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宏现调控的若干建议王军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在金融开放方面所迈出的步伐已经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经过100年左右所走的历程。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之多、时间之快,即便是正在... 金融开放宜内外无别──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宏现调控的若干建议王军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在金融开放方面所迈出的步伐已经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经过100年左右所走的历程。进入中国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之多、时间之快,即便是正在跨过作为“富国俱乐部”──经合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宏观调控 中国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易宪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共10页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保证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由之路。重新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当前中国基准利率的形成方式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金融问题的根本是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次重...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保证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由之路。重新确立新的基准利率体系成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最为重要的内容。当前中国基准利率的形成方式需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中国金融问题的根本是价格形成机制扭曲。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次重大改革,其思路、方式、政策有必要作重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基准利率 金融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益模糊的国界——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全球化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扬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3-16,共4页
金融全球化作为一个世界历史 过程,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概括地将这些因素归纳为三类。一是实体经济因素。主要指贸易、直接投资(实业投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跨国公司的发展。二是金融技术因素。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入WTO后中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秉孟 何德旭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适应加入WTO的要求 ,中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策略是 :在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同时 ,要着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要注重塑造投资基金的“风格”和“特色” ;在发展封闭式基金的同时注重开放式基金的试点 ;要妥善处理好投资基金的... 适应加入WTO的要求 ,中国投资基金的发展策略是 :在发展证券投资基金的同时 ,要着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 ;要注重塑造投资基金的“风格”和“特色” ;在发展封闭式基金的同时注重开放式基金的试点 ;要妥善处理好投资基金的监督、管理与发展的关系 ;在发展投资基金的过程中 ,同样要注意培养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中国 投资基金 发展策略 投资理念 开放式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本帐开放的条件与顺序 被引量:2
7
作者 易宪容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12,共7页
资本帐开放就是取消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它涉及到实际经济部门与金融业各方面。因此,资本帐开放的成功应该具备起码的工具、制度与市场。如现代企业制度、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的金融市场体系等。而在考虑资本帐开放的顺序问题上,并... 资本帐开放就是取消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它涉及到实际经济部门与金融业各方面。因此,资本帐开放的成功应该具备起码的工具、制度与市场。如现代企业制度、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的金融市场体系等。而在考虑资本帐开放的顺序问题上,并非孰先孰后,而是如何根据我国具体情况采取一种综合性的方式。既把资本帐开放顺序放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中来考虑,也把资本帐开放顺序看作是金融体制改革的有机部分。在我国,国内外形势迫切需要人民币资本帐可兑换加快步伐,同时我国的资本管制又使得人民币资本帐可兑换面临着困难与问题。政府应根据现有的条件来确定人民币资本帐开放的政策,走出以往的困难之境。本文认为,人民币资本帐可兑换的条件应该是在大力的改革过程中生成,而不是出现了这些条件后才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体制 资本管制 资本帐开放 人民币自由兑换 外汇管制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松奇 《西南金融》 2003年第4期9-13,共5页
自从中央银行在保持货币政策的国家与地区承担重要宏观调节职能以来 ,货币需求分析就一直是货币当局寻求最优化货币政策调节方案的理论出发点。由于中国金融部门三大行业———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种类十分繁多 ,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资... 自从中央银行在保持货币政策的国家与地区承担重要宏观调节职能以来 ,货币需求分析就一直是货币当局寻求最优化货币政策调节方案的理论出发点。由于中国金融部门三大行业———银行、证券、保险的业务种类十分繁多 ,特别是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及中间业务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对货币需求的总量及结构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之进行专门的分析。对已成为关联分析对象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务发展”的具体涵义也必须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银行 证券 保险业 货币政策 货币需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金融紧缩及其对2005年的影响
9
作者 王国刚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18,共4页
关键词 2004年 中国 货币供应量 2005年 金融紧缩 信贷规模 金融市场 不良贷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
10
作者 何德旭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6年第3期15-22,共8页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何德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转轨时... 论中国转轨时期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何德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步入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在这一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运用各种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制改革 资本市场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中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1
作者 李杨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4-7,共4页
发展历程 从1979年开始,我国经济摆脱了长期的封闭状态,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见表1)。 观察近20... 发展历程 从1979年开始,我国经济摆脱了长期的封闭状态,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见表1)。 观察近20年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汇储备 人民币汇率 数量与质量 经常项目顺差 引进外资 资本项目顺差 国际贸易 外商投资企业 宏观经济政策 对外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资本市场监管的最新理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易宪容 黄少军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1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起了一些重大变化。新的监管体系特别加强了对内幕交易、混业经营和跨境融资活动中的不当行为进行预防、监督和惩处。
关键词 市场监管 国际资本市场 监管理论 资本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板市场风险探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国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4,共6页
在我国设立创业板市场的条件是成熟的 ,至少在创业板市场设立后的一段时间内 ,其风险将明显低于 A股市场。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政府干预的弱化。
关键词 创业板市场 A股市场 设立风险 运行风险 发展风险 中国 股票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势与对策三议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扬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32,共7页
形势与对策三议李扬一从1995年开始,我国经济的各方面都出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明显征象。对于这一点,我们固然可以直接地从零售商品、生产资料、房地产、原材料、劳动力,乃至资金等市场的供求关系的转变加以论证,但... 形势与对策三议李扬一从1995年开始,我国经济的各方面都出现了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明显征象。对于这一点,我们固然可以直接地从零售商品、生产资料、房地产、原材料、劳动力,乃至资金等市场的供求关系的转变加以论证,但更重要的,则是要考察总储蓄和总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总供求平衡 总供给 总需求 宏观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经济·网络经济·财富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国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0,共6页
互联网的功能是有限的 ,不能将其过分夸大 ;网络经济从而网络公司的发展 ,绝不可能超越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现实条件 ;“财富效应”不过是资本市场给投资者提供的一份“观念大餐”。
关键词 新经济 互联网 网络经济 财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问题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国刚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15,共5页
关键词 民营经济 发展 私有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股独大”与家族股份的市场化进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国刚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共6页
如何认识家族公司上市后发生的“一股独大”、“一夜暴富”等现象,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上市使家族全额控股格局转变为家族一股独大格局,这是家族股份向市场化方向迈出的一个重要步骤;“一股独大”并非是制约上市公... 如何认识家族公司上市后发生的“一股独大”、“一夜暴富”等现象,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认为,上市使家族全额控股格局转变为家族一股独大格局,这是家族股份向市场化方向迈出的一个重要步骤;“一股独大”并非是制约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发展的根本因素,实际上,它易于促进上市公司的核心力量形成,保障上市公司的决策效率和经营效率;“一夜暴富”是民营企业上市后的必然表现,它具有多方面积极功能,是股市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表现,因此,不应简单运用政策手段予以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股独大 家族股份 市场化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经济并非虚假经济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国刚 《农村金融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7,共4页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的关系问题,就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的关注。究竟如何看待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虚假经济,对我国深化改革、推进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论题简述如下:  一、实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资本性资金 金融衍生产品 东南亚金融危机 金融资产质量 金融监管 资本市场 金融机构 创业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市场原则: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战略方向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扬 《东南学术》 2000年第4期7-10,共4页
在新千年开始的前几年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主题是完善其赖以运行的市场基础 ,创造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一、证券市场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方向 ,就是还证券市场的本来面目。不应该再给这个市场规定任何筹资“指标” ,也不... 在新千年开始的前几年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主题是完善其赖以运行的市场基础 ,创造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一、证券市场进一步改革的基本方向 ,就是还证券市场的本来面目。不应该再给这个市场规定任何筹资“指标” ,也不应明确地提出为某一特定目标服务 ,而应该让市场机制成为这个市场主导机制。二、追求公平性和透明度 ,根本的是提高市场的法制化程度 ,建立一个不仅仅针对被监管者 ,而且使监管当局同样受到制约的法律环境。三、机构投资者的主力不是投资基金 ,而是拥有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四、政府应该尊重市场规律 ,依靠市场机制发展创业投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原则 证券市场 公平性 透明度 机构投资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必须理清楚几个前提条件 被引量:2
20
作者 易宪容 《人民论坛》 2007年第23期20-21,共2页
财产性收入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的前提及基本条件是什么,即在哪些条件下,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能够增长,在哪些条件下,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不能够增长,甚至还可能成为对居民财富掠夺的方式。只有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才能为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增... 财产性收入能够增加居民收入的前提及基本条件是什么,即在哪些条件下,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能够增长,在哪些条件下,居民的财产性收入不能够增长,甚至还可能成为对居民财富掠夺的方式。只有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了,才能为广大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创造条件。否则,仅提出一个"财产性收入"概念,并把这个原则完全泛化,要想真正落实十七报告的精神是不容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群众 收入增长 经济改革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