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思考 |
耿云志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3 |
6
|
|
|
2
|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解释体系和内容结构——由编写《中国现代化历程》而想到的几点体会 |
虞和平
|
《广东社会科学》
|
2003 |
11
|
|
|
3
|
历史认识的交锋与相互理解——关于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及研究报告 |
步平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4
|
一部研究中朝关系的重要史料——《朝天录》评价之一权近《奉使录》 |
张德信
松浦章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3
|
|
|
5
|
求真与致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双重品格 |
左玉河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6
|
国共内战中的阶级关系变动与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形成——兼论毛泽东对确立新中国国体的贡献 |
于化民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7
|
五四以后梁启超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思考——以重新解读《欧游心影录》为中心 |
耿云志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
2004 |
4
|
|
|
8
|
中国首任驻美使节陈兰彬 |
贾熟村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
9
|
清末中国第一次彩票热始末 |
闵杰
|
《人民论坛》
|
2008 |
0 |
|
|
10
|
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心灵史 |
黄道炫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
11
|
尘封半个世纪的“五四”先驱王希天 |
陈铁健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
12
|
苏联与东北革命根据地 |
薛衔天
刘成元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
13
|
美国向延安派遣军事观察组的酝酿与决策 |
于化民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
14
|
关于辛亥革命性质的新探索 |
朱宗震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2 |
9
|
|
|
15
|
官营化·教育化·普及化:抗战时期后方电影的发展路径转向 |
汪朝光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8
|
|
|
16
|
割断与帝国主义的联系:基督教三自革新运动的初始 |
赵晓阳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7
|
美国政府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原因分析 |
崔志海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5
|
|
|
18
|
评骆克《香港殖民地展拓界址报告书》 |
刘存宽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19
|
中共中央对七七事变性质、走势的判断和因应 |
于化民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
20
|
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制定 |
李义彬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