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金融工作怎样才算是比较全面地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农村金融学会顾问刘明夫同志的讲话
1
作者 刘明夫 《农村金融研究》 1983年第5期12-13,共2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农村金融学会顾问刘明夫同志的讲话我建议同志们都考虑一下:怎样才算是使农村金融中的各项工作走上了科学的轨道,并且,把这个研究同如何开创金融工作的新局面,以及今后如何继续开展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农村金融学会顾问刘明夫同志的讲话我建议同志们都考虑一下:怎样才算是使农村金融中的各项工作走上了科学的轨道,并且,把这个研究同如何开创金融工作的新局面,以及今后如何继续开展学会的研究工作这个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以便把我们的思路搞得更开阔,把我们的研究搞得更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明夫 名誉所长 农村金融工作 研究工作 农村社会主义 资金运动 经济振兴 争取工作 创新局面 城乡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深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科学理解 认真调查研究商品流通的新课题
2
作者 姜君辰 《商业经济研究》 1985年第1期1-4,共4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蓝图,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腾飞的蓝图。毫无疑义,如同讨论制订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蓝图,也是我国国民经济腾飞的蓝图。毫无疑义,如同讨论制订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那样,在讨论制订商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必须以这个“决定”为指导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基本经济规律 商品集散地 大中企业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乡镇经济 指导思想 职责分开 等价交换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共资本与私人部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3
3
作者 马拴友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1-26,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公共资本 私人部门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公共财政 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疑库兹涅茨假说依据的科学性——基于美国经济史的考察 被引量:3
4
作者 乔为国 盛逖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23,共5页
对我国不断变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有人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关于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倒U型”假说,认为无需政府干预。美国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后收入差距变小的趋势,是库兹涅茨假说提出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美国“大萧... 对我国不断变大的居民收入差距,有人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关于收入分配差距和经济增长间关系的“倒U型”假说,认为无需政府干预。美国在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后收入差距变小的趋势,是库兹涅茨假说提出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美国“大萧条”后一段时间经济史的考察,发现美国那段期间收入差距变小恰恰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据此我们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库兹涅茨假说作为一条经济规律来看待,为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政府应对我国越来越大的收入差距进行强力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库兹涅茨假说 美国经济史 居民收入差距 科学性 “大萧条” 收入分配差距 政府干预 1929年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建立和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演进轨迹及特征评估 被引量:12
5
作者 裴长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25,共11页
中国对外开放可分为四个阶段:外贸管理体制实行放开搞活、下放经营权;培育外贸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贸易自由化、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体制面临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开放型经济建立之初进行的外贸体制改革的... 中国对外开放可分为四个阶段:外贸管理体制实行放开搞活、下放经营权;培育外贸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贸易自由化、建立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开放型经济体制面临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开放型经济建立之初进行的外贸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是:成功解决了如何在体制转型中实现贸易自由化,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创造了区域突破的经验,正确选择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同时,系统总结了中国开放型经济的五方面的基本特征,并前瞻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外贸体制改革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 被引量:3
6
作者 裴长洪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33,共3页
2008年10月31日,改革杂志社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陕西西安联合举办"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高层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杂志社、西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 2008年10月31日,改革杂志社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陕西西安联合举办"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经济走势"高层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改革杂志社、西北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美国次贷危机由来,中国政府应对办法、宏观调控的过去与下一步、区域新格局等多个角色,多维解读、前瞻阐释,提出了实用而可操作的方略。现通过"宏观经济"栏目将专家学者观点选编发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走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危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 专家学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的税收制度 被引量:4
7
作者 夏杰长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8-14,共7页
21世纪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日臻完善。要处理好税收中性和税收调控的关系 ;兼顾公平与效率并优先考虑效率的要求 ,适时转换税制结构模式 ;加大费税改革的力度 ;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关键词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税收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8
作者 张卓元 《经济科学》 1985年第1期1-7,共7页
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理论突破最近,《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在我们党的决定和文件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作出的全面性概括和规定。这个概括是... 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重大理论突破最近,《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在我们党的决定和文件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和特征作出的全面性概括和规定。这个概括是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我国五年多实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取得成功的经验后作出的,具有高度的科学准确性,不但对今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而且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突破。传统的经济理论总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把价值规律看成异己的力量。根据这种理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排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管理体制。长时期以来,这甚至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可行的模式。但是,在国内外几十年的实践中,人们越加深切地感到,这种管理体制不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存在种种弊端,特别明显地表现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缺乏生机活力和经济效益不高两大问题上面。因为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否认企业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一切经济活动几乎都听命于上级领导机关特别是计划机关的指令,自然压抑了数以十万计的企业和数以千万计的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经济不能生气勃勃地灵活运转;同时,不通过市场这个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价值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社会 商品货币关系 社会经济活动 相对独立 商品生产者 大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商业改革
9
作者 贾履让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6-10,共5页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发达的商品流通与商业1.什么是市场经济?我认为它是指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式,即在广泛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生产已经社会化,因而必须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来调节整个社会经...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发达的商品流通与商业1.什么是市场经济?我认为它是指一种特定的社会经济形式,即在广泛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上,生产已经社会化,因而必须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来调节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可见,市场经济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但商品经济不等于市场经济。因为商品经济的产生并有一定程度地发展早在原始公社末期和奴隶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商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物资流通模式研究
10
作者 叶杰刚 《中国物资》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6-10,共5页
物资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依其职能、作用而论,它又是连接生产、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媒介要素。由于在国民经济中物资流通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其影响深远而巨大,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像重视生产一样重视物资流通。... 物资流通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依其职能、作用而论,它又是连接生产、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媒介要素。由于在国民经济中物资流通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其影响深远而巨大,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当像重视生产一样重视物资流通。与此相联系,我们在研究和解决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流通 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建设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1
作者 黄仁清 《学术论坛》 1985年第3期6-7,共2页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但是,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为什么说“就总体说”是这样?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其...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就总体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但是,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为什么说“就总体说”是这样?既是计划经济,又是商品经济,其中有没有矛盾?本文试从理论与实际统一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不当之处,请识者教正。为了说明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商品生产,什么是自给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价值规律 中共中央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者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发展流通产业研讨会”观点综述
12
作者 张宏 《中国物资》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5-37,共3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产业化已成为流通界同仁关心的焦点。继1991年12月由中国物资流通学会牵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共同举办的《搞好国营流通企业研讨会》之后,三家学会又于1992年12月12日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产业化已成为流通界同仁关心的焦点。继1991年12月由中国物资流通学会牵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共同举办的《搞好国营流通企业研讨会》之后,三家学会又于1992年12月12日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的主持下,在京召开了关于《发展流通产业研讨会》。虽仅时隔一年,但这次研讨会的重点已从上次的“流通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化 市场经济 物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
作者 李茂生 《西南金融》 1982年第5期18-19,共2页
一、否定社会主义银行储蓄的症结何在? 要正确认识和发挥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从理论上肯定储蓄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存在的必要性。多年来,一些同志断断续续提出了许多否定储蓄的理由,其共同之点,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一、否定社会主义银行储蓄的症结何在? 要正确认识和发挥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从理论上肯定储蓄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存在的必要性。多年来,一些同志断断续续提出了许多否定储蓄的理由,其共同之点,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商品货币形态属性缺乏认识,这就是症结所在。比如他们提出不搞储蓄,采取多发票子来利用与散存于群众手中的货币相对应的物资搞建设。但是,想这样做而不发生问题,只有使群众手中的货币至少在一个经济过程结束以前不进入流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属性 第一部类 生产规模 第二部类 资金周转 双重目 社会再生产 再生产理论 生产资金 生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与最优规模——基于总量生产函数的研究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9-111,共13页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基础设施达到最优规模应该满足的条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在2000年时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总体依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增长 产出弹性 总量生产函数 服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晓艳 汪德华 李钧鹏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3-76,共14页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户参加新农合将显著的减少其家庭储蓄,但这种抑制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效应随着时间呈显著的减弱趋势... 本文利用2003-2006年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户参加新农合将显著的减少其家庭储蓄,但这种抑制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效应随着时间呈显著的减弱趋势,且新农合对高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对低收入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对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要高于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家庭储蓄行为的影响。这些结论基本都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合 农户家庭 储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三) 被引量:6
16
作者 徐冠华 邓楠 +11 位作者 冯之浚 白春礼 邬贺铨 陈锡文 江上舟 胡祖六 李扬 范恒山 黄伯云 鲁白 沈善普 方新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3,共23页
2003年3月28-29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03年3月28-29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负责人,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未来10-15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是有可能形成新突破的领域;WTO规则下,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考;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推动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政策选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了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我们将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独家刊载,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技发展 战略选择 科技创新 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发展规划 农业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温桂芳 马栓友 +1 位作者 赵萍 于立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60,共9页
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做法 ,从投资、消费、外贸三方面分析该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 ,但效应不能过分高估 ;财政支出与社会总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消费增长作... 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做法 ,从投资、消费、外贸三方面分析该政策与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国债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了正向作用 ,但效应不能过分高估 ;财政支出与社会总需求存在正相关关系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促进消费增长作用有着重要作用 ;积极财政政策对出口增长有一定作用 ,其效应有一部分是间接的 ,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所致 ,分析表明 ,积极财政政策不能持久 ,预计有望在 2 0 0 5年以后淡出。据此 ,提出转换积极财政政策模式和扩大其内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效应 中国 投资 消费 对外贸易 国债 财政支出 社会总需求 正相关 外商直接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出口增长与结构变化:外商投资企业的贡献 被引量:123
18
作者 江小涓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4,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及其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扩大中国出口规模和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认为,外商投资企业... 本文通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分析了外商投资企业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贡献及其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外商投资企业对扩大中国出口规模和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认为,外商投资企业的这种能力,与其生产总量的扩张、出口倾向强、与跨国公司全球体系联系密切以及当地配套比率提高等因素相关。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灵活运用能力,使外商投资企业在面对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时,显示出较强的调整能力和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商投资企业 出口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体制改革与产品创新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德旭 王朝阳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3,共7页
本文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各类金融服务产品和交易工具的创新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概括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总体特征,并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 本文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各类金融服务产品和交易工具的创新与发展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概括了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总体特征,并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金融体制 金融创新 金融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吸引外资:政策取向及其实效分析 被引量:27
20
作者 江小涓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共11页
自 70年代末期以来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慢于东部沿海地区 ,外资流入较少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的前半部分 ,将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今后十年 ,两个重要因素将引导更多的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第一 ,中... 自 70年代末期以来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慢于东部沿海地区 ,外资流入较少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的前半部分 ,将分析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今后十年 ,两个重要因素将引导更多的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第一 ,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致力于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制定优惠政策 ,引导外资流入中西部地区。第二 ,随着中国加WTO ,中国的外资政策更加开放 ,允许外商进入更多的领域和采用更加多样灵活的投资方式。本文的后一部分 ,将分析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外商投资 经济发展 中国 政策取向 投资取向 投资环境 WTO 外资利用 国有企业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