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基本立场
- 1
-
-
作者
殷罡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6年第2期8-8,共1页
-
文摘
中国在核武器问题上立场是负责任的。中国是二次世界大战的5个主要战胜国最后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在此之前,美苏两国已经搭起了核不扩散的框架,目的之一就是防止中国加入核大国的行列。但中国不仅很快加入了核大国的行列,而且还在随后的年代里保住了核大国的地位。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中国首次核试验的当天,中国就向全世界做出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和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的庄严承诺。
-
关键词
伊朗核问题
中国
核武器问题
二次世界大战
核不扩散
大国
核试验
全世界
承诺
国家
-
分类号
D50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
-
题名论沙特影响力:从《非斯宣言》到《贝鲁特宣言》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王京烈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11-19,共9页
-
文摘
沙特是阿拉伯人的摇篮和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无论在冷战时期还是后冷战时代,沙特一直是中东地区的温和派国家。虽然没有像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埃及、以色列那样拥有强大军事力量,沙特却凭借自身的实力阿拉伯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并深深影响着中东政治格局的发展,是中东政治舞台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沙特力排众议,从非斯首脑会议到《贝鲁特宣言》、《利雅得宣言》,彰显出沙特作为地区大国的巨大影响力。
-
关键词
沙特阿拉伯
影响力
《非斯宣言》
《贝鲁特宣言》
-
Keywords
Saudi Arabia
Influence
Fez Summit
Beirut Declaration
-
分类号
D737.1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与态势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殷罡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
出处
《亚非纵横》
2006年第2期1-2,63,共2页
-
文摘
2006年2月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召开紧急会议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美欧提出的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决议要求伊朗采取一系列重建国际社会信心的步骤,包括全面恢复暂停与铀浓缩有关的活动,重新考虑不要建造重水试验反应堆,尽早批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等。对此,伊朗反应强烈,宣布全面恢复铀浓缩活动以示回应,决定撕毁此前与IAEA达成的一系列协议,并拒绝允许联合国对其核工厂及浓缩铀设施进行核查,伊核问题进一步恶化。为了加强对伊核问题发展的研究,我编辑部于2006年2月10日召开研讨会,请有关学者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人员的发言整理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
关键词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伊朗核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
分类
附加议定书
浓缩铀
国际社会
IAEA
与会人员
-
分类号
D815.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