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案例研究——以赞中经贸合作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安春英 《亚非纵横》 2014年第2期92-100,125-126+129-130,共9页
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对非投资的新模式,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需关注区内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情况。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在非洲建设的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通过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为当地吸引投资、创造产值、缴纳税收、创... 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对非投资的新模式,其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需关注区内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情况。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政府在非洲建设的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通过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为当地吸引投资、创造产值、缴纳税收、创造就业,提升当地员工技能水平,完善企业保障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为投资东道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好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从赞中经贸合作区案例研究可以看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系中资企业在非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要件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非洲 赞中经贸合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边界”:中资企业在非洲的本土化行为研究
2
作者 田牧野 张雨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中资企业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央企Y公司海外“本土化”进程中具体实践的研究,发现中资企业在非洲的运营面临着秩序、制度和利益层面的明显“边界”。为融入当地社会... 中资企业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也是推动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通过对央企Y公司海外“本土化”进程中具体实践的研究,发现中资企业在非洲的运营面临着秩序、制度和利益层面的明显“边界”。为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在地化经营,中资企业初到当地后会依托当地华人华侨开拓当地市场;积极吸纳当地人员进入公司,并与社区达成互惠关系;不断拓展中非群体间的互动场域,增加双方交往交流机会;通过文化智力培训和社区干预消解冲突,在当地实现“深耕”。在此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力量达成认知上的共识,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达成责任共识,通过长期培训与合作达成发展共识,亦是中资企业长期扎根海外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中资企业 非洲 “一带一路” 互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之角安全治理与中国方案
3
作者 张梦颖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98,140,141,共25页
非洲之角是世界上最不稳定和最受危机困扰的地区之一,多年来面临着各种形式的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冲突,以及国际安全威胁的影响。自红海危机爆发以来,非洲之角地区的安全挑战和风险不断加剧,进一步暴露了该地区业已存在的安全问题。无论是... 非洲之角是世界上最不稳定和最受危机困扰的地区之一,多年来面临着各种形式的国家内部和国家间冲突,以及国际安全威胁的影响。自红海危机爆发以来,非洲之角地区的安全挑战和风险不断加剧,进一步暴露了该地区业已存在的安全问题。无论是国际还是地区层面,都不乏针对非洲之角安全困境的治理措施,但现有的治理模式未能找到冲突的根本原因,忽视了非洲之角地区自主维护和平的诉求,因而不能有效解决该地区安全治理赤字。在全球安全倡议指引下,中国提出的“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顺应地区国家需求,助力地区国家提升应对安全、发展和治理挑战的自我保障能力,为非洲之角国家和平解决地区争端、实现长治久安、共筑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提供了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海危机 非洲之角 全球安全倡议 中非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与约旦经贸合作的机遇、挑战及高质量发展路径
4
作者 陈玉香 王林聪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57,158,共27页
中国和约旦“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开启了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深化经贸合作是中约战略关系全面发展的基础,推动新时代中约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是双方的共同需要。中约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健全经贸合作... 中国和约旦“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开启了双方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新阶段。深化经贸合作是中约战略关系全面发展的基础,推动新时代中约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是双方的共同需要。中约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健全经贸合作新机制、增强经贸合作新动力、拓展全方位合作新领域和提升经贸合作新效能,即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推动双方在可再生能源、旅游、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合作;以人民为中心,聚焦“小而美”惠民生项目,进而推动中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绿色之路、健康之路和创新之路,进一步深化中约战略伙伴关系,加快构建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旦 经贸合作 高质量发展 路径 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展经验对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6
5
作者 安春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经验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国通过发展农业促减贫;改善经济结构低度化状况,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就业结构;利用国民储蓄、外资、外援、侨资,化解资本不足困境;提升劳...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经验对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中国通过发展农业促减贫;改善经济结构低度化状况,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优化就业结构;利用国民储蓄、外资、外援、侨资,化解资本不足困境;提升劳动力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推进劳动力资源参与经济活动能力;培育发展国内消费市场,拓展国内以及地区市场空间。上述做法对不同非洲国家具有或多或少的适应性,但需要非洲国家基于本土国情兼容并蓄、扬长避短,从而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道路 中国经验 非洲经济 经验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非洲还能走多远 被引量:1
6
作者 贺文萍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6-38,共3页
虽然美欧等西方国家了解非洲,但不站在非洲一边为非洲说话。中国站在非洲一边,但遗憾的是,中国还不十分了解非洲。
关键词 中国站 非洲 西方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企业开发非洲矿产资源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安春英 《亚非纵横》 2004年第3期65-71,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中国矿业企业开始全面实施“走出去”的矿产资源开发战略。总的来看,中国矿业“走出去”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对非洲矿产资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方针,中国矿业企业开始全面实施“走出去”的矿产资源开发战略。总的来看,中国矿业“走出去”尚处在起步阶段,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对非洲矿产资源市场开发规模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矿产资源 中国企业 资源开发 融资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二十年成就、经验和启示 被引量:1
8
作者 仝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4-184,共11页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以下简称中阿合作论坛)自成立以来,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作为连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桥梁和平台,该论坛在促进双边和多边关系发展、深化不同领域合作、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 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以下简称中阿合作论坛)自成立以来,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作为连接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桥梁和平台,该论坛在促进双边和多边关系发展、深化不同领域合作、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中阿合作论坛成立以来在政治、经济、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等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总结中阿合作论坛成功的经验和启发,以期为今后中阿合作论坛跑出加速度和推动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中阿合作论坛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双方实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将不断深化和拓展,通过携手共同应对全球挑战,促进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推动中阿关系迈上更高的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阿合作论坛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展中国与非洲商品贸易的策略分析
9
作者 朴英姬 《亚非纵横》 2004年第2期34-40,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充实和完善对非洲的经贸政策。1991年中国实行的市场多元化战略促使中国对非洲市场的开拓进入崭新的阶段,1997年中国实行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2000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不断充实和完善对非洲的经贸政策。1991年中国实行的市场多元化战略促使中国对非洲市场的开拓进入崭新的阶段,1997年中国实行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2000年实行的“走出去”战略以及2002年提出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等都对这一时期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商品贸易 经贸合作关系 市场多元化战略 出口秩序 售后服务 服务质量 价格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了解非洲文化:中国在非洲行稳致远的关键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宏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125-127,共3页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以古韵久远、底蕴深厚、五彩斑斓、个性鲜明的文化而著称于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在于心相知。作为中国对非洲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中非文化互动与互鉴... 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以古韵久远、底蕴深厚、五彩斑斓、个性鲜明的文化而著称于世。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在于心相知。作为中国对非洲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加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中非文化互动与互鉴,夯实中非关系的社会或民意基础,使中国"走进非洲"的步伐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化 文化特性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剧场视野下中国农技推广海外实践的创新机制研究——基于中坦农技合作项目的田野观察
11
作者 张雨薇 田牧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9-188,共10页
中国农业技术的海外传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中坦农技合作项目为此提供了观察窗口。调研发现,中国农技海外推广的过程即“治理剧场”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场景、演员、观众与表演四重要素的整合机制、标识定位机制与... 中国农业技术的海外传播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中坦农技合作项目为此提供了观察窗口。调研发现,中国农技海外推广的过程即“治理剧场”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场景、演员、观众与表演四重要素的整合机制、标识定位机制与协同互嵌机制共同形塑了剧场生态;以剧本书写为表征的制度供给、经由符号塑造与角色内化完成的仪式生成、中非双方的时空互动与共同体的激励性塑造为剧场生成提供了可能。治理剧场的建构呈现出对异文化与地方知识的尊重、对中国发展知识的经验性观照以及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特征,这一治理进路在揭示南南合作有效性的同时也为国内技术推广提供了有效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海外实践 治理剧场 生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自强已成非洲国家共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新烽 吴传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B08期114-116,共3页
进入21世纪,随着非洲联盟的正式成立,非洲国家自主意识以及自主能力逐渐增强,实现自主自强已成为非洲国家的共识。而2017年肯尼亚大选危机的平稳落幕以及津巴布韦剧变的软着陆,更昭示了非洲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非洲 自主能力 自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中东国际产能合作的理论与政策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魏敏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0,共18页
中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开展国际合作较早的区域。本文基于对国际产能合作的界定以及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演进及特征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对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现... 中东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开展国际合作较早的区域。本文基于对国际产能合作的界定以及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演进及特征的分析,从理论上探索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对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现实基础、重点领域以及相对成熟的产业领域进行研究。本文认为,中国与中东产能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正日益从传统工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向商业零售、金融、通信和旅游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拓展,而中东国家的国情状况、发展阶段和特征、竞争优势等因素影响着中国和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未来中国与中东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应顺乎世界经济体系调整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产能合作 技术转移 中国 中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中国与沙特经济合作的契机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沫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落实,中国寻求与这些国家经济合作的模式。中东重要产油国沙特在经济发展受到国际油价迅速下跌的冲击下,提出了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政策。结合沙特经济发展重点与中国"一带一路&qu... 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落实,中国寻求与这些国家经济合作的模式。中东重要产油国沙特在经济发展受到国际油价迅速下跌的冲击下,提出了调整经济发展的新政策。结合沙特经济发展重点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点,双边经济合作在能源、产能合作及金融等方面具有合作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沙特阿拉伯经济 产能合作 合作契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安全新挑战及其对中非合作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洪一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111,共13页
新世纪以来非洲政治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政权更迭频繁,局部军事冲突肆虐,恐怖活动分散化,治安威胁突出。非洲安全形势的变化体现出近10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斗争、社会思潮兴起的冲击,前景不容乐观。... 新世纪以来非洲政治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一直存在较为严重的安全问题:政权更迭频繁,局部军事冲突肆虐,恐怖活动分散化,治安威胁突出。非洲安全形势的变化体现出近10年来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斗争、社会思潮兴起的冲击,前景不容乐观。非洲安全形势的动态变化对中国外交构成新挑战,威胁中国在非投资和人员安全。中国应该与非洲国家加强和平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领域的合作,并不断加强自身安保能力,推动中国安保产业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安全 中非合作 中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非减贫合作:理念演变与实践特点 被引量:5
16
作者 安春英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24,共1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注重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双边关系与互利合作,其中减贫合作是重要内容。纵观中非减贫合作发展历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援助—减贫"合作观,到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增长—减贫"合作观,再到21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注重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双边关系与互利合作,其中减贫合作是重要内容。纵观中非减贫合作发展历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援助—减贫"合作观,到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增长—减贫"合作观,再到21世纪以来的"发展—减贫"合作观,体现了中国对非减贫合作政策理念的不断深化与创新。在此过程中,中非减贫合作的主体、内容和途径均实现了转型、提速与升级。在当下共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非减贫合作需准确研判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尊重非洲国家在双方合作中的主导性,关注非洲国家的整体性与差异化以及中国减贫经验的对非适应性,以期推进中非减贫合作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命运共同体 减贫合作 中国经验 非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被引量:8
17
作者 贺文萍 《国际展望》 CSSCI 2018年第4期1-15,152,共16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发展轨迹不仅最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印记,而且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更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佳舞台。过去五年,中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发展轨迹不仅最能体现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印记,而且未来中非关系的发展更是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最佳舞台。过去五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反映在对非外交上,就是用"真、实、亲、诚"理念及正确义利观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用"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推进合作共赢的中非南南合作伙伴关系。展望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对非外交,需要以更开阔的胸襟和更从容的气度,直面中非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从政治发展与经济合作两个方面谋篇布局。在政治发展上,凝聚政治共识,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在经济上,则需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另外,在工业化合作过程中应关注对非洲的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以及创造就业机会;在中非金融合作过程中注重加强对非洲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命运共同体 对非大国外交 “向东看”潮流与战略政治共识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产油国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安春英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3-117,共5页
“资源劫难”说解读了这样一种现象: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发展反而不如那些相对来说资源匮乏的国家。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产油国而言,资源开发既带来了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快速提高,也产生了经济增长格局失衡、冲突频发、... “资源劫难”说解读了这样一种现象:那些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它们的经济发展反而不如那些相对来说资源匮乏的国家。对于撒哈拉以南非洲产油国而言,资源开发既带来了短期经济增长率的快速提高,也产生了经济增长格局失衡、冲突频发、石油收入分配不公平等负面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非洲国家政治根基不甚牢固、政府治理能力低下和发展政策失误等因素。有鉴于此,非洲国家在资源开发中,逐渐形成了新的“资源观”和“发展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实现减缓贫困、社会进步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资源劫难”说 石油开发效应 新“资源观”和“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能源金融化与中国能源金融战略构想 被引量:9
19
作者 姜英梅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1-52,共12页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能源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中东地区能源金融化主要体现在夺取石油定价权、石油美元回流和建立主权财富基金上。能源短缺、能源依赖是中国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能源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国际能源市场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中东地区能源金融化主要体现在夺取石油定价权、石油美元回流和建立主权财富基金上。能源短缺、能源依赖是中国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东仍将是中国主要原油进口来源地。因此,构建中国能源金融战略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格局 中东能源金融化 能源金融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与海合会货物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应对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冬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107,共17页
2000年以来的石油繁荣使海合会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货物贸易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由于我国对海货物出口仍过于依赖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商品,中等技术含量投资类商品缺乏竞争力,消费类商品缺少品牌效应,因而... 2000年以来的石油繁荣使海合会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货物贸易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由于我国对海货物出口仍过于依赖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商品,中等技术含量投资类商品缺乏竞争力,消费类商品缺少品牌效应,因而导致我国对海货物出口对价格极为敏感。2008年以后,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我国对海货物出口贸易也开始进入瓶颈期。因此,我国政府、出口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应当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消费类商品的品牌效应和中等技术含量工业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对海货物贸易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合会 货物贸易 中阿经贸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