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清洗材料对瓷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东波 张红燕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1期49-59,共11页
为了探讨常用化学清洗材料对瓷器的影响,通过清洗前后形貌对比实验和胎、釉溶出物实验,对常用清洗材料的清洗效果和对瓷器的损伤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盐酸、草酸、柠檬酸、六偏磷酸钠、EDTA二钠盐对附着紧密的黄色沉积物有很显著的... 为了探讨常用化学清洗材料对瓷器的影响,通过清洗前后形貌对比实验和胎、釉溶出物实验,对常用清洗材料的清洗效果和对瓷器的损伤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盐酸、草酸、柠檬酸、六偏磷酸钠、EDTA二钠盐对附着紧密的黄色沉积物有很显著的清洗效果;各种清洗材料对瓷器或多或少均有一定的损伤,碱性溶液、络合材料对瓷器的腐蚀都比较强,酸性材料中的硝酸、草酸、盐酸也会产生较强的腐蚀作用;一般情况下清洗能力较好的清洗液,对瓷器的损伤也很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清洗 清洗剂 瓷器损伤 瓷器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模型辅助“规画”研究——秦始皇陵园数字地面模型构建实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郭湧 武廷海 王学荣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1期29-34,共6页
以秦始皇陵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契机,应用Autodesk Civil 3D和Infra Works等软件对秦始皇陵园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建实验,探索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构建技术路径。模型融合汉中区域、陵区范围和陵园范围3个尺度的地形数据,模拟秦始皇陵... 以秦始皇陵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为契机,应用Autodesk Civil 3D和Infra Works等软件对秦始皇陵园进行数字地面模型构建实验,探索风景园林信息模型构建技术路径。模型融合汉中区域、陵区范围和陵园范围3个尺度的地形数据,模拟秦始皇陵园所处的地理景观,对陵园"规画"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实验在陵园数字地面模型基础上想象复原秦陵封土和地宫的空间关系,通过封土和地宫工程中土方挖填方量的估算,验证应用LIM模型场地信息管理功能辅助"规画"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信息模型 数字地面模型 秦始皇陵园 规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的脱盐处理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红燕 王浩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8-85,共8页
山东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中含有大量有害氯离子,严重威胁着文物的安全。因此,脱盐就成为该批铁器保护的重点,是阻止铁器继续腐蚀的重要保证。在经一系列实验工作后,该批铁器的脱盐溶液采用0.005mol/L NaOH溶液,对于仅为铁质的容... 山东济南魏家庄遗址出土铁质文物中含有大量有害氯离子,严重威胁着文物的安全。因此,脱盐就成为该批铁器保护的重点,是阻止铁器继续腐蚀的重要保证。在经一系列实验工作后,该批铁器的脱盐溶液采用0.005mol/L NaOH溶液,对于仅为铁质的容器类铁器采用直接浸泡法,同时结合冷热交替和超声波法;对于带有鞘的兵器类铁器采用2%Primal AC33加固后再进行脱盐;对于带有漆皮痕迹的铁器也试用了纸浆脱盐法。铁器经脱盐后氯离子含量大大降低,脱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文物 脱盐 氯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喇家遗址齐家文化房址的保护处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存信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9年第2期9-16,共8页
喇家遗址四座齐家文化的房址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发掘完成,在此后的数年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房址及房内人类骨骸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改变了发掘清理后的原始状态。为了保护房址和人骨遗骸,对房址进行了物理复原加固... 喇家遗址四座齐家文化的房址分别于2000年和2001年发掘完成,在此后的数年当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房址及房内人类骨骸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改变了发掘清理后的原始状态。为了保护房址和人骨遗骸,对房址进行了物理复原加固和化学保护。采用金属锚杆牵入嵌入方式、沟槽内嵌入固定体方式、利用孔洞嵌放固定体进行土体夯筑方式等加固方法,并使用非水分散体丙烯酸树脂溶液进行喷洒或滴渗保护。结果显示,该方法的实施,可以使这一举世闻名的齐家文化之灾难遗迹重新展示于公众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和县 喇家房址 灾难遗迹 物理加固 化学保护 丙烯酸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咸阳规划中象天法地思想初探 被引量:12
5
作者 徐斌 武廷海 王学荣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72,共8页
象天法地思想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不同尺度的空间,产生了具有象天法地特征的分野、城市、建筑、园林、器物等。秦代是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创制期,在都城规划中创立了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以彰显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前所未有之大格局。... 象天法地思想影响和塑造了中国古代不同尺度的空间,产生了具有象天法地特征的分野、城市、建筑、园林、器物等。秦代是大一统国家制度的创制期,在都城规划中创立了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以彰显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前所未有之大格局。基于历史文献、考古资料和天文复原,揭示秦咸阳规划中象天法地的两个具体模式,即秦昭襄王时期以渭北为中心的"横桥南渡"模式,和秦始皇时期以渭南为中心的"阿房渡渭"模式;并进一步探讨秦咸阳规划中两个象天法地模式转换的社会文化背景,说明秦咸阳象天法地的思想与方法开启了古代中国都城规划的一个新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都城规划 秦咸阳 象天 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御窑遗址出土孔雀绿釉、洒蓝釉、瓜皮绿釉瓷器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红燕 胡东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4期14-27,共14页
以往由于实物资料的匮乏,孔雀绿釉、洒蓝釉、瓜皮绿釉瓷器很少有从科学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近年由于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几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极大丰富了这方面的资料。为了从科技方面更深入了解这类瓷釉的性质并为其以后的保护提供资... 以往由于实物资料的匮乏,孔雀绿釉、洒蓝釉、瓜皮绿釉瓷器很少有从科学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近年由于景德镇明代御窑遗址几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极大丰富了这方面的资料。为了从科技方面更深入了解这类瓷釉的性质并为其以后的保护提供资料,本研究采用显微形貌观测法、激光剥蚀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能量色散X荧光和扫描电镜等对这些考古出土的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洒蓝釉、瓜皮绿釉瓷器进行了分析。分析揭示了这三种釉的形貌特点、腐蚀现象、胎釉组成、釉层元素分布情况,发现了胎釉之间有化妆土的存在并揭示了此物质的成分特点,讨论了高碱釉的工艺特征、瓷釉性质、剥釉机理。分析结果可为后续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绿釉 洒蓝釉 瓜皮绿釉 高碱釉 剥釉 化妆土 瓷器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