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和分类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国春 《云梦学刊》 2006年第6期5-9,共5页
关于什么是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学界有不同的界定。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必须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创新性、科学性、价值性和规范性。由此,可将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界定为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15类。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科研成果 界定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演变态势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杨雪 王维 《中国能源》 2024年第6期60-69,共10页
新时代的能源发展对我国能源供需格局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了解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和动态演变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采用国家能源供应保障的时空协调原理,基于一次能源的生产以及消费情况,将能源自给率作为切入点进行数据描述和因素分... 新时代的能源发展对我国能源供需格局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了解能源供需的区域格局和动态演变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采用国家能源供应保障的时空协调原理,基于一次能源的生产以及消费情况,将能源自给率作为切入点进行数据描述和因素分析,揭示了一次能源在不同区域的供需格局和演变态势。我国能源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华北地区,而消费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华南和华东地区的能源自给率相对更低,能源资源与负荷需求表现出明显的逆向分布特征,存在能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函需根据不同地区的能源储备、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能源的区域协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供需 区域格局 演变态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科研人员项目资源获得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秦广强 魏钦恭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4-129,155,共7页
本文结合全国范围内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以多层线性模型(HLM)为分析工具,考察了个体和单位两个层次的因素对科研人员获取项目资源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在项目资源获得数量上的总体差异,既受性别、教育程度、职称、... 本文结合全国范围内的一项抽样调查数据,以多层线性模型(HLM)为分析工具,考察了个体和单位两个层次的因素对科研人员获取项目资源的影响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科研人员在项目资源获得数量上的总体差异,既受性别、教育程度、职称、权力、私人关系等个体特征的影响,也有相当部分差异可以归因于单位类型、科研实力、单位规模等组织属性,后者所能解释的方差比例占到了近五分之一。单位属性既直接影响了不同科研机构的平均项目资源量,也结构性地调整了不同单位内个体特征对于项目资源获得的影响效应。对科研人员项目资源获得及相关的资源分配不平等等问题的探讨,需要重视对结构性、制度性因素(如单位属性)的把握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资源获得 个体特征 单位属性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智库评价体系 被引量:9
4
作者 马援 《理论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24,28,共5页
智库评价是对智库本身的建设发展情况及社会、政策、学术、国际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评判,也是对智库发展生态环境的整体考量。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稳步向前推进,科学合理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 智库评价是对智库本身的建设发展情况及社会、政策、学术、国际影响力等因素的综合评判,也是对智库发展生态环境的整体考量。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稳步向前推进,科学合理地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显。本文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评价体系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界定,对评价的流程和方法进行了梳理,从对智库评价的概念界定、重视程度、资源数据共享以及结果应用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智库评价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新型智库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延中 王俊霞 《规划师》 2002年第10期8-11,共4页
简要回顾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分析改革前后两个时期城市化的不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并不算慢,但由于城市人口比重基数低、农村绝对人口总量大,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仍远远落... 简要回顾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分析改革前后两个时期城市化的不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速度并不算慢,但由于城市人口比重基数低、农村绝对人口总量大,加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文章指出提高中国城市化水平,不仅要注重提高城市人口比重,关键要塑造与增强各类城市健康的发展机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政策分析 发展对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公共卫生问题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延中 《经济研究参考》 2004年第54期2-8,33,共8页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公共卫生事业 妇幼保健水平 公共防疫体系 医疗经费 医疗卫生体制 医疗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格局变动与启动内需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迎秋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10期37-48,共12页
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决定着宏观政策的选择。对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经济界大体有三种不同判断①:一是周期谷底说,认为经济增长滑坡属正常现象,只要在宏观政策上坚持采取“反周期调节”即可解决问题;二是宏观紧缩效应说,认为当前的... 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决定着宏观政策的选择。对于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经济界大体有三种不同判断①:一是周期谷底说,认为经济增长滑坡属正常现象,只要在宏观政策上坚持采取“反周期调节”即可解决问题;二是宏观紧缩效应说,认为当前的经济衰退是前几年宏观紧缩过度的一个必然反应,因此,解决的办法是反向操作,进一步加大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三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说,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不景气,是前几年形成的出口带动效应被东南亚金融危机所抵消的表现,因此,解决的办法之一是选择时机使人民币对外贬值。应当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产业 中国经济增长 启动内需 格局 第三次产业 第一次产业 高增长 政策效应时滞 宏观紧缩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世纪俄国社会史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刘爽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2-85,共4页
19世纪是俄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社会史研究引人注目。19世纪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史学家,面对俄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各种矛盾的日益尖锐,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试图对造成各种矛盾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行广泛而深入地分析,而这... 19世纪是俄国资产阶级史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社会史研究引人注目。19世纪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史学家,面对俄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各种矛盾的日益尖锐,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试图对造成各种矛盾的社会历史原因进行广泛而深入地分析,而这些研究的重要方面是围绕社会结构、经济形态、民族文化传统、日常生活方式、各个阶层的生活及心理状态等社会史方面进行的,形成了俄国传统史学的突出特征。19世纪俄国的社会史研究传统,对苏联和当代俄罗斯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俄国 社会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俄罗斯社会史研究的特点及趋向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爽 《北方论丛》 2004年第6期69-74,共6页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史学经历了从危机迷惘到理性反思的转折 ,其中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引人注目。当代俄罗斯的社会史研究既是对俄传统史学和苏联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学家面对俄罗斯社会转型艰难性与复杂性的深刻的历...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史学经历了从危机迷惘到理性反思的转折 ,其中社会史研究的兴起引人注目。当代俄罗斯的社会史研究既是对俄传统史学和苏联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同时也反映了历史学家面对俄罗斯社会转型艰难性与复杂性的深刻的历史思考。在社会史研究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大多数俄罗斯学者仍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在批判地吸收现代西方史学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 ,为建构具有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新史学而努力。当代俄罗斯社会史所取得的成就 ,对于俄罗斯史学融入世界史学的主潮 ,对于从历史和文化层面探索俄罗斯复兴的道路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社会史研究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增长、低通胀:宏观调控的目标与归宿——近五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成长经验的理论思考
10
作者 刘迎秋 《经济研究参考》 1998年第4期22-33,共12页
一、高增长、低通胀实现过程的历史背景 在经历了1988年消费、投资“双膨胀”的冲击和当年秋季开始的治理整顿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低增长、低通胀时期。1989年和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分别为4.2%,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 一、高增长、低通胀实现过程的历史背景 在经历了1988年消费、投资“双膨胀”的冲击和当年秋季开始的治理整顿之后,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低增长、低通胀时期。1989年和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分别为4.2%,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增长率则分别为4.1%和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长 低通胀 中国经济增长 理论思考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率 供给效应 中国国民经济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宏观政策的搭配及策略
11
作者 刘迎秋 《经济研究参考》 2000年第50期27-33,共7页
①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相比,经济增长阶段是一个更具现代色彩的概念。从思想理论来源角度看,说中国目前正处于次高增长阶段,既与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有直接联系,又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作家马克思有直接联系。但... ①与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相比,经济增长阶段是一个更具现代色彩的概念。从思想理论来源角度看,说中国目前正处于次高增长阶段,既与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W.W.Rostow)有直接联系,又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作家马克思有直接联系。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说中国目前正处于次高增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政策 中国 经济政策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公共卫生状况分析
12
作者 王延中 《经济研究参考》 2005年第69期F0002-F0003,共2页
西部地区卫生状况的总体差距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在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也很大.由于人口基数比较低,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的医生数、卫生员数量、卫生院床位数并不太低.但是,西部地区地域辽... 西部地区卫生状况的总体差距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尤其是沿海地区在卫生事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也很大.由于人口基数比较低,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平均拥有的医生数、卫生员数量、卫生院床位数并不太低.但是,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单位土地面积拥有的投资额和卫生资源数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西部地区 公共卫生 防疫措施 妇幼保健水平 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提升社团治理能力
13
《中国社会组织》 2017年第15期16-17,共2页
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社会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为社会组... 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社会组织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的作用",为社会组织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目前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社团共有111个,担负着我国大约四分之一的全国性社科类社团的业务主管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活力 组织管理制度 业务主管 组织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 治理能力 社团工作 工作文件 社科类 会议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学术评价体系 规范成果 量化考评
14
作者 张国春 《云梦学刊》 2006年第4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科研成果评价 量化考评 学术评价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领域 量化评价 文献计量学 管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当前我国复工复产的意义、难点与对策建议
15
作者 荆林波 甄宇鹏 《餐饮世界》 2020年第3期43-45,共3页
2020年3月3日,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不合理审批,规范审批事项和行... 2020年3月3日,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精简审批优化服务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不合理审批,规范审批事项和行为,提供便利服务,我们认为,必须高度认识当前我国复工复产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复工复产的主要难点,要有的放矢,才能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防疫工作 消费券 分区分级 全球价值链 信息基础设施 汽车消费 社会保险 难点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专家笔谈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国刚 史建平 +1 位作者 胡滨 冯兴元 《农村金融研究》 2023年第11期3-19,共17页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要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为我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金融发展趋势的前瞻...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提出要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作为我国新时代金融工作的重要目标。这既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未来金融发展趋势的前瞻性预判。为此,会议强调,下一发展阶段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即是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通过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优化金融服务等手段,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经济新征程。本刊编辑部邀请四位编委专家,以笔谈的方式从不同视角深入探讨如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并做好金融工作大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强国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金融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对优先权的正确认识与反对特权的自觉意识探析
17
作者 余忠剑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共5页
特权问题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一直要面对的政治问题和重大挑战,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对特权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与泛化现象,将本应该正当存在和合理行使的优先权等同于特权而加以反对,从而造成我国目前反特权斗争目标不集中、方法不精准、... 特权问题是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一直要面对的政治问题和重大挑战,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对特权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与泛化现象,将本应该正当存在和合理行使的优先权等同于特权而加以反对,从而造成我国目前反特权斗争目标不集中、方法不精准、成效不明显。优先权是指法律明文规定或习俗明确认可的,基于特定需要而赋予某类群体有限定范围的、明确的、优先实现的权力或权利,其不是权力的变异,更不是特权,二者在权力或权利的来源、行使要求、行使边界、退出机制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区别。领导干部要做到反对特权的精准化,必须真正区分优先权与特权,避免“镜像替代”和“治理旁观”现象。具体而言,不能把权力秩序与权力实体问题交叉混合,不能故意去填平特权与优先权之间的鸿沟,而是要在制度建设上去打破优先权与特权“权权共权”的格局,真正区分出特权与优先权在知识向度与价值指归上的差异性与不可通约性,要引导社会公众理性参与反特权斗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密切合作、社会有序参与的反特权工作格局,使反特权斗争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优先权 特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