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焦点与建构 被引量:27
1
作者 杨团 《学习与实践》 2006年第11期79-88,共10页
中国社会政策体系尚属发育中未成形的阶段。中国社会政策发育的环境,是由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新迹象培育的。尽管迄今社会政策在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住房、教育、社会福利与老年人服务、反贫困等领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社会政策体系尚属发育中未成形的阶段。中国社会政策发育的环境,是由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新迹象培育的。尽管迄今社会政策在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住房、教育、社会福利与老年人服务、反贫困等领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着城乡就业结构性失衡、阶层结构畸形、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和社会公共资源分配结构不公等结构性社会问题。2005年间民众围绕重大问题的自发争论,反映了人们对于政府分配资源方式的不满和对政府调整权力、承担责任的期待。争论的焦点在于社会政策价值观的缺失。它带来的社会代价广泛而深远,其渊源一是迷信市场,二是迷信政府。建构中国的社会政策,需要高度重视社会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制衡作用,充分认识政府在社会政策中的主导作用;进行社会政策战略性框架设计,建构社会政策的元政策;加强政府自身的社会政策能力建设,组织和支持社会力量进行创新研究,同时,也需要公众自觉地为追求社会公平承担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政策 社会问题焦点 政策体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公共服务社:消除边缘性的社会政策 被引量:26
2
作者 杨团 葛道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3-59,共7页
劳动力市场将长期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是导致城市下岗失业成为一种显性化、社会化现象的直接原因,这对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来实现对有足够收入的隐形就业者进行甄别;发挥... 劳动力市场将长期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是导致城市下岗失业成为一种显性化、社会化现象的直接原因,这对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来实现对有足够收入的隐形就业者进行甄别;发挥边缘群体的劳动潜能;帮助边缘群体在共同劳动和活动中实现增能。在大连市工人村街道的试点,让我们体会到这也是失业下岗等边缘群体参与社会的网络平台。而实践又进一步证明了通过四级阶梯机制,还能使边缘化倾向向核心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公共服务社 边缘性群体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实践 被引量:10
3
作者 潘屹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2期89-94,共6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指出核心问题是,在福利多元化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在福利改革中把福利责任推向市场和个人,而国家的管理在退位。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福利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并且借鉴近期... 本文分析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指出核心问题是,在福利多元化的思想指导下,国家在福利改革中把福利责任推向市场和个人,而国家的管理在退位。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发达国家福利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并且借鉴近期东亚发达地区的反思和强化国家福利的经验,明确一个被社会政策学科已经确立的思想:国家福利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补偿并成为国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应该在福利多元化中强化国家福利主导的作用,重构中国国家福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与社会福利 福利体制改革 西方社会政策发展 国家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非营利部门就业是新社会政策时代的社会产业政策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团 《学习与实践》 2009年第10期117-124,共8页
以发展非营利组织或机构的方式促进就业,不仅可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更是一项长远的社会政策。本文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政策构想,即利用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建设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劳动大军,将农村妇女群体转化为从事养老社会服务业... 以发展非营利组织或机构的方式促进就业,不仅可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更是一项长远的社会政策。本文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政策构想,即利用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建设中国养老服务业的劳动大军,将农村妇女群体转化为从事养老社会服务业的专业或半专业、职业或半职业化的队伍。这一政策举措可在创造就业、提升农村、帮助城市等方面一举数得。本文还将这一构想发展为框架性的社会政策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营利部门就业 社会政策 社会服务 农村老人照护服务体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贫困与社会治理专题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春光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共1页
【主持人语】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减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相对严重,这不合乎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国梦”之要求。最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把解决农村贫... 【主持人语】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减贫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贫困问题依然存在,而且还相对严重,这不合乎中国和平崛起和“中国梦”之要求。最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贫开发政策,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摆到更加重要的地位,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从过去的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继而开展连片特困扶贫攻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反贫困 农村贫困问题 扶贫开发政策 专题 中国和平崛起 改革开放 扶贫攻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的实践——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唐钧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市场条件下,一部分社会群体在法律面前实际上处于弱势。于是,法律援助制度应运而生。2009年,作为社会组织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获得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项目资助。从四年来的实践看,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 在市场条件下,一部分社会群体在法律面前实际上处于弱势。于是,法律援助制度应运而生。2009年,作为社会组织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获得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的项目资助。从四年来的实践看,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项目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体现了社会组织参与法律援助的重要性。特别是采用法律援助的方式帮助上访维权的困难群众,引导他们走上法律维权的解决之道,最终大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援助 社会组织 彩票公益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就业是中国第一大社会问题:形势与策 被引量:2
7
作者 唐钧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7-30,共4页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中叶,就业问题将始终是中国的第一大社会问题。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各级领导不仅要"懂经济、懂管理",更要懂社会。首先,在战略决策上要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通过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中叶,就业问题将始终是中国的第一大社会问题。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各级领导不仅要"懂经济、懂管理",更要懂社会。首先,在战略决策上要提高中国的教育水平,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通过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弥补人力资源数量的减少;再有就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的就业率。就目前而言,最为迫切的政策就是要增强提供了75%~80%工作岗位的4200多万户中小企业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形势 服务业 公共服务 就业退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建设与社会保障 被引量:21
8
作者 唐钧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7-221,共5页
本文将“资产建设”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联系起来,在社会保险方面,既借鉴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经验,也参考了上海市的“小城镇社会保险”模式,提出了一个框架性的改革思路。在城市低保方面,则借鉴了美国、台... 本文将“资产建设”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联系起来,在社会保险方面,既借鉴了新加坡中央公积金的经验,也参考了上海市的“小城镇社会保险”模式,提出了一个框架性的改革思路。在城市低保方面,则借鉴了美国、台湾和香港的经验,对运用“资产建设”完善城市低保制度,提出了框架性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 中国 社会保险 低保制度 中央公积金 改革思路 借鉴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建设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治理与政社分开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钧 《党政研究》 2015年第1期97-101,共5页
当今中国,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社会管理需要向社会治理转变,即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 当今中国,以往的社会管理已经暴露出很多的认识误区和制度缺陷,社会管理需要向社会治理转变,即要在承认个性化、多元化的基础上,通过互动和调和——沟通、对话、谈判、协商、妥协、让步——整合起各社会阶层、各社会群体都能接受的社会整体利益,最终形成各方都必须遵守的社会契约。对中国社会而言,要向社会治理转型,需要政社分开。社会组织的影响力不仅存在于社会领域,还会辐射到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 治理 政社分开 社会组织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就业的普遍性、工作性质与个人特征——以杭州市社会调查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时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5-50,共6页
失业人员隐性就业是政府当前十分关注和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市为个案,通过对隐性就业的普遍性、工作性质和个人特征详细客观的描述,集中回答了我国失业人员隐性就业的规模、典型特征和工作性质,在此基础上,就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出... 失业人员隐性就业是政府当前十分关注和急于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杭州市为个案,通过对隐性就业的普遍性、工作性质和个人特征详细客观的描述,集中回答了我国失业人员隐性就业的规模、典型特征和工作性质,在此基础上,就相应的政策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就业人员 杭州 失业人员 劳动合同 社会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政工作的开放性及社会福利服务的整合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在中国,民政工作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政府工作系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新的矛盾和问题可谓层出不穷,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工作和任务,需要有一个"不管部"来承接,这个政府部门就是民政部门。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民政部... 在中国,民政工作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政府工作系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新的矛盾和问题可谓层出不穷,由此而产生的新的工作和任务,需要有一个"不管部"来承接,这个政府部门就是民政部门。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民政部以主动求变和不断扩张的姿态,成功地摆脱了在政府工作中被边缘化的处境。进入2010年代,民政部门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社会福利服务,而且要以"三社联动"为手段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政 开放性 社会福利 三社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健康治理的思路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团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08年第3期15-21,共7页
本文尝试从农村社会健康治理的目的、结构、机制和人才等几个要项提出相关思路,以推进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农村地域全民健康,健康治理结构必须统筹兼顾农民和农民工、公共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和医疗保障、中西部以及欠发达的... 本文尝试从农村社会健康治理的目的、结构、机制和人才等几个要项提出相关思路,以推进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农村地域全民健康,健康治理结构必须统筹兼顾农民和农民工、公共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和医疗保障、中西部以及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治理 结构 初级卫生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社会救助的现状和前瞻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钧 《党政研究》 2014年第4期55-58,共4页
1992年,上海市开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线保障制度,从此,拉开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逐年减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持续增加;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 1992年,上海市开始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线保障制度,从此,拉开了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的序幕。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呈现出以下特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逐年减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持续增加;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投入增幅更大。2014年5月1日实施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标志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迈入了一个全面依法管理的新阶段。这无疑会推动社会救助工作迈向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高度,同时更希望制定出一部真正的层次足够高的《社会救助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社会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障的“庐山真面目”
14
作者 唐钧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共1页
我们常把社会保障比作安全网,这个网的经线就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就保障目标而言,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和教育保障。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庐山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保障目标 教育保障 住房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组织“婆婆”下课的启示
15
作者 唐钧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共1页
在进行“大部制”政府机构整合、重组后,部分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须向社会转移。这就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并使其有能力承接政府转移的部分社会职能。
关键词 社会组织 婆婆 公共服务 机构整合 公共事务 社会职能 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感恩”的社会学解读
16
作者 唐钧 《人民论坛》 2007年第18期61-61,共1页
在帮助公民实现其受教育权时,保障手段也是应该认真考虑的。现在的大学中,得助学金要过"民主评穷"的程序,接受捐款又非得要"感恩"……这实在都是不智之举。因为这样布下的很有可能不是"仇富"就是"仇... 在帮助公民实现其受教育权时,保障手段也是应该认真考虑的。现在的大学中,得助学金要过"民主评穷"的程序,接受捐款又非得要"感恩"……这实在都是不智之举。因为这样布下的很有可能不是"仇富"就是"仇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 社会学 解读 受教育权 “仇富” 助学金 公民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照护:概念框架、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42
17
作者 "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研究"课题组 唐钧 +1 位作者 冯凌 王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6,共9页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精神,通过"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的调查研究,得到了10项研究发现:从城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看,都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因...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建立长期照护保障制度的指示精神,通过"中国长期照护保障需求"课题的调查研究,得到了10项研究发现:从城市老年人及其家庭的人口学特征、经济学特征和社会学特征看,都难以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因此,城市老年人对社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和长期照护保险大多表示认可。以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提出了与长期照护服务与筹资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照护 社会保障政策 失能老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具备能动性吗?--信息技术对机构养老转型的影响
18
作者 王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9-86,共8页
本文以上海市A机构养老服务转型为例,探讨了技术革新推动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的转型过程。首先,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能动性,它代理管理者搜集信息、匹配资源、提供服务方案。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技术与人力承担了同等重要的功能。其次,信息技... 本文以上海市A机构养老服务转型为例,探讨了技术革新推动机构养老向居家养老的转型过程。首先,信息技术本身具有能动性,它代理管理者搜集信息、匹配资源、提供服务方案。在整个服务过程中,技术与人力承担了同等重要的功能。其次,信息技术扩展了组织的空间边界和生产边界,实现家庭空间与外部资源的有机整合。最后,信息技术改变了多主体关系:一是改变了企业组织护理员的方式;二是调整了企业与家庭成员的优先关系;三是加强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联系。在当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家庭中失能、半失能的人口规模远超机构可以承载的规模。通过技术之手,机构以节约成本的方式扩大了服务规模,满足更多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同时将家庭纳入整合的服务体系中。这种模式为未来养老服务组织发展提供了可以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能动性 行动者网络 注意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贫困儿童救助: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时飞 唐钧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1,共3页
贫困儿童主要包括下列四类群体: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它们的逻辑关系大体是:低收入儿童规模最大,低保儿童外延次之,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低保儿童与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 贫困儿童主要包括下列四类群体: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它们的逻辑关系大体是:低收入儿童规模最大,低保儿童外延次之,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低保儿童与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重叠部分会日益扩大。目前,不少贫困儿童仍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部分贫困儿童的生活依然比较困难,贫困儿童救助政策不平衡,贫困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亟待解决,贫困儿童的家庭养护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充分关注这些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儿童 社会救助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时飞 唐钧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2-176,共5页
“基本生活需要”是社会政策规划设计中必须厘清的基本概念。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理论和实务界,对“基本生活需要”的理解至今未达成基本共识,甚至在某些政策设计中明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本文是中国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研究报... “基本生活需要”是社会政策规划设计中必须厘清的基本概念。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理论和实务界,对“基本生活需要”的理解至今未达成基本共识,甚至在某些政策设计中明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本文是中国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研究报告的导论,共分三部分。首先,就“基本生活需求”研究的政策意涵,尤其是该概念与社会保障制度、最低工资制度及其他相关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强调此项研究的重要性与实践意义。其次,对“基本生活需要”在反贫困研究中存在的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醒社会政策策划和设计过程中误读“基本生活需要”可能产生的危害性。最后,结合作者的以往研究,借鉴澳大利亚的“预算标准法”,尝试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国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可操作的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基本生活需要 政策意涵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